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消保委:近3成接受调查者遭遇过诱导误导超量点餐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省消保委关于“反对餐饮浪费,你我一起行动”消费调查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人群画像:城市分布和比例(本项为单选调查)
人群画像:年龄分布和比例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部分餐饮企业做到了主动提示或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仅有极少部分的餐厅未能做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规定》都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就餐的餐厅提示到位,其中,70%的参与者表示:餐厅在显眼处张贴或摆放了反对食品浪费标识;25%的参与者表示:餐厅服务人员有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就餐;仅有5%的参与者表示:未遇到消费提醒和未留意。说明大部分餐饮企业能按照要求对防止浪费做出提示或提醒。
(本项为单选调查)
2.近七成餐饮经营者能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提升餐饮供给质量,按照标准规范制作食品,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餐饮门店提供不同分量选择的服务,可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小份或者大份,这样既可以避免食材浪费,又可以避免资金损失。调查显示,68%的参与者认为餐饮店提供了不同规格的餐品,21%的认为餐饮店偶尔提供,10%的表示餐饮店未提供过,还有1%的参与者表示不清楚。说明餐饮企业提供定量餐饮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者“吃多少选多少”“饭菜多少,光盘正好”的消费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3.自助餐厅六成以上能够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提供自助餐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提供不同规格餐具,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调查显示,餐厅有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的占61%,26%的参与者表示偶尔告知,17%的参与者表示餐厅未主动告知,说明大部分餐厅在防止浪费要求方面比较到位。
(本项为多选调查)
4.近八成的餐饮外卖平台能以显著的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调查显示,76%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常用的餐饮外卖平台有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18%的参与者表示没有提示,6%的参与者表示未注意是否有提示。
6.视频音频网络平台仍然有宣传量大多吃等浪费食品的吃播节目
7.近3成的参与者曾经遇到过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超量点餐和设置最低消费
针对“是否有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问题,调查显示,71%的参与者表示“没有遇到过”,22%表示“偶尔遇到”,5%表示“经常遇到”。针对“是否有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问题,调查显示,70%的参与者表示“没有遇到过”,22%表示“偶尔遇到”,7%表示“经常遇到”。说明餐饮经营者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设置最低消费的违法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8.多数商超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处理合理,消费者能明显区别临期食品与其他食品
食品经营者合理处理临近保质期食品,有利于经营者及时挑选出临期食品,保障消费安全,还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也能避免消费者未注意商品临期大量购买后不能按期消费完造成的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提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调查显示,63%的参与者表示商超对临期食品“作特别提示”;41%表示商超采取了“集中陈列出售”;但也有13%的参与者选择了“未见分类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
为扎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规定》宣传实施,结合本次调查,河北省消保委将持续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三是提示网络平台提高规则意识,净化网上餐饮服务消费环境。网络直播平台企业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平台责任,自觉加强管理、完善平台规则,严把直播内容质量,严禁出现制作、传输、传播假吃催吐、量大多吃、夸张猎奇、暴饮暴食等铺张浪费的行为。餐饮外卖平台应把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的要求落实到位,规范平台内经营者管理,净化网上餐饮服务消费环境。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