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对利用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案件如何审查判断证据(第20卷第126号案例)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
王新生等放火案——以诈骗保险金为目的放火烧毁投保汽车的行为如何定罪(第24集第150号案例)
叶朝红等放火案——以盗窃为目的放火烧毁货物列车的行为应如何定罪(第32集第239号案例)
杨某某、杜某某放火案——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第105集第1117号案例)
陈俊伟放火案——醉酒后点燃停放在居民住宅旁电动车的行为定性(第130集第1448号案例)
爆炸罪
于光平爆炸案——危害后果严重但受害人有明显过错的案件如何适用刑罚(第4集第24号案例)
赖贵勇爆炸案——以报复特定人为目的而实施的不计危害后果的爆炸行为如何定性(第22集第137号案例)
投放危险物质罪
陈美娟投放危险物质案——介入因素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第36集第276号案例)
古计明、方振华投放危险物质案——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没有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多人以上重伤后果的,一般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46集第358号案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陆某某、张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通肇事案——公交车司机离开驾驶岗位与乘客斗殴引发交通事故的如何定性(第28集第197号案例)
王桂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销售伪劣产品、虚报注册资本案——向药品生产企业销售假冒的药品辅料的行为如何定(第64集第503号案例)
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如何定罪处罚(第71集第586号案例)
李跃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城市主干路采用故意驾驶机动车撞击他人车辆制造交通事故的手段勒索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第71集第587号案例)
田军祥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妨害公务案——如何区别对待犯罪后为逃避法律制裁引发与醉驾引发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的量刑(第92集第856号案例)
黎景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醉酒驾驶发生严重事故的案件中如何区别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确保量刑适当(第94集第906号案例)
任寒青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对为逃避酒驾检查而驾车冲撞警察和他人车辆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4集第909号案例)
黄世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如何理解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不特定多数人”以及如何把握醉驾案件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第94集第910号案例)
孙福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如何贯彻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94集第911号案例)
叶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因吸毒长期处于精神障碍状态,在病情缓解期再次吸毒并驾驶机动车,致使发生交通事故的,如何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主观罪过(第94集第917号案例)
郑小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如何理解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不特定多数人”(第103集第1072号案例)
阎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家中释放天然气用以自杀,但引发室内室外数次爆炸的,如何认定因果关系(第110集第1198号案例)
张维文、冯太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驾乘人员互殴行为如何定性(第117集第1283号案例)
支玖龙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故意驾车冲撞疫情防控站的行为定性(第121集第1314号案例)
孙惠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认罪认罚案件中指控罪名与审理认定罪名不一致时的处理(被告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30集第1449号案例)
于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为报复同事向所在单位饮用水中投放兽用激素类药物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134集第1506号案例)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许小渠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食品销售人员对亚硝酸盐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导致亚硝酸盐混入食品中出售,致人伤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1集第1041号案例)
破坏电力设备罪
彭定安破坏电力设备案——盗割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回流线的行为如何定性(第30集第219号案例)
冯留民破坏电力设备、盗窃案——结合司法解释看破坏电力设备罪与盗窃罪的竞合(第64集第504号案例)
杨辉、石磊等破坏电力设备案——盗窃电力设备过程中,以暴力手段控制无抓捕意图的过往群众的不构成抢劫罪(第70集第575号案例)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依斯坎达尔艾海提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故意杀人案——如何把握恐怖活动组织成员的罪责认定及暴恐犯罪的死刑适用(第112集第1220号案例)
劫持船只、汽车罪
陈志故意杀人、劫持汽车案——杀人后劫车逃跑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2集第866号案例)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郝林喜、黄国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对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第96集第955号案例)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徐钦朋非法买卖爆炸物案——确因生产、生活所需非法买卖爆炸物的,应当如何适用刑罚(第46集第360号案例)
吴传贵等非法制造、买卖爆炸物案——非法制造、买卖大量炸药,炸药在买方存储中发生爆炸的,应当如何量刑(第46集第361号案例)
吴芝桥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案——如何认定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的“情节严重”(第75集第631号案例)
王挺等走私武器、弹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因个人爱好,以收藏为目的购买枪支、弹药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3集第1075号案例)
刘某魁、孙某梅等人非法买卖枪支案——对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涉气枪案件可不认定“情节严重”,无须报请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第134集第1507号案例)
郑某某、马某某被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爆炸物案——行政犯中不具有行政违法性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第139集第1581号案例)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王召成等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案——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中“危险物质”的认定(第85集第759号案例)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曹成金故意杀人案——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非法持枪在公众场所开枪未造成死、伤后果的,如何定罪处罚?)(第21集第132号案例)
姜杰受贿案——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慰问金”的行为如何定性(如何认定私藏弹药罪?)(第29集第218号案例)
姜方平非法持有枪支、故意伤害案——被告人对事实性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如何区分私藏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第30集第221号案例)
郭继东私藏枪支弹药宣告无罪案——如何理解私藏枪支弹药罪中“配备、配置枪支的条件消除”(第46集第359号案例)
叶燕兵非法持有枪支案——邀约非法持枪者携枪帮忙能否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共犯(第76集第644号案例)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孔德明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如何区分非法运输、储存爆炸物罪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第47集第368号案例)
交通肇事罪
刘海交通肇事案——雇主应否对其雇员的非职务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负连带赔偿责任(第4集第25号案例)
梁应金、周守金等交通肇事案——肇事交通工具的单位主管人员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第13集第84号案例)
周立杰交通肇事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第26集第176号案例)
倪庆国交通肇事案——如何准确把握“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第30集第220号案例)
钱竹平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第44集第342号案例)
孙贤玉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离现场后又投案自首的行为能否认定“肇事逃逸”(第53集第415号案例)
胡斌交通肇事案——超速驾车撞死人行道内行人的如何定罪量刑(第71集第588号案例)
俞耀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后以贿买的方式指使他人冒名顶罪、作伪证的行为,如何定性(第79集第681号案例)
谭继伟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后报警并留在现场等候处理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第80集第696号案例)
王友彬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后逃逸又自动投案的构成自首,应在逃逸情节的法定刑幅度内视情决定是否从轻处罚(第80集第670号案例)
刘本露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因受伤在医院治疗,公安机关向其询问案情时,拒不交代肇事经过,并虚构身份信息,后逃离医院的行为,是否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第87集第788号案例)
龚某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认定(第92集第857号案例)
马国旺交通肇事案——对致人重伤交通肇事案件中的逃逸行为如何评价(第92集第858号案例)
