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全系列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一):弓背蚁工蚁蚁后蚁科弓背蚁属

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一):弓背蚁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针尾下目

蚁总科

蚁科

蚁亚科〈山蚁亚科〉

蚁亚科(学名:Formicinae),或称山蚁亚科,隶属于蚁科,现生共51属11族,共3,182个现生物种。已灭绝共31属197个物种。蚁亚科为唯一可分泌蚁酸的亚科。

1.特征

蚁亚科在温带地区占主要地位,也是热带的常见的类群。该亚科是进化度较高的一个亚科,其组成种类差别很大。一些类群在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上高度特化,如蚁属和悍蚁属部分种类为社会寄生者。

该亚科属下物种遍布全球各地,物种体型差距大,小型蚁例如毛蚁属(Lasius)工蚁仅有3mm左右,中型蚁例如多刺蚁属(Polyrhachis)的双齿多刺蚁,工蚁体长约为6mm左右,大型蚁例如弓背蚁属(Camponotus)的红头弓背蚁,大型工蚁体长接近2cm。体壁较薄,结节一节,触角8-12节。螯针无。毒腺变为一个回旋孔,毒液主要成分是蚁酸,通过腹末的孔射出,幼虫发育方式为有茧或无茧。

2.弓背蚁属〈巨山蚁属〉

弓背蚁属(学名:Camponotus),又名巨山蚁属或木匠蚁属,是蚁科山蚁亚科最大的一个属,其物种俗称木匠蚁或木蚁。本属蚂蚁分布于世界各地,种(亚种、变种)2000余,约50个左右的属。这个属的分类还是十分混乱,由于多型现象、分布广、种类多,目见尚无人能对弓背蚁属昆虫做系统研究。

(1)形态特征

它的形态特点是胸部有一个凸弧。身体之间的胸部和腹部只有一个部分或“节点”。她的腰很小。它们的触角一心想成为一个肘。工蚁是比较大的,通常是黑色,褐色的眼影,往往都是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这一变化在生殖后往往会完全变黑色。工蚁有大头,胸部小,而有翅膀的小头,大胸部。在生殖(翼),前翼大于翅膀是透明的或褐色的色彩,是不容易的鉴定的。

(2)生命周期

(3)生活习性

弓背蚁的存在除了使人讨厌外,它们会挖穿木材去做它们的巢。而它们在树木里挖的“走廊”很平滑,就像用砂纸磨的面一样。但被它们破坏过的木材不会像被白蚁破坏的有含泥类物质。而挖巢时制作出来得木材碎片就像粗糙的锯木屑一样。当发现上述的木屑(一般会包括死了的蚂蚁和些少弓背蚁吃过的昆虫),这是证明附近有弓背蚁巢的好指示。但通常这些挖出来的木屑都是留在墙壁后面或隐闭的地方。弓背蚁的筑巢的木可以是湿木或干木,但它们比较喜欢湿的。因此,它门的巢多数是筑在已被水弄湿的木,例如水槽、浴盆、坏了的窗、门框、屋顶洞隙、出问题有烟囱的附近。

巢穴尤其常见于潮湿的地方,凹陷的空间,例如洗碗机后的墙的空隙位,或门口柱栏的凹陷位。由于没有明显的外在破坏痕迹,所以可以用螺丝起子来探测木材,是否已被破坏。另一个找隐闭巢穴的方法就是,用螺丝起子的底部沿着护壁板、和其他木材表面轻拍,然后听听是否已有被破坏的声音。如果巢穴在附近,弓背蚁通常会从巢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弄皱玻璃纸的声音。

弓背蚁可以在不同地方建立巢穴,而这些地方可以是该结构的外面或里面。弓背蚁实际上是建筑两种不同的巢穴,当一个主群族成熟后,一般会包括一只产卵的蚁后,一堆产出的卵,和超过2000只以上的工蚁,并且和一个有很多工蚁,但没有蚁后和幼虫的附属群族。而屋里的弓背蚁可以是来自主群族或其他附属群族。例如,弓背蚁可以来自户外树残干,陆地上的树木,或柴堆的主巢穴;又或来自藏在屋里厨房浴室后墙壁,或被阁楼屋顶空隙弄湿的木料的附属群族。

