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毁了田里即将收获的水稻,好在理赔挽回了一些损失,这也是个安慰。”近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岭头乡种植户练奕标,收到了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市分公司赔付的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款项5340元。
这是丽水市全市域投保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以来,以责任保险赔付挽回农户损失的一个案例。
从保护到保障
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理赔
近年来,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随着丽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提高,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受到了很好的保护。截至2023年底,丽水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发现了23个全球新物种,印证了丽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资源。
然而,好生态也会带来“烦恼”,如野生禽类啄食瓜果捕食养殖鱼苗、野生动物下山破坏农作物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法律却又禁止捕捉这些野生动物,那么,受损的农民该怎么办?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
在2019年和2020年丽水市政协会议上,沈绍春两次建言尽快出台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
多方努力下,2020年10月22日,丽水市莲都区在全市率先投保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主要理赔对象为农林作物和人,一次性单笔最高赔付可达300万元。同年12月9日,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吾赤口村施先生获赔野生动物肇事理赔金520.78元,成为丽水市首例野生动物肇事理赔案例。
“我是通过朋友得知莲都区有这种保险的,后来发现家里的农作物被野猪啃食损毁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报了理赔。”施先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现场勘查核定后的理赔金虽少,但也是满满的心意。”
“相较于‘政府直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有‘政府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受益等突出优点。”沈绍春介绍,“我们的努力有了实际效果,在2021年底,丽水的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实现全市覆盖。当时也是浙江省唯一实现该险种全覆盖的地市,初步构建起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体系。”
既保兽又保人
人与动物矛盾得到缓解
如今,丽水市的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已经成为一项惠及全市的民生工程。
据了解,丽水市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承保区域为丽水市行政区域范围(龙泉、庆元、景宁除百山祖国家公园投保部分)。保单对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野猪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承担保险责任。
“用小额保费投入,能有效减小野生动物肇事给群众造成的损失。”丽水市森林资源管理总站站长刘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保险服务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实现保护野生动物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双赢’的局面。”
据刘伟介绍,结合丽水的实际,该险种的保险农作物赔付清单中不仅有油菜、水稻、雪梨等粮食经济作物、植株类植物,还包括黄精、铁皮石斛、南方红豆杉等中药材,以及名贵树、香榧等特色农作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同时,在保险期内,如果居民或流动人口在承保区域内遭受野生动物伤害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且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者责任人无力赔偿的话,保险公司将给予一次性伤亡救助金、医疗费用以及财产损失补偿金。
“有了这份保险,并能收到理赔款,我心里有底了。”得到赔付款的练奕标笑着对记者说,“以前看到成群的野猪、猴子,总怕破坏农作物,更怕伤到人,还想办法驱赶甚至有猎杀的念头。现在也没那么慌了。”
在2023年,丽水的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保费已达254.3万元,处理理赔案件96件。
“可以说,丽水推广的野生动物肇事保险,保兽又保人,能让受害农户得到及时的经济赔偿。再也不用担心野生动物破坏了,野生动物也能减少被伤害。”刘伟表示,“国家层面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就增加了‘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内容,丽水经验也是有贡献的。”
为解决3年实践发现的理赔标准不统一、宣传不到位等问题,2023年9月,丽水又推行了全市统一理赔标准体系和统筹采购方案,由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总站统一投保丽水市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实现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全市统筹。
“也就是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保险方案、保障内容、服务标准、跟踪管理、服务支持。”沈绍春打开电脑,查找保险条文并解释,“比如说,在没有发生理赔的A县的保费,可以统筹到理赔率高的B县,这样就能解决了全市理赔标准不一、县域理赔‘跷跷板’等问题。”
据了解,在2024年丽水市两会上,沈绍春又提出将水产养殖也纳入理赔范畴的提案,为更多的农户争取利益。
从冲突到共赢
和谐共生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的改善意味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引入保险机制,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降低野生动物致害的危害性,这也是对生态平衡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回应。
多年来,丽水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市域摸清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高标准构建生物多样性制度体系,智慧化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高效能拓宽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路径和科普宣教,做深做实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建设。
如,在莲都设立了峰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053.87公顷,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生活区。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野生动物与农户的冲突,还促进了生态平衡;为守护“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的家园,丽水在瓯江沿岸两岸的砂土河岸划出了蓝喉蜂虎繁殖栖息地保护区域,树立了围栏和保护标识牌;城市建设要过“树评”关,对市区地块内有无古树名木以及是否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等内容予以确定,必要时需变更规划建设,以保护古树名木……
“前几年秋收时,猕猴总是成群结队‘洗劫’我们田地里的作物。”贤良镇贤良村村民叶发斗介绍,“我们轮番守夜,遇到猴群就放鞭炮驱赶,上演‘人猴大战’。现在不一样了,我也变成了猕猴管理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