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半年PK新局:三公司搅动老七家换位战,外资切换进攻形态人寿国寿人身险招商信诺原保险保费收入

5个点的保费增速、大差不差的投资收益率、非上市公司多赚的25亿利润以及丢掉的投资能力、黑化的优等生、三家银行系公司消失的200亿净资产、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老面孔,为2024年上半年的人身险市场画上了句号。

或许有的值得庆幸,但掰开来看,上半年并不好过。

全行业同比口径下5个点的保费增速,和13%的前值相比,跌去不少。保费增长萎靡乃至萎缩的,不仅出现在中小公司中,也蔓延至“老七家”险企。

市场格局的变化,实乃上半年的最大看点。多条鲶鱼正在挑战当前的保费格局。一面,泰康、瑞众、中邮已然打响“老七家”换位赛;另一面,中宏、大都会领衔的强势合资公司,也一改“温柔”表象,开始了规模的扩张。

至于持续不振的投资端,更是一言难尽,看似美丽的综合收益下,是半数下滑的投资收益率。最显眼的,便是中信保诚和长生人寿暂时丢掉的投资能力,原因则是没人了…

终于喘口气的净利润,迎来了增长,同比多赚了25个亿。但这个多赚的钱几乎来自中邮一家公司。而一些公司二季度切换新准则后消失的上百亿净资产,更是有点离谱…

下半年怎么玩?

考虑到增员等系列活动托底的上半年,代理人出清速度已较2023年明显放缓,半年仅少10万人,可谓效果拔群。是故,下半年大概率将上半年优增、客经战略延续。

当然,下半年延续的,也当少不了不断提前的开门红,及降本增效下的组织优化…毕竟已经没有太多其他的法子了。

1

-InsuranceToday-

上半年寿险保费增速降半

老七家换位赛打响,泰康瑞众中邮压上

外资切换进击形态,中宏大都会领衔

26291亿元的保费收入,可比口径下约5.10%的同比增速,勾勒出人身险公司负债端的大致模样。就着刚刚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来看,则是70余家公司合计约19914亿元的保费收入,6.69%的同比增速。

这个成绩,看起来还将就,不过凡事都要比着看。

和这俩增速的前值相比,相差一个身位:权威可比口径前值为13.83%,这70余家公司的前值为10.27%。另,20家公司保费负增长,也比2023年同期的14家多出了不少。

虽然保险公司们早不以保费论英雄,但并不代表保费规模一点儿不看。毕竟,咱人身险公司的“小而美”只是场面上聊以慰藉罢了。“稳而美”倒是有,有缘另起一篇再论。

具体到各个公司来说,总量上面,Top10公司基本还是老面孔,近5000亿的国寿和超3000亿的平安依旧是绝对的头部。但太保老三的位置,就不是那么“绝对”了。

太保寿险上半年1531亿元的规模,似乎很快就要被瑞众所超过。看看瑞众官网上不断跳动的保费数字,至7月31日,已超1530亿元。

有人说,瑞众这种新晋大公司的追赶,对太保这样根基深厚的“老七家”够不上实质性的挑战。那么看看同为“老七家”的泰康:近1400亿元的保费收入和约20%的高速增长…再看看太保寿险-1.23%的增速,确实危险。

如果说泰康、瑞众对太保寿险的追赶是“老七家”上半区的角逐,那么中邮对新华、人保寿险的“压制”,以及阳光人寿两位数的迎头赶上,则对增速蹉跎的新华和人保寿险构成了相当程度的挑战。

逐鹿,也不仅仅在Top公司之间。

除头部的太保和新华外,还有约18家公司上半年保费增速为负。但,有下就有上。上的是谁?

单从增速角度看,国民养老、复星保德信、国宝人寿和汇丰人寿保费均翻番。另一些增速较快的中小公司,多为成立颇久的老牌合资公司。

中宏同比增速近55%,中美联泰增速超45%。华泰近40%,中荷、中意增速均在35%以上,招商信诺、中英等增速也超20%。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的银保数据就即可看到合资外资公司的“蠢蠢欲动”。

在老外眼中,利率下来了,理财型产品可以做了,“抄底”的战略机遇来了,而且是轻装上阵。为啥?这些公司早年激进的理财型产品卖得少,和中资公司相比没那么大的利差损风险。

而这些奋起的老牌合资公司,其实也不是今年才开始扩大规模。

从2023年上半年的增速,即同比前值,可以看到,中宏2023年上半年保费同比增速就达50%,中意增速前值也近30%,招商信诺、中英也连续两年维持25%左右的增长。

2

30家公司投资收益率不及去年同期

但综合收益率普遍较好

中信保诚和长生丢掉个别投资能力

只因投资队伍没人

负债的另一面,投资如何?

