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比价后,朱女士决定购买“盛世饰品”的小金珠。“不过这家店铺的金珠要求凑满1克金子才发货,否则就得等60天才发货。”朱女士表示,她连续凑了两周,共下单13颗金珠,可还是未凑满1克,无奈只能等长达60天的预售期了。
眼瞅着60天过去了,朱女士的订单却迟迟没有动静。多次催促后,“盛世饰品”才开始发货。一天、两天……金珠终于到货了,可拿到金珠的朱女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本想买一样大小的金珠用来串手链,没想到寄过来的只有1颗,明显货不对板。”
回到家后,朱女士用新买的克重秤复称了金豆,发现和发货单上标注的克重也不符:当时下单的13颗金珠共计0.24克,收到的发货单标注0.21克,但朱女士的克重称却显示0.14克。在联系商家退差价时,客服却声称只能按照商家称的0.21克退还0.03克的差价钱,并表示朱女士的克重称没有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要求其去金店复称。
货不对板非个例
针对朱女士的遭遇,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盛世饰品”客服咨询,客服表示该店铺按克重售卖,并承诺称:“金珠一般是一样大小,只是可能会有克重差。”“大小不会有很大相差。”当问到如何退差价时,客服表示需要提供发货单和复称视频,若没有克重秤,则只需提供发货单即可。整个对话过程中,客服并没有说复称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也并没有告知会收到和下单数量不符的金珠,反而承诺金珠大小相差不大。当谈到为何不按照页面标注规格发货时,客服三缄其口,仅解释:“店铺都是手工制品,做不到那么精准。”
除了淘宝天猫平台,记者在京东、支付宝、菜鸟、点淘等APP的网店中同样发现正在售卖的小金珠产品,其中有网店也存在类似的套路。“要杠那就杠到底,咽不下这口气!”近日,消费者小刘(化名)在小红书诉说了自己在京东某网店上攒金珠的遭遇。原来,小刘收到的金珠重量不足,店铺承诺补差价,但声称这个差价要按照大盘价格补。然而黄金大盘价格不停波动,小刘买的时候刚好处在高位,收到金珠后大盘价格走低。因此小刘不同意这个退差规则,于是店铺提示小刘退货。“可笑,卖怎么不按照大盘价卖?退差就按照大盘价,只能你赚钱,一说不同意按照大盘价退就让你退货,等了近一个月才发货,凭什么退款?”小刘对此很不满意。
显然,不少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金珠时都遇到窝心的体验:从预售发货,到复称重量,再到退差价,店家在交易时不明说,交易后却推三阻四,刻意抬高售后门槛,由店家自设的种种规则让消费者直呼踩雷。但由于平台红包通常只有一天的有效期,为了以最划算的价格拿到金珠,也有些消费者在收到货不对板的金珠时选择忍气吞声。
记者又就此致电京东客服,京东客服表示:“对于有问题的商家,我们肯定会扣信用分,或者扣保证金。但是具体能不能扣成功,还得看判责的情况。”
那么,网上买金珠靠谱吗?消费者该注意哪些问题?有分析称,正常的黄金交易都是实物交割,而网上流行的“攒金珠”玩法脱离了现货交易,具备“类期货”特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旦金价发生波动,很容易产生消费纠纷。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3月份,一批主打小金珠的网店密集关店,消费者预购的金珠到货无望。与此同时,曾有在深圳水贝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向媒体透露,金珠的水很深,不同的金珠纯度有别,很多金店回收时并不认可这些金珠。
律师:协商不成建议投诉举报
针对上述消费者的遭遇,上海秦兵(北京)律师事务所主管律师刘馨远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网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作为消费者有权获得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淘宝店经营者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变更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商品交易数量和形态。
对于“攒金珠”的消费模式,刘馨远表示,消费者要多了解此种理财知识,同时还要在大品牌经营店铺进行消费,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理财产品,自己要提高警惕,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造成自己财产损失。如果遇到上述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就此问题依法向经营者住所地或经营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