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别
2020-8-2010:00:27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有三种形式: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业保险)。你知道这三种保险的区别吗?
这三种社会保障有什么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新型农村保险的对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其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保险。职业保险是指城镇有固定职业的居民在公司统一组织下,在其工作区域内缴纳保险金。城镇居民保险是指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应自愿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保险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2.不同的支付方式。新农保基金由集体补助、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组成。此外,个人缴费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等不同档次。工作保险由20%的工作公司和8%的员工支付。这里要特别注意城市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支付标准为上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城镇居民保险由居民自主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其中居民缴费分为十个档次,最高1000元,最低100元。
3.不同的接收条件。新农保需要户籍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职业保险待遇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城镇居民保险是指参保居民累计缴费满15年,年满60周岁,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上述两种社会保障,凡年满60周岁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必缴纳费用,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职业保险要求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综上所述,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社会保障。
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保障?
因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险不能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险,如果你有工作保险,那么缴纳城镇居民保险就没有任何意义。农民工应该迅速检查他们是否有重复付款。
当然,如果条件满足,养老金越高,养老金就越高。其中,工作保险适合大多数人,收入最高。
农村户籍和生活在农村的人员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保险,前者是医疗保险,后者是养老保险。
户籍在城镇但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人员可以缴纳城镇居民保险。
城镇单位需要缴纳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包括五种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不能单独缴纳一定的保险。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缴纳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