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林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7.2012/17/20221.新发传染病概况及进展林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13/202新发传染病(EID)的特点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内,全球新出现了30多种疾病(主要为动物源性),同时许多以前呈下降趋势的疾病如今又卷土重来,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社会、个人行为、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及微生物、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疾病的类型不断变化。12/17/20222.新发传染病(EID)的特点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内,全球新EID的特点:在疫情初期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有效,病死率高居不下;病因不能确定,不知应该采取何种特异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政府首长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明确意见,难以及时做出决策;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依靠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测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发传染病,无法作好特异性准备。12/17/20223.EID的特点:在疫情初期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应该采取何种治疗EID的特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已经影响到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府形象等。
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近年来对细菌的进化有了新的认识,一是某些基因的水平转移—“拿来(GAIN)”,拿来可使细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产生或增强致病性;一是某些基因和功能的缺失—“扔掉(LOSE)
”,可失去有些对细菌本身可有可无的或者根本就是多余的基因,也使细菌更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或者生命力更强。这两种方式都参与细菌毒力的获得或增强致病性的过程。12/17/20227.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
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近年来对细菌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将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宇宙间非常古老的物种,细菌在宇宙中已存在30亿年左右,病毒结构简单、原始应比细菌存在更久远。而人类在宇宙中存在距今仅240万年。细菌和病毒在宇宙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与自然作斗争的本领,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就有100多种。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仍相当高,细菌、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措施,还以基因突变来适应自然界,产生新的变种,对人类产生新的威胁。12/17/20228.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将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宇宙间非常古老的物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毒传给人。便捷的交通:国际旅游和贸易的显著增长,有利于传染病的播散世界的都市化:全球人口增长并向城市集中;
50年代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个。12/17/20229.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2)HIV感染、医学干预和老年化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战争和饥荒造成难民数量激增;生态变化,如全球变暖、森林的砍伐和再植引起人畜共患病发病危险性;畜牧业的变化食物供给全球化;12/17/202210.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2)HIV感染、医学干预和老年化引起的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3)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1934——1936年间,我市汤阴县天花大流行,全县499个大小村庄无一幸免。1946年,全省伤寒病例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寒病例总数的34.17%。1948年全省黑热病患病人数590万以上;同年,沁阳,博爱县一带疟疾爆发流行,有的村庄发病高达90%以上。12/17/202216.传染病在河南的危害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12/17/202217.12/13/202217.12/17/202218.12/13/202218.
传染病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1980年5月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O主席向全球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从1972年起统计,已有40余种新的病原体出现,今后新的传染病会逐渐增多12/17/202220.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病毒17种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外发现32种国内发现2种12/17/202221.病毒17种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12/17/202222.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12/13/202222.病毒(viruses)流感病毒腺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12/17/202223.病毒(viruses)流感病毒腺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12链球菌12/17/202224.链球菌12/13/202224.12/17/202225.12/13/202225.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病原
疾病1972萼状病毒腹泻(暴发)1972弯曲菌腹泻(暴发)1973轮状病毒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1975星状病毒腹泻(暴发)1975细小病毒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1976微小隐孢子虫急性肠炎1977埃波拉病毒埃波拉出血热1977嗜肺军团菌军团病1977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1980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982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1毛状T细胞白血病1982伯氏包柔螺旋体莱姆病198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1983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1983
都是嘴馋惹的祸!
-传播动物|鼠,由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
-病死率30%~100%
-传播动物|鸡;最早说的鸡瘟也就是鸡霍乱
-传播动物|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
-病死率20%
-传播动物|仍不十分明确,疑是非洲绿猴
-病死率61%
-传播动物|牛,人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病死率100%
-传播动物|鸡、鸭、鸽子等
-病死率33.3%
-传播动物|岗比亚土拨鼠
-病死率10%左右
12/17/202232.世界只有一种医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病学家卡尔文·施瓦
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已知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34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12/17/202233.据有关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人畜共患病的种类1人类与动物为什么会
患同一种疾病12/17/202234.人类与动物为什么会
患同一种疾病12/13/202234.反思1:人与动物基因相近人类基因的构成跟其他哺乳动物没有太大区别,比如人同老鼠相比,在3万个左右的基因中,只有300个基因是老鼠所没有的,这正如2000年前孟子所感叹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人和动物的基因型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别的动物身上寄生的微生物与之相适应,无法引起病害.可是如果人和野生动物甚至和家养的动物接触,微生物传染其变异体,对人或许就是致命的!
