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方对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清肝解郁方免煎颗粒(200mL/次,2次/d,冲服),对照组服用天舒胶囊(4粒/次,3次/d,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1次.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及治疗结束4周时,分别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结果:研究期间,两组肝郁化热证证候总分基本呈下降趋势,治疗4周后及随访期证候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不同时点证候总分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的组间比较,第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症积分的组间比较,随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郁方可明显改善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的证候,且对偏头痛的病情改善较为明显.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有山口忠居所著《和韩医话》一书.原书记述了江户宝历十四年(公元1764年),日本尾张(现名古屋)医家山口忠居与朝鲜通信使者笔谈的经过.双方围绕中医古籍、临床疾病治疗及药物人参等内容都有详细记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医学史料.通过研究原书内容,可以真实、生动地了解日本和朝鲜医家之间的笔谈情况,同时也为研究江户时期日朝间医学交流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目的:对粉防己多糖(FDT)与汉中防己多糖(HDT)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其化学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异同.方法:采用比色法和气质联用法,对多糖结构进行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探讨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模型,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在血清、肝、脑、心中表达为指标,配合肝脏病理切片探讨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FDT与HDT的组成成分与单糖组成存在差异,体外抗氧化实验FDT强于HDT,体内实验FDT与HDT在血清、脏、脑、心中对SOD、MDA、CAT及GSH-Px具有不同影响(P<0.01,P<0.05).结论:FDT与HDT存在结构差异,FDT抗氧化作用强于HDT.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四物颗粒及芍药苷为对照,检测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骨髓病理切片,酶免法检测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放免法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肿瘤坏死因子-o(TNF-α)含量变化;RT-qPCR法检测脾脏中G-CSF、CM-CSF及TNF-α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骨髓中G-CSF、CM-CSF及TNF-o的蛋白表达.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组与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P<0.01,P<0.05),升高G-CSF与GM-CSF含量(P<0.01,P<0.05),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P<0.05,P<0.01),降低脾脏TNF-αmRNA的表达(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芍药苷组与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数量多,密度大,巨核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少.结论: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不仅能够通过促进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还能够调控负向造血因子,减轻其对造血功能的抑制.
目的:从较为客观的角度,进行经方类方的归类与衍化规律研究.方法: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方剂组成建立经方配伍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生成经方分类系谱图,并以柴胡类方、黄芩类方与泻心类方为例,进行类方衍化解析.结果:经方可以根据相似性的大小进行相互组合,形成不同层级的类方,组合成经方类方的衍化系谱.结论:经方类方理论以衍化规律为核心,运用聚类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进行经方类方的理论研究.
目的:阐释葛根芩连汤治疗2,4,6-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胺吡啶300mg·kg-1·d-1),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葛根芩连汤是28.05、18.15、8.25g·kg-1·d-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TNBS/乙醇混合液灌人大鼠结肠部位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组织损伤,检测大鼠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H2O2),p-选择素(P-selectin),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一般状况,显著降低UC大鼠DAI指数、结肠组织损伤指数(P<0.05,P<0.01),减少充血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葛根芩连汤能够降低血浆中MPO、H2O2、NO、MDA、P-selectin、1L-18的表达,以及提高血浆SOD、IL-4的表达.结论: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的结肠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增加机体抗氧化作用,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的: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结合4D-view软件评价滋肾育胎丸对LUFS患者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找出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42例脾肾两虚证LUF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克罗米芬片+入绒毛促性腺激素;B组给予滋肾育胎丸;C组给予克罗米芬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滋肾育胎丸,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各节点卵泡体积、子宫内膜体积、卵巢及子宫内膜下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等各参数变化.结果:3个月后,3组卵泡体积及子宫内膜体积均较治疗前增加.卵泡体积增长率C组>A组>B组;子宫内膜体积增长率C组>B组>A组.A组在围排卵期卵巢VI、FI、VFI较治疗前增高(P<0.05);B组及C组自卵泡中期至黄体晚期卵巢及子宫内膜下VI、FI、VFI增高(P<0.05),且呈周期性改变.结论:滋肾育胎丸在卵泡中期后能同时改善LUFS患者卵巢及子宫内膜下血流灌注,促进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和子宫组织VEFG、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THSWD改善产后血瘀证的“祛瘀生新”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和米非司酮(8.3mg/kg)方法建立产后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LY294002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LY294002组,另取正常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他组给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子宫,用化学法测血清中的NO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子宫中VEGF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测子宫组织中Akt、p-Akt、eNOS的表达.结果:桃红.四物汤大、中剂量组明显升高产后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1),具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显著促进子宫组织中VEGF的表达(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产后子宫组织中Akt磷酸化为p-Akt以及eNOS的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NOS的活化,促进NO、VEGF生成,产生“祛瘀生新”作用.
