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上三家的持股比例都比较低,所以无法并表或者权益法核算,在账面上大概率是以可供出售类的股权投资入账。在2018年后续的各轮融资中,蚂蚁的估值不断提升,以上几家公司也会相应在报表上调整蚂蚁的账面价值。这部分估值调整会影响保险公司的总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和内含价值,但不会计入当期利润。
蚂蚁最近一轮融资是2020年6月,具体估值未知。公开渠道可以查到的一条信息是,2018年C轮融资后,蚂蚁的投后估值是1500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彼时蚂蚁的总股本数已达到157亿,相当于每股价格接近或达到60元。如果这条消息准确,而且三家上市公司按这个估值调账,那么2018年的年报中,蚂蚁的每股账面价值就已经接近或达到了60元。
但我个人对这个1500亿美元估值的说法持保留态度。2018年蚂蚁的融资情况如下:
无论如何,根据蚂蚁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很难推导出2018年蚂蚁投后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的结论。前期蚂蚁的IPO定价约3000亿美元,同时IPO扩股基本扩了一倍,所以我感觉这个1500亿美元被理解为在当时的股本数下、上市的目标估值更合适。
无论如何,目前几家保险公司的账面上,蚂蚁的股权投资应该是有浮赢的,而且这部分浮赢已经体现在资产、净资产、内含价值中,但没有进入利润。
如果保守一点,直到今年三季报,这几家公司都是按每股36元左右的价格估值,那么上市前后的影响如下:
如果浮夸一点,2018年估值就达到1500亿美元,这几家公司都是按每股60元左右的价格估值,那么上市前后的影响如下:
以上估算使用了一些假设,所以具体数字的意义并不大,主要考虑两种极端情况后的影响区间。
首先,可以看出,蚂蚁对国寿财务结果的直接影响比较小,国寿体量大、参股少,而且投的也比较晚,边际上再增加5亿或者18亿浮盈对它的影响不大,远远不如权益市场波动1个百分点对它股票投资的影响;而对于太保或新华,这个影响不能忽略。可以看看太保、新华两家公司三季报里股票浮盈余额,与蚂蚁一只标的的潜在浮盈相当。
其次,边际上看,如果太保、新华的账面上,蚂蚁已经确认了比较高的估值,那么蚂蚁上市后股价涨幅不高的话,对这两家公司内含价值的边际贡献也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