12/17/202237.反思2:环境恶化增加传染机会亚洲大型养鸡场中鸡只的密度大,鸡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
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人畜共患病首先是由家畜和家禽的饲养而产生的。比如,天花是由牛传染的,流感是从养猪开始的(从猪身上的病毒变异而致人患流感)。而猴痘病毒主要寄生在猴子身上,一旦感染人类,可以发生热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和脓疱,类似天花。12/17/202238.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
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
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2)比如朊病毒在羊身上只引起搔痒症,在人身上,就可能产生类同疯牛病的症状果子狸身上含有大量非冠状病毒,经过分子生物学检验,其S基因和SARS基因片断有99.8%的同源性,果子狸的免疫系统已适应该病毒,但SARS传染给人以后产生的变异,就出现了非典的症状.更要命的是,这些病在人类流行开后,家畜和家禽仍然是疾病的传染源,不时制造着新的疾病。12/17/202239.反思3:人与家畜(禽)亲密接触,
为疾病传播搭建桥梁人类活动也扩大了人与动物
接触的途径比如,猎杀野生动物和食用野味,使得人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不可避免地就会从动物传播到人。
艾滋病和SARS的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前者是与捕食灵长类动物有关,后者是与吃果子狸相联。捕获动物(旱獭)并利用其皮毛等,也是人畜共患病(鼠疫)的一条重要途径。12/17/202240.人类活动也扩大了人与动物
接触的途径比如,猎杀野生动物和食12/17/202241.12/13/202241.12/17/202242.12/13/202242.12/17/202243.12/13/202243.反思4:全球化导致全球性瘟疫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快速畅达,导致各种人畜共患病迅速流行并扩大传播范围,使许多地方性疾病变成全球性瘟疫,比如源自英国的人畜共患病──疯牛病,现在就有全球泛滥的趋势。12/17/202244.反思4:全球化导致全球性瘟疫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快速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新发现的各种病毒性肝炎人-猪链球菌病流行性出血热O157:H7出血性肠炎霍乱病毒性肝炎禽流感新发现的各种出血热克-雅氏病甲型H1N1流感几种新发传染病12/17/2022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几种新发传染病12/13/2022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2/17/20224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2/13/202246.序2003年新春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时,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已悄无声息地在神州大地肆虐,中国的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相继暴发了历史上从来未发生过的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广东省发病高峰为2003年2月上中旬,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经回顾性调查,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广东局部地区发生过少数类似病例。
12/17/202247.序2003年新春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时,一SARS与我国建交的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对我国入境人员进行入境口岸检查,有39个国家不签证。2003年SARS暴发所造成的全球损失估计为110亿美元。中国控制SARS活动的直接费用估计约50亿人民币12/17/202248.SARS与我国建交的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对我国入境12/17/202249.12/13/202249.12/17/202250.12/13/202250.12/17/202251.12/13/202251.12/17/202252.12/13/202252.Mapofcumulativenumberofreportedcases-May13
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是家禽烈性传染病,被国际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在历史上多次暴发禽流感,包括最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年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12/17/202271.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易感的病毒有哪些类型?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10个N亚型(NI~N10)。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1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H3和N1、N3亚型易感12/17/202272.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易感的病毒有哪些类型?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1)目前在大范围内蔓延的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禽流感病毒由水栖的禽类转移到人类和家畜身上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野生的水栖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一般处于一种进化停滞状态,但当感染其他物种时会迅速发展进化。2004年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和印尼等国家再度出现的H5N1型流感病毒就是一种快速进化的类型。12/17/202273.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1)目前在大范围内蔓延的禽流感是一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2)