笔者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历代本草文献中枸杞子的性味记载,结合枸杞子原植物的考证,发现枸杞子性味主要经历了苦微寒、甘苦、甘平的变迁过程.考证了枸杞子主流药用品种原植物由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中国枸杞LyciumchinenseMill.变迁为主产西北地区的宁夏枸杞yciumbarbarumLinn.的过程,并确定了宁夏优质枸杞道地性的地位.枸杞子性味变迁是药材新品种优选的结果.
目的:基于Calpain/p35-Cdk5/p25通路探究肾脑复元汤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干预对缺氧缺糖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元,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缺糖缺氧造模,OGD)、中药组(OGD+含中药血清)、干细胞组(OGD+hUC-MSCs共培养)、联合组(OGD+含中药血清+hUC-MSCs共培养)、抑制剂组(OGD+Calpain抑制剂),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rsternblot法检测Cdk5、p25、p3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元缺糖缺氧后,突起回缩,轴突网络稀释,细胞核变性、甚至碎裂,与正常组比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大量细胞凋亡,Cdk5、p25表达明显上升,p35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干细胞组、联合组及抑制剂组神经元活力升高,凋亡细胞数降低,Cdk5及p25表达下降,p35表达上升(P<0.05,P<0.01);与中药组、干细胞组及抑制剂组相比,联合组神经元活力升高、早凋细胞减少(P<0.05);联合组及抑制剂组CDK5、p25表达较中药组及干细胞组下降,p35表达较中药组及干细胞组上升(P<0.05).结论:肾脑复元汤联合hUC-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缺糖缺氧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alpain/p35-Cdk5/p25通路有关.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通过激活PI3K/AKT/NRF2通路减轻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红景天苷(50mg/kg),分别连续给药ld、2d和7d,采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Bcl-xl、Bax、HO-1蛋白及NRF2核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侧脑室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30min后造模,红景天苷给药ld,检测AKT、p-AKT、Bcl-xl、Bax、HO-1蛋白NRF2核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红景天苷分别给药1、2、7d后,MCAO+Sal组能够下调Bax,上调Bel-xl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NRF2的核转录水平,提高HO-1蛋白的表达(P<0.01,p<0.05);经侧脑室注射LY294002后再腹腔注射,红景天苷对AKT、p-AKT、Bcl-xl、Bax、HO-1蛋白及NRF2核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作用.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激活NRF2的核转录,促进HO-1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Keapl/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糖痹康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α-硫辛酸(ALA,0.026Sg/kg)组,糖痹康高(2.5g/kg)、中(1.25g/kg)、低(0.625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雄性SD大鼠为正常组.实验中每4周检测大鼠体质量和随机血糖,干预12周后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行坐骨神经HE、Weil's染色,Western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Keapl、Nrf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坐骨神经Keapl、Nrf2、ARE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干预8周和12周时大鼠随机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干预12周后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P<0.01,P<0.05);光镜下显示各药物干预组均有效改善坐骨神经纤维结构.干预后,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Keapl蛋白及mRNA表达量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Nrf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ARE的mRNA表达量亦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糖痹康可能通过调节Keapl/Nrf2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健脾清肠方(JQD)对脾虚湿热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脾虚湿热证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分别予以JQD、5-ASA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2组患者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健康调查简表(SF-36)积分、SutherandDAI积分、证候与症状疗效方面的差异,并以此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utherandDAI积分均有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在IBDQ量表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的维度及总分,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4个维度及总分,腹痛、乏力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JQD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疗法治疗轻-中度活动期脾虚湿热型UC,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很早便已进入阶级社会,至此王权成为社会核心,西周以降,战国末年,统一思想渐渐强化.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到汉承秦制,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型稳定,也因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即诸多主流文化学说倾向于服务王权、宣扬礼制,从而也影响了诞生在中国领域的诸多学科.其中,在中医学藏象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也不免受到“官制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笔者浅析这一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以表、里、半表半里定病位,再以阴阳定病性,表里与阴阳相配即成后世归纳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针对复杂方证所制的方剂都是以三阳三阴为基本构件,在合病、并病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通过对寒热错杂、攻补兼施方剂的分析说明,只要掌握三阳三阴病各自的特征,采用定位、定性、定方证三步法,就可以掌握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并能自由运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使中医人能够早日成才.