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校园道路是否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以及如何在舆论压力和理性判罚之间寻求最佳审判效果(第94集第890号案例)
杜军交通肇事案——对酒后驾驶造成重大伤亡的案件,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94集第907号案例)
张超泽交通肇事案——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致使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是否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第94集第916号案例)
邵大平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撞伤他人后逃离现场,致被害人被后续车辆碾压致死的如何定性(第105集第1118号案例)
赵双江故意杀人、赵文齐交通肇事案——车辆所有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如何定性(第108集第1169号案例)
李彬交通肇事案——如何认定醉驾致人死亡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第115集第1271号案例)
汪庆樟交通肇事案——肇事者交通事故后滞留现场不履行救助义务,在二次事故发生后,隐瞒身份并离开现场,可以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第124集第1364号案例)
王爱华、陈玉华交通肇事案——车主指使驾驶人员逃逸致被害人遭连环辗轧死亡的刑事责任认定(第130集第1450号案例)
曹某交通肇事案——施工单位整修路段时未按规定履行安全警示义务,致使路段仍然具有公共通行功能的,该路段仍属于“道路”(第134集第1508号案例)
危险驾驶罪
谢忠德危险驾驶案——对危险驾驶罪状中的“道路”如何理解(第85集第760号案例)
廖开田危险驾驶案——在小区道路醉驾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第94集第891号案例)
林某危险驾驶案——醉酒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第94集第892号案例)
唐浩彬危险驾驶案——醉酒后在道路上挪动车位的行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第94集第893号案例)
吴晓明危险驾驶案——如何认定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中的犯罪情节轻微(第94集第894号案例)
魏海涛危险驾驶案——在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中如何把握缓刑适用标准(第94集第895号案例)
罗代智危险驾驶案——如何把握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中的量刑情节(第94集第896号案例)
黄建忠危险驾驶案——如何认定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中的自首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自首情形决定对被告人的从宽处罚程度(第94集第897号案例)
郑帮巧危险驾驶案——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第94集第898号案例)
于岗危险驾驶、妨害公务案——醉酒驾驶并抗拒检查的是应当从一重处还是数罪并罚(第94集第899号案例)
吴升旭危险驾驶案——在判处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内又犯危险驾驶罪的如何处理以及有期徒刑与拘役如何并罚(第94集第900号案例)
王树宝危险驾驶案——对未当场查获被告人醉酒驾驶机动车且系“零口供”的案件如何通过证据审查定案(第94集第901号案例)
孔某危险驾驶案——醉驾逃逸后找人“顶包”并指使他人提供虚假证言,导致无法及时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案件如何处理(第94集第902号案例)
孟令悟危险驾驶案——对涉嫌犯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直接采取逮捕强制措施以及判决文书如何表述刑期起止日期(第94集第903号案例)
张纪伟、金鑫危险驾驶案——如何认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第94集第904号案例)
彭建伟危险驾驶案——追逐竞驶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是构成危险驾驶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94集第905号案例)
徐光明危险驾驶案——已将无证驾驶机动车和使用伪造的机动车号牌等违法行为作为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基于前述违法行为所处行政拘留的期间,能否折抵刑期(第94集第914号案例)
杨某危险驾驶案——醉酒驾驶仅致本人受伤的如何处理(第94集第915号案例)
孙林海危险驾驶案——行为人拒绝配合交警进行酒精检测情形下的司法认定(第97集第956号案例)
妨害安全驾驶罪
吴鑫霞妨害安全驾驶案——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等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性质认定(第132集第1476号案例)
重大责任事故罪
张某重大责任事故案——受让具有合法证照的网吧后未变更登记的不属于非法经营(网吧经营活动中接送上网人员发生事故的,是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4集第1509号案例)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尚知国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案——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出现竞合时应如何处理(第64集第505号案例)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赵祥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人民法院可否变更起诉罪名定罪处刑(第6集第39号案例)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王洪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对于生产、销售不具有生产者、销售者所许诺的使用性能的新产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第2集第8号案例)
陈建明等销售伪劣产品案——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行为如何定性(第19集第118号案例)
韩俊杰、付安生、韩军生生产伪劣产品案——为他人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23集第143号案例)
鞠春香、张志明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定罪量刑(第25集第165号案例)
朱海林、周汝胜、谢从军非法经营案——未经许可生产摩托车以及以燃油助力车名义销售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定性(假冒燃油助力车名义销售的摩托车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伪劣产品?)(第111集第1210号案例)
方永胜销售伪劣产品案——利用疫情销售“三无”口罩的罪名适用和“伪劣产品”标准的认定(第121集第1315号案例)
王丽莉、陈鹏销售伪劣产品案——疫情防控期间以“三无”产品冒充“KN95”口罩进行销售行为的认定(第121集第1316号案例)
徐云、桑林华等非法经营案——仅凭产品系非法入境、印制张贴虚假内容标签等行为不能推定系伪劣产品(第130集第1453号案例)
赵某军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对待宰生猪注入肾上腺素、阿托品和生水后屠宰销售的行为定性及罚金适用(第135、136集第1532号案例)
海宁市国凯食品有限公司、国某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将溶剂残留超标的浸出菜籽油冠以压榨菜籽油之名销售行为的定性(第135、136集第1533号案例)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田井伟、谭亚琼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超限量加入食品添加剂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11集第1205号案例)
邹某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非法销售河豚鱼及其制品的行为定性(第135、136集第1526号案例)
王某贞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案——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并销售来自境外疫区的肉类、肉类制品的行为定性(第135、136集第1529号案例)
朱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餐饮服务提供者制售添加亚硝酸盐腊肉制品行为的定性(第135、136集第1535号案例)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李某等投毒案——毒死耕牛后再出售有毒牛肉的案件应如何定性(第3集第17号案例)
林烈群、何华平等销售有害食品案——以工业用猪油冒充食用猪油予以销售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5集第94号案例)
俞亚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销售以“瘦肉精”饲养的肉猪致多人中毒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25集第166号案例)
张联新、郑荷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李阿明、何金友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王一超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新型地沟油”的司法认定与法律适用(第99集第1002号案例)
邓文均、符纯宣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口水油”并销售的,应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122集第1335号案例)
周某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在豆芽制发过程中添加兽用抗菌药行为如何定性(第135、136集第1525号案例)
吴某凤等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将添加西布曲明等非食品原料的减肥产品作为“赠品”捆绑其他物品出售行为的定性及销售数额的认定(第135、136集第1527号案例)
吴某、何某兵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循环加工、提炼并使用、销售“口水油”的行为定性(第135、136集第1528号案例)
钟某本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伪劣保健食品与假药劣药的区分(第135、136集第1531号案例)
荆某、张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生产者和销售者主观明知的认定(第135、136集第1534号案例)
于某芳等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如何区分适用禁止令与从业禁止(第135、136集第1536号案例)
李某博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如何准确认定涉案产品系假药还是有毒、有害食品(第135、136集第1537号案例)
杨某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刑事附带民事食品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第135、136集第1538号案例)
邱某其、邱某森、邱某后盗窃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使用有毒物质偷盗他人土狗,后将含有有毒物质的土狗销售给他人牟利的行为定性(第135、136集第1539号案例)
纪某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认定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第135、136集第1540号案例)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刘泽均、王远凯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案——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如何具体界定(第7集第47号案例)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李云平销售伪劣种子案——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犯罪的法律适用(第17集第106号案例)