1999-2002年从南方健康鸭体内分离的21株H5N1,发现这些病毒对鸡呈高致病力。鸭可能是禽流感病毒的永久宿主2003年荷兰225个养禽场暴发H7N7亚型AI,有87人确诊感染H7N7AI,发现了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和猪感染的血清学证据12/17/202274.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12/17/202282.重要信息:与病死猪有关当晚,疾控与临床人员共同分析病案,获得12/17/202283.12/13/202283.12/17/202284.12/13/202284.疫区零报告:全国有散发7月25日,卫生部发出通告,初步查明这种病为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香港,广东发现零星散发病例!12/17/202285.疫区零报告:全国有散发12/13/202285.病原学
一般特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球形,链状排列,有菌毛,无芽孢、鞭毛,兼性厌氧。多属于溶血性链球菌(β群)刚分离典型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链长达二十多个,二代培养后细菌形态不典型,多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成链。因此刚分离到的细菌形态观察十分重要。12/17/202286.病原学
一般特性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球形,链状排列,有菌毛,12/17/202287.12/13/202287.猪链球菌人链球菌12/17/202288.猪链球菌人链球菌12/13/202288.12/17/202289.12/13/202289.12/17/202290.12/13/202290.流行病学(1)流行概况猪链球菌感染是猪的常见病,人体感染比较少见。国外多数学者认为猪链感染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动物源性职业病。猪链球菌是动物致病菌,可致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关节炎、心内膜炎等。1968年荷兰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脑膜炎病例。在1968—1984年间,荷兰在30位脑膜炎病人中,分离到30株猪链球菌,其中28株为猪链2型,1株为猪链4型,另1株不能确定。12/17/202291.流行病学(1)流行概况12/13/202291.流行病学(2)1984年到1993年香港有25人感染,1998年江苏省南通市在猪群暴发猪链球菌病期间有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2003年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克罗地亚、泰国都有人-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道。至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感染病例描述,地理分布偏重于北欧和东南亚一些食猪肉的国家。12/17/202292.流行病学(2)1984年到1993年香港有25人感染,12/12/17/202293.12/13/202293.12/17/202294.12/13/202294.12/17/202295.12/13/202295.人-猪链球菌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病猪处理工人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或经口感染人。在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临床表现相似的猪瘟、伪狂犬病、水肿病等区分,12/17/202296.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8月2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2例,临床诊断117例,疑似46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18例,病危29例,死亡37例。12/17/202297.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8月2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人-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多数病例发病急,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初期都会有高热、全身不适、眩晕。该病主要分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败血症型比较危险,常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人肢体出现瘀点、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并导致死亡。有的死亡者上肢、面部、躯干,都可看到黑色的斑痕。脑膜炎型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较低。
12/17/202298.人-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12/13/12/17/202299.12/13/202299.12/17/2022100.12/13/2022100.12/17/2022101.12/13/2022101.12/17/2022102.12/13/2022102.12/17/2022103.12/13/2022103.12/17/2022104.12/13/2022104.12/17/2022105.12/13/2022105.克-雅氏病12/17/2022106.克-雅氏病12/13/2022106.克-雅氏病
朊毒体(Prion)不同于人类至今发现的以核酸复制为遗传基础的任何病原微生物,是一种缺乏核酸、不需核酸复制而能自行增殖的蛋白质感染性粒子
。朊毒体感染所致的朊毒体病
,目前已知的包括有人类的克一雅病
、库鲁病
、杰茨曼一斯脱司勒一史茵克综合征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以及动物的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瘙痒症等一类被称之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这类疾病可呈传染性、散发性或遗传性。12/17/2022107.克-雅氏病朊毒体(Prion)不同于人类至今发现的以核酸复克-雅氏病人类的朊毒体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主要病理学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的空泡样改变,且此种病变极少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潜伏期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病情持续进展并最终致死以及病变的发生都与朊毒体蛋白(prionprotein,PrP)的异常代谢及由此所引起的PrP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积聚有关。
12/17/2022108.克-雅氏病人类的朊毒体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2/13/202克-雅氏病(CJD)目前已知的人类朊毒体病有以下几种: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散发性朊毒体病—
库鲁病
