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致死率已经大大降低,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却逐年增高,俨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埃伯斯古医书中的医生们记载了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甚至还记载了利用谷物、水果和甜酒对此进行治疗的过程。
公元前400年,古中国医书《黄帝内经》中首载“消渴证”,其方治始自《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自《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
公元5世纪至6世纪,古印度的两名医生发觉患者的尿液有粘稠感,并且对蚂蚁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进一步发现病人的尿液具有甜味。
公元17世纪,英格兰人ThomasWillis在论文中首次使用拉丁文Mellitus,并和阿瑞蒂乌斯在形容这种病时用过的Diabetes相结合。从此,糖尿病正式“诞生”。
自人类发现糖尿病开始,对其的研究与治疗就从未停歇。
在医学并不发达的百年前,人们就曾尝试用各种办法来治疗糖尿病。早期希腊医生建议患者在马背上锻炼以减少排尿;19世纪医生尝试用拔罐、放血等方式;甚至有人用鸦片来帮助垂死病患缓解痛苦。
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了很多声称可以治愈糖尿病的药物,但这些药物主要是针对肾脏和泌尿系统,没有从根源治疗糖尿病,所以并未有好的结果。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早期,苏格兰陆军医生JohnRollo提出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法。
还有著名医生FrederickAllen提出的饥饿疗法的研究成果也于1913年发表,但这些方法最终也没能彻底解决糖尿病的治疗问题。
直到1921年,班廷、贝斯特、克里普和麦克劳德四人,成功地提取并纯化了胰岛素,并通过胰岛素注射降低了糖尿病犬的血糖水平。
1920年10月31日,班廷在备课时,偶然看到《外科与妇产科学杂志》上的一篇关于胰腺结石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的论文,论文中的病例因结石阻塞胰管导致了胰脏萎缩,但胰岛却意外地留存了下来,并且没有引发糖尿病。
这让他突然想到:胰腺内的胰岛中是否有防止发生糖尿病的物质呢?但此时的班廷只是有了初步的猜想,却没有实验室来进行验证。直到1920年11月7日,班廷到多伦多大学生理系求见著名的约翰·麦克劳德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麦克劳德教授的支持,并派贝斯特为他的助手。
班廷和贝斯特经过了无数失败,进行了数次实验,终于从狗的身体内提取出一种可以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岛素”。
此时,了解清楚状况后的麦克劳德教授当即决定让自己的团队接手后续的研究。不久后,团队中擅长生物化学的科利普教授改进了提取、纯化岛素的工作,并最终获取较纯的岛素,并将其名称改为胰岛素。
1922年,第一批糖尿病人接受了胰岛素的注射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从病态的消瘦恢复了健康。
在胰岛素发现后的100年里,它在全球范围内拯救了超过数千万人的生命,见证了生物学、医学领域的无数传奇,除了治疗糖尿病人这一临床价值,也见证了蛋白质测序、基因工程药物等的发端。
随着对胰岛素研究的不断进步,胰岛素研究将被证明是一个比过去100年更富有成果和令人兴奋的领域,其丰硕成果将会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机制的宝贵见解。
胰岛素的研究虽然在不停进步,糖尿病也不在是人类的致死病,但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目前已知的超过数万种疾病中,糖尿病的并发症数量最多,高达100多种,几乎涵盖了身体所有的器官组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患有糖尿病,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能会发生病变,最终导致死亡。
1、心脑血管部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所致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
2、眼睛部位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肾部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患者群中发生率为20%~40%,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常与糖尿病眼病同时发生,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4、神经部位并发症——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而少见中枢神经病变。
5、下肢部位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
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同样是糖尿病,出现并发症后,死亡和致残的概率瞬间飙升,全球范围内,每过6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人死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
全球每年医疗保健费用的12%(6730亿美元)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其中并发症治疗花费超过支出的60%。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统计,糖尿病治疗的医疗费用已占到我国总医疗费用的10%(5950.2亿人民币),并发症的治疗支出占了绝大多数。
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日渐完善,但糖尿病人自己治疗全程所要支出的费用,并不会比报销的少太多,这个天文数字平摊到每个糖尿病病患身上,都是一般家庭无法承受的。这时,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病患来说,如果有保险能来帮助解决问题的话,就成为了雪中送炭。但是,患有糖尿病,投保会被拒保吗?糖尿病患者如何投保?下面就来介绍下。
如果是极早期的糖尿病,没有并发症或者其他脏器损坏,这种情况寿险和重疾险是有可能加费承保的。如果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像一般的重疾险和医疗险,健康告知无法通过。请记住一定要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简称“社保”),社保属于国家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不区分是否已患病,就算先得了糖尿病再加入,后续医保范围内的费用也可以报销。
1、重疾险
绝大部分重疾险,糖尿病患者无法投保,但近年来有些保险公司会针对糖尿病人群开发相应的重疾险,虽然这类重疾险的投保要求、承保条件等相对一般重疾险要严格一些,但起码让糖尿病人多了一个选择。
2、糖尿病并发症保险
糖尿病人买保险虽然选择比较少,但还有另一种选择:糖尿病并发症保险。这类保险是专门保障糖尿病并发症责任的,一般涵盖较高发的糖尿病并发症:如视力丧失、截肢、终末期肾病和脑中风后遗症等。
3、医疗险
糖尿病人买医疗险,可以选择那些面向糖尿病人群专门开发的医疗险。买不了医疗险的话,还可以选择买防癌医疗险。防癌医疗险的投保比较宽松,患有糖尿病但符合健康告知等投保要求可以直接投。
信美在2020年行业创新首发了一款一次性给付型医疗险“挺好保”,不限三高,可以购买。
4、意外险
相对其他险种,意外险的健康告知相对宽松,患了糖尿病但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直接买就可以了。
中国老龄化逐渐严重,国家也对医疗健康加大重视,近两年已有一些不限糖尿病患者的短期医疗险面世,相信未来糖尿病患者也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保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