生产、销售假药罪
熊漓斌等生产、销售假药案——生产、销售假药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8集第115号案例)
杨智勇销售假药案——联系制作假药销售网站的行为是否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共犯(第103集第1074号案例)
王明等销售假药案——未及销售的假药应否计入销售金额及其犯罪形态的认定(第128集第1415号案例)
潘某销售假药案——以生理盐水冒充HPV疫苗行为的定性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责任的确定(第138集第1561号案例)
妨害药品管理罪
上海赛诺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张奇能等妨害药品管理案——妨害药品管理罪中药品以及“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第133集第1493号案例)
第二节走私罪
走私武器、弹药罪
戴永光走私弹药、非法持有枪支案——走私气枪铅弹构成犯罪,量刑标准是否应当有别于一般的走私非军用子弹(第96集第938号案例)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岑张耀等走私珍贵动物、马忠明非法收购珍贵野生动物、赵应明等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案——具有走私的故意,但对走私的具体对象认识不明确如何定罪处罚(第73集第616号案例)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朱丽清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物品案——走私年代久远且与人类活动无关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4集第744号案例)
走私废物罪
程瑞洁等走私废物案——走私的废物中混有普通货物的,如何定罪处罚(第86集第773号案例)
佛山市格利华经贸有限公司、王炽东、李伟雄走私废物案——利用他人许可证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行为性质的认定(第129集第1434号案例)
走私文物罪
蓑口义则走私文物案——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的行为应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走私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以外的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行为不能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第53集第416号案例)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宋世璋被控走私普通货物案——在代理转口贸易中未如实报关的行为不构成走私罪(第35集第267号案例)
上海华源伊龙实业发展公司等走私普通货物案——擅自将“进料加工”的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行为的定性(第35集第268号)
林永杰、卢志强走私普通货物案——走私仿真枪犯罪案件中的有关鉴定和计税依据问题(第54集第423号案例)
广州顺亨汽车配件贸易有限公司等走私普通货物案——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审查电子数据的证据资格以及如何认定走私共同犯罪中主、从犯(第93集第873号案例)
舟山市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李某某走私普通货物案——冒用远洋渔业项目确认的船舶名义,将自捕水产品作为不征税货物报关入境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5集第1119号案例)
吕丽玲走私普通物品案——携带贵金属纪念币入境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10集第1199号案例)
A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案——法定代表人被认定为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不得担任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第138集第1562号案例)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董博等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第37集第285号案例)
于在青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案——依法负有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对依法应”披露的重要信息不按规定披露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如何处理以及上市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违规向不具有清偿能力的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0集第824号案例)
丹东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及温德乙、刘明胜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前后连续财务造假的行为如何认定(第129集第1435号案例)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江苏北极皓天科技有限公司、杨佳业欺诈发行债券案——如何把握欺诈发行债券罪的构成要件(第125集第1387号案例)
妨害清算罪
沈卫国等挪用资金、妨害清算案——妨害清算罪的具体认定(第35集第269号案例)
虚报注册资本罪
管桦虚报注册资本案——虚报注册资本构成犯罪的标准如何掌握(第10集第70号案例)
薛玉泉虚报注册资本案——开具假银行进帐单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1集第130号案例)
卜毅冰虚报注册资本案——对委托他人代为垫资骗取公司登记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6集第774号案例)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高原、梁汉钊信用证诈骗,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如何理解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客观条件(第35集第270号案例)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翟鲁光受贿、玩忽职守案——银行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如何定罪(第2集第14号案例)
工商银行神木支行、童某等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私分本公司、企业资产行为的认定(第112集第1234号案例)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杨文康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之区分(第27集第187号案例)
吴小军非法经营同类营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范围及对“同类营业”的准确理解(第120集第1298号案例)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刘晓宇为亲友非法牟利案——如何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133集第1494号案例)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林垦、金敏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未实施对抗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隐匿”行为是否构成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第111集第1206号案例)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杨志华企业人员受贿案——筹建中的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索取财物的能否以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第41集第320号案例)
杨孝理受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分别在国有独资公司委派到国有参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改制为非国家出资企业任职期间收受贿赂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1集第855号案例)
高世银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村自行修建道路中收受他人贿赂的如何定性(第97集第958号案例)
王海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资金案——如何认定国家出资企业中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第102集第1055号案例)
周根强、朱江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如何认定行政管理职权转委托情形下受托方的滥用职权及收受财物行为(第111集第1207号案例)
朱思亮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如何认定“受委派从事公务”(第112集第1233号案例)
尹乐、李文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与行贿人达成贿赂合意,在缓刑执行期满后收取财物的,能否认定“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被告人索贿被举报后,在警察布控的场所内收受贿赂并被现场抓获,该笔贿赂款应否计入受贿犯罪数额?)(第114集第1266号案例)
张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民营企业员工在本单位内控部门谈话期间交代受贿事实能否认定构成自首(第137集第1543号案例)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张建军、刘祥伟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过程中串通竞买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06集第1136号案例)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高某被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中“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认定(第138集第1563号案例)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张顺发持有、使用假币案——购买并使用假币行为应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第27集第188号案例)
伪造货币罪
杨吉茂伪造货币案——伪造美元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第3集第23号案例)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张军、张小琴非法经营案——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经营罪的认定(第90集第828号案例)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李启红等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如何确定内幕信息价格敏感期、建议他人买卖与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行为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区分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第83集第735号案例)
肖时庆受贿、内幕交易案——因获取让壳信息而指使他人购买让壳公司股票,后借壳公司改变的,是否影响内幕信息的认定(中国证监会应司法机关的需要就内幕信息有关问题出具的认定意见,能否作为定案根据?)(第85集第756号案例)