房屋的破坏程度是根据有多少巢穴同时出现在该建筑里,和虫害活跃了多久。虽然较大的弓背蚁群族能引起结构性毁坏,但是一般不会好像被白蚁侵蚀的那样严重。在很多案例里,毁坏都相对地较小,但也要根据巢穴的位置来推测。

(4)生态分布

弓背蚁属为蚁科第一大属,全世界各动物地理区均有分布。全世界已描述种类931种。王常禄等对中国该属种类进行过系统研究,共记载35种,命名了15个新种。蚂蚁属弓背包括一个生态多样性的群体,从著名的“木蚂蚁”或“木匠”,甚至一些使用蜂蜜和一些编织。主要分布在几乎所有地区在世界上有蚂蚁,大多数物种在新热带地区,尤其是在北美。

(5)弗里德弓背蚁

①形态特征

大型工蚁:体长8.5~9.7mm。体黑色;触角鞭节和足红色,上颚末端褐红色。身体除头两颊和后头角外,具丰富的棕色长毛被,并胸腹节具毛40根以上;前足基节与腿节具长毛;足其余部分仅具稀疏的柔毛;全身柔毛被短,稀疏,不明显。体较光亮,具细密刻纹和稀疏的刻点。头后部远宽于前部,宽大于长或相等,后头缘平直,后头角突出;触角柄节刚刚超出后头缘;唇基略显中脊,有突出的中叶;上颚6齿,最后一齿很小。并腹胸背面弓形;先胸背板宽约为长的1.5倍;并胸腹节十分侧扁;背板斜面几垂直,凹陷,与基面截然分开。结节薄,鳞片状。

中型工蚁:体长6.6~7.3mm。与大型工蚁相似,但体较短小。

小型工蚁:体长4.8~6.6mm。头较小;头长大于宽,后头缘略凸。前胸背板较窄。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雌蚁:体长14.5mm。与大型工蚁相比,头较小,后头缘略凸;结节宽,薄,顶端宽凹;后腹粗而长。

雄蚁:体长8.5mm。体黑色,带褐色;上颚、触角及足褐红色。柔毛被无;立毛十分稀疏,主要分布于身体末端。体不如工蚁工光亮。头很小,后部与前部几等宽,后头缘凸,侧缘直;上颚窄,无齿;唇基有弱脊,前缘凸;触角柄节长。并胸腹节背板斜面陡,但与基面连接处圆滑。结节厚,低而宽,顶端中央深凹。

②栖息环境

弗里德弓背蚁在地下筑巢,多在沙质土壤中营巢。

③分布范围

浙江、福建、台湾。

(6)大头弓背蚁

大头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largiceps)由王常禄等于1989年发现于湖南及安徽。

大型工蚁:体长10.6~13.2mm。头和后腹部褐黑色,头后部多少带红色;触角鞭节、并腹胸、结节和足红色至褐红色;腹节后缘具一浅黄色窄带。身体被毛短而稀;并腹胸背面及后腹部第二节背板毛均少于10根;后腹末端毛较多,且长。柔毛被十分稀疏。刻点细密,头和并腹胸略显光亮,后腹更亮;足腿节及胫节具纵刻槽。头较大,三角形,后头缘直;触角柄节达不到后头缘;唇基宽,仅中部有一段脊,中叶突出,前缘平;上颚具6钝齿。并腹胸背面弓形;并胸腹节背板斜面较陡,基面长于斜面。结节薄,前面略凸,后面平,顶端宽且中央略凹。后腹部短而宽。

中型工蚁:体长7.9~9.5mm。头、并腹胸及触角柄节褐红色至红色,后腹部黑褐色至红褐色,鞭节和足黄红色至红色,上颚黑红色。身体较短小;头大,后头缘直;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上颚5~6齿;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小型工蚁:体长5.1~7.6mm。体褐红色,足胫、跗节和触角鞭节黄红色,上颚齿黑色。头两侧缘平行或向后部略变窄,后头缘略凸;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上颚5~6齿;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②分布范围