看看你手头的基金和绿得发亮的股票,今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是个啥样,一清二楚。但要是早早买到了“电茅”长江电力那样的“避险资产”,那便是云淡风轻,长期主义信手拈来。

保险机构也差不多是这个理儿。

投资收益率总体看来似乎和去年没太大差别。差不多有30家公司投资收益率不及2023年同期,但投资收益率中位数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大,今年约为1.91%,去年同期约为1.87%。

但综合收益率却表现颇佳,尤其是二季度。

61家公司中,17家公司综合收益率超5%,综合收益率下降的只有12家公司。似乎要是没有4个点,都不好意思说出来,毕竟中位数都到了3.84%,比去年同期的2.37%高出了1.47个百分点。

不过,钞票是在纸面上还是口袋里,自个儿门清。

通过会计规则改变一些金融资产的计量方式,其实也挺正常的。而这些做出来的收益和利润,落得的好看排名和彰显的投资能力,也是经营班子忽悠股东和哄骗自个儿的好抓手。

至于长期投资能力,即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由于是按年度更新,故按理来说二季度的披露和一季度的披露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里根据各公司总资产规模降序,看看不同资产规模的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情况。毕竟同样实现4%的收益,10个亿、100个亿、1000个亿乃至1万亿,对投资能力的要求显然天壤之别。

1万亿平台上的泰康和5000亿平台之上的中邮,从近三年的投资收益率来看还是四平八稳。2000-3000亿平台的公司则显现出了分化,银行系的工银安盛和建信具有明显优势。至于1000-2000亿平台,招商信诺、中英、中宏等几家强势外资合资公司也相当醒目。而1000亿以内的中小公司中,也有国联、财信、恒安标准等近三年投资上“又快又好”的公司。

投资端另一个值得玩味的,便是中信保诚和长生人寿失去的投资能力。

根据披露信息显示,中信保诚暂时丢失了两项投资能力: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投资不动产金融产品)和股权投资管理能力(间接股权投资)。长生人寿暂时丢失了一项投资能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背后原因也很离谱,没人了。

先看看长生人寿的披露:

“近期公司信用评估团队人员发生变动,导致信用评估团队人员数量不再满足《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经公司评估,该情形属《通知》第十三条规定的重大事项,即投资团队主要人员变动导致投资管理能力不符合能力标准公司自2024年6月1日起暂不具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再看看中信保诚的两则披露:

俗话讲,事在人为。人没了,事也很难做好。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投资没搞好,盈利也很难有起色,甚至前功尽弃。

3

61家公司比去年同期多赚25亿

昔日优等生中信保诚亏了34亿

建信工银农银净资产半年没了200亿

负债端投资端,终究要看利润。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人身险公司的利润“经不起推敲”。不过,目前也没啥好的信息披露,暂且凑合。

先看看上半年多少家赚钱了,多少家亏钱了。

32家盈利,29家亏损。和去年同期相比,亏损的公司多了4家。

再看看上半年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32家赚钱的公司一共赚了199.50亿元,比去年多赚了79.34亿元;29家亏损的公司一共亏了108.35亿元,比去年多亏了53.57亿元。加起来,盈利91.16亿元,比去年多赚25.77亿元。

盈利的公司变少了,反而利润变多了,为啥?主要原因就是中邮的盈利大幅改善。客观地讲,中邮此次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行业的利润格局,扛起了盈利的大旗。

而往日的优等生中信保诚,此遭却以-34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上半年“最悲情人物”。或许,一系列班子成员变动,以及投资队伍的流失,不佳的盈利,在所难免。

资产方面,国寿超7万亿的总资产不消多讲,总资产千亿级以上的公司,要是算上尚未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和长期不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的公司,早已突破30家。

