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股到港股,时隔6年后,阿里京东这两家又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不同的是,主角变成了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
对于蚂蚁这样的超级独角兽,港交所和上交所也都纷纷表示欢迎,称其能够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01、蚂蚁与京东数科的上市争先赛
一直以来,蚂蚁集团上市的消息时有传出,但每次都被予以否认。最近一次发生于本月初,据路透社报道,两名消息人士称蚂蚁集团最早于今年在香港和大陆同时上市,目标估值为2000亿美元,计划在IPO中出售5-10%的股票,这可能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对于此次官宣上市,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举措,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事实上,自2019年7月开板以来,科创板为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吸引优质科技企业入驻,在注册制基础上,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红筹企业上市等等,这直接带动了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的直线上升。截至7月20日收盘,科创板上市企业132家,总市值规模超过2.7万亿元,而且这132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平均实现158.67%的开盘涨幅,合计募集资金1532.46亿元,实际募资总额2049.39亿元。
上交所表示,欢迎蚂蚁集团申报科创板,这展现了科创板作为中国科创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科创板和港交所来说,蚂蚁集团是一个已经盈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新经济科技龙头企业,是难得的优质标的,而两大交易所也为蚂蚁集团的到来做好了充足准备,能够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对于蚂蚁集团来说,A+H两地上市的方案可以为其提供灵活的融资选择,国内外资本都能获得,能够增强其对资本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当前多个全球主流长线基金及政府基金出现在赴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创新企业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前景乐观。
但正如阿里在美国、香港上市时,都宣称“我们已经都准备好了”。此次对蚂蚁集团来说,也不例外。
02、一片哀嚎的互金股后蚂蚁的科技资本
胡晓明表示,预计五年内,技术服务费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将从2019年的50%左右上升至超过80%。因为技术服务费比例上升速度较快,蚂蚁集团通过自有资金运营的持牌金融业务所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则会相应下降。
对于蚂蚁集团的科技属性,在阿里2020财政年度报告中提到,蚂蚁集团始终坚持创新的核心基本理念,持续拓展各类新业务,包括区块链的商业应用。截至2020年3月31日,蚂蚁集团及其全球9个本地数字钱包合作伙伴所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约13亿。尤其是在创新科技业务方面,蚂蚁集团首创包括商用区块链等多种创新科技服务,截至2020年3月31日,蚂蚁集团的专有区块链技术已于广泛的商业应用场景中被使用,包括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和电子票据的开具及流通。
此次蚂蚁集团官宣上市,也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大的震动,截至7月20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254.81美元,上涨3.1%。据来咖智库不完全统计(如下图所示),目前蚂蚁集团概念股涉及31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