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而瑞士再保险集团则于近期发布观点认为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保险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中国的保险科技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过,相比于银行信贷业的大数据风控、移动支付和流程再造以及证券业的智能投顾等新兴概念,中国的保险业则相对传统,推进应用科技的节奏相对保守。

业内普遍认为,保险行业的IT水平落后于银行业十到二十年。其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银行为实时交易,对帐户、数据、准确率要求非常高;保险更多为非实时交易且环节多,从前端的产品设计、营销、承保、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控到后端的财务管理,业务的复杂性、模块独立性与银行业不同。其次,因为业态不同,银行和保险的竞争对象更多为同业,过去的竞争集中在渠道竞争、产品竞争以及代理人规模的竞争,而没有转向科技竞争;随着科技对于保险影响的不断加深,保险公司也在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

从保险业的体量、基础地位、对其它行业的影响以及场景的丰富性来说,科技应用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银保监会的成立,对保险行业的格局又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保险科技必将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行业,将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和优质投资标的出现。

国内保险市场概况

目前国内有财产险公司有约88家、人身险(含健康险、养老险)公司91家,总共有179家保险公司。除此之外,还有499家保险经纪公司,以及接近2000家保险代理公司,这是整个保险市场持牌机构参与主体。

过去的2018年,整个保险市场的原保费收入达到3.8万亿,同比增长3.92%,单从增长率看,保费规模的增长速度在显著放缓。2017年,整个保险市场的原保费收入相比2016年增长了20%,2018年对比2017年增长不到4%。其中寿险只增长了不到1%,产险增长了11.5%。

出现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保险业监管层面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在监管政策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特别是对寿险趸交理财产品方面监管思路做了调整,导致保险行业的整体业务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个变化促使行业回归到了保险保障的本质,回归了保险业长期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所以对于整体保险行业2019年及后续形势仍然看好。

同时,作为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在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方面:2018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保费密度为2724元,保险深度为4.22%;而在较成熟的保险市场,保险密度在2500美元以上、保险深度一般在7~10%。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中国是保险大国但还不是保险强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科技市场的参与者

保险科技市场的第一大参与主体,是相对传统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经纪公司,比如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太平,大童、明亚、泛华等等。

第二大主体是互联网保险公司,典型的包括众安、泰康在线、易安和安心四大家,其业务模式、经营理念、科技投入与传统的保险公司有相当大的差别,在保险科技领域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保险科技市场还有一类大的参与主体是互联网巨头以及保险业务的上下游关联公司,比如我们熟知的BATJ、TMD等巨头都在保险领域有相当大的布局,有的持有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牌照、直接参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有的持有保险经纪或保险销售代理牌照并利用自身流量优势给C端提供保险产品服务。同时还有很多汽车厂商、医疗机构在保险业务中有布局,也是保险科技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

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毫无疑问也是市场参与主体之一,比如车车科技、栈略数据、大特保、保险极客等等。从广义上,其实还包括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软硬件平台服务、系统技术服务、数据分析服务等技术服务商,也是这个行业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从保险科技细分行业图谱看,根据不同商业模式的属性,总体来讲可以分成四个大类:

第一类是互联网保险公司,有众安保险、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安心保险这四大家。

第四类是2C公司。其中包括: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综合销售平台或比价销售平台,帮助客户更好的获得想要的产品;其次还有管理型总代理,国外叫MGA(ManagingGeneralAgent),这类公司不仅提供销售渠道的支持,还提供产品设计、营销以及客户服务,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服务客户,在国内像大特保等公司具备此类业务属性;再次是网络互助平台,这其实一般不算作保险科技,更多是网络互助计划,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水滴互助及蚂蚁金服的相互宝;保单的管理和智能投顾领域也有不少创业公司。

保险科技对业务各个环节的影响

保险行业的主要业务环节可以分为保险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及渠道发展、定价核保,以及后续的理赔及客户服务。

因为保险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做精算,所以大数据对于产品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根据不同群体的风险特征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比如退货运费险、特殊运动的保险、酒店取消的保险、航班延误的保险、手机碎屏险等等,都是因为有了场景和大数据,这些产品才能够落到实处。

另外,基于保险科技可以提供设计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比如说基于物联网的感知UBI设备设计创新的产品,这是保险科技对于产品设计端的影响或者促进。

在市场营销方面,保险科技对于市场营销的在线化、移动化、一站式及比价都有很好的帮助,特别是个性化的智能推荐,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特征来推荐更合适的产品,以及智能的精准营销,都是保险科技对市场营销环节的作用。

