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报过一个几千块的线下外贸班,有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其中几个外贸小伙伴,她们介绍自己:
在国内一家比较知名的公司,主要做内贸,公司突然决定布局外贸,安排她们去做先锋。
她们的国内业绩非常好,所以对做外贸也很有信心。大家都觉得内贸和外贸都是一样的,不就是卖东西,和人打交道吗?
01
什么是内贸?什么是外贸?
内贸即国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贸易活动、贸易关系的总和,主要是指在本国国内进行的商品买卖和经济往来。
外贸即对外贸易,也被称为“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02
内贸和外贸主要有以下区别:
范围不同:内贸局限于一国国内,外贸则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
货币结算不同:内贸通常使用本国货币结算,外贸多涉及不同国家货币的兑换和结算。
贸易壁垒不同:外贸会面临关税、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多种壁垒,内贸相对较少。
市场调研难度不同:内贸市场相对熟悉,调研较容易;外贸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市场特点等,调研难度大。
物流复杂性不同:外贸物流涉及国际运输、报关、清关等复杂环节,风险和成本较高;内贸物流相对简单。
风险因素不同:外贸受汇率波动、政治局势、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大,风险高于内贸。
03
再一步思考,内贸思维和外贸思维有以下一些基本区别:
风险意识不同:内贸的风险相对较集中,主要是国内经济环境等;外贸思维需应对汇率风险、政治风险、贸易政策变动风险等更多复杂风险。
流程认知不同:内贸在流程上相对简单直接;外贸思维要更熟悉国际运输、报关报检、单证处理等复杂环节。
客户关系建立方式不同:内贸中客户关系维护可能更依赖人脉、本地资源等;外贸思维下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与国际客户建立信任和长期合作的方式。
竞争视角不同:内贸主要面对国内同行竞争;外贸则要在全球范围内与不同国家的竞争者角逐。
合规意识不同:外贸思维对国际贸易规则、各国法规的合规意识要求更高,需要更严谨对待。
产品适应策略不同:内贸可能只需适应国内标准和需求;外贸需考虑产品如何符合不同国家的标准、认证要求以及特殊需求。
End
这个星期孩子爸发出一个感慨:还是和国外客户交流比较简单,直来直往。在国内有的供应商就是喜欢模糊说话,问他可以确认不需要开模具吗?
他们回复:基本不用,大概不用,一般不用。哈哈,我以前就跟他说跟供应商一定要反复多次确认,要不然有错误就会赔钱了。
因为有的供应商看你量不大,他们是不会售后的,所以一切都有小心谨慎。只有亲身经历,他才会体会我之前说的话。
其实也不是说国外客户就是真诚直接的,也有狡猾虚伪,只是我会选择优质客户而已。
供应商有喜欢玩“文字游戏”的,也有真诚可靠的工厂。
我们做杂货,接触的供应商数量会比较庞大,遇到出尔反尔的工厂,几率会高些。
如果我们只是专注做几个产品,供应商的数量稳定,选择靠谱的合作就行了。
做杂货,经常遇到各种新产品,避免不了见识那些确认好价格,突然又涨价的工厂。
国外客户为什么要找我们做采购,大概就是这些供应商的“功劳”了。遇到,不要生气,要感恩,谢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