湖南、安徽等地。

(7)毁木弓背蚁

毁木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ligniperda),又名巨山蚁、木匠蚁,皆为同一类蚁属,俗称木匠蚁、木蚁,蚁科弓背蚁属的一种昆虫。

大型工蚁:体长13.0-14.5mm。头和后腹部黑色,胸部、结节、足径节为红褐色。头较大,三角形,后头缘直。触角柄节1/5超出后头缘。唇基宽,中叶突出,前缘平;并胸腹背面弓形。结节薄。后腹部宽卵形。

中小型工蚁8.0-10.6mm。头圆卵形,头两侧缘平行或向后部略变窄,后头缘略凸;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蚁后体长15.0mm。头和胸部黑色,结节和后腹第一结背板的一半为褐红色。后腹部宽大,其余同工蚁。

②生活习性

毁木弓背蚁工蚁体型最大为6.4毫米,蚁后则最大为19.1毫米。它们筑巢于潮湿的地方,弓背蚁较喜欢挖掘已被水破坏的树木。它们的巢穴可以是横梁,地板或墙壁,并在屋里到处寻觅食物碎屑和昆虫。虽然弓背蚁大部分的品种是黑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弓背蚁是蚂蚁家族的其中一大成员,以它们的习性闻名,就是在木材里咬通道。它们住在这些走廊里,并在里面进行“远足”,并多数在晚上寻找食物和水。这类蚂蚁通常会在屋里建立附属群族,而主群族则会驻扎在树里或陆地上的林木里。

分布于欧洲的中北部地区,我国新疆也有分布。喜食糖水和小昆虫,以小昆虫和糖水为食,无尾刺,利用大鄂、蚁酸捕食和防御外敌。单后制,成熟群落数千只。

(8)平和弓背蚁

平和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mitis)是蚁科、弓背蚁属的一种蚂蚁。

平和弓背蚁分大中小型工蚁,工蚁体长约7.8-11.2mm。蚁后体长约14mm。

上颚略具刻点,有一定光泽;头部具密集网状细刻点和稀疏具毛粗凹刻,较暗;并腹胸及结节具细密刻纹,前者稍具皱纹。后腹部较光亮。立毛黄色,较长;头顶立毛较多,头侧面立毛较短;整个头部以及前胸北板还具较丰富的倒关短毛;前、中胸背板立毛数有一定变化,一般在10根以上;结节具立毛4~6根;后腹部立毛较稀疏。茸毛细短、稀疏,公见于后腹部。体红褐色。头顶(包括触角柄节)黑色;后腹部色深于并腹胸;上颚及唇基前端深红色;触角鞭节及足红褐色。

中、小型工蚁头狭长,复眼之后缩窄。上颚咀嚼缘具6齿。触角柄节约1/2超过后头缘。体刻纹较大型工蚁细,较光亮。头、并腹胸、触角及足颜色均浅于大型工蚁,其余特征与大型工蚁相同。蚁后与大型工蚁相似。但头顶具3单眼。并腹胸厚;中胸背板椭圆形,背面平坦;小盾片与中胸背板处于同一平面;后腹部粗长。

平和弓背蚁在土中营巢,喜欢阴蔽的生境。常营巢于稀林地,林边空地,稀草地。巢穴由多条纵横交错互相贯通的通道和巢室组成,似蜂窝状。种群数量不大,成熟群落可达几百只。行动迅速敏捷,受惊时喷涌而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遇到障碍物有时会主动跳跃而过。

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广东、海南及香港地区;斯里兰卡,印度。

(9)红头弓背蚁

红头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singularis)是属于蚁科的一种动物。

工蚁:体长约为8.6mm-18mm(小型工蚁体长8.6mm-12.9mm)。后头缘凸,头两侧缘平行;头后部窄,成颈状,触角柄节超出后头缘2/3柄节长。复眼大;额脊短而高;并腹胸及后腹部具稀疏的小瘤。并胸腹节背板球状突起;前胸背板前面窄,呈颈状。结节厚,球形,前面直,后面向前倾斜。全身有十分丰富的直立丝状毛;白色柔毛长而密集,几乎遮住身体刻点;头部柔毛较稀疏。体暗,无光泽,头部较光亮;全身具十分粗糙的刻点,体黑色;但头部除上颚、唇基、颊前部、额脊及附近区域多少为黑色外,其余部分为红色。