在理赔和客户服务环节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在远程定损、自动化理赔和反欺诈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保险科技的发展进程

关于保险科技发展进程其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评判。总体来看,第一个阶段应该始于2012年左右,为做保险科技的1.0时代。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利用互联网通道,把原有产品的销售在线化,把前端渠道和基本的客户服务实现线上化,所以这个阶段对传统业务模式进行了基本改造,这个阶段持续了三年左右。

从2015年开始,保险科技步入创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保险场景化,特别是与流量入口的结合,比如携程、淘宝、腾讯、京东结合互联网的业务场景来做保险的定制,形成退货运费险、账户安全险、航班延误险、酒店取消险等。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场景化定制,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来定制更具针对性的产品,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个性化产品。同时,在这个阶段,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开始在保险业务的局部环节逐步发挥作用。

保险科技的第三阶段为重构阶段,所谓重构不仅是保险科技在渠道、营销、产品定义方面赋能,更多是重构整个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创造出与传统保险业务模式不同的商业形态。

这个阶段不仅仅依赖于保险科技,也高度依赖于监管环境、监管创新、监管容忍度以及业务模式的调整。因为在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国家,例如新加坡、韩国等,都属于高度监管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保险科技发展的步伐快或者慢,非常依赖于监管的容忍和支持。在全球范围内,比如在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德国、英国、美国,保险科技走得比中国更快,因为当地的监管环境相对来说有更高的容忍度。简单举例,在德国有家公司Friendsurance,是一个保险代理公司,其创新模式在于它的保费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实际进入保险公司的帐户,还有一部分当做回报资金池,会根据相同的保险需求,把客户分成一个个小组,到了年底的时候,根据理赔的情况把资金池里没有使用部分返回给被保险人作为奖励。这种模式会激励被保险人更守信用、降低保险赔偿的发生,并且极大程度地减少欺诈风险,最终对于保险双方都是互利的。但是这种模式中短期在国内很难发生,因为监管对保费返还等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

目前国内的保险科技还于处第二个阶段,基本上没有迈入到重构阶段,从目前保险科技创业公司所获得投资的轮次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目前中国的保险科技创业公司约有250~300家左右,大部分获得投资公司的投资轮次处于A轮或者B轮,极少进入C轮,所以大部分公司还是处于早期阶段,都在不断地做探索和试错,而且各个细分领域百舸争流,还处于相对野蛮生长的阶段。

保险科技应用到保险业务的主要方向

保险公司其实有大量的用户数据、行为数据等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掌握市场趋势和风险情况,推进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里也有一些应用。其中在再保领域相对应用较深,因为再保涉及到多家保险公司的约定,比如说有些大风险业务,保险公司承保之后要根据之前的约定,自动或者手工分配到再保公司和其它的共保公司做风险共担,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场景。此外,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等,在业内也有几个不错的产品。比如众安科技联合中再、汉诺威再、通用再等合作发布《再保险区块链(RIC)白皮书》,联合倡议发起建设再保险区块链公司间交易平台,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共同建设再保险平台,提高交易效率,加速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再保险领域的应用;还有上海保交所与几家外资公司在再保领域提供的区块链产品支撑,该所发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保交链”,利用保交链技术可实现共保、再保业务信息的线上可信流转,助力形成再保/共保新交易生态。智能合约,即根据约定自动进行再保的分摊和合约的执行,这也是保险业务中应用到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场景。

虚拟现实在保险行业中也有应用,比如国外在建筑工程领域,给工人提供模拟的事件响应。比如面临风险状况时,工人该怎么应对,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意识,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另外可以模拟汽车驾驶和碰撞体验,加强用户安全教育。

基因技术或者生物检测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其实一直都在帮助保险行业更好地做风险识别,比如辨别客户发病的风险,推进更精准、高效的产品定价和核保,同时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给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疾病预防的监测、减少患病的风险、降低医疗的成本,这对于保险来说也有很好的帮助。

根据KPMG和众安保险发布的研究报告,关于保险科技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最大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93%和87%的人都认为会对保险未来影响比较大;云计算、生物技术、区块链、物联网所占比例也非常高。

保险科技对于保险业务不同业务环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根据统计报告来看,影响度最大的是营销与渠道、理赔、产品设计、核保、客户服务。这其实不难理解,在营销和渠道方面,目前保险科技的作用是表现最直接的,保险科技在过去几年的最直接影响是丰富了对保险客户的触达路径、增强了销售渠道的能效,直接促进了保险的销售。第二是理赔,保险科技可以帮助保险业务降低费用、控制理赔成本的发生,包括提高理赔服务的效率,所以这两个方面最受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认同。