南征教授擅长治疗慢性肾脏病,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研究颇深,结合其病因病机的发展,在“毒损肾络”学说及“解毒通络保肾法”的思路基础上,遣方用药,临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医临证处方是医生根据自己对当前病证的认识,结合个人的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方药学知识的过程,力求所开处方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君臣有序,相与宣摄,用之安全有效.规范化的中医处方原则应是“理明、法合、方对、药当”,而优秀的处方则是“理精、法活、方灵、药准”.随着疾病谱的扩大,传统的中医临证处方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临床需要.研究探讨中医临证处方规范化,对于提高处方质量,提升医生的学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医疗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处方过程应做到有理、有据、有节,辨证论治,依法处方,推进中医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显示出与中医理论同声相应的音乐养生思想,在浩瀚的医史文献中也不乏用音乐来疗疾养生的医案记载.具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养生思想表现为“以乐养气”“以乐养德”“以乐养形”“以乐养神”4个方面.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养生思想的精华,不仅可以丰富中医养生思想,拓展中医养生视野,而且提供了更为多样的中医治疗手段.古代音乐养生思想与当下提出的“生态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慢性扁桃腺肿大是上呼吸道系统的多发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其中滥用、过用抗生素及大量清热解毒药是常见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探讨抗生素及清开灵等中成药的寒凉属性,进而从温病卫气分证的治疗原则探讨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体肿大的发病机制.治疗当采用辛凉甘润之法,选用麻杏石甘汤和排脓汤加减,并附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可操作性强的病证结合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以满足研究药物对PD治疗评价的需求.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脑部立体注射法构建PD动物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复方地黄方)组,从病因、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证等方面对PD大鼠模型进行综合判断,验证该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THmRNA及蛋白、阳性细胞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的主观症状和上述客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羟基多巴胺大鼠PD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是风阳内动证.
目的: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空肠extracellularspace组件的影响.方法:以高脂低蛋白饮食+游泳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空肠全基因组测定,以Quick-GO注释到的extracellularspace组件进行PCA分析.结果: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清楚的差异,模型组主要出现了Sepp1、Lame2、Csnls1、Mmp8、Cc120、Apoe、Apoa5、Pyy、Cc119、Np4基因的上调和Gnrh1、Co16a3基因的下调,薏苡仁水煎液和各拆分组分均能够对模型大鼠的差异基因进行调节,改善机体微环境,主要起作用的基因是Co16a3、Sepp1、Lamc2、Gnrh1、Myoc、Csn1s1、Mmp8、Cc120、Arg1、Apoe等.结论:脾虚水湿不化的运化失常应该是以物质由小肠上皮细胞向其他组织器官运送过程的异常为主,薏苡仁各组分的治疗都可使失衡的细胞微环境得到改善.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龟板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40只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阿伦磷酸钠组和龟板组.模型组、阿伦磷酸钠组及龟板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造模,成功后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阿伦磷酸钠和龟板进行灌胃.12周后取大鼠腰椎(L1-6)和血清进行检测:双能X线检测腰椎骨量、micro-CT检测腰椎骨微细结构、压缩实验检测腰椎生物力学,HE染色观察腰椎形态学改变,ELISA检测大鼠PINP和β-CTX水平表达,qPCR检测腰椎Runx2、SP-7、CTSK和AP-1的mRNA表达.结果:空白组、龟板组及阿伦磷酸钠组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骨表面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压缩强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骨小梁间距、PINP和β-CTX水平、CTSK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补肾中药龟板可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CTSK可能是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作用靶点之一.
