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详细的写一篇关于工匠收获蚁的日志大说细说就显得有些说不过去了~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蚁网的约稿也是一拖再拖,
想到这些我想我可能快疯掉了~~
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个人觉得这种蚁非常好养,
没有必要花精力去写一篇日志,
不过我还是来写了,
所以这篇日志我要写好写全面~~
朋友们再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来这里看了~
一年多以来,中国玩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渐渐认识并认可了工匠收获蚁,
毋庸置疑,工匠收获蚁是国内最适合新手饲养,最有性价比的收获蚁品种,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它们为什么最适合新手饲养~为什么最有性价比~
蚁后,生命力,繁殖速度,体型,多后制
以及饲养方法!
一.蚁后
工匠收获蚁产于东欧,每年四月婚飞,
和针毛收获蚁一样,婚飞后即产卵,工蚁会在一个半月后陆续羽化
对于同样是来自欧洲的原生收获蚁相比,
工匠收获蚁蚁后有更高的速度和产量,
这是因为原生收获蚁产于地中海沿岸,每年的11月份左右婚飞,
要在当地温暖而潮湿的冬天休眠,在来年的春天才会进行第一批工蚁的哺育,
人工条件下饲养的蚁后很难达到的休眠的标准,对蚁后的健康多多少少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人工条件下饲养的原生收获蚁蚁后很多都会出现不产卵,或者不孵化或者产卵吃卵的死循环~
举个例子,如果玩家5月份买新后,
如果是原生,就已经是半年的老后了,按理说可能第一批工蚁没有出来(由于人工条件下休眠效果不好)
而如果是工匠的新后,那么很有可能第一只工蚁已经出世了~!
综上,就是工匠收获蚁后的优点。
二.生命力
工匠收获蚁在适应能力方面更优于市面上其他的收获蚁种类,
这个是从他的生活条件决定的,
大部分收获蚁产于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中海气候不用多说,温和而湿润,
而非洲也是一直温暖而未曾寒冷,
但是工匠收获蚁不同,产于乌克兰的它们,每年冬天要面临-30度的严寒,
春季刚过15度就要准备婚飞,夏季当地最高温度也会超过30度,
可想而知他们的适应能力,都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自然选择出来的!
所以,工匠收获蚁是一种广谱生存的收获蚁种。
非常皮实,最适合新手饲养!
三.繁殖速度
这个一分为二两说,
第一是第一批工蚁的出生速度,
这个没得说,绝对压倒国内市面上的任何一种收获蚁,
距离婚飞2个月多一点,就能有20多只工蚁!
不管是原生,针毛,都没有它快~!
第二是小群落的增长速度,
这个我没有特别的资料,
但是从我这收过蚁的朋友得知,
1后二十多的小群落在短短的三个月会达到几百工的水平,
当然,我相信这只是特例,因为那位朋友住在环境极好的南方,天时地利人和绝佳~!
即使如此,还是给了我们很强大的震撼~!
四,体型
工匠收获蚁的体型大小和原生相当,
工蚁也同样具有分化~
对于原生收获蚁,综合我的饲养经验,
蚁后颜色鲜艳的工蚁未必会鲜艳,
去年我进过几个批次的原生,相信现在的很多朋友养的都是从我这里出的,
当时我留了一巢品色绝佳的蚁后,
头宽大,红色明显,腹部红分布广,
但是养到现在,大型工蚁的头红基本看不出来,
这个结果着实也让我很泄气~~
因为如果想证明工蚁体色和蚁后的关系,
仅一例就可以推翻正面结论,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蚁后在体色鲜艳的情况下,工蚁鲜艳的概率比较高。
所以我觉得,如果运气不好,碰到一窝不红的原生,还不如来一窝给力的工匠好~!
对于和强壮收获蚁的区别确实不大,个头,颜色都很类似,
但强壮的大型工蚁头部略扁,而且嘴巴子是黄色的,是个大花脸,
而工匠的头部会饱满一些,成熟后的颜色是黑色,
个人感觉还是工匠酷一点~!
看个人喜好吧~
五.多后制
之前认识一个老哥,曾经是我的一个客户,
从我这里入了n只原生,目的是合巢培养多后群落,
在承认他财大气粗的同时也对他这种探索精神无比的敬佩~!
可是后来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因为原生终究是单后制,那位老哥在接近成功的失败后终于音信全无。
而工匠收获蚁却不同~!