医源性克一雅病家族性克一雅病杰茨曼一斯脱司勒一史茵克综合征[格斯特曼病(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大多数克一雅病12/17/2022109.克-雅氏病(CJD)目前已知的人类朊毒体病有以下几种:库鲁人类朊毒体病的分类名称潜伏期典型表现分布传播途径库鲁病3个月至1年长者达30年先出现痴呆后有共济失调巴布亚一新几内亚进食已故亲人脏器克-雅氏病(CJD)典型者1年左右,从1个月~1年痴呆后共济失调1.散发性:世界性,发病率1/百万2.遗传性:已证明100个家族发病3.传染性,160例1.散发性:传播途径不明2.遗传性:编码Prp的基因突变格斯特曼病(GSS)典型者2~6年共济失调后发生痴呆已证明在50个家庭中发病Prp的基因突变,有遗传性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典型者约1年难以入睡并有植物神经系统障碍,失眠已证明在9个家庭中发病Prp的基因突变,有遗传性12/17/2022110.人类朊毒体病的分类名称潜伏期典型表现分布传播途径库鲁病3个月克-雅氏病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感染朊毒体病的动物和人2.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
12/17/2022111.克-雅氏病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感染朊毒体病的动物和人12诊断依据
朊毒体病的确诊需依赖脑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生前诊断较为困难。
预后极差,已知病例无一例外均告死亡
12/17/2022115.预后预后极差,12/13/2022115.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有报道认为刚果红、二甲基亚砜、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胶、磷脂酶C、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适用性有待证实。
12/17/2022116.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HIV感染
在我国的流行经历了三个时期:散发期(1985-1988):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19例,多为外籍公民或海外华人;局部流行期(1989-1994):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边境瑞丽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此后疫情扩大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流行期(1995至今):流行地区继续扩大,感染人数急剧上升。许多地区在性病患者、CSWs中发现的感染者迅速增加。据预测我国目前的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万。
12/17/2022117.HIV感染在我国的流行经历了三个时期:12/13/202大肠杆菌(E.coliO157:H7)1986年中国分离到大肠杆菌O157:H7菌株。1999年我国苏皖毗邻地区发生了大肠杆菌O157:H7的流行,流行7个月,住院195人,死亡177人(病死率90.8%)。2000年入夏,疫情再度肆虐,波及到临近的河南省。目前,我国有十多个省市已经从家畜家禽、市售禽肉食品、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12/17/2022118.大肠杆菌(E.coliO157:H7)1986年中国分离12/17/2022119.12/13/2022119.1993美国大肠杆菌O157:H7暴发726casesidentified4deaths$160millioncosttocompanyE.coliO15712/17/2022120.1993美国大肠杆菌O157:H7暴发726casesi报告9451例其中1808例住院12例死亡。
1996年日本大肠杆菌O157:H7流行12/17/2022121.报告9451例1996年日本大肠杆菌O157:H7流行12/排泄粪便含大肠杆菌O157:H7直接污染通过苍蝇、蜣螂等传播病原环境熟食腌菜生肉水良好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良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健康发病!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羊、牛、鸡、猪1999年苏皖大肠杆菌O157:H7流行12/17/2022122.排泄粪便含大肠杆菌O157:H7直接污染通过苍蝇、蜣螂等传播O139霍乱
1992年10月中旬,O139群霍乱首次在印度发生,死亡230人。我国于1993年5月在新疆柯坪县发现O139群菌霍乱病例,报告病例165例,死亡4例。在喀什、和田等地发生流行,估计发病9060例,死亡127例。目前,我国每年均有20多个省市地区报告O139病例,沿海、内陆均有发生。环境标本和某些进口海产品中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率不断增高,发生较大范围的O139霍乱的流行可能性不能够排除。
12/17/2022123.O139霍乱1992年10月中旬,O139群霍乱首次在印我国1993-2002年报告O139霍乱的省市区和病例数
12/17/2022124.我国1993-2002年报告O139霍乱的省市区和病例数1
2000-2002年报告病例中菌株组成(小川[Ogawa]、稻叶[Inaba]、O139群)200020012002O13910%10%32%稻叶3%67%59%小川87%6%9%12/17/2022125.2000-2002年报告病例中菌株组成(小川[Ogawa军团病军团病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暴发。我国1981年发现国内首例军团菌病病例,目前已发现10多起暴发的报道。1997年到1999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市14家星级大饭店的空调冷却塔的军团菌污染率为85.7%,饭店工作人员军团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9%。2001年,北京某写字楼发生了一次因为上感样军团病的暴发流行。12/17/2022126.军团病军团病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暴发。12/13/202空肠弯曲菌肠炎
最早于1909年从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当时称为胎儿弧菌(Vibriofetus)。空肠弯曲菌肠炎在有些国家已居腹泻病的首位,也是我国重要的腹泻病原菌,所引起的腹泻占全部腹泻患者的2%-10%左右。12/17/2022127.空肠弯曲菌肠炎
最早于1909年从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莱姆病
