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为我国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且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仍在逐步提升。保险中介机构整体的保费业务结构以人身险保费收入为主。从保险中介三大类型保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析,我国中介渠道保费贡献程度最高的依然是保险公司营销员渠道。
互联网公司看到了通过保险流量变现的业务模式,纷纷通过发起设立或收购的方式持有保险中介牌照。
1、保险中介为我国保险销售主要渠道
保险中介为我国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且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仍在逐步提升。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数据,2018年我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为3.37万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87.4%,并且从2011年到2018年,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几乎都超8成,保费年复合增长率达15.49%。
2011-2018年中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及占总保费收入比例统计情况
2、保险中介机构保费业务以人身险为主
保险中介机构整体的保费业务结构以人身险保费收入为主。根据中国保险报数据,2018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比达到71%,这主要得益于寿险公司营销员的贡献。
2018年保险中介机构保费业务结构分析情况
保险专业机构的保费业务结构在2014年时仍以财险保费收入为主。随着商车费改的深化,车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人口老龄化和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增强,从2017年开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业务结构重心大幅向人身险转移。
3、中国营销员数量增速大保费收入贡献高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2014-2018年中国保险营销员数量逐年上升。2015年8月,保险监管部门彻底取消保险营销员考试,转由保险公司自行组织考核,此后保险营销员数量出现激增。2017年底,我国保险营销人员数量突破800万人,2018年营销人员数量进一步增长至871万人。
2014-2018年中国保险营销员数量统计情况
从保险中介三大类型保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析,我国中介渠道保费贡献程度最高的依然是保险公司营销员渠道,其次是兼业代理机构,最后为专业中介机构。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2013-2018年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逐年增长。2018年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达到18000亿元,对总保费贡献达到47.0%。
专业中介机构的发展迅速,2013-2018年,保费收入占比从6.7%提升至12.7%。而且随着“产销分离”加速的趋势,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保费收入占比有望继续保持大幅提升的势头。
综合来看,2013-2018年间,营销员保费贡献占比持续保持最大,保险专业中介保费收入占比近期大幅提升。
2013-2018年中国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及保费贡献占比统计情况
(2013、2018年保费贡献占比为39.5%、47%)
数字化中介机构成发展趋势
数字化中介机构依托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平台的流量进行转化,打造较强的触达渠道。互联网巨头用户基础广,强大的流量为其贡献较强的触达渠道,可与海量客户建立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