不过,总资产不是此轮的看点,看点在净资产。

近年来,总资产增加而净资产明显下降的现象,不说随处可见,也是时有发生。有人猜测,这是一种“财艺表演”,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但半年内大幅下降的净资产,很难让人说没看见。根据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数据显示,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农银人寿这三家银行系公司的净资产科目,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数字”下降。

其中,建信净资产“数字”从年初的148亿元降至35.5亿元,少了110来亿元。工银安盛和农银相对好点,也差不多各少了50多亿元。

原因是啥?和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摘要相比,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栏目,多了个备注。农银备注说得比较明白,就是用了新准则。

这也是为什么说净资产科目的“数字”,而非净资产。用年初上市公司官方的话术来说,就是“不可比”,既然很有可能都不是一个东西了,那还是说成“数字”比较好。

至于净资产为负的公司,每次都有那么一两家。有的大大方方披露,有的藏藏捏捏不想见人。不管怎样,早已不稀奇。

4

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4家3A公司

不及格的和三好生都是老面孔

今年一季度,有4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都是老面孔,原因也均为“风险综合评级为C、D”。16家公司风险综合能力评级为A类,其中4家为AAA,8家为AA,4家为A。

不及格的:华汇人寿、合众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C,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为D,一切照旧。

三好学生:达到3A标准的4家公司分别为恒安标准、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同方全球,全是合资公司。有中资公司么?从一季度披露情况来看,国寿是唯一的中资3A公司,但目前其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还未披露。

尽管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都是老熟人,但并不能说全部都在躺平。

重庆国资领导调研三峡人寿时表示,公司要“凤凰涅槃”“虎口夺食”,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不过,这些看得见的“老熟人”背后,还有不少沉在水下的公司。或许大家都能感觉到,不知不觉,就有一些公司“没了”,不再出现在偿付能力披露的list上。

这样的公司,光人身险公司就差不多十来家。尽管今年大家养老重出江湖,但年初“消失”的渤海人寿,迅速又填上了空位。

根据《今日保》此前在一文中所估算的,尚未处理但“挂号”的公司所涉及的资产规模或可达2万亿级,几乎相当于原华夏、原天安、原恒大和信泰的处理体量的两倍。

即使针对这些“不及格”公司处置还需一笔不算小的真金白银,但监管的决心同样不小。

2024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两会期间指出,要“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在6月19日举行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开幕式上,李云泽还在致辞中表示,“持续优化保险机构布局,加快高风险机构改革化险”。

显然,加快这些公司的风险出清,按照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重新起步,已是件要紧事儿。不管怎样,这个长长的List,还是尽快变短点为好,至少不要变得更长了。

5

下半年怎么看?

代理人或开始最后的“着陆”

优增客经或将延续

当然还有“广进”和开门红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24年上半段的人身险行业,“忙”最为贴切。一来忙着“报行合一”下的战略决策,二来忙着产品切换以追赶不断下降的利率。如果说还有什么忙的,便是各大公司的优增和客户经营了。

正如我们在中所观察到的,推出各样的个险队伍企划,已成为今年上半年行业的一种风尚。

行至年中,老七家新华平地而起的“XIN一代”个险项目,似乎预示着“规划师”名头下的优增,将继续成为行业下半年的重要一幕。

不过,优增的难度,显然不小。

“…公司给了我一个培训课题,叫‘增员选材’。但我这下面的机构,员都难增来,还选啥才…”

“…谁来干保险?学历看得上的,都想朝九晚五坐办公室,一说吃了这顿没下顿的销售,没人干…”

但幸运的是,代理人出清或已经开始最后的“着陆”。优增的环境,或许正在变好。

从一份公开数据来看,5月代理人尚有260万人左右,尽管同比还是少了40万人,但和年初比,仅少了10万人。要知道,2023年1-5月,出清的代理人人数达25万。

如同中所指出的,上半年脱落了30万人,但又增来了20万。这年头,“大出”同时还能有“大进”,其实已经很不容易。

和优增同步进行的,便是各色各样的客户经营活动。除了答谢客户的手办,还有声势浩大的客户客服节,参观养老社区也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经营。

到了暑期,围绕着孩子们,甚至可以说是“杀疯了”。高考窗口期“抓手”的张雪峰,甚至成为高客运营的“财富密码”。此外,一些头部公司的省分老总们也不再端着,亲自下场督导各类水枪、足球类儿童活动。

