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险业成绩单已经揭晓。银保监会日前披露2022年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保险金额增长12.63%,保险赔付支出下降0.79%。
财险公司反弹显著
数据显示,近3年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一直在下降通道。2020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达6.91%。2022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仅2.78%,较2021年5.01%的增幅下降了2.23%。
相对于人身险公司的“滑坡”,财险公司却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2022年,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4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7%,收获3年来的最高增幅,大幅高于2021年及2020年1.92%及4.36%的增长率,成功走出了2020年开始的车险综改带来的调整影响。另有关统计显示,72家财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77.42亿元,其中,53家公司实现盈利,仅19家公司出现亏损。
财产险公司业绩优于人身险公司业绩,原因在于财产险公司中的主力产品车险业务增长明显,在非车险业务等的共同拉动下,财产保险相较于人身保险实现较高增长。
对于2023年财产险的发展,业内均报乐观态度。财通证券分析师夏昌盛预测,尽管综合成本率整体抬升,财产险保费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总体增速区间为10%至15%。其中,大型险企凭借数据、定价、服务等优势,增速有望高于行业1至3个百分点。
车险撑起“半边天”
车险作为财产险行业第一大险种,过去长期存在“高保低赔”和“无责不赔”等难点问题。
2020年9月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涵盖包括优化费率、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从改革后的影响看,2021年,车险保费在改革压力下同比负增长5.7%。此后,压力逐渐释放,从2022年全年看,车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达8210亿元,占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55.22%。
毋庸置疑,车险综合改革成效显著。根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2年6月底,车均保费为2784元,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保障程度明显提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交强险保障金额由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平均保额达194万元,较改革前大幅提升;同时,保障责任也更为全面,将玻璃单独破碎、发动机涉水损失等责任纳入主险承保范围,并开发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新附加险产品。
从集中度来看,综改后财险行业马太效应持续显现。2022年前三季度财险老三家车险市占率合计为69.0%,较2021年提升0.1%,较2020年前三季度实施车险综改前提升1.6%。从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家公司而言,2022年上半年车险增速均在6.6%以上。以人保财险为例,其家用车承保数量已经连续两年上升,承保车辆增速与保费增速基本持平。
今年车险市场前景如何?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落地”。光大证券团队预计后续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将陆续落地,新车消费需求有望在2023年陆续释放,支撑车险市场7%左右的增长。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险刚性消费特征下保费增长有望延续,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将为市场迎来更为广阔空间。预计车险平稳增长,非车险双位数高增长,总体增速区间为10%至15%。
后起之秀的宠物险
尽管车险保费增速回暖,但随着各大财产险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近3年车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保费中的占比仍呈逐年下降态势,非车险业务逐渐成为财险业的重要驱动因素。财产险中,包括宠物保险等险种在内的家财险上年实现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7.3%,增速最快。
相比头部险企,一些中小财险公司由于车险份额占比较低,已经开始退出车险市场,以宠物险等为代表的家财险成为一些中小公司的新赛道。据瑞士再保险分析,若以25%左右增速增长,到2025年,我国宠物保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14亿元左右,宠物保险渗透率有望达到1.2%以上。
尽管宠物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但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无限商机已被险企所发现。随着国内喜爱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保险行业也在逐渐向好,在过去3年内,宠物保险从无到有,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财险公司基于产品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在宠物保险赛道的布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2020年,众安保险、大地保险初步试水宠物保险。2021年,泰康在线联合招商银行推出“泰宠保”,太平财险则推出了“萌宠无忧”等产品。2022年,该险种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成长期。有关专家预测,受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驱动引发的“宠物热”,推动宠物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宠物险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强大。(制图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