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经年,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之一是:豪华车是不是智商税,即购买豪华车是变相付出智商税吗?
如果简单粗暴的回答这个问题,答案类似薛定谔的猫,是,但也不是。
下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到这个问题:
1豪车是智商税
2豪车税收知多少
3富人为何乐此不疲
4豪车不是智商税
全文共计2600字,大概需要5分钟。
PART01豪车是智商税
本来是想通过汽车之家,把几款最经典的车型对比罗列下来,无奈图片太大,咱就偷个懒,直接说结论,好事者可以去之家详细对比。
但由于保时捷的豪华运动品牌形象,消费者需要多支付近一倍的“智商税”,或者说这就是“品牌溢价”。
这一方面说明汽车行业平台战略的力量,另一方面说明品牌和消费者认知产生的品牌溢价。
PART02豪车税收知多少
汽车进口环节的综合税率:(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这样我们算算S400对应的综合税率:
(15%+12%+13%+15%*13%)/(1-12%)=47.67%,其实这个还是进口商支付的综合税税率,当然这些最终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同款车型,欧洲零售价在8万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3万,假设给经销商预留10%左右的毛利空间,加上运费保险等各项杂费按照1万,则报关价格63*90%+1=58万,进口环节对应的税收为58*47.67%=27.6万,这样测算的话,经销商完税之后的成本在85万左右。
消费者买了这款零售105.88万的S400,还需要在零售环节承担增值税(105.88-85)/(1+13%)*13%=2.4万
车辆购置税105.88/(1+13%)*10%=9.36万
如此这般,120万左右新车落地上牌的豪华型S400,消费者承担的税收合计约40万。
肉眼可见,豪车尤其是大排量汽车,消费者确确实实付了一大笔银子。
PART03富人为何乐此不疲
既然如此,我一届平民能算清楚的账,想来富人们也明白,那聪明能干的富人们为何还乐此不疲呢?
以下纯属臆想,如若不符合富人们的想法,尚请高抬贵手。
一是身份标签,即使有钱,总不能把大捆的人民币绑在身上,告诉别人自己多么豪,再说那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但是一部豪车,不显山不漏水宣告自己的财富,引来艳羡无限(尊重的需求)。
二是,对于富人来说,财富的增加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从我一届平民的角度来出发,100万是个很大的数字,本身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如还房贷/孩子读书等等。
但对于富人来讲,基本的需求和消费均已得到满足,100万只是账面财富增加的一个数字。只有当这些数字转化为一些新的消费如豪车/游艇/私人飞机时,这些数字才会带来新的边际效用和价值。
简单说,这些我们所认为的“智商税”,对于富人来说有需要,有价值并且支付得起。
在魔都帝都的高峰时段,奔驰和奔奔,宾利和夏利(估计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这个品牌了)在车河中以龟速前进时,作为交通工具,真心没有觉得奔驰和宾利有什么优势。
只是,豪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交通工具。
PART04豪车不是智商税
现在,诸如ESP/ABS和安全气囊/胎压报警等安全设备已成为标配或者国家强制标准,而空调/雨刷等舒适便利大家已经司空见惯,即使10万以下的经济型车也会有这些配置。
而后,随着这些技术的普及,应用于更多的车型,造福更多的消费者,先进技术也进一步变现。
站在这个角度,正是这些豪车的“智商税”,一方面满足了豪车消费者心理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发生在制药领域,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规定,专利有效期为申请之后的20年,而按照药物研发的一般周期推算,创新药上市之后的专利保护期多在7-11年之间。一般而言,药企会在这段时期内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创新药,而等到专利期满、仿制药上市时,药企则会大幅降价。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同样一款印度仿制药只有新药售价的10%。这是因为在药物的生产方面,印度有一个神奇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我认为你的价格过高患者用不起,我就可以仿制生产。
顺便说一句,印度这个国家在熟练“应用”WTO等国际规则方面,绝对是个高手(可能深得英国人真传)。
我们可以说生命是无价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新药研发的成本是巨大的,据TuftsCenter的统计报告称,目前研发一种新药的成本高达25.88亿美金。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新药的买单人,可能一般人连用仿制药的机会都没有,这很残酷,但确是事实。
当然,我D也在腾挪闪转,其中“带量采购”就是招数之一,要不然哪里来的心脏支架惊人的跳水价格。
还好,不开豪车,没有生命之虞。
因此,行文至此,读者们你说豪车是不是智商税?
作者:老王说车非车也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