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正“偷猎”保险业,这些骗保案不应该仅仅是社会新闻万元欺诈退保骗保保险公司

近期,医保骗保案例频频登上热搜,江苏一对夫妻疯狂骗保,一年开220多种药;四川宣汉县一民营医院院长带头打造骗保一条龙,涉案金额高达1100万元;山东单县2000余村民被“脑中风”……

商保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其遭遇的骗保风险丝毫不逊于医保,有人薅保险公司羊毛,看似涉案金额少,但扛不住积少成多;有人天价骗保,伪造事故、故意杀人……挑战人伦法律底线的同时,还呈现出形式多样、团伙作案、内外勾结等诸多趋势,愈发显示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不少险企都为此深感头疼,一些险企甚至因为退保黑产猖獗,退保率、继续率都受到显著影响。

骗保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社会新闻、刑事案件,更是危及客户以及市场主体利益、经营稳健性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近年来,监管、协会以及市场主体已经为降低保险欺诈风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保险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欺诈线索28005条,公安机关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额近6亿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努力依然需要继续,尤其是行业深度转型的当下。

01

杀人骗保案屡屡挑战人伦底线,保险公司除了事后识别,前期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案例一:2500万!辽宁杀妻骗保被判死刑

2018年1月,辽宁锦州发生一起汽车撞墙的交通事故。开车的男子周某身受重伤,车内的妻子当场死亡。据警方调查,周某与严某是二婚,周某2017年就因炒股赔了300万,欠款曾达到600万之巨。在欠下巨债后,周某开始主动咨询办理保险业务,分别在6家保险公司为妻子购买了大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需交的保费金额达到约8.5万元,自己则是保单的唯一受益人。如果严某意外死亡,丈夫周某能获得2590万的保险赔偿。

2018年1月27日晚,周某骗妻子吃下他提前网购的药物“三唑仑”,把车开到漆黑的环岛,猛踩油门,以88公里/小时的速度朝着墙撞了上去。严某当场死亡,周某则被提前放置在方向盘前的抱枕救了一命。

2020年9月14日,周某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在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2021年7月16日,该院一审判决,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二:泰国杀妻骗保案,涉案金额3000多万,犯罪分子已获死刑

案例三:四川弑母骗保40万,被执行死刑

2021年2月,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依法对“弑母骗保案”罪犯分子付某执行了死刑。

从案件经过来看,罪犯份子付某与被害人是母子关系,因母亲未帮其照看孩子而心生怨恨,加之无钱支付购房首付款,遂产生杀害宋某某以获取意外保险金的念头。

2017年11月,犯罪分子付某在保险公司为其母亲投保一份保额为40万元的意外险;2018年4月,犯罪份子付某从广州乘飞机抵达四川省成都市将母亲宋某骗至家中,用裸露电线缠绕在宋某左手大拇指和右手食指上进行电击,又将家中吹风机和插线板烧毁压于宋某某身下,制造因使用电器意外触电死亡的假象。

相较“薅羊毛”型、涉及金额较小的骗保案件,媒体曝光的“杀人骗保”类案件由于特征明显——涉案保险金额高,往往是利用家人身份为被害人集中大量投保低保费高保障的意外险、寿险等保障型产品,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于这类案件的识别相对更容易。

02

退保黑产猖獗,内外勾结、规模庞大,产业化运作特征明显,严重侵害行业利益

案例一:内外勾结退保骗佣,涉案资金超1600万元

2020年7月,上海浦东公安分局披露了一起特大团伙性保险佣金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投保高额保单、再恶意投诉进行退保退款,联合保险公司“内鬼”来诈骗高额保险佣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涉案资金超1600万元。

2020年初,上海浦东公安分局外高桥公安处接到某保险经纪公司报警称,2019年11月开始,该公司出售的30多份保险产品接到了客户投诉,最终均进行了退保退款处理。

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14年以来规模不断壮大,依靠家族式、老乡式关系网构建,以骗取保险业务佣金为目的。先是指使部分团伙成员担任保险公司业务代理员,再安排其他成员充当投保人并提供钱款支付高额保费,购买各类高端高额保险产品。之后再有预谋地以集体恶意投诉等方式强硬退保获得全额保费,投保骗得的高额保险佣金则按团伙组织层次进行分成。

案例二:上海一险企高管内外勾结骗佣超6000万

2021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一起内外勾结的特大职务侵占案件。据悉,此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初步查明涉案资金6000余万元。

目前,李某、刘某英、徐某栋等2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依法批准逮捕,4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初步查明该犯罪团伙侵占企业佣金、奖励津贴60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除杀人骗保外,人身险领域退保黑产的保险诈骗案也是层出不穷,而“代理退保”经过多年的运作,已从公司化运作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捏造事实、虚假投保、恶意退保、骗取保险佣金的完整链条。

退保黑产近年来如此猖獗,以至于很多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叫苦不迭,退保率、继续率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给行业转型再添压力,从而引发了全行业的同仇敌忾,而监管也屡次通过发文、联合公安部门采取行动的方式。

但就目前来看,压力依然是存在的,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监管、公安以及市场主体的通力合作,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市场主体自身寻找原因:是否每个消费者都切实了解了所投保产品的意义?内部风控机制是否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03

航延险、车险、信保业务等财险领域骗保案花样百出,应该放弃,还是迎难而上?