欣欣然的另一面,是基层内勤的“广进”企划。

公司给你交三年社保,你转为外勤,成为个别公司的“温和手段”。在降本增效的总部方案里,增效可能难点,但降点本,还是可以的。关掉一些咸鱼机构,缩减一些空旷的职场,便成为首选。

事实上,寿险公司的“广进”也不是今年才开始。约莫从前年开始,就能时不时听到一些风声。嚎嚎的风儿,接下来秋冬显然还将扫走更多的落叶…

至于开门红,每年都有公司说不打开门红,但每年都在提前。

道理很简单,市场中就这么些客户,就这么多钞票,就岁末年初那个资金节骨眼,你不打,别人打,你就没饭吃。

去年大公司把开门红提前到九月底,今年会不会更早一点?毕竟9月初各公司的产品都已上新,努力活着吧。

THE END
1.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1999年,中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率为91%。主要风险在4方面,一是寿险利差损风险,由于前几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过高,现在要多支付保险费。仅1998年一年,国内最大的三家经营寿险公司,利差损就达88亿元。二是国有保险公司资本金缺口大,按《保险法》规定,1998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有37亿元的资本金缺口。https://serm.bnu.edu.cn/kyxs/kycg/65a9b6eb1ed9405085e2cd0e239ec8d8.htm
2.境外贸易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四)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及其国内分公司;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外贸公司和各工业主管部门所属工贸公司。 上列单位简称“国内投资单位”。 第三条 境外企业应遵照驻在国(或地区,下同)的法律规定开展经营活动、缴纳税款和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zhengce/flfg/201710/876.html
1.国外保险和中国保险的区别是什么?保险知识问答国外保险和中国保险的区别主要有: 1、破产的自主性:在中国,保险公司稳定性较强,且保险公司破产流程严格,而国外保险相对来说破产则没有这么严格。 2、健康告知要求不同:国外保险是无限告知健康状况,相比较而言,国内保险在健康告知方面较为宽松。 3、理赔差异:国内保险投保条件要求很宽泛,但在理赔时要求相对较多,国外...https://www.51credit.com/wenda/908778.html
2.国外保险和国内保险区别有哪些?国内外保险六大区别疫情突发的未知状况,最新消息:部分国外保险公司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一切责任排除在外;境内的保险公司反而在免费扩展责任。在这方面,国内保险更具人性化。 以上就是关于国外保险和国内保险的区别,虽然都是商业模式,国内国外差距还是有的。相比较而言,国内保险公司的稳定性更强,若发生理赔纠纷,在国内处理较为方便,成本...https://www.cpic.com.cn/c/2021-02-25/1620004.shtml
3.中国外资保险公司排名(中英人寿在国内排名第几)国内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区别: 1、投资人不同:外资保险公司是设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保险机构。国内保险公司是指依保险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法人。 2、利润来源不同:国内保险公司获取利润的来源主要是一年期及一年期以下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总公司经常通过控制分支机构的赔付率来实现。外资保险的利润来源大部分...https://www.zengziyanzi.com/baike/98579.html
4.国外保险区别国外保险与国内保险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首先,国外保险市场更加成熟和多样化。在国外,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车险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国内保险市场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人寿保险和车险为主。其次,国外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广。国外保险公司通常提供更全面的...https://www.xyz.cn/toptag/guowaibaoxianqubie-52944.html
5.外资保险公司好吗,与国内保险公司相比有何优势基础知识前言:这使得外资保险公司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只有选择了信誉度较高的保险公司,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总的来说,外资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具有更多的优势。但在选择外资保险公司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才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90356
6.香港保险找谁买?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的区别?香港保险最近有许多客户常纠结于找第三方经纪人买保险还是直接找保险公司代理人购买保险好?那我们首先来讲一讲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的区别。 一、立场不同 1、保险经纪人 保险经纪人,是接受需要购买保险的客户的委托,代表的是客户的利益。在市场上为客户找寻性价比最高、最适合客户的产品组合,所以可以同时卖很多家保险公司...http://m.gangbaobaohk.com/h-nd-141.html
7.国外旅游险和国内旅游险的区别2. 保险费用较低:相较于国外旅游险,国内旅游险的保费较低,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 3. 投保手续简便:购买国内旅游险的手续相对简便,一般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和旅行计划,保险公司就会根据这些信息为其制定合适的保险方案。 4. 理赔流程便捷:国内旅游险的理赔流程相对简单,一般只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和资料,保险...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402514.html
