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新蒲新区教科局:
一、优化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
1.进一步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定位。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从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评价。
二、做好2021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生成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统筹部署。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属地责任,在市教育局指导下发挥各地、各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部门参与协作机制,形成全面覆盖所有初中学校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体系。各学校要由校长牵头组建报告册工作小组,抓好业务和技术部门对接,认真完成报告册最终生成工作。
附件:
1.遵义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2021年)
2.遵义市2021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计算办法说明
遵义市教育局
2021年1月22日
附件1:
遵义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
(2021年)
县(区、市):
学校: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贴
照
片
出生年月
民族
学籍号
身份证号
综合素质评价等级
自我介绍
说明:
1.除自我介绍外,该部分其他信息由综评电子平台自动生成;
2.自我介绍:由学生填写介绍本人的社会责任感、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情况,可结合综评电子平台记录填写,后面表格已包含的信息如校级及以上荣誉等可不写入,500字以内。
二、综合素质发展记录
(一)思想品德
1.参加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名称
时长
学期
活动内容
1.该栏目信息基于综评电子平台记录,由学生遴选整理而成;
2.学生在初中期间参加的党团活动、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其他专题教育等活动中选择1-3条典型记录;3.活动内容:由学生基于综评电子平台记录整理形成,50字以内。
2.诚信道德奖励情况
项目名称
级别
2.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获得的诚信道德奖励,可选择1-3项;3.项目名称:请填写完整信息,如“诚信道德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新三好”青少年荣誉称号等;级别包括校级、区(县、自治县)级、地市级、省级及以上。
(二)学业成就
1.课程修习情况
科目
初一
初二
初三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上学期
下学期
语文
数学
外语
道德与法制
历史
化学
物理
地理
生物
信息技术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
成绩呈现说明
1.学校做好三年课程安排,各学科各学年修习成绩由学校填写,某学期没有修习的学科不用填写成绩;
2.成绩呈现说明:校内考试各学科成绩默认满分为100分,其他呈现形式由学校在此栏统一说明;
3.填写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时,未开考的学科不用填写;
2.学业活动情况
3.学科特长
2.学生在学科、科技等方面获得校级(含)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等,可选择1-3项;
3.项目名称:请填写完整信息,如“遵义市青少年科技竞赛一等奖”“遵义市中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等;级别:包括校级、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及以上。
(三)身心健康
2.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可选择1-3项;
3.活动内容:学生参加活动的简要描述,50字以内。
2.体育特长
1.该栏目信息由综评电子平台生成,由学生遴选整理而成;
2.学生在体育方面获得校级(含)以上的奖励、荣誉称号等,可选择1-3项;
3.项目名称:请填写完整信息,如“国家二级运动员”“遵义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100米冠军”等;级别:包括校级、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及以上。
(四)艺术素养
1.艺术成果展示及参加艺术活动情况
2.体现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可选择1-3项;
3.活动内容: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简要描述,50字以内。
2.艺术特长
2.学生在艺术方面获得校级(含)以上奖励、荣誉称号等,可选择1-3项;
3.项目名称:请填写完整信息,如:“遵义市学生艺术节舞蹈组金奖”等;级别:包括校级、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及以上。
(五)社会实践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主题
地点