赵丽梅等内幕交易案——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近亲属或者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被动获悉内幕信息的,能否认定为“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第85集第758号案例)
王文芳等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对利好型内幕信息公开后继续持股未卖的,内幕交易的违法所得如何认定(第95集第918号案例)
杨治山内幕交易案——如何理解内幕交易犯罪案件中的“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主要罪行”(第100集第1019号案例)
朱东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幕交易案——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获取内幕信息后又实施内幕交易的,应如何定罪(如何理解内幕交易罪中的“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第133集第1501号案例)
北京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李某某内幕交易案——单位犯内幕交易罪的认定(第139集第1582号案例)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司法认定中的证据和法律问题(第96集第939号案例)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赵喆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抬高股票价格获利的行为如何处理(第7集第48号案例)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兴证期货大连营业部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法律适用(第125集第1388号案例)
违法发放贷款罪
刘顺新等违法发放贷款案——在发放贷款案件中挪用资金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区分(第90集第825号案例)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江树昌骗取贷款案——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行为是否构成骗取贷款罪(第97集第960号案例)
陈恒国骗取贷款案——如何认定骗取贷款案件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97集第961号案例)
钢浓公司、武建钢骗取贷款、诈骗案——使用虚假资料获取银行贷款的,如何认定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第111集第1208号案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高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利用经济互助会非法集资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集第56号案例)
惠庆祥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如何认定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第62集第488号案例)
毛肖东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轻处罚的适用(第109集第1188号案例)
张某宇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交叉犯罪案件中,对不能实际履行公司职责的高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37集第1544号案例)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王昌和变造金融票证案——涂改、变造存折后再进行金融凭证诈骗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集第71号案例)
洗钱罪
汪照洗钱案——洗钱罪主观明知要件的理解与认定(第37集第286号案例)
潘儒民、祝素贞、李大明、龚媛洗钱案——上游犯罪行为人尚未定罪判刑的如何认定洗钱罪(第60集第471号案例)
刘军、杨丽敏洗钱案——如何正确适用洗钱罪(第132集第1477号案例)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张炯、李培骏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刑法修正案(五)第一条的适用(第49集第386号案例)
高利转贷罪
姚凯高利转贷案——套取银行的承兑汇票是否属于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第62集第487号案例)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
巨如集团、胡立勇集资诈骗案——以私募基金之名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如何认定(第132集第1478号案例)
金融凭证诈骗罪
曹娅莎金融凭证诈骗案——使用变造的金融凭证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第1集第4号案例)
朱成芳等金融凭证诈骗、贷款诈骗案——使用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如何定性(第5集第33号案例)
李路军金融凭证诈骗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以换折方式支取储户资金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还是金融凭证诈骗罪(第54集第425号案例)
贷款诈骗罪
郭建升被控贷款诈骗案——贷款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如何把握(第14集第88号案例)
吴晓丽贷款诈骗案——如何区分贷款诈骗罪和贷款纠纷(第15集第94号案例)
潘勇、王伟职务侵占、虚报注册资本、贷款诈骗案——以非法侵占物进行抵押贷款、逾期不还贷行为的定性(第27集第192号案例)
张福顺贷款诈骗案——贷款诈骗罪与贷款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第39集第306号案例)
票据诈骗罪
姚建林票据诈骗案——票据诈骗罪是否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第23集第145号案例)
周大伟票据诈骗(未遂)案——盗取空白现金支票伪造后使用的应如何定性(第36集第277号案例)
李兰香票据诈骗案——利用保管他公司工商登记、经营证章的便利条件,以他公司名义申领、签发支票并非法占有他公司财物行为的定性(第39集第307号案例)
王世清票据诈骗、刘耀挪用资金案——勾结银行工作人员使用已贴现的真实票据质押贷款的行为如何处理(第49集第387号案例)
张平票据诈骗案——盗窃银行承兑汇票并使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票据诈骗罪(第77集第653号案例)
颜强票据诈骗案——城市信用社工作人员,采取欺骗手段取得客户印鉴后,以现金支票的形式将客户账户内的资金取出非法占有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2集第861号案例)
信用卡诈骗罪
张国涛信用卡诈骗案–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范围(第60集第472号案例)
陈自渝信用卡诈骗案——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对透支本金产生的费用如何处理(第91集第841号案例)
王立军等信用卡诈骗案——窃取他人开卡邮件并激活信用卡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3集第874号案例)
房毅信用卡诈骗案——有效催收如何认定,透支行为发生在缓刑考验期之前但银行催收的截止期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应当认定为漏罪还是新罪以及前罪判处的拘役与后罪判处的有期徒刑如何并罚(第95集第919号案例)
梁保权、梁博艺信用卡诈骗案——透支信用卡用于经营活动导致无法归还的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第105集第1120号案例)
潘安信用卡诈骗案——行为人利用他人遗忘在ATM机内已输好密码的信用卡取款行为的定性问题(第125集第1389号案例)
保险诈骗罪
曾劲青、黄剑新保险诈骗、故意伤害案——保险诈骗罪主体、犯罪形态的认定(第38集第296号案例)
徐开雷保险诈骗案——被保险车辆的实际所有人利用挂靠单位的名义实施保险诈骗行为的,构成保险诈骗罪(第61集第479号案例)
江彬、余志灵、陈浩保险诈骗、诈骗案——带领侦查人员抓捕同案犯,但并未当场捕获的,能否认定有立功表现(如何区分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第124集第1365号案例)
温某保险诈骗案——如何认定网络交易中涉“材质保真险”的诈骗行为(第137集第1545号案例)
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逃税罪
樟树市大京九加油城、黄春发等偷税案——行为人购进货物时应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未索要,销售货物后没有按照增值税征管规定纳税,从而偷逃应纳税款的,在计算偷税数额时,应当减除按照增值税征管规定可以申报抵扣的税额(第57集第447号案例)
湖北洁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李某某逃税案——对行为人初次逃税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适用(第134集第1511号案例)
骗取出口退税罪
中国包装进出口陕西公司、侯万万骗取出口退税案——“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司法认定(第37集第287号案例)
杨康林、曹培强等骗取出口退税案——如何认定明知他人具有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主观故意(第42集第329号案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朱奕骥投机倒把案——承包经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第1集第3号案例)
芦才兴虚开抵扣税款发票案——虚开可以用于抵扣税款的发票冲减营业额偷逃税款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7集第110号案例)
何涛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计算(第19集第119号案例)
吴彩森、郭家春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税务机关利用代管监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高开低征”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31集第231号案例)
王小禹、鞠井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介绍他人开具、让他人为自己开具无真实货物购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第111集第1209号案例)
苏州市安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庞美兴、罗正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开票单位未到案时能否认定受票单位构成犯罪(第117集第1284号案例)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曾珠玉等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出售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33集第252号案例)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邓冬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数和票面额分别达到不同的量刑档次的如何量刑(第43集第337号案例)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管怀霞、高松祥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如何认定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的“情节严重”(第90集第826号案例)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
孙国强等假冒注册商标案——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同一种商品(第78集第674号案例)
李清假冒注册商标案——假冒注册商标后又销售该假冒商品,但销售价格无法查清的,如何认定非法经营数额(第92集第859号案例)
侵犯著作权罪
王安涛侵犯著作权案——未经许可将非法获得的计算机软件修改后出售牟利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9集第120号案例)