保险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现状

反而在理赔和智能投顾这两个领域,初创公司分布相对较少,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来讲较高,对于团队以及团队沉淀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而且这两个方面对于保险的作用是逐步发生的,不是在半年一年就能见到效果,但这两个方向将来对于保险业态前端的展业工具、场景定制、销售平台等有更深远的影响。

从融资额来看,目前处于前部的更多为综合销售平台,很多保险经纪公司参与其中,比如说慧择、新一站等等,背后都是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背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传统业务做转型。还有管理型总代理、比价平台、车联网技术等等。从融资总额来看,理赔管理、智能投顾、企业团险等的融资总额相对较小,反而可以体现出这些公司目前还是处于初期的创业阶段,有待价值进一步的挖掘和发挥。

保险科技在不同行业的典型案例

第三个例子,大数据领域的“栈略数据”。栈略数据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为健康险提供大数据智能风控方案,通过智能科技手段帮助保险公司及时发现核保理赔的高风险、降低赔付支出,识别虚假报案、过度理赔和欺诈的发生,目前已经与十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业务合作。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健康险的智能理赔平台、医保的智能风控平台和长期护理的智能管理平台,是一家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还有其它不错的公司,包括七炅、评驾科技、明觉等,有的侧重于健康险,有的侧重于车险市场的大数据分析。

第四个例子,TPA(ThirdPartyAdministrator)领域的“易雍健康”。易雍健康成立于2013年,为医疗保险产品提供理赔管理、产品设计和支持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做到精准控费,同时对接医院的数据,解决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的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障缺位、控费手段缺失、健康数据断裂等一系列问题。现在的保险公司特别喜欢费用控制服务,因为本身缺乏专业团队和专业能力来对接各个医疗机构。在这个领域不错的公司还有仁可科技、优加健康、君远健康、健保通、英仕健康等等,优加健康刚成立一两年,目前发展的也很不错。

第五个例子,2B领域的“保险极客”。保险极客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的定位是给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员工福利保险、补充医疗、健康管理方案,这是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国内为企业提供团体医疗保险的公司很多,像人保、平安,其主要定位是给那些大型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的体量比较小而且保费额都不大,也不是个人客户,没法用到个人数字化手段提供产品,所以这在过去是一个保险服务的相对盲区。但是随着保险科技不断的渗入,过去几年有若干家公司在这个细分市场做得很好,保险极客就是相对典型的一家:市场整体反馈好,融资进展也不错,在去年完成了B轮融资。不仅是国内,包括在英国、美国都有不下十家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在车险领域还有一家公司元嘟嘟,在2017年底成立,定位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汽车构造和保险条款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保险公司做车险理赔的风控。它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做远程图象识别、远程检测,帮助保险公司做理赔的反欺诈识别,包括快速理赔自动化、提高用户感受,控制理赔费用的支出。从目前来看,这家公司的发展比较快,是车险理赔领域比较有代表性一家保险科技创业公司。

第七个例子,SaaS领域的南燕科技。南燕科技成立于2015年底,通过SaaS的方式给众多保险经纪公司提供业务管理平台。很多保险经纪公司在科技方面力量还很薄弱,南燕科技提供承保、核保、定损、理赔、客户服务等功能,帮助保险经纪公司更快地与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对接。南燕科技目前获得了B轮投资,投资方是美国史带保险。

再来简单看下几个国外项目的情况:

第四个例子是Simplybusiness,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英国,主营业务为在线上为客户提供定制企业保险和房东保险服务,目前已经为超过40万的客户提供服务。2017年该公司被美国保险公司Travelers以近5亿美元价格收购。SimplyBusiness平台通过一系列线上评估机制,为中小企业主和房东提供合适的保险业务,覆盖的是长尾的需求。现在已经是英国最大的线上企业保险经纪商,构建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目前欧美的中小企业保险服务商主要是利用技术和平台优势对接中小企业客户资源,而国内此领域的创业公司则侧重于服务某些特定场景,优化商业价值链。在美国中小企业保险服务商市场一年保费大概是一千亿美金,也就是约6000亿人民币,接近国内车险的年保费8000亿人民币的量级。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在4000万到6000万之间,这样一个细分群体有待更好地挖掘。

保险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一,数据。从国内外的保险科技发展趋势来看,数据永远是核心。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散是保险业的重要基石,风险识别的基础已经从对历史风险的统计分析,发展成为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对风险的高精度、宽维度及时识别。如何更广开源更细颗粒度的获取数据,如何更为有效的使用数据,将成为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促使产品精算、风控管理、人员管理、内控审计等一系列流程,逐步产生深刻变化。

