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95后”男子缴纳社保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这位来自杭州的小伙,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自己社保已经交满了15年,其“凡尔赛”式的发言引发网友热议,小伙伴们纷纷留下了羡慕的泪水。
那么,社保缴满15年意味着什么呢?满15年后还需继续缴纳吗?
今天跟小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缴纳满15年的社保,是不是就可以提前“退休养老”了?
No!并不可以!
首先,社保包括五种险种,它们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如果缴满15年就停保,虽然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养老金,但是无法享受终身医保。
其次职工要想退休,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现行规定;目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位小伙才27岁,在不考虑延迟退休年龄的情况下,距离退休年龄还有33年,并不能因为缴费满15年就可以提前退休,也不可能提前领取退休金。
而且养老金待遇的发放是跟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成正比的!因此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将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会更丰厚。如果在你交满养老保险15年以后不继续缴纳,相对于其他缴纳了20年,甚至30年(假设仅年限差异)的职工来说,退休金低于他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社保缴纳15年后继续缴纳是对个人本身有很大好处的。
二、医疗保险也很重要
按照国家规定,医疗保险需要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满足够年限——男性30年,女性25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上述案例中,杭州小伙养老保险缴满15年,只是一个最低年限。很多人参加工作的时候比较早,或者享受到了福利(如上文,拆迁缴满10年)已经缴满了15年。但还在工作的话,就应该按照规定继续缴纳。如果缴纳满15年之后不再参保,需要购买城乡居民医保或灵活就业医保,否则无法看病报销。
而且,近期广东、湖南等多省市发文明确,将逐步统一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至25-30年,未来全国也将同步提高年限。
因此,我们建议最好不要停缴社保。
三、社保缴费年限即将延长,只交15年社保可能领不了养老金
2021年,人社部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了将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我们95后还是应该继续将社保缴下去,无论是对我们个人的利益或者是国家来说都是好的。
四、个人如何缴纳社保?
正如马太效应,有的95后生已经缴纳满了15年社保,而有的却还在担心自己达不到15年的缴费要求。
如果失业、自由职业者或与单位不给缴纳的话,那我们该怎样处理社保问题?
1.城乡居民社保
城乡居民社保包含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同于职工保险),参保对象主要面对的是无业居民,农民,自由职业者等无固定工作单位的户籍人群。
如果想要基本的保障的话,可以考虑购买。
2022年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新标准为:最低缴费标准为年缴费1000元,最高为年缴费9000元。2022年北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最新标准为:学生儿童每人每年325元;劳动年龄内居民每人每年580元;城乡老年人每人每年340元。
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类城乡居民社保是有着严格的户籍限制滴,对外地人来说非常不友好,非户籍人员无法购买。
2.灵活就业社保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
缴纳灵活就业社保一般需要本地户籍才能缴纳,但是只包含了两个险种,保障比较薄弱。
注:广州、深圳、长沙、成都等城市取消了户籍地参保要求,具体流程请咨询社保局哦。
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当地有差异),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3.无工作、非本地居民缴纳社保方式:社保服务平台托管。
通过这种方式缴纳社保,本质跟上班缴纳职工社保是一样的。一般而言,通过第三方社保平台,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分为两部分:社保费用和平台服务费。
这种方式对比前两种而言;保障更加全面,平台专业的知识可以避免断缴风险,并且没有户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