舒亚眉、陈宝华侵犯著作权案——侵犯著作权罪如何认定(第23集第146号案例)
孟祥国、李桂英、金利杰侵犯著作权案——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竞合的法律适用原则(第33集第253号案例)
余刚等侵犯著作权案——复制部分实质性相同的计算机程序文件并加入自行编写的脚本文件形成新的外挂程序后运用的行为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复制发行”以及仅销售“复制”侵权软件衍生的游戏金币的,如何认定犯罪数额(第96集第940号案例)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戴恩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认定标准(第8集第57号案例)
朱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就被查获的能否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责任(第21集第131号案例)
杨永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未遂的是否作为犯罪处理(第58集第456号案例)
刘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未遂的应依何标准进行处罚(第70集第576号案例)
田龙泉、胡智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如何结合证据准确认定实际销售平均价格(第78集第675号案例)
邱进特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售假公司”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78集第676号案例)
杨昌君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如何区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及如何认定“以假卖假”尚未销售情形下假冒注册商商品的销售金额、非法经营数额和犯罪停止形态(第78集第677号案例)
顾娟、张立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商标权利人出具商品真伪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及其审查(第92集第860号案例)
王译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如何计算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货值金额(第95集第920号案例)
白升余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防疫期间销售冒牌口罩的行为认定问题(第121集第1317号案例)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姚伟林、刘宗培、庄晓华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举报同案犯并如实交代自己参与共同犯罪事实的应否认定为自首(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明知”应如何认定?)(第9集第66号案例)
王化新、唐文涛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如何认定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第17集第111号案例)
王学保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将回收的空旧酒瓶、包装物与购买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进行组装的行为,如何定性(第78集第678号案例)
侵犯商业秘密罪
昌达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如何认定(第9集第67号案例)
项军、孙晓斌侵犯商业秘密案——非法披露计算机软件源代码的行为是否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第31集第233号案例)
李宁侵犯商业秘密案——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经营信息与重大损失(第66集第519号案例)
杨俊杰、周智平侵犯商业秘密案——自诉案件中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要构成要件(第73集第609号案例)
伊特克斯公司、郭书周等侵犯商业秘密案——如何理解和把握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重大损失”的计算依据、方法及对象(第99集第1003号案例)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王宗达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中的“重大损失”如何认定(第13集第85号案例)
訾北佳损害商品声誉案——如何认定损害商品声誉罪中的“他人”(第72集第597号案例)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危甫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如何认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第81集第717号案例)
王艳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在传销案件中如何认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主体及罪名如何适用(第91第842号案例)
非法经营罪
刘振杰骗购国家外汇额度案——倒卖骗购的外汇额度行为如何定罪(第1集第2号案例)
胡廷蛟、唐洪文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如何认定非法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第23集第144号案例)
高秋生、林适应等非法经营案——运输假冒台湾产香烟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9集第212号案例)
李柏庭非法经营案——如何区分有奖销售与以变相传销方式实施的非法经营罪(第31集第234号案例)
高国华非法经营案——非法从事外汇按金交易的行为如何处理(第42集第330号案例)
郭金元、肖东梅非法经营案——被行政处罚过的非法经营数额应否计入犯罪数额(第48集第378号案例)
古展群等非法经营案——如何认定非法买卖、运输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行为的性质(第57集第448号案例)
谈文明等非法经营案——擅自制作网游外挂出售牟利如何定性(第60集第473号案例)
陈宗纬、王文泽、郑淳中非法经营案——超越经营范围向社会公众代理转让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是否构成犯罪(第62集第489号案例)
武汉同济药业有限公司等四单位及孙伟民等人贩卖、运输、制造、转移毒品案——不明知他人购买咖啡因是用于贩卖给吸毒人员的情况下,违规大量出售咖啡因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第67集第528号案例)
周新桥等非法经营案——刑法修正案颁布实施前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期货业务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第69集第564号案例)
薛洽煌非法经营联邦止咳露案——非法经营药品犯罪案件中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第75集第632号案例)
梁俊涛非法经营案——对于制售有严重政治问题的非法出版物行为应如何定性(第78集第663号案例)
刘溪、聂明湛、原维达非法经营案——以现货投资名义非法代理境外黄金合约买卖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2集第727号案例)
张虹飚等非法经营案——利用POS终端机非法套现的行为定性以及非法经营犯罪数额的认定(第92集第863号案例)
王后平非法经营案——挂靠具有经营资质的企业从事药品经营且不建立真实购销记录的,如何定性(第92集第864号案例)
曾国坚等非法经营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尚未达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立案追诉标准,但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达到非法经营罪立案追诉标准的,能否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第92集第865号案例)
钟小云非法经营案——未经许可经营现货黄金延期交收业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0集第1021号案例)
翁士喜非法经营案——未经许可在城区违法搭建商铺并以招商为名收取租金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1集第1042号案例)
王丹、沈玮婷非法经营、虚报注册资本案——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公司与具备资格的公司合作开展证券咨询业务,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第101集第1043号案例)
吴名强、黄桂荣等非法经营案——非法生产、经营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盐酸曲马多,应如何定性(第102集第1057号案例)
李彦生、胡文龙非法经营案——如何认定刑法中的“国家规定”,经营有偿讨债业务宜否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第103集第1077号案例)
欧敏、关树锦非法从事长途大巴客运经营案——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长途大巴客运经营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5集第1121号案例)
喻江、李强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案——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集合社会车辆对不特定的旅客招揽生意、拉客,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5集第1122号案例)
朱海林、周汝胜、谢从军非法经营案——未经许可生产摩托车以及以燃油助力车名义销售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11集第1210号案例)
马智中、王现平非法经营案——非法出版物未经装订以及无法查明定价或者销售价格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册数和经营数额(第111集第1211号案例)
王海旺非法经营案——特殊情况下减轻处罚的理解与适用(无证经营假冒伪劣卷烟的行为如何定罪?)(第113集第1237号案例)
徐波等人非法经营案——未经许可经营原油期货业务,并向客户提供反向提示操作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13集第1238号案例)
曾海涵非法经营案——开采、加工、销售稀土矿产品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和把握(第114集第1253号案例)
上海万晖特工贸有限公司、谢世全非法经营案——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行为的认定及入罪标准(第121集第1318号案例)
易某某非法经营案——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制品行为的定性(第121集第1336号案例)
周长兵非法经营宣告无罪案——未经许可经营保安服务业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以及如何把握“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第121集第1337号案例)
满鑫、孙保锋非法经营案——第四方支付平台为赌博等违法犯罪网站提供资金转移服务的行为定性(第132集第1481号案例)
徐昌勇、江兴平非法经营案——非法经营弩和氯化琥珀胆碱行为性质的认定(第132集第1482号案例)
侯增喜非法经营案——在特定路段带领货车司机逃避检查,出售“通行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32集第1483号案例)
张某重大责任事故案——受让具有合法证照的网吧后未变更登记的不属于非法经营(第134集第1509号案例)
上海谷润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睿钧工贸有限公司、倪某钢非法经营案——将工业用牛羊油销售给食用油生产企业的行为定性(第135、136集第1530号案例)
胡某弟非法经营案出于医疗目的从境外购买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并在境内销售应如何定性(第137集第1547号案例)