在自然条件下,工匠收获蚁是和针毛,铺道一样的多后制,
所以有了合巢的可能性,并非逆天而行,
但是,工匠收获蚁合巢是有风险的,多后的铺道养在一个试管里最后也会互相打斗致残而仅剩一只,
所以工匠同样有着这种风险。
好了,说了这么得多,
总结出来就两条:
蚁后强大的适应能力产卵能力,
以及第一批工蚁快速的生长水平,
小群落高速的生长速度,
决定了工匠收获蚁是国内市面上收获蚁中最适合新手饲养的收获蚁!
而适中的价格,
加上还不错的观赏性,
以及简单的饲养方法,
决定了工匠收获蚁也是国内性价比最高的收获蚁~!
======================================
下面就是饲养方法了:
温度:
夏季室温就好,不会热死的,
冬天最好保持在8摄氏度以上,因为这是土壤深层的温度,
再低的话蚂蚁肯定死不了,但是会受内伤~~!
湿度:
我个人不提倡干养,仙人掌还是需要喝水的,更别说蚂蚁了,
但是如果你住的地区可以干养原生,那么工匠肯定没问题~!
蚁巢:
这个是最重要的,致死率最高的,也是玩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
对于蚁后的饲养,遮黑的试管或者软管放在安静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
但是对于小群落(工蚁数量小于20的)
我还是提倡试管串联活动区,
这样是最保险的做法,
南方北方皆通用,适合整个的神舟大地,
大家可以参考我这张图片:
新手经常犯的错误有一下几种,
(也不能说是错误,算是走在刀尖上的饲养方法,永远不如串联法靠谱和稳定)
第一种是试管放在活动区里,试管口直接敞着,
且不遮黑,
殊不知这种情况会给蚁后带来很大的危机感,
永远找不到空气稳定,闭塞和黑暗的“家”
从而在无限的紧张中抑郁而亡,
我就知道有几个新手用蚁后生命的结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错误!
第二种是用试管口直接连接活动区,
没有试管塞,
这样会造成试管中的湿度不明显而起不到试管的保湿作用,
还有就是管内外空气流通无阻一样会造成蚁后和工蚁的烦躁,
轻者影响群落发展,重者蚁后暴毙。
前两种出现的问题的共性就是蚁后会优先死于工蚁,
很多经历过的玩家会不解,为什么工蚁都好好的,就蚁后死了~?
其实这是很顺理成章的,因为蚁后比工蚁更加敏感,所以更加容易的受到伤害~
第三种就是小群落用了过大的蚁巢,
同前两条,这个也会给蚂蚁带来很大的危机感,因为到处都是陌生的气味,
空旷而没有尽头,但这种情况下会先死工蚁,
工蚁会在无数次的觅食或者巡视过程中活活累死的~
随着工蚁的损失,整个蚁群也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而且过大的蚁巢也会被堆放垃圾引起环境的恶化,虽然收获蚁属相对干净,
但也应引起注意!
好了,这三种差不多涵盖了大部分的不稳定养蚁因素,
其他的待我论证后还会再加上,
这里肯定有朋友会怀疑,
因为他就是用上面的方法饲养的,感觉还不错~
这里我想说我上面的经验是细致入微的,
是从几十窝我出手的工匠收获蚁中仅有的几例负面消息中反馈回来的,
虽然是特例,(死亡蚁后的案例没有超过5,而我今年已经出了将近80只蚁后/小群落)
但是终究逃不过上面的几种可能,
所以我想说,如果不想损失几百块的大洋,还是照我的方法做,
更加靠谱而稳定~!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很累了,晚安!
你给我的那窝三个月也完成了从二十工到百工的跨越。不过现在降温已经基本停止产卵了,我觉得让他们休息一下也好,没给加温
我这窝工匠就是你说的饲养方法,但是繁殖没有我的原生给力,感觉差很多!郁闷!
怎么没和强壮收获,做对比呢?
对于工匠来说试管也非常合适,我就是试管养到了几百工,现在刚刚换到庄园里,效果还不知道,但我想一定会优于试管!至于保湿棉的亚克力,应该和庄园是一个效果吧。
嗯,产地现在已经非常冷了,所以生物钟决定现在不可能再大批产卵了,这也对蚁后是个保护,可以延长寿命。
没有过适应期吧
呵呵,感觉强壮现在被伪后现象弄得没有了什么可比性了~
群落发展不敢说很快,但耐干的适应能力比原生强一些!一个加气砖巢,一边养工匠,一边养原生,有次前几天忘了加水,原生暴毙了很多,工匠到没有!这可以证明工匠耐干的适应力比原生好些!
哦,原来还有耐旱性这个特点,看来我应该总结一下加上了~!
自从工作后就没来过了,今天偶然来访,越来越好了。
呵呵,多谢支持!
嗯,我也是北方,希望找一种对湿度要求不大的蚂蚁来养养,看介绍工匠还不错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