案例一:惊现“车险退保骗佣黑产”,个别险企损失已超千万

2020年10月,中国银保信下发《关于疑似新购车辆“集中退保骗佣”欺诈风险的提示函》指出,在2020年5—7月期间,多家经营车险业务保险公司在承保“以租代购”公司的新车保险业务中,遭受不同程度的集中退保,导致大额佣金损失,个别公司甚至达千万元以上,形成“集中退保骗佣黑产”。

此案例中有4家资金方作为投保人、5家“以租代购”公司作为被保险人,持营业执照扫描件和车辆合格证扫描件分批次向某保险公司不同分支机构技保商业保险累计千余单,保险公司按约定给付佣金近两千万元。

此后不足一月,各投保人陆续向保险公司发起集中退保申请,该保险公司立即联系中间人和被保险人确认退保情况及佣金退还事宜,发现中间人已无法联系,部分被保险人亦无法联系,调查后发现部分被保险人已人去楼空、部分为工商注册信息虚假。

不仅如此,目前在很多汽修厂内,普遍存在通过“走保险”的方式进行汽车骗保的行为,这似乎已经成了行内的一种“潜规则”。

案例二:上海航延险骗保,作案数千起骗保2000余万元

2020年5月,上海市宣布了一例航延险诈骗案的告破,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

经查,犯罪嫌疑人杨某、何某等人为牟取不法利益,招募组建“保险理赔团队”,并在广西、湖南等地组建合作团队,以免费乘机住酒店及提供一定报酬为幌子,对外招揽乘机人。

之后,犯罪团伙根据掌握的航班延误信息购买对应航班机票,并分别通过保险公司官网、保险代理公司等渠道重复投保多份“航延险”,虚构被保险人需要航空出行正常如约达到的事实,并使用私刻的航空公司及机场印章,伪造多份航班延误证明,分别向各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这些犯罪嫌疑人近年来连续作案数千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2020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也破获一起航延险骗保案,犯罪嫌疑人李某从2015年至今,通过虚构行程并购买航延险,3年间共理赔近900次,涉案资金高达300余万元,目前李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除了航班延误险,更小数额的退货运费险也曾被盯上过。2017年时,就曾出现过“淘宝骗保师”,利用淘宝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和退货运费险,来赚取赔付的“运费险”和实际退货运费之间的差价,号称可月入十万。

案例三:信保业务骗保,两人共计被判三年半

2020年7月,华安财险安徽分支机构一员工勾结不法分子杨某,通过伪造资料获取网商银行贷款近千万元。而后由于杨某资金链断裂,400万元贷款逾期由华安财险进行代偿。最终因骗取贷款罪,杨某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15万元;张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从事情经过来看,2016年3月,网商银行与华安财险签署融资平台业务合作协议,由华安财险开拓贷款业务客户,并将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推荐给网商银行,网商银行放款后视华安财险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若有逾期则将由华安财险进行赔偿。

在多次贷款放款中,扮演者关键角色的,便是杨某的女朋友——华安财险安徽分公司淮北中支信用保证险部经理张某。在杨某提交及伪造部分材料后,由张某对其申请的贷款予以通过。如此一来,张某在给男朋友提供资金的同时,又能顺利完成公司业务指标,看似两全其美,但好景不长。2017年9月,杨某资金链断裂,40多笔贷款陆续逾期,金额超过400万元。而根据华安财险与网商银行协议,逾期超过80天的贷款应由华安财险代偿。

财险领域的保险欺诈广泛存在于各类险种,不只车险、航延险以及保证保险等三种,事实上,农险、宠物保险等也都是重灾区,一些业务常年亏损,保险欺诈都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都可以通过险企自身的努力来得到解决,可以看到,面对某些新兴业务,有些险企因为亏损严重选择退出,但也有公司选择迎难而上,深入研究风险发生机制,严堵各类漏洞,将亏损业务变成盈利业务。

TIPS:

