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有责任的供应链”支撑起旺盛的消费热潮
□刘思
责任编辑王京仔
2022年京东“6·18”再创新高。从6月17日晚8时开始,进入到京东618巅峰28小时的北京大兴京东“亚洲一号”,平均每17秒钟就有一辆货车进出园区,高峰期每2秒钟就要驶出一辆。
此时,远在1300多公里外的浙江省义乌市,在京东618期间投入使用的京东“亚洲一号”正在高效运转,每天的分拣处理能力最大超过100万件。如今,在拥有三座“亚洲一号”的浙江,每年家庭使用的约六成食用油和笔记本电脑都是从京东物流仓群发出。
“织网计划”织密物流仓配网络
今年京东618期间,浙江省义乌、温州的两座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正式投入使用。
加上已经投用的杭州“亚洲一号”,三座“亚洲一号”和11个地市设立的多个中心仓、卫星仓和分拣中心,构成一体多面的物流仓配网络,浙江省内京东自营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的比例也将达约95%。
与此同时,位于苏州张家港、苏州太湖、廊坊固安、北京马驹桥的京东智能物流园与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位于廊坊广阳、太原潇河、青岛胶州的项目已建成验收。
这些仅仅是京东“织网计划”一个月来的变化。从2007年启动至今,京东“织网计划”已初具规模,以4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和全国范围内运营的约1400个仓库为核心,搭建了高度协同的多层级物流基础设施和仓配网络,配备了高智能硬件及软件系统。凭借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与数智技术,京东物流在全国94%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首次公布了全球“织网计划”的初步成果,自营海外仓面积实现同比增长100%,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近230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美国的首个自动化仓—“洛杉矶2号”正式启用,京东在美国自营海外仓总面积将达近100万平方英尺。
为用户提供“全链路服务”
京东云作为京东618坚实的技术基石,全链路保障消费者的“丝滑”体验。
6月17日晚8时,京东618正式开启巅峰28小时,前10分钟,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增长154.5%。面对更加复杂的618场景,京东云借助业内首个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以超300万容器支持供应链快速响应需求变化;云海统一存储平台首次在京东618中应用,基于云海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存算分离架构,可以将成本节省30%-50%;618期间,京东云智能客服言犀累计咨询服务量超6.1亿次,为京东逾17.4万商家带来效率、体验与收入的增长。
在京东618期间,许多用户发掘了京东小金库的便捷付款功能,平时把钱存在小金库,消费时直接用来付款,真正体验这一收益消费两不误的零钱包功能。截至6月18日24时,小金库日均新用户同比增长80%,保有用户数同比增长75%,小金库在京东的消费额同比去年增长208%。
618期间,京东以185项基础服务保障为用户提供“全链路服务”,其中,为九成以上的订单提供价保服务。例如,京东家电已连续9年为消费者提供30天价保服务,平板电脑、运动套装、纸尿裤、香水、休闲零食等超过5000多个品类也升级支持30天价保。
京东也为第三方商家通过开通“免费上门取退”“免费上门换新”“闪电退款”“极速审核”等服务产品,大幅提升了商家售后处理时效,整体帮助商家将售后处理时长平均每单节省了21小时。其中,“免费上门换新”服务为消费者平均缩短50%的换货时长,最快3小时就可以为消费者免费更换新品。
助力企业商家降本增效
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技术全面升级,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超过95%,为仓储、揽收、分拣、配送、运输等全链路作业量提供预测,助力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
京东物流还为全国1000多个农特产地和产业带开展供应链服务,推进产销高效对接,产地农特项目业务量同比增长184%。京东618期间,潜江龙虾成交额同比增长273%;宁德大黄鱼增长228%;五常大米增长175%;云南小粒咖啡增长140%;古田食用菌增长136%。
此外,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联合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信用贷、保理融资、采购融资、动产融资、票据融资等在内的多种金融服务,通过专项提额、延期还款、息费减免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618期间为产业链上下游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累计提额超120亿元,减免息费金额超2亿元。
京东零售智能供应链平台则通过供应链运筹优化、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千万级自营SKU在供需不确定场景下的精准预测、智能决策和高效协同。京东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在京东618期间每天给出智能补货、智能调拨、智能履约等超62万条智能决策信息,与81%的自营供应商实现供应链智能协同。
京东618期间,京东工业品为制造、能源、工程建筑等领域超70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提供服务。其中,制造业企业采购额增长明显,机械制造业采购额同比增长394%,汽车制造业采购额同比增长187%。此外,航空企业采购额同比增长481%,能源行业企业采购额同比增长143%。
京东的国际供应链网络也在帮助更多的出海品牌、跨境卖家、海外本土商家实现高效运营和优质发展,布局48小时买全球、卖全球。
在欧洲,京东旗下“超级仓店”ochama把京东618带到荷兰,为当地消费者打造“全荷底价”,成交金额环比5月增长超过4倍。在东南亚,京东618开场两小时,京东印尼成交额同比增长282%,手机、小家电、母婴用品成为京东泰国增长最快的品类;印尼卖家贡献了京东跨境B2B交易与服务平台“京东全球贸”上线后的首笔订单。在面向海外华人的京东全球售上,京东618巅峰之夜开启第一小时内成交额同比增长95%。
“有责任的供应链”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受疫情影响,供应链的价值得到了更多来自消费者、产业和社会的认知。在整个京东618期间,京东联合了15个地方政府累计发放总规模超7亿元的消费券。
在长沙、烟台、宜宾、中山、太原、郑州等多地发放的同城消费券,带动超5000家线下商家门店参与。借助京东智能城市消费促进平台,北京、深圳、太原、郑州、成都、东莞、中山、雄安新区等十余个城市通过消费券(含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撬动城市消费杠杆率平均近10倍。
自2017年京东启动“青流计划”,五年来已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30万多家企业、数亿消费者参与其中。通过携手合作伙伴推行原发包装,带动行业减少一次性包装100亿个;常态化投入使用的循环包装箱已累计超过2亿次;通过瘦身胶带、禁止层层缠绕,累计减少使用的胶带可以绕地球约7圈。
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通过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运配、智能设备等减少碳排放22万吨。全国12座已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亚洲一号”,使用了438万度的绿色电力,相当于2万多户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在今年年初建成的中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京东西安“亚洲一号”,凭借屋顶光伏设备可为园区日常提供近50%的绿色电力。
此外,京东还联合众多品牌商家推出“青绿计划”,消费者可以选购近百万种打上“绿色”标签的节能家电、绿色食品,618期间,总计有超过4200万件“青绿计划”绿色低碳商品被买走。其中,电脑数码开放平台上,超万款“绿色”标签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看来,促进和稳定消费需求,不仅成为广大消费者、广大工商企业的殷切期待,也成为当前政府稳增长、保民生的工作重点和迫切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年度消费促销活动,2022年京东618既能起到短期扩内需强信心作用,也能发挥长期优结构稳增长的作用。
“京东618某种程度上就是微观企业对国家数字经济政策的具体化反馈。京东打造‘有责任的供应链’是企业对传统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的具体落实,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使得数字化不只是一个国家政策上的定位,更有微观企业的依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