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锦鲤”后,最近,支付宝新推出的一款“相互保”也“火”了。记者发现,这款由蚂蚁保险和信美联合推出的相互保险新产品,自10月16日上线以来,截至10月25日11点30分,其投保人数就已超过1083万人。而且,投保人数还在以秒数递增。
“相互保”到底有何魅力吸睛无数?市民怎样看待这款新的保险产品?
特点
“相互保”
打破传统模式受欢迎
支付宝的“相互保”即相互保险,一人得病,众人出钱,而这也正是保险最初的形态。
根据其官网公布的信息,“相互保”与传统保险模式不同,用户只需0元就可以加入,实际所需保费会根据所有加入者的实际出险情况进行分摊。从其目前公布的规则来看,“相互保”每月两次公示期、两次分摊,以每单出险案例来讲,每个用户被分摊的金额不会超过1毛钱。
举个简单例子,以500万人“相互保”成员为基数,公示100个出险案例,最高赔付金额为3000万元,加上协议中规定的10%管理费即300万元。那么在分摊日,就是500万人平摊3300万元,每人当期扣除保费为6.6元。如果不愿意继续分摊,用户可以在完成公示分摊后,选择随时退出。
“这种模式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前所未有,对传统保险行业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该业内人士说。
另外,作为一款重疾险,除了基本的健康告知外,“相互保”还要求客户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
市民
希望带动
整个保险行业的改革
“门槛低确实是一大优势。现在这个社会谁不生个病,一生大病,全家生活质量就要发生很大改变。希望真如宣传的那样,平均一个案例分摊不超过1毛钱那还是可以,就是不清楚,每个月会分摊发生多少案例。”从事电脑销售的市民张磊对此持观望态度,准备在“相互保”运营首月后再看情况“下手”。
市民夏薇更看好“相互保”上线后对整个保险行业带来的冲击,“说不定以后传统保险行业也会因此革新,以更加便民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提醒,“相互保”作为一种保险产品,市民在投资之前都需谨慎,不可盲目跟风。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蒋龙华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