2021年,行业为打击保险欺诈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2021年3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的通知》及《大数据反保险欺诈手册》,明确将继续借助全国保单信息平台,针对车险、意健险、农险、保证保险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欺诈线索筛查、串并、移送,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和信息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

2021年5月,中国保险业协会下发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反保险欺诈专业委员会三年工作规划(2021-2023年)(审议稿)》中,提出2022-2023年逐步完善反欺诈信息系统功能,引进外部数据形成对行业反欺诈工作的支撑,为保险机构提供智能反欺诈服务。

2021年7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严厉打击有组织的保险诈骗活动,严厉打击职业化第三方及保险公司内部人员非法获取保险客户信息、误导或怂恿保险客户非正常退保、扰乱保险业正常经营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行为。

不仅如此,各地银保监局也纷纷发布关于骗保的风险提示,部分地区纷纷开展打击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THE END
1.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可登陆中国保险网络大学中保教育在线(前身为中国保险网络大学),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并由其直属机构中保教育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 简称中保教育 )建设运营的全国性保险行业在线教育平台。自2014年10月上线以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 中保教育在线始终面向保险行业、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一直专注于职业教...https://daxue.iachina.cn/
2.涉及13家保险公司,涉案金额600多万元内蒙古巴彦淖尔破获重大骗保...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精心预谋策划的重大保险诈骗案,受害公司涉及13家保险公司,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万元。 2019年上半年,巴彦淖尔市七家保险公司先后接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理赔申请。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召开“疑似案件”研讨会,发现该案件存在诸多疑点。协会牵...http://www.jysbxxh.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4&id=1878
3.汽车保险骗保案例及分析报告20240622.docx汽车保险骗保案例及分析报告引言汽车保险欺诈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给保险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稳定性和消费者的权益。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骗保案例的分析,探讨汽车保险欺诈的常见手段、预防措施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保险公司、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提供参考。案例分析案例一:伪造事故现场2019年,某保险公司...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499773.html
4.金融教育宣传月平安人寿保险欺诈案例警示:伪造病历骗保,自食...[案例简介] 2022年1月王女士向A保险公司投保重大疾病保险, 2023年5月向保险公司提交了子宫内膜癌重大疾病的理赔申请,索赔金额40万元。保险公司审核其提供的医疗资料后发现确诊子宫内膜癌依据不足,经核实发现王女士未在该医院有住院和门诊记录,A保险公司认定王女士所提供的就诊病历及检查报告均为伪造资料。 http://gx.sina.cn/industry/2024-09-14/detail-incpciyn1582100.d.html
5.骗保案例案例分析 汽修厂老板多次骗保,入狱5年半并罚款10万! 其实车险骗保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因此很多时候,如果保险公司联合了公安机关一起查骗保,那么都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就如本文的这个案例:汽修厂... 作者:伊洪泽 2019-05-21 19:20:29 9074 0 案例分析 成功...https://www.mibaoxian.com/labels/17793
6.揭秘汽车保险诈骗案件内幕:用维保车辆来骗保保险人员钻空子三是犯罪类型多样化,故意伪造、制造保险事故,编造虚假材料、夸大车辆损失,冒名顶替骗保是常见的三种类型。四是诈骗犯罪识别率低,不少犯罪分子采用“积少成多”作案策略,手段相对隐蔽,保险公司难以掌握车辆真实情况,以致大量骗保行为得逞。 记者注意到,在昌平法院公布的6个典型案例当中,就有3条涉及“业内人士”。https://m.gmw.cn/2021-11/23/content_1302691125.htm
1.公司简介SOHO中国成立于1995年,由潘石屹先生和张欣女士联手创建。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和持有高档商业地产,坚持独特创新的建筑理念,建造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所开发项目均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里程碑建筑。目前,SOHO中国已成为北京、上海最大的办公楼开发商,开发总量达500万平方米。 http://ir.sohochina.com/
2.宝洁官网寶潔是誰? 更深入地了解我們。按一下這裡,探索你在家中可信任的所有寶潔品牌。http://www.pg.com.cn/