二,物联网+保险场景。物联网与保险场景的需求有着天然的契合。数据化的必然要求是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标准化,这就必然要求数据收集机制,较少依靠不稳定的人工,而是依靠机器本身。传感器也会登上保险的舞台,例如能够收集驾驶数据的车用传感、检测居家老人体温和运动状态的家庭监控传感,智能水表和电表也可以为保险业标的风控建模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这样,以前难以承保的事物将逐步会被纳入保险的保障范围。

三,智能、简单、动态。基于数据及规则,结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手段,可以快速获得合适保险产品,而产品的展示形态、在线投保和理赔流程、保单填写的自动化等都会让消费者具有非常良好的体验。而动态是指保险保障的范围、保费的计算因子等,在不同场景中动态变化,以适应用户的具体需要。

五,大型保险公司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比如平安、人保、泰康、泰保,在保险科技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因为它们一方面有资金、有业务沉淀,懂保险业务也有很成熟的团队。据不完全统计,15家持牌险企投资了48家科技类子公司(其中14家传统险企投资45家+众安在线投资3家),全行业布局在50家以上。

七,初创企业有机会在中小微企业领域保险服务市场获得突破。传统保险业务模式下,商险市场主要对面大型客户设计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个险市场面向个人客户提供针对性保险产品。但传统保险产品设计、线下销售及服务模式严重阻碍了针对数量巨大的中小微企业保险需求的挖掘和服务的有效触达,而基于移动互联、在线支付、全流程服务线上化及自动化、大数据行业风控模型及反欺诈技术等的保险科技应用,逐步实现业务模式的标准化、线上化、自动化、自助化,将可充分激发传统业务拓展模式下无法有效满足的中小企业保险需求。

保险科技与监管

2018年10月,银保监会下发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草稿)》征求意见,这个《意见稿》是2015年颁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升级,此次意见稿进一步将可不设分公司经营的险种扩容,对于不具备大量分公司资源的中小险企来说无疑是大利好。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中小保险公司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渠道加强创新、建立核心竞争力。此外,该意见稿也对续保服务、禁止默认搭售、反欺诈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另外,互联网信息披露和产品宣传也已成为今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的重点。

2019年2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通知》,提到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通过中介渠道业务主体给予或承诺被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其它利益。当中涉及到不可以用积分兑换来抵扣保费,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很多的平台利用积分给会员提供优惠,都会受到银保监会约谈,特别是在车险、健康险等领域,一些公司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另外,《通知》要求销售过程可回溯。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完整记录和保存互联网保险业务交易信息,确保交易全面记录、不可篡改。交易信息应至少包括:产品宣传和销售文本、销售和服务日志、投保人操作轨迹、留存网页快照等。因互联网保险业务产生投诉纠纷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应在处理过程中全流程还原交易过程和细节。因自身原因不能还原交易轨迹的,应按照有利于投诉人的原则处理消费者诉求。

钛资本研究院观察

保险科技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朝阳行业,也为广大科技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与银行业不同的是,保险行业虽然规模巨大,但保险业务属于低频业务,功能和产品也没有银行业那么复杂,但保险业务对于风控的要求则高于银行业,这相应为科技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保险业不像银行业那样受到高强度监管,这为保险业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钛资本研究院认为,无论是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投资人还是保险公司的CXO,都要有一个新一代保险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全局观,用数字化统筹信息化、用信息化辅助数字化,同步投资和建设信息化与数字化,最终创造具有高度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