8.国外商业保险和国内商业保险【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国外的生活用品,如今就连保险也开始从国外购买。那国外商业保险和国内商业保险有什么区别?国外商业保险【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国外的生活用品,如今就连保险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外商业保险和国内商业保险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https://m.66law.cn/laws/501990.aspx
9.海外投资保险法模板(10篇)因为政治风险发生后涉及到投资母国、投资东道国和投资者三方利益,不仅涉及到两国的国内法,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家豁免、国家行为和双边条约的国际法制。这使得国际投资纠纷的索赔过程旷日持久,费用高昂,私人保险公司无利可图,往往不愿涉足。由政府出面组织这样的经济实体,信用度高。在处理投资纠纷时,可以动用一些私人...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7496.html
10.[推荐]网络营销策略国外一些汽车保险公司在理赔服务方面就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汽车保险网络营销应积极借鉴和吸收这些经验。例如,国外一些汽车保险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并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为顾客提供“及时反映”服务,即全天候的理赔服务。公司要求理赔员不要待在办公室,而是将工作地点转移到灵活移动的理赔车上,并规定理赔员在10小时内确定...https://www.unjs.com/w/417686.html
11.海外保险为何这么火?海内外保险的区别海外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比内地保险公司大,海外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具大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在海外购买的重疾险产品,保额每年会增加,可以抵御通货膨胀风险。 4、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风险,国内的居民持有的都是人民币资产,买房买车或者买股票基金,债券等产品都是以...https://www.haiwaimoney.com/h-nd-2349.html
12.2024年美国保险经纪人执照考试指南(附流程+费用+培训+考试试题+...美国的保险经纪人,不等同于国内的“保险代理人或者销售”,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都不一样。美国的保险经纪人并不像国内保险销售员——经验全无的新人,只要口齿还算伶俐,应聘上保险公司门店的销售,就可以向客户推荐保险了(当然公司在前期也会对销售进行相关培训,然后通过自家公司的一些考核即可)。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4666976
13.国内外临床试验保险行业发展现状比较产业经济国内新药临床申请、临床试验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这将导致临床不良风险事件(SAE)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申办方还是受试者,都需要通过有效的第三方保险来降低自身风险。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保险发展才起步,存在政策不完善、行业非标化、保险公司不专业以及申办方或受试者投保意识低等问题。探索临床试验保险的改进...https://www.vodjk.com/news/191016/1604987.shtml
14.当前寿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探讨截至2021年4月底,国寿、平安、泰康、人保、太保、太平、阳光七家公司已拥有国债期货投资管理能力。期待国内金融机构如投行等能够设计、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帮助保险公司度身定做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在国内市场尚未存在这类产品时,监管机构可考虑保险公司在国外市场中寻求对冲工具。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412.jsp
15.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8221732_27609.html
16.风险管理新趋势(精选5篇)自保公司是企业所有人为了控制相关联企业的风险而自我设立的保险公司,它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可以为关联公司提供物质支持。一般来说,有较多盈利的大型企业会建立自保公司来管控企业经营风险,同时,母公司的盈利也可以转移到子公司,使资金得到更好地运用。通过设立自保公司,企业可以减少商业保险的投保进而减少成本,同时为自身提供...https://www.1mishu.com/haowen/173533.html
17.海外宠物保险平台竞争激烈,国内宠物保险热度攀升背后存在多个...目前宠物保险模式发展比较成熟、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大多在欧美等国家,比如拥有全球最大的宠物保险公司Agria Animal Insurance的英国、宠物保险发源地的瑞典、保险险种比较齐全的美国。 其实国内早在2004年就已经推出了宠物保险,华泰保险“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以附加险的形式将宠物责任纳入了保障范围。 https://news.hexun.com/2022-09-19/206787992.html
18.保险合作直付机构武汉好的儿童医院武汉治儿童鼻炎医院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已和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合作致力于为保险客户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及更加便捷的保险理赔服务客户接受医疗服务后,我院会协助完成繁琐的理赔程序 请您于每次就诊时携带有效保险卡及身份证(或护照/出生证明),在您到达前台登记时请主动出示保险卡、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已合作直付机构 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北斗星...https://www.bdxetyy.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8&id=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