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在荔浦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荔浦市人民政府市长唐双喜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三)聚焦科教振兴建设,创新发展步伐加快
招商引资稳步向好。集中力量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常态化实施驻点招商,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新引进牛牛动漫电子科技等12个项目,总投资超113亿元,区外到位资金完成62.9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8%。充分利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展会招商”平台,洽谈意向合作企业12家,与东莞市横沥镇工商协会、东莞东尚与东莞包装联合会等6个异地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荔浦市LED光电产业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产业招商大会上进行路演,进一步为项目“代言”,为资本“导航”。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荔浦籍射箭运动员罗佳诚、莫思荟作为广西代表队队员参加2023年全国射箭锦标赛(室内)比赛,分别获得男女混合团体金牌和女子团体金牌;2023年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我市获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荔浦市业余体校被评为2023-2026广西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坚定不移推进科教振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广西唯一国家创新型县(市)优势,加快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取完成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力争全年完成“双百双新”项目签约谋划13个,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企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完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配套科创加速器、博创服务站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创成果精准有效向产业聚焦,加快科技与产业、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推动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竞争力和认可度,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解放思想求突破。要在建设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上展现更大作为,我们要有善于破题之举、勇于破局之心、敢于破壁之势,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着力破除精神懈怠倾向,着力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机制,激荡“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时代最强音。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注:按在报告中出现的顺序)
[1]“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
[3]“双百双新”:“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4]“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5]“三项工程”:是指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6]“南网在线”:是指南网统一互联网服务平台。
[7]“三馆一中心”:是指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9]“两高”项目:是指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
[10]“县管校聘”:为了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2]“医共体”:医疗共同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体系,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13]“医联体”: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14]“三大协会”:是指荔浦市衣架家居行业协会、荔浦市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荔浦市小五金企业协会。
[15]“七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一个建设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工作机构、一个计划目标、一个并联审批、一个形象进度、一抓到底”的“七个一”工作机制及考评机制。
[16]“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21]“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22]“五项管理”:是指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