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市毫不动摇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是发展的支撑。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进有潜力、能创新的企业多途径实现上市融资,在源头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寻突破,通过企业上市集聚多元化人才,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市科技创引及企业上市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点引进关键电子元器件及组件企业
在招商选资方面,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和关键环节招引力度,梳理各个镇主导产业链缺失环节,想办法引进。鼓励龙头企业并购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为这些企业落地提供土地和低成本空间,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性。目前松山湖工业用地较少,加速载体不足,通过购买工业用地、租赁工业厂房布局建设生产制造基地,来选择性承接松山湖功能区招商溢出项目,完善产业链条。
(二)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
从全市创新链部署产业链为着力点,深化创新链条注入产业链原动力,全市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新一代新兴产业上抢占先机,挖掘现有产业突破的亮点。如东坑镇以通讯电子专业镇为龙头产业,以东坑新能德、华荣通信、迈思普电子、东勤技术等一批通信技术企业布局创新链,擦亮全市通讯电子产业的名片,在通讯电子产业有龙头带动,有产业集聚,有产能,扶优扶强重点企业,让源头技术与产业发展更紧密融合。
(三)深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符合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科研平台、企业联合实验室,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以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出台高层次人才配套政策,支持科研人才在当地活跃科技氛围,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联合企业家、创业者建立广泛的创新网络链接,推动产业链关联企业用好公共平台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注重科技人才与企业人才融汇发展
将松山湖集聚的科研人才队伍分组挂点到各个镇街科技主管部门,扩宽基层科技从业人员在新兴先进制造产业的知识层面。建立与研究院定向培训交流机制,多与研究院开展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引进人才服务指导队伍建设,注重人员业务技能提升,推动和指导镇内企业积极有效开展项目申报、科技统计、研发平台及创新链分析、创新型企业引进培育等工作。
(五)培育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一是强化上市后备资源培育,不断优化上市培育后备库,筛选倍增、专精特新、规上等潜力企业,做深做细企业调研,确定重点培育对象。二是依托深圳、广州一线城市上市金融人才资源集聚,在企业上市前期的经营策略、市场定位、金融资本注入,人才团队等方面,提前按照上市公司规划,通过人才金融资源带动,为制造业上市注入动力。三是强化保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已有的优惠政策措施,全力帮助、引导企业通过上市、挂牌等多种渠道融资,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推动本土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出人:谭全河
答复:
尊敬的谭全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引,激活企业市动能的建议》收悉,首先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我局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我局职能,对您提出的“培育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莞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企业上市储备源源不断的后备资源。对此,我市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机遇,按照发掘、培育、辅导、上市的推动路径,不遗余力地重点做好重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积极推动辖内拟上市企业加快上市步伐。2022年东莞新增A股上市企业12家,首发募集资金共135.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全省地级市第一。目前,东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0家,境内上市公司58家,其中主板23家,创业板25家,科创板9家,北交所1家,A股上市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另有已过会、在审排队、辅导备案企业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上市后备企业梯次结构发展趋势良好,企业上市后发优势凸显,为地方经济的平稳增长、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聚焦上市后备企业发掘、培育与服务。以实施镇街园区企业上市“破零”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市镇(园区)的统筹联动作用,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工作思路,推动各镇街园区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成长速度快的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体系,联合交易所依托专业平台构建企业科技实力评价模型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评价,筛选出一批科技属性较为突出的重点企业,指导镇街园区做好重点企业的上市发掘培育等工作,并对上市后备企业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度,新增上市后备企业六年服务管理期要求,动态筛查更替后备企业库,形成优质上市后备企业梯队,确保有限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有效推动东莞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目前已累计认定了十六批共420家上市后备企业。强化政策、土地、资本等要素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专题协调会,帮助上市后备企业解决在上市过程中的不动产权补办、税务、环评等问题,探索建立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对接服务机制,推动募投项目用地需求跨部门、跨园区镇街联动协调解决,有力地推动了一批企业加速IPO申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