目的: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炎性因子及TLR9/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乌梅丸辛开组、乌梅丸苦降组、乌梅丸补益组.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造模2d后给药4周,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黏膜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细胞核因子κBp65(NF-KBp65)的表达.结果: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均能显著升高IL-4,降低INF-γ水平,显著减少结肠黏膜TLR9、MyD88、NF-κBp65的蛋白表达(P<0.01),且效果优于其它乌梅丸拆方组.结论:乌梅丸组、乌梅丸辛开苦降组对UC大鼠结肠黏膜炎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平衡,抑制TLR9/MyD88/NF-κBp65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辛开苦降、寒温并施的配伍方式可能是乌梅丸治疗UC的内在机制之一.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异位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12周龄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益气化瘀方组小鼠通过左膝关节行内侧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离断术诱导膝骨关节炎,并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益气化瘀方(0.1mL/10g)灌胃.8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和左侧膝关节.组织学染色观察左侧膝关节异位软骨内成骨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lⅡ、ColX、RUNX2、1L-1β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瘀方组膝关节半月板钙化和骨赘形成明显减轻,半月板中ColⅡ表达增加,ColX、RUNX2表达降低,小鼠血清中和异位骨化处IL-1β表达均下调.结论:益气化瘀方可以抑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异位软骨内成骨,可能与抑制IL-1β表达有关.
目的:基于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的动物模型.方法: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围绝经期抑郁动物模型的评价思路及改进方法.结果:目前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较少,为动物模型确立合理的量化标准是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结论:现有的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应根据临床病症特点进行完善.
张仲景首先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脾旺不受邪”的观点,丰富了脾胃学说的内容.“脾旺不受邪”的学术思想以《易经》为哲学基础,形成于《黄帝内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主肌肉、滋元气、充卫气,脾旺则肝气条达、心血充盈、肺气充沛、肾精充盛,五脏皆不易受邪.《金匮要略》中多处从脾脏本脏及脾脏与他脏的整体观角度论治内伤杂病,为“脾旺不受邪”的学术思想运用到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脾旺不受邪”的学术思想如今已经成为现代中医防病、治病及养生的重要原则,定将继续在临床治疗中起指导作用.
目的:观察“通督启神”针法对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大脑海马区神经元形态以及Aβ1-42蛋白、TREM2、DAP12的表达情况,探索“通督启神”电针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老年痴呆组和“通督启神”电针组,10只同背景SAMR1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督启神”电针组,穴取“百会”和“印堂”接电针,电针频率为2Hz,留针20min/d,并于电针治疗前点刺“人中”穴;正常对照组与老年痴呆组仅作束缚.治疗15d后,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运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运用免疫组化DAB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Aβ1-42蛋白与TREM2、DAP12的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TREM2、DAP12的表达含量.结果:“通督启神”针法可显著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P<0.01);可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与Aβ1-42蛋白的表达情况(P<0.01);并可促进TREM2与DAP12在海马区的表达(P<0.05).结论:“通督启神”针法可提高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与Aβ1-42蛋白的表达水平,其疗效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海马区TREM2与DAP12的表达含量而发挥作用的.