3.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1.在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人员社保增减、信息变更成功后,会同步至医疗部门,单位或个人可登录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医疗保险办理结果。变更定点医疗机构请通过医保部门提供的途径进行办理。 2.请单位通知新参保的人员,通过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社会保障卡集成服务一件事,选择制卡照片采集服务提交制卡照片进行制卡。https://rsj.beijing.gov.cn/csibiz/
4.保险公司骗保案例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保险 其他 2080 2023-09-17 03:22:03 汽车骗保案例,保险公司拒赔4S店拒保修 原来只有小裂缝,保险公司的老板为了索赔,犹豫再打一次,使裂缝明显扩大。保险公司检查后发现,这是人为造成的损失,没有赔偿,同时,4S店也拒绝为其提供担保。虽然于先生可以享受4S店的保修服务,但他也希望得到保险公司的...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401852
5.震慑三观的骗保案件背后,《守护神之保险调查》里15个脊背发凉的瞬间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看过爱奇艺的新剧《守护神之保险调查》,这是国内首部揭秘保险调查员的行业剧,36集不短不长的篇幅里,却将众生相的金钱观、人性的丑恶和美好一一作了展示,部分情节你细想开来,甚至有些恐怖……我们先来整理下整个故事,讲的是退役警员张东(苗侨伟饰)、骚包痴情男百天明(黄宗泽饰)和富家大小...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43427/
6.车险骗保案例有哪些(精选8篇)篇2:车险骗保案例有哪些 于小姐今年2月刚买了一辆本田雅阁,上周,她在开门时不小心撞凹了一小块,因急于出差她就把车送到离家不远的汽车修理厂。该修理厂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她,并说可以为其代办向保险公司索赔事宜,让她过3天来取车就行。于小姐签好保险索赔委托书后,便安心离去。由于出差临时取消,第二天晚饭...https://www.searcheasy.net/shiyongfanwen/zonghecailiao/1717011509426090.html
7....经济案例:篡改母亲年龄达州最大一笔人寿保险骗保案...法律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涉及到了一些法律盲区,该案最终判决将对保险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有关法律条文甚至可能作出相应的修改或调整。 3月下旬,记者对此事件展开了调查。 A 骗保?事件 联名举报,投保人造假骗保被刑拘 2003年6月15日,渠县有庆镇小学大操场,一场理赔兑现大会正隆重举行,当受益人帅英接过...https://doc.mbalib.com/view/5c221048c0fd6bcf47a0f36a3523af3b.html
8.最成功车祸的骗保案例施治15066052218》故意撞车来获取保险赔偿是不是犯罪? - 蔚肿6506……》 骗保属于诈骗罪 案例“ 新华网上海频道9月16日消息:汽车修理工伙同他人,私自驾驶客户送修的轿车,然后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理赔,意图诈骗钱财.虹口法院近日以诈骗罪判处该汽修工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2003......https://www.da-quan.net/ti/%E6%9C%80%E6%88%90%E5%8A%9F%E8%BD%A6%E7%A5%B8%E7%9A%84%E9%AA%97%E4%BF%9D%E6%A1%88%E4%BE%8B.html
9.保险公司员工用假事故骗保10万同行眼红举报——中国青年网宝马撞富康,两车主是老乡;轿车“别”摩托,一查根本不在场。近日,南京玄武警方连续破获两起交通事故骗保案件,基本都是在很偶然的条件下才识破骗局。警方提醒,现在的骗保手段已经越来越隐蔽,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审核。 通讯员 杨维斌 扬子晚报记者 罗双江 案例一: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604/t20160401_7808033.htm
10.汽车保险诈骗——由“碰瓷案件”引发的法律思考文中所举案例就是典型的团伙有组织作案,这类碰瓷案件,作案特征具有分工明确、有组织有秩序,职业化的犯罪特点。 他们分别购买便宜的二手汽车和高价名牌汽车,用名牌汽车去“碰瓷”二手汽车,造成二手汽车全责,获取保险公司的高额保险金。同时在行动前,计划周密严谨,各司其职,团伙有组织作案。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68103050450174483
11.保险诈骗罪例题(保险诈骗未遂案例)法律常识保险诈骗罪个人骗保三万多元,属于数额较大。《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三、保险公司业务员冒签名胡乱给以前的客户买了多份保险骗取佣金是否构成保险诈骗 ...https://www.kstnjscl.com/flcs/226670.html
12.家长假摔手机用“熊孩子险”骗保,律师:情节严重将追究刑责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不仅“熊孩子险”,其他一些新型保险产品也有很多骗保的情况发生。 案例“熊孩子险”被不良家长利用 2017年6月的一天,薛某向北京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熊孩子险”。两个月后,薛某到保险公司索赔,称孩子在酒店玩耍时,不慎将朋友的一台iPhone手机碰掉,摔在大理石地面上,导致手机屏幕破裂,要求赔偿...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1997564
13.保险欺诈案例骗保案例财产险案例车险案例水险案例责任险案例信保案例寿险案例健康险案例意外险案例欺诈案例社保案例 多人多次“挂床不住院”内蒙古警方侦破商业保险骗保案 2024-10-17 北青网 欺诈案例 涉案金额33.5万元!平安区公安局破获一起冒充保险公司业务员实施诈骗案 2024-10-11 海东平安公安 欺诈案例 ...http://www.qzr.cn/sys/list/36/p/8.html?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