田某等人非法经营案——搭建、租售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并按资金流水抽成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38集第1565号案例)
串通投标罪
黄正田、许敬杰等串通投标案——串通拍卖与串通投标是不同的法律概念,不宜将串通拍卖行为以串通投标罪论处(第114集第1251号案例)
汪某强、冯某东等人串通投标案——“报价承诺法”招标类串通投标行为的定性(第138集第1564号案例)
合同诈骗罪
季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骗取货物后以空头支票付款的行为如何定罪(第15集第96号案例)
陈玉泉、邹臻荣贷款诈骗案——对于1997年刑法施行前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应如何处理(第16集第103号案例)
俞辉合同诈骗案——刑法修订后审理的实施于刑法修订前的单位贷款诈骗案件如何处理(骗取银行巨额贷款用于高风险的期货炒作和以新贷还前贷,能否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25集第169号案例)
程庆合同诈骗案——通过欺骗手段兼并企业后恶意处分企业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9集第211号案例)
黄志奋合同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第35集第271号案例)
马汝方等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案——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罪名适用(第39集第305号案例)
宋德明合同诈骗案——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第39集第308号案例)
秦文虚报注册资本、合同诈骗案——骗取他人担保申请贷款的是贷款诈骗还是合同诈骗(第45集第352号案例)
罗扬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案——明知房产被依法查封而隐瞒事实将房产卖与他人并收取预付款的行为如何定性(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第54集第428号案例)
宗爽合同诈骗案——以签订出国“聘请顾问协议书”为名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第58集第457号案例)
谭某合同诈骗案——业务员冒用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违规收取货款的行为如何定性(第70集第577号案例)
曹戈合同诈骗案——伪造购销合同,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承兑合同,将获取的银行资金用于偿还其他个人债务,后因合同到期无力偿还银行债务而逃匿,致使反担保人遭受巨额财产损失的行为,如何定性(第76集第645号案例)
刘恺基合同诈骗案——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犯罪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76集第646号案例)
杨永承合同诈骗案——以公司代理人的身份,通过骗取方式将收取的公司货款据为己有,是构成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还是挪用资金罪(第81集第716号案例)
张海岩等合同诈骗案——承运过程中承运人将承运货物暗中调包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9集第807号案例)
吴某合同诈骗案——挂靠轮船公司的个体船主,在履行承运合同过程中采用以次充好的方式骗取收货方收货并向货主足额支付货款及运费的,该行为如何定性(第89集第808号案例)
郭松飞合同诈骗案——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诱骗二手车卖家过户车辆并出具收款凭据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3集第875号案例)
周有文、陈巧芳合同诈骗案——通过支付预付款获得他人房产后以抵押方式向第三人借款的,既有欺骗卖房人的行为,也有欺骗抵押权人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被害人(第93集第876号案例)
王立强合同诈骗案——如何准确对一房二卖的行为进行刑民界分(第97集第959号案例)
王新明合同诈骗案——在数额犯中,行为既遂部分与未遂部分并存且分别构成犯罪的,如何准确量刑(第100集第1020号案例)
陈景雷等合同诈骗案——以适格农民名义低价购买农机出售而骗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款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2集第1056号案例)
朱某某合同诈骗案——如何把握合同诈骗案件的具体证明标准(第103集第1076号案例)
高淑华、孙里海合同诈骗案——签订合同并收取对方的保证金后挪作他用是否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120集第1299号案例)
黄某正等合同诈骗案——对合同整体履行不存在根本影响的欺诈行为如何定性(第134集第1512号案例)
叶某林、谭某竑、石某、乔某坤合同诈骗案——以“套路加盟”视角把握合同诈骗罪的认定(第139集第1583号案例)
强迫交易罪
郑小平、邹小虎抢劫案——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贷款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7集第112号案例)
宋东亮、陈二永强迫交易、故意伤害案——在共同强迫交易过程中,一人突发持刀重伤他人,对其他参与共同强迫交易的被告人应如何定罪处罚(第36集第278号案例)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王珂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蔡明喜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中的“其他有价票证”如何认定(第54集第426号案例)
倒卖车票、船票罪
刘建场、李向华倒卖车票案——以出售牟利为目的购买大量车票尚未售出的行为如何处理(第48集第379号案例)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王志芳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农民转让自有宅基地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第114集第1252号案例)
青岛瑞驰投资有限公司、栾钢先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在土地开发经营过程中,开发商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的定性(第130集第1451号案例)
赵志刚伪造有价票证案——伪造洗澡票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5集第170号案例)
董佳、岑炯等伪造有价票证、职务侵占案——以假充真侵占门票收入款行为的定性(第29集第213号案例)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董博等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被告人刘加荣、徐林文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还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第37集第285号案例)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
王征宇故意杀人案——驾车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罪(第2集第9号案例)
王勇故意杀人案——被害人有严重过错的杀人案件应如何处理(第3集第19号案例)
宋有福、许朝相故意杀人案——农村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不明确的侵犯人身权利案件如何定性(第5集第35号案例)
张杰故意杀人案——被告人投案后未如实供述罪行但有抢救被害人情节的应如何处理(第6集第42号案例)
刘加奎故意杀人案——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且被害人有一定过错的案件如何适用死刑(第6集第43号案例)
杨政锋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案——驾车故意挤占车道致使追赶车辆车毁人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7集第50号案例)
王洪斌故意杀人案——到公安机关报假案与自动投案的区别应如何把握(被告人王洪斌的行为是直接故意杀人、还是间接故意杀人?)(第12集第80号案例)
方金青惠投毒案——针对特定的被害人投放毒物致死致伤多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对犯罪的外国人能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第16集第101号案例)
梁小红故意杀人案——对故意杀人后为掩盖罪行而写信勒索钱财并恐吓他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6集第105号案例)
曹成金故意杀人案——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第21集第132号案例)
王志峰、王志生故意杀人、保险诈骗案——为骗取保险金而抢劫、杀人的应如何定罪(第28集第198号案例)
官其明故意杀人案——如何判定行为人的犯罪故意(第44集第344号案例)
贾淑芳故意杀人案——在被害方有明显过错的杀人案件中对被告人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46集第362号案例)
王建辉、王小强等故意杀人、抢劫案——对共同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的多名主犯如何区别量刑(第48集第380号案例)
闫新华故意杀人、盗窃案——对既具有法定从轻又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当慎用死刑立即执行(第50集第393号案例)
韩正连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第56集第439号案例)
杜益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共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被告人如实供认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其致人死亡的关键情节,是否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第58集第459号案例)
吴江故意杀人案——如何处理因恋爱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第60集第474号案例)
颜克于等故意杀人案——“见死不救”能否构成犯罪(第60集第475号案例)
肖明明故意杀人案——在盗窃过程中为灭口杀害被害人的应如何定性(第62集第490号案例)
赵东波、赵军故意杀人、抢劫案——预谋并实施抢劫及杀人灭口行为的应如何定性(第64集第506号案例)
张俊杰故意杀人案——同事间纠纷引发的杀人案件应慎用死刑(第65集第511号案例)
王乾坤故意杀人案——聚众斗殴既致人死亡又致人轻伤的,如何定罪处罚(第66集第521号案例)
胡忠、胡学飞、童峰峰故意杀人案——如何确定雇凶者与受雇者的罪责(第68集第555号案例)
刘宝利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被害人过错(第68集第556号案例)
侯卫春故意杀人案——在故意杀人犯罪中醉酒状态能否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第73集第610号案例)
姚国英故意杀人案——因长期遭受虐待和家庭暴力而杀夫能否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对此类故意杀人犯能否适用缓刑(第76集第647号案例)
吕锦城、黄高生故意杀人、拐卖儿童案——拐卖儿童过程中杀害被拐卖儿童亲属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2集第728号案例)
李飞故意杀人案——对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如何适用死缓限制减刑(第83集第737号案例)
刘祖枝故意杀人案——提供农药由丈夫自行服下后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导致丈夫中毒身亡的,如何定罪处罚(第84集第746号案例)
张某故意杀人案——如何在近亲属之间的杀人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第85集第761号案例)
邓明建故意杀人案——对直系亲属间帮助自杀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罚(第89集第810号案例)
胡金亭故意杀人案——如何理解刑法第四十九条“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第90集第830号案例)
