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竟将医保惠民政策视作非法获利的工具。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上海警方结合“砺剑”行动,已摧毁医保诈骗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扣涉案药品20余吨。
图说:发布会现场。警方供图(下同)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助理陆敏韡介绍,上海警方会同医保部门克服本市参保人数多、医疗机构分布广等难点,利用医保大数据,对发生异常配药的行为开展研判预警;并会同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保诈骗违法行为的发生。
发布会上,一批欺诈骗保的违法犯罪行为被披露,可谓“套路满满”。
套路一:诱使老人多配药换“零花钱”
或是有偿借用老人的医保卡,代为配药;或是诱使老人自己配取药物,再转售套现……最终,这些用医保卡配取的药物被低价回收、高价卖出,形成了一条药品倒卖的“黑色产业链”。
今年初,浦东公安分局三林公安处民警就发现,有人指使他人使用医保卡超额配药。嫌疑人在收购药品后,再通过物流发往外省市非法牟利。
待老人配好药后,王某、陈某就以60%的药价收购这些药品。积累一定数量后,王某和陈某将回收药品集中打包,以回收价每盒加价20%的价格,发货至外省市药商,以此牟利。
今年3月,民警开展收网行动,抓获涉嫌医保诈骗犯罪嫌疑人58名,查获涉案药品1万余盒,涉案医保卡105张。目前,主犯陈某、王某及弯某3人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另55人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续案件侦查审理、追赃挽损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套路二:“流动式”接触不同病人
今年1月,长宁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紧密联动区医保局,通过对“过量配药”“短时多次配药”等异常情况开展梳理分析,发现了一些疑似利用医保非法牟利人员。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人员大多与一名外省市赵姓男子关联,并逐步确认了赵某在本市发展的“下线”参保人,以及在外省负责销售的陆某。
掌握确凿证据后,4月12日,长宁警方在本市多地和外省市同步收网,捣毁两处存药仓库,抓获赵某、陆某、郑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及28名配药“下线”人员,现场共计查获各类药品3万余盒。
原来,赵某会在本市各大医院通过“流动式”接触不同病人。一旦发现对方贪小的意愿,便发展为“下线”。为了掩盖犯罪,赵某一般采取“点对点上门”的方式收药,并将囤积的药物存放在隐藏于居民区的出租屋内。待药品囤积达一定量后,便运往外省,交给有非法销售药物途径的陆某,出售给一些偏远地区的私人诊所和小药房,作案手法较为隐蔽。
目前,赵某、陆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长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8名非法牟利的参保人同样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套路三:“蚂蚁搬家式”多次配药
医保记录显示:多人在同一天内,于本市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频繁配药,而且所配药物多为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近期,虹口警方接到线索举报,分局刑侦支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循线调查。
今年2月以来,虹口警方在外省市及本市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连续捣毁4个涉嫌医保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处理犯罪嫌疑人66名,查获涉案药品10万余盒,医保卡、就诊卡、身份证4500余张。以王某为首的医保诈骗团伙,就是其中之一。
自2022年以来,王某等人利用他人医保卡,采取“蚂蚁搬家”式手法,分批次、分剂量地在不同社区卫生中心配取药品。“医保卡结算的报销政策,让药品价格远低于市场零售价。以100元/盒零售价的药品为例,如通过医保配药,每盒价格仅为20元左右。”民警介绍,这一团伙成员低价购入药品后,加价20元至30元不等再转卖给遍布各地的药商、药贩,从中牟利。
民警调查发现,这一团伙以同乡亲属为纽带,分工明确。一开始,团伙成员以“兼职赚钱”“免费体检”为诱饵,诱导老人出借医保卡,或是以“协助配药”为由,有偿借用医保卡。后来,他们更是发展了一批患有基础疾病、能通过医保途径自行购药的参保人“下线”,形成稳定的药品供应网络。2022年以来,这一团伙已累计外寄药物700余次,重量近30吨。
警方提醒:勿将医保卡借给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医保诈骗案件中,为了降低成本,犯罪团伙对药品的储运条件往往相当简陋。
例如,前述浦东案中,犯罪团伙使用蛇皮袋等简易包装打包药品,导致部分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损坏,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又如,一些犯罪团伙往往将药品混乱堆放在仓库甚至出租屋内,未根据要求采取避光、避湿、冷藏等特定方式储存。前述虹口案中,民警就在王某等人的仓库里,查获了混乱堆放的各类药物3000余盒,其中还包含50盒布洛芬混悬液、60盒阿莫西林胶囊、300盒胰岛素等需特定环境存放的药品。此类“失效药”流入市场,将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市医保局:2018年来已追回医保基金近7亿元
发布会上,市医保局监督检查所综合科科长龚昉表示,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本市医保部门对违规定点机构追款6.5亿余元,对违规参保个人追款近3000万元,共追回医保基金近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