目的: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阐释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分类的意义.方法:纳入1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包括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各5例及6名健康人.采取血液样本,提取DNA做HumanMethylation450K芯片检测及分析.结果:4组之间共有37957个甲基化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3个证候各有57,68和94个差异甲基化位点,主要集中在基因启动子区.其中,HLA-DRB1和ADAMTS9,NUDT1和YES1,APOA5和PRKCZ等基因的差异甲基化可能分别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形成有关.结论:DNA甲基化可能为中医证候分类的生物学依据之一.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Ⅰ(ASTⅠ)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STⅠ(25、50、100μmol/L)预处理BV-2细胞2h后,加入LPS(200ng/mL)诱导20h,收集培养基上清及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STⅠ对BV-2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ELISA和Grei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一氧化氮(N0)的含量;qPCR法检测细胞中CDllb,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介素1β(IL-1β)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ICC)法观察p-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ASTI在不影响BV-2细胞存活率的条件下,能显著抑制LPS诱导BV-2细胞TNF-α和NO分泌的增加(P<0.01).qPCR结果显示,ASTI能够显著抑制TNF-α,iNOS及IL-1β的mRNA生成(P<0.001,P<0.001,P<0.05),但对BV-2细胞CDllb的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同时,ASTⅠ能显著抑制BV-2细胞中LPS诱导上调的iNOS,COX-2蛋白表达.ASTⅠ能够降低LPS诱导的p-NF-κB的核转位作用,并且能够减少LPS引起的PI3K/Akt/NF-κB/IκB蛋白的磷酸化作用.结论:ASTI能够抑制LPS诱导BV-2细胞的大量激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目的: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探索证候分类研究新方法.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联合运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4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类型共有5个,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困证、瘀阻胃络证.结论:联合应用无监督统计学方法,能够更加客观阐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所获得的证候分布也更符合临床实际.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运用幽门弹簧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应用HE染色评价胃黏膜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元Ⅱ(PGⅡ)及胃泌素(GAS)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ot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Hh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GⅠ/PGⅡ和GAS含量,Shh、Ptch、Gli-1基因及蛋白含量,Smo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三七组PGⅠ/PGⅡ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及Purmorphamine组GAS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Shh、Ptch、Gli-1蛋白及基因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Smo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黄芪、三七及其配伍能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病变,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激活Hh信号通路有关.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波形蛋白(Vimentin)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作用于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实验分组为空白血清组,空白血清+TGF-β1组以及高、中、低剂量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TGF-β1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Vimentin及GST-π的蛋白和mRNA变化.结果:高、中、低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均能使TGF-βl诱导的上皮间质化的A549细胞中Vimentin和GST-π蛋白表达下降,mRNA表达水平降低,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能抑制TGF-β1介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化中Vimentin及GST-π的表达,改善其耐药性.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急性脑梗死死亡患者的死亡节气时辰与用药分析情况.方法:通过选择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急性脑梗死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联合用药特征.结果:524例急性脑梗死死亡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出院主证风痰阻络53例(36.30%),肝肾阴虚22例(15.07%),气虚血瘀15例(10.27%)为主,死亡节气以大寒为首,死亡时辰以申时为首,使用频率高的中药大多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西药中应用多的是呼吸系统药物和循环系统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常见.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节气大寒、雨水、谷雨,时辰申时、子时、未时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起到既病防变的目的;在联合用药方面,发现急性脑梗死临床用药基本符合指南建议.
“新安王氏医学”又称“富堨王氏内科”,为新安医学流派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发展完善了对水肿病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用药经验.新安医家常以肺脾肾为切入点,重视三脏在水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治法上常以宣泄为用,以期“应机则昌”;处方用药务求切合病情,灵活运用单方与复方,时方与经方,强调“药性专长”,并善用药对,每获佳效.
目的:探索二至丸有效成分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仅行肝部分切除术(PHx)外,其余各组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给药组分别予齐墩果酸+红景天苷和雷帕霉素治疗性给药7d后处死.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并用流式AnnexinV+PI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BrdU流式检测肝细胞周期及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红景天苷组大鼠血清TBIL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D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坏死细胞水平、早期和晚期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肝活性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处于G0/G1期及S期细胞增殖明显升高(P<0.01,P<0.05),肝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l).结论:二至丸有效成分明显降低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胆红素的分泌,抑制肝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活化.
目的:通过气温余弦曲线,探讨主运、主气与地面气温均值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在R3.2.0上进行,对广州、北京60年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按照日期、主运、主气分组计算均值并进行余弦曲线拟合及方差分析,并对运气年2012年到2014年进行预测.结果:余弦曲线对各日60年日平均气温均值及年内各个主运、主气平均气温都拟合良好,调整后R2均在0.95以上,同一主气主运下,各个司天组及各个岁运组平均气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结果R2均大于0.94,真实值基本在95%CI内.结论:余弦曲线适用于拟合各日60年日平均气温均值及年内各个主运、主气平均气温,并能反映主运主气的稳定性特征、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寒热差异、气候寒热变化的特征及气候寒热变化的周期特征,同时支持大寒节气为运气年交气日的观点.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客服正在输入...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