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可选择1-6项。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记录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反映学生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实践活动中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意识和能力;
3.活动内容:由学生填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简要描述,50字以内。
三、承诺与公示
综合素质
评价承诺
承诺
签字
学生(签字):
日期:
家长(签字):
教师(签字):
校长(签字):
学校(盖章)
附件2:
遵义市2021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计算和等级转换说明
(一)毕业得分总分值为1000分,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教师给学生发布记录折算后得分SA,最高分为150分;
2.学生自己发布记录的折算后得分SB,最高分为100分;
3.学生遴选的普通过程性记录得分SC,最高分为550分;
4.学生遴选的重要奖项或荣誉记录得分SD,最高分为200分。
(二)教师给学生发布记录折算后得分最高分为150分(学校教师对单个学生评价的三年综评得分总分数超过1500分,学生该项得分最高值150分;学校教师对单个学生评价的三年综评得分总分数超过30分,学生该项得分最低值30分;如学校全校教师三年未给学生评价则学生该项得分为0分)。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教师对单个学生评价的三年综评得分总分数超过1500分的其折算后该项得分为150分;
2.教师对单个学生评价的三年综评得分总分数超过30分的其折算后该项得分不少于30分;
3.教师对单个学生评价的三年综评得分总分数1500分及以下具体算法:年级最低分为L,某个学生的教师评价记录得分为S,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L大于30分,则折算后学生得分SA=(S-L)/(1500-L)*120+30;
2)如果L小于等于30分,在这种情况下:
l如果S大于等于30分,学生得分为SA=(S-30)/(1500-30)*120+30;
l如果S小于30分,则学生得分为SA=S-L。
(三)学生自己发布记录的折算后得分最高分为100分(学生自己一学年发布记录综评分数超过52分,当年得分最低值50分;学生未发布记录则得分为0分)。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学生每星期至少填写1条记录,每学年为52周计算,即52条(系统可阶段性提醒);第三学年按38周计算;
2.学生一学年完成52条记录的前提下,确保学生当年记录得分不少于50分;
3.具体算法:假设学校学生一学年内得分年级最高分为H,当年年级最低分为L,当年某个学生得分为S,此学年的该项折算得分为SX,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L大于52分,则学生得分为SX=(S-L)/(H-L)*50+50;
2)如果L小于等于52分,在这种情况下:
l如果S大于等于52分,学生得分为SX=(S-52)/(H-52)*50+50;
l如果S小于52分,则学生得分为SX=(S-L)/52*50。
4.学生三年内自行发布记录综评得分计算办法:
SB=第一学年得分SX1*20%+第二学年得分SX2*30%+第三学年得分SX3*50%。
(四)学生遴选的普通过程性记录得分最高分为550分,最高条数为18条。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假定学生参加遴选并遴选普通过程性记录数达到18条,即学生遴选普通过程性记录得分SC=550分。
2.遴选普通过程性记录数不足18条的学生,根据报告册设置,按照五个模块每个模块总得分110=550/5,再根据遴选记录条数计算每条记录的得分占比,进行计算,学生思想品德或学业成就或身心健康或艺术素养模块下遴选一条记录,则SC=110/3=36.667,学生社会实践模块下遴选一条记录,则SC=110/6=18.333。
(五)学生遴选的重要奖项或荣誉记录得分最高分为200分。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学生有遴选重要奖项或荣誉记录;
2.具体算法:假设学校学生遴选的重要奖项或荣誉记录得分年级最高分为H,某个学生遴选的重要奖项或荣誉记录得分为S,则学生该项得分为SD=S/H*200。
(一)学生自行发布记录的综评得分在初三第二学期时(2021年3月29日前的有效数据)按初一占20%、初二占30%、初三占50%的比例计算出学生初中三年综合素质评价成绩;
(二)毕业最终得分=“教师给学生发布记录折算后得分”+“学生自行发布记录折算后三年占比得分之和”+“遴选普通过程性记录得分”+“遴选重要奖项或荣誉得分”。
(一)按毕业最终分数所占本校当年毕业生总数百分比情况转换为A、B、C、D四个等次,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二)具体比例为:A等级35%、B等级45%,所得分数不足总分60%为D等级,余下学生定为C等级
工作流程
具体操作说明
角色
市级培训
1.市教育局组织对各县综评平台报告册操作市级培训。
市教育局
3月6日前完成
信息完善与确认
1.学校成立报告册工作小组,各县区组织学校操作培训。
2.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进行综评平台填报信息的完善工作。
3.学校对综评平台所完善的信息进行平台信息确认。
县区教育局
学校
学生
3月8日-3月29日
信息整理与报告册生成
1.学校指导学生对综评平台上填报的信息进行整理与遴选。
2.学校依据综评平台所填报的信息,生成学生报告册。
3月30日-4月18日
报告册公示
1.学校通过综评平台对全体学生的综评报告册进行公示。
2.公示期内对数据有异议的,由学校工作小组进行仲裁。
3.县区教育局通过综评平台对本县区各学校综评报告册进行内容准确性、全面性等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