韦风强奸、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因躲避强奸在逃离过程中失足落水,行为人未实施救助,导致被害人溺水死亡的事实是认定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还是单独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第90集第834号案例)
陆华故意杀人案——在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的案件中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第94集第908号案例)
李中海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间接故意杀人犯罪(第95集第923号案例)
邢某、吴某故意杀人案——故意杀人案件中非法证据的审查判断及处理(第95集第924号案例)
杜成军故意杀人案——在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对具有轻度精神障碍,认识和控制能力所受影响不大的被告人,是否可以不从轻处罚(第95集第925号案例)
郭春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故意杀人未遂情形下行为人的主观心态(第97集第962号案例)
乐燕故意杀人案——具有抚养义务的人,因防止婴幼儿外出将婴幼儿留置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房间,为了满足其他欲求而放任婴幼儿死亡危险的,如何定罪处罚(第98集第990号案例)
万道龙等故意杀人案——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将出生不久的女婴遗弃在获救希望渺茫的深山野林的,如何定性(第98集第991号案例)
黄志坚故意杀人案——逆向情节并存时如何把握量刑的一般原则以及因民间纠纷激化行凶杀人,既具有杀死纠纷一方成年人,杀死、杀伤无辜儿童等从重处罚情节,又具有自首等从轻处罚情节的,如何准确把握量刑尺度(第98集第992号案例)
孙连义故意杀人案——如何把握投毒案件中的证据确实、充分标准以及投毒后造成目标之外他人死亡发生的,如何定性(第99集第1005号案例)
张静故意杀人案——玩“危险游戏”致人死亡案件中行为人主观心态的认定(第101集第1045号案例)
吴某某、郑某某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因本人及家人长期遭受被害人家庭暴力而不堪忍受,在被害人再次实施家庭暴力时杀害被害人,能否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情形(第105集第1124号案例)
张士禄故意杀人案——对于依法可以不核准死刑但被害方强烈要求核准死刑的案件如何裁判(第113集第1240号案例)
张保林故意杀人案——民间矛盾引发的死刑案件中,如何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第113集第1241号案例)
陈万寿故意杀人案——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碍后故意杀人案件的处理原则(第113集第1242号案例)
陈锦国故意杀人案——对暴力抗拒行政执法致死案件,如何判定被害人是否有过错(第114集第1254号案例)
白云江、谭蓓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各被告人地位、作用的区分(第114集第1256号案例)
崔小虎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始终供述伙同他人作案,且在案证据不排除他人参与共同犯罪的,能否对其适用死刑(第114集第1257号案例)
张洁清故意杀人案——故意杀人犯罪事实清楚,但不能排除其行为具有防卫性质的,能否适用死刑(第114集第1258号案例)
陈君宏故意杀人案——船舶碰撞发生船只倾覆、船员落水的后果,肇事责任人能够救助而不救助,逃离现场致使落水船员死亡行为的认定(第117集第1285号案例)
李二胜故意杀人案——死刑案件被告人翻供且缺乏客观证据的审查判断(第124集第1366号案例)
朱晓东故意杀人案——对有证据指向是预谋杀人但被告人否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对婚姻家庭矛盾引发,被告人兼具多个从宽、从严处罚情节的故意杀人案件,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第124集第1367号案例)
刘德铭故意杀人案——客观证据缺失的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事实(第125集第1390号案例)
叶得利、孙鹏辉故意杀人、孙鹏辉窝藏案——网络雇凶杀人案件中罪责最为严重主犯的认定及死刑适用(第130集第1454号案例)
许铁贤故意杀人案——先行行为导致他人生命危险,阻止救助,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第132集第1484号案例)
故意伤害罪
蒋志华故意伤害案——使用暴力手段向债务人的亲属索要欠债致人伤害应如何定性(第14集第90号案例)
王彬故意杀人案——对在盗取自己被公安机关依法查扣的机动车辆的过程中致人伤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6集第104号案例)
黄斌等抢劫(预备)案——犯罪预备应如何认定及处理(第22集第139号案例)
杨安等故意伤害案——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定罪(第30集第225号案例)
罗靖故意伤害案——一掌推他人致其头部碰撞造成死亡应如何定罪量刑(第30集第226号案例)
夏侯青辉等故意伤害案——对刑法修订前发生,刑法修订后交付审判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植物人”的案件,应如何适用刑罚(第36集第279号案例)
赖忠、苏绍俊、李海等故意伤害案——抢回赌资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第38集第298号案例)
乌斯曼江、吐尔逊故意伤害案——没有共同犯罪故意不构成共同犯罪(第44集第347号案例)
洪志宁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行为导致被害人心脏病发作猝死的如何量刑(第49集第389号案例)
张德军故意伤害案——见义勇为引发他人伤亡的如何处理(第51集第400号案例)
蔡世祥故意伤害案——虐待过程中又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第52集第410号案例)
杨某某故意伤害案——明知先行行为会引发危害后果而不予以防止的行为构成故意犯罪(第55集第432号案例)
赵金明等故意伤害案——持刀追砍致使他人泅水逃避导致溺水死亡的如何定罪(第55集第434号案例)
王立刚等故意伤害案——如何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第64集第507号案例)
索和平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致死尊亲属的如何量刑(第66集第524号案例)
陈玲、程刚案故意伤害——父母为教育孩子而将孩子殴打致死的如何定罪量刑(第69集第567号案例)
闫子洲故意伤害案——将正在实施盗窃的犯罪分子追打致死的行为如何量刑(第72集第600号案例)
杨道计等故意伤害案——仅有被害人家属证言证实被害人死亡的,能否认定被害人死亡?如何认定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89集第813号案例)
李艳勤故意伤害案——对家庭成员长期实施虐待,虐待过程中又实施暴力殴打直接造成家庭成员重伤、死亡的,如何定罪处罚(第98集第993号案例)
肖胜故意伤害案——因不满医院治疗效果而持刀伤害医护人员的,如何定性(第100集第1026号案例)
刘宏伟故意伤害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且被告人有多次前科的,如何正确适用死刑(第115集第1273号案例)
周天武故意伤害案——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故意不采取保护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如何定罪处罚(第115集第1274号案例)
刘传林故意伤害案——对采用灌、泼硫酸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第117集第1287号案例)
余正希故意伤害案——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第124集第1368号案例)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王海涛等组织出卖人体器官案——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未遂以及情节严重如何认定(第95集第929号案例)
过失致人死亡罪
穆志祥被控过失致人死亡案——致人死亡无罪过,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犯罪(第28集第201号案例)
李满英过失致人死亡案——驾驶交通工具在非公共交通范围内撞人死亡的应如何定罪(第32集第243号案例)
王之兰过失致人死亡案——在未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行医致人死亡的应如何定性(第34集第262号案例)
朱家平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第44集第346号案例)
李宁、王昌兵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之间的界限(第47集第370号案例)
韩宜过失致人死亡案——无充分证据证实伤害行为与伤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不能认定成立故意伤害罪(第56集第440号案例)
蒋勇、李刚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共同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第57集第450号案例)
杨春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罪(致死)(第75集第635号案例)
季忠兵过失致人死亡案——特殊环境下被告人致人死亡,如何评价被告人的主观罪过(第89集第812号案例)
肖某过失致人死亡案——对家长体罚子女致子女死亡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98集第994号案例)
都某过失致人死亡案——实施一般殴打导致特异体质被害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103集第1079号案例)
张润博过失致人死亡案——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性(第103集第1080号案例)
廖善香过失致人死亡案——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处罚(第132集第1485号案例)
强奸罪
白俊峰强奸案——丈夫强奸妻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第3集第20号案例)
王卫明强奸案——丈夫可否成为强奸罪的主体(第7集第51号案例)
张烨等强奸、强制猥亵妇女案——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第20集第128号案例)
谢茂强等强奸、奸淫幼女案——行为人既实施了强奸妇女的行为又实施了奸淫幼女的行为应如何定罪(第26集第178号案例)
曹占宝强奸案——如何理解强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以及能否对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30集第228号案例)
李尧强奸案——与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轮流奸淫同一幼女的是否成立轮奸(第36集第280号案例)
唐胜海、杨勇强奸案——轮奸案件中一人强奸既遂一人未遂的应如何处理(第36集第281号案例)
滕开林、董洪元强奸案——通奸后帮助他人强奸是否构成共犯(第50集第395号案例)
陆振泉强奸案——如何认定强奸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第65集第514号案例)
冯支洋等嫖宿幼女案——对嫖宿幼女罪如何进行宙查认定(第71集第589号案例)
张甲、张乙强奸案——共谋轮奸,一人得逞,未得逞的人是否构成强奸既遂?如何区分该类犯罪案件中的主、从犯地位(第87集第790号案例)
苑建民、李佳等绑架、强奸案——行为人实施强奸行为完毕离开现场后,其他帮助犯起意并对同一被害人实施轮奸行为的,能否认定该行为人构成轮奸(第87集第792号案例)
王鑫等强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劫案——轮奸幼女的,是否同时适用轮奸加重处罚和奸淫幼女从重处罚情节;对具有多种量刑情节的被告人应当如何规范量刑;若无抗诉,因程序违法被发回重审的,能否加重对被告人的处罚(第91集第843号案例)
李振国强奸案——采取足以致人伤亡的暴力手段实施强奸,并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是以强奸罪一罪论处还是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第96集第944号案例)
何某强奸案——奸淫幼女案件中如何判断行为人“应当知道”被害人系幼女(第98集第976号案例)
卓智成等强奸案——行为人明知他人系采取暴力、胁迫手段迫使被害人表面“同意”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如何定性,以及指使他人物色幼女供其奸淫后给付金钱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8集第977号案例)
