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入选201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观察者的第一手资料汇集而成的关于蚂蚁的书,作者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这些常常为我们所忽略的小家伙的故事,堪称中国版《昆虫记》之蚂蚁篇。
全书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蚂蚁王国基本情况的概括和描述,作者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蚂蚁王国之中的合作、斗争和权术谋略,也讲述了那些打入蚂蚁世界的食客、间谍和入侵者;第二部分则是挑取了众多蚂蚁家族和物种分成了15个典型话题展开述说,您将在这里看到不同的蚂蚁族群为了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伟大法则下所作出的适应性进化,以及让人惊叹的生存策略;第三部分则是专为愿意在观察蚂蚁之路上走得更远的读者所准备,包括了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蚂蚁饲养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告诫爱好者要爱护蚂蚁,对它们进行保护性的研究,而非破坏性开发。
尽管全书文笔轻松,如同讲故事般进行着诉说,但是,全书内容除去作者和其朋友的亲身经历外,所有的资料均来自严谨的学术文献或相应的专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获奖情况】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2014年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新知类前十名
【名家推荐】
在蚂蚁社会中,有真心的相互扶持,有各怀鬼胎的彼此利用,有声东击西的算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更有权术与谋略的交锋——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得多,而非专注于此、真心热爱蚂蚁之人,绝无法写出如此深入与准确的东西。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蚁学家周善义
在忙碌紧张、机巧功利的社会氛围中,这本书带着浓浓的自然气息,给人一种清新、可爱以及自由之感,触动到人们内心那块柔软。
——科普作家古生物学家邢立达
作为一名蚂蚁爱好者,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令人愉快地、引人入胜地知识读物,还是一部揭示人与蚂蚁关系、人类与蚂蚁社会本质的智慧书。作者与蚂蚁之间真实而迷人的故事、有着鲜明人物个性呼之欲出的蚂蚁、饲养蚂蚁的实用经验等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读完此书,我更爱蚂蚁。
——豆瓣网读者
【作者简介】
【精彩试读】
领地乃生存之本
领地能为蚂蚁提供食物资源和繁殖后代的稳定环境,要生存下去,领地必不可少、关乎存亡。
春天,活动过的气息和气味标记都随着漫长的冬季而消失,所有的土地再次变成“无主之地”,领地将重新划分。在掘穴蚁们生存的地方往往还有玉米毛蚁(Lasiusalienus),领地对于它们而言同样重要,它们需要占领一棵植物放牧蚜虫,这些蚂蚁酷爱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而蚂蚁则对蚜虫提供保护,这的确是奇妙的共生现象。
掘穴蚁和玉米毛蚁几乎是夙敌,来自不同巢穴的蚂蚁亢奋地抖动身体,彼此扭打在一起。这样的冲突会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然后,地面上会收兵休息,次日,战争可能还将继续。
玉米毛蚁在地面上善于大兵团式的作战,好像欧洲的正规军。如果你放一只外来蚂蚁在他们的巢穴附近,立即就可以招来潮水一样的蚂蚁大军,但玉米毛蚁单兵攻击力较弱。而掘穴蚁却完全相反,它们从不发动大规模的阵地冲锋,但它们行动迅速且单兵战力强,奉行的是“hitandrun”的战术。因此,玉米毛蚁很难成功捕捉到掘穴蚁,它们对付掘穴蚁的策略是第一只工蚁死死咬住掘穴蚁,减缓它的行动,等待援兵。而掘穴蚁则试图迅速杀死玉米毛蚁或用尾部喷射蚁酸迫使其放弃。因此,对抗的结局将取决于相遇的两只工蚁能不能速战速决。
但在地面上,玉米毛蚁往往会派出大批的部队攻击掘穴蚁的巢穴。掘穴蚁游击式的战术无法和玉米毛蚁大军正面抗衡,它们采取了防守的策略。所有的蚂蚁都退入洞中,几只掘穴蚁工蚁在入口处张开上颚进行防御,在它们身后则是大批的工蚁部队。玉米毛蚁没有掘穴蚁力气大,不能把堵着洞口的卫兵拖出来杀死,相反却很容易被对手拖入洞中消灭。因此,玉米毛蚁不敢擅自行动,往往在洞口形成僵持的局面。当玉米毛蚁大军退去的时候,掘穴蚁又在巢外活跃起来,一切如初。
除了地面,在地下巢穴之间有时会打通,往往引发争斗。实际上整个争夺是一个包括地面和地下的立体进攻与防御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