12/17/2022132.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病原体是HantaanvirB组轮状病毒腹泻(ADRV)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是198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当时该病在东北、西北、华北乃至全国城乡发生暴发流行,尤以煤矿为重,造成上百万人感染。因该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故命名为“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后来被正式命名为B组轮状病毒。自1982年发现以来,已有20多个省发现成人轮状病毒流行,也有散发病例。12/17/2022133.B组轮状病毒腹泻(ADRV)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是1983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12/17/2022134.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我国已经在天津、山东、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发现部分人群的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提示感染过无形体。12/17/2022139.流行病学-地理分布
我国已经在天津、山东、河南、山西流行病学-我国病例分布FirstoutbreakofHGAinChinaRetrospectiveconfirmedpositivecases初步证实并进一步调查SurveyofoutbreakisconductingFirstoutbreakofHGAinChina12/17/2022140.流行病学-我国病例分布FirstoutbreakofH流行病学-年龄分布美国2000~2001年人无形体病病例年龄分布12/17/2022141.流行病学-年龄分布美国2000~2001年人无形体病病例年龄流行病学-媒介12/17/2022142.流行病学-媒介12/13/2022142.流行病学-传播媒介主要是全沟硬蜱(Ixodespersulcatus)美国:I.scapularis,I.pacificus,I.ricinus一种蜱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而一种传染病可以有多种传播媒介蜱。12/17/2022143.流行病学-传播媒介主要是全沟硬蜱(Ixodespe流行病学-传播媒介
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曾经进行过系统的蜱类调查。
我市已圆满完成6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医学观察(中国首例病例的密切接触)6.29下午4:46分接省CDC电传我市有2例密切接触者12/17/2022152.安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概况我市已圆满完成6例密切接触者甲型H1N1流感12/17/2022153.甲型H1N1流感12/13/2022153.12/17/2022154.12/13/2022154.12/17/2022155.12/13/2022155.中国已经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猪链球菌感染肠道病毒71型感染
”,可失去有些对细菌本身可有可无的或者根本就是多余的基因,也使细菌更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或者生命力更强。这两种方式都参与细菌毒力的获得或增强致病性的过程。12/17/2022166.新的病原体发生机理:
拿来和扔掉-产生新的病原菌近年来对细菌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将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宇宙间非常古老的物种,细菌在宇宙中已存在30亿年左右,病毒结构简单、原始应比细菌存在更久远。而人类在宇宙中存在距今仅240万年。细菌和病毒在宇宙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与自然作斗争的本领,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常用的就有100多种。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仍相当高,细菌、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应付人类的治疗措施,还以基因突变来适应自然界,产生新的变种,对人类产生新的威胁。12/17/2022167.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将是永远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宇宙间非常古老的物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毒传给人。便捷的交通:国际旅游和贸易的显著增长,有利于传染病的播散世界的都市化:全球人口增长并向城市集中;
50年代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个。12/17/2022168.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2)HIV感染、医学干预和老年化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战争和饥荒造成难民数量激增;生态变化,如全球变暖、森林的砍伐和再植引起人畜共患病发病危险性;畜牧业的变化食物供给全球化;12/17/2022169.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2)HIV感染、医学干预和老年化引起的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3)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1934——1936年间,我市汤阴县天花大流行,全县499个大小村庄无一幸免。1946年,全省伤寒病例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寒病例总数的34.17%。1948年全省黑热病患病人数590万以上;同年,沁阳,博爱县一带疟疾爆发流行,有的村庄发病高达90%以上。12/17/2022175.传染病在河南的危害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12/17/2022176.12/13/202217.12/17/2022177.12/13/2022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1980年5月33届世界卫生大会WHO主席向全球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从1972年起统计,已有40余种新的病原体出现,今后新的传染病会逐渐增多12/17/2022179.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病毒17种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外发现32种国内发现2种12/17/2022180.病毒17种1972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12/17/2022181.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12/13/202222.病毒(viruses)流感病毒腺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12/17/2022182.病毒(viruses)流感病毒腺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12链球菌12/17/2022183.链球菌12/13/202224.12/17/2022184.12/13/202225.近三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