谈朝贵强奸案——如何界定“共同家庭生活关系”以及与幼女有共同家庭生活关系的人多次奸淫幼女致其怀孕,是否属于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第98集第978号案例)
刘某强奸案——对未成年人与幼女正常交往过程中自愿发生性关系案件的政策把握与缓刑适用(第98集第979号案例)
王某强奸案——因欲实施强奸导致被害人落水,被告人不实施救助,致使被害人溺水死亡的,被告人是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以“强奸致使被害人死亡”论处(第98集第980号案例)
李明明强奸案——共同犯罪人未经共谋在不同地点先后强奸同一被害人的是否构成轮奸以及如何认定强奸罪中的“情节恶劣”(第98集第981号案例)
淡某甲强奸、猥亵儿童案——如何准确把握奸幼型强奸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第98集第983号案例)
赵祺勇、蒋明嫖宿幼女案——如何区分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以支付金钱的方式与幼女自愿发生性关系的如何定性以及共同犯罪人先后嫖宿同一幼女的如何把握情节(第98集第988号案例)(注:嫖宿幼女罪已废除)
孟某等强奸案——被害人无明显反抗行为或意思表示时,如何认定强奸罪中的“违背妇女意志”(第102集第1061号案例)
张某某强奸案——长期多次强奸年幼继女致其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否适用死刑(第132集第1486号案例)
魏某某强奸案——对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依法从宽时要从严掌握幅度并慎用缓刑(第133集第1495号案例)
梁某某强奸案——强奸案件直接证据“一对一”且被告人不予供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第137集第1548号案例)
张某强奸案——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多次奸淫幼女的是否属于“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第137集第1549号案例)
吕某飞等人强奸、强制猥亵、敲诈勒索、抢劫、盗窃案——强奸犯罪“情节恶劣”如何认定;未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后果的强奸案件如何适用死刑(第138集第1568号案例)
强制猥亵、侮辱罪
谭荣财、罗进东强奸、抢劫、盗窃案——强迫他人性交、猥亵供其观看的行为如何定性(第63集第495号案例)
王晓鹏强制猥亵妇女、猥亵儿童案——如何界分正常医疗检查与猥亵犯罪行为以及强制猥亵对象中既包括已满14周岁女性又包括未满14周岁女童的,对所犯数罪是否并罚(第98集第985号案例)
区润生强制侮辱案——网络语境下如何准确认定强制猥亵、侮辱罪(第129集第1438号案例)
猥亵儿童罪
林求平猥亵儿童案——猥亵儿童犯罪案件的证据审查以及零口供、零直接客观证据的猥亵儿童案件中犯罪事实的认定(第98集第986号案例)
吴茂东猥亵儿童案——如何认定“猥亵”和界分猥亵犯罪行为与猥亵违法行为以及在教室讲台实施的猥亵是否属于“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第98集第987号案例)
于书祥猥亵儿童案——从罪刑相适应的角度准确认定“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第114集第1260号案例)
陈某平猥亵儿童案——如何认定“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第137集第1555号案例)
绑架罪
吴德桥绑架案——在绑架中对被绑架人实施伤害致人重伤的应如何定罪量刑(第26集第183号案例)
王建平绑架案——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是否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第38集第299号案例)
俞志刚绑架案——绑架犯罪人绑架他人后自动放弃继续犯罪的如何处理(第63集第496号案例)
白宇良、肖益军绑架案——绑架罪未完成形态的区分(第69集第570号案例)
张兴等绑架案——绑架犯罪案件中,非因被告人的故意、过失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能否认定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第87集第794号案例)
孙家洪、濮剑鸣等绑架、抢劫、故意杀人案——在绑架案件中,能否仅依据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人身控制行为就认定其具有“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以及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是否包括未遂情节(第96集第945号案例)
何某某、王某某绑架案——绑架杀害被害人后,再以被害人生命相要挟向被害人亲属勒索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139集第1586号案例)
非法拘禁罪
孟铁保等赌博、绑架、敲诈勒索、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案——扣押、拘禁他人强索赌债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10集第74号案例)
章浩等绑架案——基于索债目的帮助他人实施绑架行为的应如何定罪(第24集第156号案例)
颜通市等绑架案——给付定金方违约后为索回定金而非法扣押对方当事人子女的行为如何定罪(第24集第157号案例)
田磊等绑架案——为索取债务劫持他人并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6集第180号案例)
辜正平非法拘禁案——为逼人还贷款非法关押借款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第26集第181号案例)
雷小飞等非法拘禁案——“索债型”扣押、拘禁案件的定性(第34集第263号案例)
胡经杰、邓明才非法拘禁案——为寻找他人而挟持人质的行为构成何罪(第55集第435号案例)
李彬、袁南京、胡海珍等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案——帮人“讨债”参与绑架,与人质谈好“报酬”后将其释放,事后索要“报酬”的如何定罪处罚(误以为索要债务而帮助他人实施绑架行为,如何定性?)(第69集第571号案例)
徐强等非法拘禁案——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方式索回赌资的行为如何定性、公诉机关指控轻罪名,法院是否可以改变为重罪名以及一审法院将公诉机关指控的轻罪名变更为重罪名的,二审对此如何处理(第96集第946号案例)
贾斌非法拘禁案——抱走年幼继女向欲离婚的妻子索要所支出的抚养费、彩礼费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8集第995号案例)
罗灵伟、蒋鼎非法拘禁案——无法查清被害人是否存在债务的情况下,如何认定行为人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性质(第99集第1006号案例)
郑师武非法拘禁案——吸毒致幻挟持他人,不具有真实的绑架犯罪目的,不应认定构成绑架罪(第108集第1172号案例)
宋某胜等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案——事出有因非法拘禁他人向其亲属索取赔偿金的行为性质如何认定(第115集第1276号案例)
破坏军婚罪
李某破坏军婚案——破坏军婚罪中“同居”的认定(第130集第1457号案例)
非法侵入住宅罪
毛君、徐杰非法侵入住宅案——入户盗窃财物数额未达到盗窃罪定罪标准,严重妨碍他人的居住与生活安宁的,可以按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第66集第526号案例)
侮辱罪、诽谤罪
周彩萍等非法拘禁案——将被捉奸的妇女赤裸捆绑示众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第26集第179号案例)
秦志晖诽谤、寻衅滋事案——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犯罪的司法认定(第97集第964号案例)
蔡晓青侮辱案——如何认定“人肉搜索”致人自杀死亡的行为性质以及如何认定侮辱罪中“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提起公诉的情形(第101集第1046号案例)
江某莲自诉谭某侮辱、诽谤案——在网络上侮辱、诽谤死者及其母亲的行为入刑(第137集第1550号案例)
拐卖妇女、儿童罪
张世林拐卖妇女案——拐卖两性人能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第11集第77号案例)
李邦祥拐卖妇女案——应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要求将其再转卖他人的如何定罪处罚(第30集第229号案例)
武亚军、关倩倩拐卖儿童案——出卖亲生子女构成拐卖儿童罪,具备特殊情况的,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第86集第781号案例)
刘友祝拐卖妇女案——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妇女介绍对象收取费用的行为如何定性(第87集第791号案例)
献光、刘永贵拐卖儿童案——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如何定性(居间介绍者与出卖亲生子女者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第90集第835号案例)
孙如珍、卢康涛拐卖儿童案——如何把握出卖亲生子女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如何区分居间介绍收养儿童和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拐卖儿童(第95集第930号案例)
郑明寿拐卖儿童案——如何理解偷盗型拐卖儿童罪中的“以出卖为目的”和“偷盗婴幼儿”中的“偷盗”(第98集第998号案例)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龚绍吴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强迫卖淫案——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又强迫其卖淫的,如何定罪处罚(第98集第989号案例)
强迫劳动罪
朱斌等强迫劳动案——强迫劳动罪与非罪的认定(第92集第867号案例)
重婚罪
方伍峰重婚案——“事实婚姻”能否成为重婚罪的构成要件(第2集第10号案例)
王艳重婚案——恶意申请宣告配偶死亡后与他人结婚的的行为构成重婚罪(第53集第419号案例)
法兰克·巴沙勒·米伦等重婚案——外籍被告人与外籍配偶在境外结婚后在我国境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是否构成重婚罪(第97集第965号案例)
田某某重婚案——已婚的被告人与他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后,又单方终止事实婚姻关系的,如何计算重婚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第102集第1062号案例)
徐某某重婚案——审理重婚犯罪时不应宣告婚姻无效(第139集第1587号案例)
虐待罪
朱朝春虐待案——夫妻离婚后仍然共同生活的,属于虐待罪犯罪主体构成要件中的“家庭成员”(第98集第996号案例)
拐骗儿童罪
胡从方拐骗儿童案——如何区分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第25集第173号案例)
任福文拐骗儿童案——采取欺骗方式使儿童脱离家庭以供役使的行为如何定性(第98集第997号案例)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翟雪峰、魏翠英组织儿童乞讨案——如何认定组织儿童乞讨罪中的“暴力、胁迫”手段、“组织”行为、乞讨形式以及“情节严重”(第98集第999号案例)
暴力取证罪
周建忠暴力取证案——暴力迫使证人在询问笔录上签名按手印并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第24集第158号案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周娟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第81集第719号案例)
谢新冲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手机定位属于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第83集第741号案例)
胡某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通过非法跟踪他人行踪所获取的公民日常活动信息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如何理解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上述信息”“非法获取”以及“情节严重”(第99集第1007号案例)
王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公开信息的刑法保护规则(第132集第1487号案例)
董雷雷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及数量的认定(第133集第1496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