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一名准妈妈之前,除了身体、心理上的准备,还应该准备一份针对准妈妈的保险,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准妈妈考虑到生育风险,咨询起孕产险的也多了起来。
针对准妈妈,目前生育方面的保险主要也只有两种:一种是备孕期间开始考虑的,一种则是已经怀孕了也可以买的保险。
目录:
一、备孕险和孕中险的区别
二、孕中险是智商税吗
三、孕中险产品介绍
(1)备孕险:主要特点是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还没有怀孕,而且产品都会有一定的等待期,6个月到12个月不等。
备孕险保障的范围会相对广一些,可涵盖的责任有产前、产中和产后的。
部分产品的保障区域不局限于中国大陆;所以对于到境外产子的准妈妈而言,这类型的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孕中险的保障范围相对窄一些,主要是涵盖产中的责任,极少产品可拓展至产前。
Q:备孕险的责任更加全面,那如果买了后没在预期内怀孕,是不是就要一直参与计划呢?
之前身边不少宝妈有咨询过孕中险,但最后都没落实,因为不少宝妈告诉我,其实怀孕过程中,花费最高部分会在产前的检查,在分娩的时候如果顺利的话,其实花费不高。
那孕中险是不是真的就是智商税呢?
按照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很多准妈妈都是30岁+才开始要宝宝,社会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会让很多准妈妈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妊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会提高。
根据文献资料统计,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为8.4%和6.1%,孕期妈妈容易面临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产后抑郁以及生产过程大出血等情况。
如果母体的体质偏弱,那么新生儿同样也会有风险,比如高胆红素血症、肺炎、产伤、溶血症、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还有早产儿、小样儿、极低体重儿;甚至也会有先天性疾病新的情况,而新生儿疾病住院的成本是极高的。
不久前一位新手妈妈告诉我,由于孩子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到保温箱进行观察,在保温箱里是按天计算费用的,一天都得上千元,费用很高。
根据文献统计有19.08%的新生儿在新生儿期接受住院治疗;在25年间协和医院总体早产率为7.8%。
所以对于高龄产妇、孕后体质容易发生变化、压力较大的准妈妈们,配置一份孕中险是十分必要的。
三、孕中险产品推荐——喜燕宝母婴高端医疗保险
保障内容:
这款产品的保障区域是中国大陆;
保障的期限是一年;保障对象是已孕宝妈和新生儿,说明一下这个一年的保障期:如果宝妈在怀孕首月已经入保了,那么对于宝妈来说会有10个月的保障,新生儿就只有2个月的保障。
可覆盖的医院:指定私立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包含公立医院特需、国际部,不限制医院级别)。
有两个不同保障额度的计划可选择。
关于妈妈的保障:
妈妈的保障主要分为了四个保障,妊娠身故、人工流产、妊娠并发症和部分福利(但有一定的限制)。
两个不同计划中,区别在于妊娠并发症的赔付,计划二最高是可以赔付30万。
42种并发症:
关于新生儿保障,从保障的内容上看,我认为这一份产品对于新生儿的保障是十分优秀的,既涵盖了住院责任,也涵盖门诊责任。
优势:
新生儿是自动入保,不需要做任何健康告知
双胞胎的保额翻倍,每一位是独立享受保障额度
住院责任的保额是保单年度的保额,意思就是选择了计划二50万保障额度,新生儿出生后自带了50万的住院保额。
包含新生儿保温箱费用、包括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的报销比例,并不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是100%报销。
13种先天性疾病:
门诊保障责任:
保费跟已孕周数、年龄、单胎多胎有关联;
30岁宝妈单胎在孕期13周投保,选择计划二(保额50万),保费是11427元。
什么情况下已孕妈妈可入保?
投保年龄:18-42周岁,这个投保年龄的宽度还是很大的;但非自然怀孕不接受投保。
孕妇投保要求:投保前的历次妊娠风险评估分级结果为低风险、一般风险的孕产妇可作为本产品主被保险人。
历次分级结果中出现过较高风险、高风险或紫色的孕产妇不可投保;若高风险仅因为高龄的情况,可事先人工核保;多胎妊娠需要事先人工核保。
不管是备孕还是孕中,总有适合你的保障,欢迎宝妈们来咨询,做好保障配置,能让你更安心怀孕、更安心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