蚁后:体长约为22mm,胸部较工蚁粗壮,腹部硕大,具有翅痕。其余特征几乎同于工蚁。

土中营巢,巢口边往往有用树枝杂草堆成的鸟巢状堆积物,常位于林边,稀草地。成熟的大群落巢穴比较复杂,深度能达一米。喜欢居住在阴凉的环境,平时主要是由小型工蚁外出觅食,主要取食蜜露、小昆虫尸体等。

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THE END
1.今天中午放学,有个小男孩说要给我抓一只...来自蟹堡王有海绵宝宝...今天中午放学,有个小男孩说要给我抓一只蚁后,让我看看她是什么个结构[允悲]我说不用了谢谢。那就给你抓一只知了猴吧!还说明天把他家养的乌龟拿来给我看看。哈哈哈哈中午午休了,有一个小男孩看到我的微信了...https://weibo.com/6570587459/Nk0m1aPiR
1.抓了一只肚子大的蚂蚁,好像是蚁后,怎么养蚂蚁话题抓了一只肚子大的蚂蚁,好像是蚁后,怎么养 找一个小试管,把蚁后放进去,找块棉花沾水给蚁后和。 新后一般能养活,和发展起来。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玻璃瓶里放土,将蚂蚁扔进去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建议养而且你也没法养啊,条件不允许https://tinynews.org/mayi/855fbc489d14093dfbfbd9678887a6a732cff23562986b75a8e10968ff4b8ac9
2.男子抓到一只蚁后把它养了起来,没多久就有了一窝小蚂蚁有位男网友在泳池附近发现一只体型不大的蚁后,竟然就把它带回家了他在试管里塞了沾点水的棉花,把蚁后养在里头没过多久,它开始下蛋了幼虫很快孵化出来,并且结成了蛹小蚂蚁就爬出来啰,咕唧咕唧很可爱的样子可是当蚂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养蚂蚁好像挺好玩的齁?但还是奉劝大家,玩玩模拟游戏就好啦,要是到时候你统治...https://www.22005.cn/dongwushijie/14013.html
3.沉浸式养蚂蚁,在野外抓到一只蚁后并养起来,太好玩太神奇了[视频作者] 天野侠 [视频时长] 6:1 [视频类型] 小宠异宠 沉浸式养蚂蚁,在野外抓到一只蚁后并养起来,太好玩太神奇了 回复 编辑 ?顶 ?沉 影音视频访问链接 以下链接为影音视频“沉浸式养蚂蚁,在野外抓到一只蚁后并养起来,太好玩太神奇了”在线访问地址,点击链接就可以访问查看啦...https://www.xiaoso.net/t/369305541
4.重生成蚁:开局一只蚁后(屁熏臭鼬)最新章节重生成蚁:开局一只蚁后作者:屁熏臭鼬状态: 连载中, 加入书架, 直达底部 最后更新:2023-05-30 23:54:30最新章节: 第352章 小日子的神社巫女 灵气复苏,异兽崛起,灾难降临,人类从食物链顶端跌落神坛,所有的生物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生物军备竞赛!杨清重生到灵气复苏前,但却变成了一只...https://www.biqubu.com/book_146931/
5.女主重生猎人是蚁后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女主重生猎人是蚁后小说一根棒槌 都市言情 连载 17 万字 一觉醒来成了蚂蚁,还是只蚁后,难道下半辈子都要下蛋为生了吗?陌生的世界,险恶的阴谋,卷入其中的小小蝼蚁如何挣扎求存?诡异的梦境,破碎的记忆,穿越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是一只蝼蚁在异界生存、探索、解密的故事。 http://wap.xiaoshuwu.net/books/56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