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C的市场潜力:1.AI原生应用和AI个人智能体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交互门槛,提高效率。2.底层硬件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的变化,加速PC换机和渗透率提升。3.预计全球PC销量将从目前的2.6~2.7亿台逐步提升至3亿台以上。
AIPC的未来发展趋势:1.云加端的混合AI,本地化大模型和AIagent确保个性化和隐私化。2.传统图形交互式操作系统概念弱化,AI个人智能助理聊天机器人窗口成为一级入口。
AIPC的商业模式变化:1.AIPC平均售价(ASP)提升5%至10%,毛利率也有低个位数点的提升。2.未来可能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本地化大模型AI代理(AIagent)提供流量分发和导购等创收服务。3.本地大模型驱动的AI原生应用可以新增高级功能,提供增值服务,用户付费。
未来AI在商业模式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方向。第一种是轻量化的AI应用,例如无需安装的小程序或本地化的大模型AI代理(AIagent),这些应用可以作为一级入口,提供流量分发和导购等创收服务。第二种是由本地大模型驱动的AI原生应用,例如本地AI大模型驱动的应用程序,可以新增高级功能,并通过这些高级功能提供增值服务,用户可以为这些增值功能付费。这些都是目前看到的商业模式雏形。
高通、英特尔和AMD的股价表现存在显著分化。高通的股价自4月22日以来累计上涨了30%。这主要得益于手机市场的复苏和PC市场渗透率的提升。高通在PC市场的布局积极,4月24日发布的差异类产品表现优秀,市场对其在PC市场的市占率表现充满期待。此外,高通5月1日发布的业绩超预期,进一步证实了2024年手机市场需求的反弹。英特尔的股价表现则较为低迷,主要原因在于其业绩和估值方面的双重压力。在业绩方面,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和PC处理器市场面临市占率下滑的风险,特别是数据中心CPU市场被AMD抢占份额。此外,英特尔的代工业务预计要到2027年甚至2030年才能实现盈利,这将持续拖累其盈利水平。在估值方面,市场普遍认为英特尔在AI时代的竞争力不足,导致其股价持续下跌。AMD的股价自4月以来表现横盘,主要原因是其在AIPC布局上相对不够积极。英伟达在3月22日发布了性能强大的B200芯片,削弱了市场对AMD作为AI算力第二公司的预期,导致其估值回调。
从一季度的PC出货量数据来看,行业同比增长为1.5%,而联想的PC出货量同比增速达到了7.6%。此外,联想一季度的PC业务毛利率也达到了历史高点,超过了20%。联想在AIPC领域的持续投入和产品推出节奏上也领先市场。4月18日,联想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具备本地大模型和AI政策的产品,有望在短期内迅速占据用户心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联想在AIPC上的布局比戴尔和惠普更加深入。除了作为PCOEM制造商,联想还倾向于成为软件生态的组织者,建立了AI原生应用的生态圈,包括本地大模型驱动的AIPPT和AI纹身图等应用。这些应用结合了第三方厂商的合作与自研,进一步巩固了联想在AIPC时代的市场地位。
联想的ISG服务器业务有望在未来逐季缩小税前亏损。公司目标是在明年一季度实现服务器业务的税前盈亏平衡。随着AI需求的持续增长,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有望逐步从亏损转为盈利,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
A股市场上有一些公司能够间接受益于AIPC的发展,主要分为三类:
结构件供应商:春秋电子和光大同创分别生产镁铝合金和碳纤维材质的笔记本电脑机壳。AIPC对高端美观和散热的需求较高,这些材质的渗透率有望提升。
ODM供应商:华勤技术等ODM公司有望在AIPC时代获得更多订单,联想等公司在推出AIPC时会更多地与这些ODM合作伙伴进行整机的预研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