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结案、已决定义1、正常结案正常结案(赔案级):指在一个赔案中保险公司财务系统发出最后一次支付赔款(不含理赔费用)成功指令,且理赔系统标记结案动作后的状态。正常结案(事故级):一个标的一个事故下,理赔系统中交强险赔案和商业险赔案均完成付款,且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状态。2、已决赔案已决赔案是指已发生已立案,并作正常结案、拒赔、零结、注销处理的赔案。与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中“结案案件”的定义一致。3、已决数量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的已决赔案件数。已决数量(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所有赔案均为已决赔案的事故数量。正常结案数量(赔案级):指在
4、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中扣除拒赔、零结案、注销赔案后剩余的赔案件数。正常结案数量(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事故中扣除所有赔案均被拒赔、零结案、注销的事故后剩余的事故数量。4、已决已付赔款已决已付赔款(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赔案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已决已付赔款(事故级):指在统计期内,已决事故的赔款,不含除施救费以外的理赔费用。5、已决直接理赔费用已决直接理赔费用(赔案级):指在统计期内,用于处理已决赔案的各项直接理赔费用(不含施救费)。包括已决交强险直接理赔费用和已决商业险直接理赔费用两部分。(五)零赔付赔案零赔付赔案是指对被保险人的赔付金额为零、可正常支付直接理赔费用的
5、赔案。(六)未决定义1、未决赔案未决赔案是指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赔案。2、未决数量未决数量(赔案级)是指在评估时点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赔案件数。未决数量(事故级)是指在评估时点已发生已报告已立案但尚有至少一个赔案未正常结案、注销、拒赔、零结处理的车险事故的数量。3、未决估计赔款未决估计赔款指在一个事故或赔案中,按照事故责任、保险险别计算完成后的估计损失金额。4、未决赔款未决赔款(赔案级)是指评估时点已立案但尚处于未决状态的所有赔案的未决估计赔款,不含IBNR(不含费用类估损)。未决赔款(事故级)是指评估时点已立案但
6、至少有一个赔案尚处于未决状态的所有事故的未决估计赔款,不含IBNR(不含费用类估损)。5、未决赔款提转差未决赔款提转差指两个时点间的未决赔款之差(期末未决赔款-期初未决赔款)。(七)赔案重开1、重开赔案重开赔案是指对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因诉讼追加索赔等合理原因需要增加赔付的,在原有赔案号下进行再次赔付的过程。已决赔案“满足重开条件的案件应在原赔案下以多次赔付的方式进行,不得以新立赔案号方式处理,同时各公司应记录并保存重开赔案的案件清单”。2、重开赔案数“重开赔案数”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付处理的赔案数量(同一案件多次重开算
16、率2立案结案率2(赔案级)=滚转12个月已决数量(赔案级)/滚转12个月立案赔案数量*100%(3)立案结案率3立案结案率3(赔案级)=统计期间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在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统计期初历史存量立案未决赔案数量*100%6、提取口径(1)立案结案率1分子:“当期已决数量(赔案级)”指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中的已决赔案件数。分母:“当期立案赔案数量”指当期发生当期立案赔案件数总和。(2)立案结案率2分子:“滚转12个月已决数量(赔案级)”指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内发生立案赔案中的已决赔案件数。分母:“滚转12个月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时点向前滚转12个月内发生立案赔案件数总和。
19、立案赔案数量/立案赔案数量*100%6、提取口径(1)“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系统强制立案赔案数量是指在统计期内,保险公司受理客户报案后在72小时(3日)内没有进行首次立案的车险赔案,保险公司通过理赔系统进行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件数总和。(2)“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件数,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7、注意事项此指标适用采取人工立案赋值方式进行估损立案的保险公司。指标7:报案立案率1、指标作用监控分支机构理赔人员人工立案效率(相对报案量)。2
22、未决估计赔款金额)*100%6、提取口径(1)“重开赔案数”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案处理的赔案数量(同一赔案多次重开算多件)。(2)“立案赔案数量”指统计期间内理赔人员按照正常立案流程完成立案处理(包括核损立案、手工立案和系统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并已立案的赔案,但不包括系统已自动分配未决估计赔款但尚未立案的赔案)的赔案件数。(3)“(重开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付金额+新增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指统计期间内保险公司理赔系统进行结案标记动作后的赔案在原报案号下进行新增赔案处理后在统计时点上的新增赔付金额与新增未决估计赔款之和。(4)“(立案
23、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总赔付金额+总赔案未决估计赔款金额)”指统计期间内完成立案处理的赔案在统计时点上的总赔付金额与总未决估计赔款之和。7、注意事项此指标是指重开赔案后新增赔款与新增未决估计赔款之和相对于整个赔案的赔款金额与未决估计赔款的比率,重再考察重开赔案未决估计赔款的准确性,是否有非正常赔付情况,结案流程是否正常。指标9:估损(代数/绝对)偏差率1、指标作用该指标主要用来监控赔案的立案偏差,代数偏差中估损偏高和估损不足之间可相互抵消,最终代数偏差为负表明估损不足,反之为估损偏高;而绝对偏差反映未决估计赔款的绝对准确性,估损偏高和估损不足都将作为绝对偏差累加。2、指标类型:管理类考核指标。3、
25、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2)评估时点估损代数偏差率(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3)初次估损绝对偏差率=(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4)评估时点估损绝对偏差率=(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赔案已决已付赔款总已决已付赔款)*100%6、提取口径:(1)“赔案初次未决估计赔款”当期已决案件的初次估损的金额。(2)“赔案在评估时点的未决估计赔款”为统计时点提取的赔案当时未决估计赔款。7、注意事项平台及各公司需要各增加字段,在准备金基础规范中已经明确要求各保险公司要保留估损调整轨迹。指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