THE END
1.深度洞察:中国保险市场现状趋势与未来发展全方位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加强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将基于提供的语料库全面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趋势以及未来发展。 一、中国保险市场现状 1.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依照统计数据全球保险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163773.html
2.2024年保险经纪业务现状分析标签大全保险经纪业务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保险经纪业务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保险经纪业务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保险经纪业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关保险经纪业务行业现状分析,可供参看:...https://www.chinabgao.com/tag/situation/bxjjyw.html
3.中国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形势分析报告2023第三节 2020-2023年中国保险经纪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100 一、保险经纪企业存在的问题 100 二、影响保险经纪发展因素分析 102 三、中国保险经纪行业发展建议 103 第五章 2020-2023年中国主要保险中介公司营状况分析 107 第一节 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107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3707983.asp
4.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导读: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5.经纪人经纪人可划分为一般经纪人和特殊行业经纪人。特殊行业经纪人是指从事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科技、房地产等行业的专业经纪人,必须通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专业经纪人员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 一般经纪人:所谓一般经纪人,是指从事国家允许公开交易,又不属于特殊行业的商品交易的中间商。一般经纪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就...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2230437_1102230437.html
6.2018级泛华金控——专业互联网保险中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1.1.3发展现状和前景 行业整体趋势 中国互联网保险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像保险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样。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从平台、渠道到产品、技术,从小规模标准化险种开始发展到寿险等相对大额且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从传统保险生态链环节的支持到通过技术手段改进保险的商业逻辑。 http://fmba.pbcsf.tsinghua.edu.cn/info/1027/1260.htm
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产业链分析报告精读一、发展现状 1. 行业规模及增长情况:中国保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重要的金融行业之一。目前,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持续增长,保费收入逐年增加。 2.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保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各大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营销策略调整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https://m.vzkoo.com/read/202402200bb1a79bbdea323f2517b3e1.html
2.保险经纪业务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研究和预测2024第一章:分析保险经纪业务行业特点、分类及应用,重点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对比、发展趋势对比,同时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供需现在及未来趋势。 第二章:分析全球市场及中国生产保险经纪业务主要生产商的竞争态势,包括2023年和2024年的产量 、产值(万元)、市场份额及各厂商产品价格。同时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以及...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931193.html
3.保险经纪的明亚样本:让普通人热辣滚烫在明亚经纪人的理赔服务图鉴中,专业、真诚、需求导向,这一切总能超出客户的期待,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明亚北京分公司销售经理撒永军出生于新疆,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北漂”,在这个城市里寻找人生的可能性。是保险让他在北京扎下根,找到未来奋斗的方向。深耕保险行业的8年里,他也经历过多起理赔,对保险有了更深刻...https://www.cet.com.cn/wzsy/kjzx/10039561.shtml
4.成都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成都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怎么样?工资待遇高吗?据统计,成都保险经纪行业50.8%的岗位拿¥6-10K取自687份样本。按学历统计,中专工资¥17.0K,按经验,应届生工资¥37.1K,按区域,武侯区工资¥16.7K。成都保险经纪行业招聘哪些岗位?。想了解各岗位工资待遇怎么https://www.jobui.com/salary/chengdu-all/ind-baoxianjingji/
5.台湾保险中介市场现状及趋势:代理人渠道逐渐被经纪人取代第十三个月定着率为31.62%,低于行业平均48.6%,带来额外的人力成本。加之行政及法律遵循等固定成本却愈来愈高,寿险因此逐步转型,不以业务员销售保单。 2、产销分离是市场趋势,保险经纪人潜力较大 台湾保险公司“产销分离”现象明显。虽然2006-2011年期间中介分销渠道的占比出现波动,但总体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保险...https://www.leadingir.com/hotspot/view/1251.html
6.20252030年在线保险经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全面剖析在线保 险经纪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为相关企业、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在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在线保险经纪行业的几个核心领域:一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探讨如何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https://doc.mbalib.com/view/185d096e2058a463673413d692c91bd2.html
7.2024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报告5.1.1 保险代理介绍 5.1.2 发展保险代理业务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 5.1.3 中国保险代理业务发展中的七大问题 5.1.4 中国保险代理公司的发展之路 5.1.5 保险代理市场存在的纠纷及应对策略 5.2 保险经纪市场 5.2.1 保险经纪介绍 5.2.2 中国保险经纪公司已成为保险市场上重要力量 5.2.3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现状阐述 5.2...https://m.20087.com/15AA177.html
8.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百科保险中介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看,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对完善保险市场结构,促进保险行业专业化经营,提高保险行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了解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现状,正确认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探索使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将对我...https://www.dby.cn/detail-103718.html
9.境外总承包项目工程设计职业责任保险(3)职业责任保险只针对专业人士在提供专业服务时由于过失、错误、遗漏造成合同对方或第三人的损失,这种行为是无意的,而且仅限于专业范围内的行为。 (三)发达国家的职业责任保险现状 在国际上,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行业被很多国家列为高风险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在国际惯例中是强制性的要求。[1]设计师...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73667
10.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9531515435#:保险的了解和看法 毅儿鹏:保险行业的现状 保险行业本是一个有益的领域,但目前受到一些不专业人员的负面影响。保险公司过度追求人员扩张和规模增长,导致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现象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业有望逐步走向成熟和良性循环。保险的价值认知 保险为个人带来的益处巨大,但...http://tt.ye-su.cn/yy/andt2tatsn9dysdst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