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幼儿故事(精选5篇)

为了解园长、教师及家长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认知,研究者选取了江西省吉安市两所幼儿园(农村园A和城市园B),深度访谈了这两所幼儿园的2名园长、6名教师和4名家长。分别对A园和B园的园长、教师和家长进行编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的责任承担以及与在园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

关于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问题,有7人认为幼儿园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责任,有4人认为幼儿园无论是否有过错都应该承担责任,有1人认为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并严格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来追究责任。

在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上,调查显示,有4人认为幼儿园是幼儿在园期间的教育管理者,其余8人认为幼儿园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或者临时监护人。

B园园长:我觉得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如果幼儿园方面有过错,包括教师和保育员在工作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幼儿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幼儿园没有过错,就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个在国家颁布的《人身损害赔偿解析》中有明确规定。

B园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伤,幼儿园当然要负责。我们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能帮我们照看好孩子,不让孩子发生任何伤害。这是幼儿园的义务。

可见,受访人员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认识并不准确。《侵权责任法》第38条明文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由此看出,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即如果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首先推定幼儿园一方有过错,如果幼儿园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并尽到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则可以免责。另外,在幼儿园与幼儿法律关系的问题上,受访人员大多把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等同于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我国《民法通则》对监护人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在其列。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幼儿园对在园幼儿承担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对幼儿的生命安全负有管理、监督和保护职责。明确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厘清幼儿园与在园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幼儿园对在园幼儿的管理范围

幼儿园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通常没有为幼儿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准备好赔偿金。那么,幼儿园该如何担负幼儿人身伤害事故中的赔偿责任呢?调查中,有5人认为可以通过保险制度,有3人认为应该通过上级行政拨款,有1人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募捐,还有3人认为应该从幼儿园收取的保育费中支付。

4.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幼儿园的应对措施

调查发现,所有受访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基本一致:首要的任务是及时救助受伤幼儿,在救助幼儿的同时应尽快通知家长。两位园长认为,幼儿园除了要尽到救助和通知的义务外,还应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请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很多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应对中小学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的通常做法是在学校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救护,或及时送受伤学生去就近医院救治,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这是有效化解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取得家长谅解的最有力措施。幼儿园发生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时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以达到合理、有效处理事故的目的。

三、讨论和建议

1.加强园长、教师及家长的法制教育

2.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3.建立幼儿园伤害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制度

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幼儿园伤害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制度,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高效、有序地组织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一旦发生,幼儿园最重要的职责是尽快救助受伤幼儿和通知他们的家长,这应该成为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线条画;教学;生活情境化;探索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线条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画种之一,特别是自由画画时,他们热衷于用线条来装饰画面,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孩子如此喜欢线条画?通过分析幼儿期心理发展规律与线条画特点,我们认为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幼儿的感知发展已具备了发现事物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以及发展事物间具有共同性的能力;二是幼儿的思维发展已经具备了对各种概念的掌握和判断,对于各种形状的线条可以正确识记;三是线条是绘画的基本要素;四是线条有富于变化并且简单易学的特点;五是线条黑白画独特的审美效果以及在幼儿丰富的彩色画中独树一帜,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绝大多数幼儿对画画积极性来之于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与欣赏。

一、线条画的内容生活化

教师着手整理以往绘画中的线条画内容,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遵循:

1、生活化的内容。在线条画教学中,我们从幼儿身边熟悉的物体入手,选择那些能唤起幼儿已有经验的物体作为幼儿学习的教材,使幼儿更容易也更愿意去表现和表达。在小班从画身边的物体(水果、饼干、毛线团、鱼、蜗牛等)开始,还有画自己的身体(小手、头发、脚丫、自画像、爸爸妈妈等);在中班我们选择:花仙子、毛毛虫、乌龟、刺猬、孔雀等动物为主的内容,在大班我们根据幼儿想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选择如:海底世界、飞鸟王国、外星人、阿拉丁神灯的故事等等。所表现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中的物、象,比较生活化,这样就容易唤起幼儿的先决经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大班幼儿线条画《外星人》中,由于幼儿刚好进行主题《我们的地球》,孩子们在主题中已急于了解外星人的秘密,因此当老师拿出一张长相奇怪的“人”时,幼儿就产生了观察的兴趣:“老师,宇宙中真有外星人吗?外星人真的长这样吗?”“老师。我在电视里见到的外星人不是这样的......“在幼儿的热烈讨论中,老师顺势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各种样子的“外星人”,因此理解起来很容易。最后每个幼儿也信心百倍地画出心中的外星人。

平时被忽略的花纹一一展现在了孩子的眼前:衣服上、布料上、家具上、扑克牌上、餐具、装饰品上都有着丰富多样的线条花纹,线条与图形花纹的有机组合,产生了神奇的美感。孩子采集了自己的发现,我们的墙面上又多了道风景,孩子的感官受到了冲击,学画的积极性持续升温。

二、教学过程生活情境化

1、变“抽象语言”为“具体语言”,运用故事,调动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情绪与效果。因此,在线条画教学中,合理巧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生动的故事情节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运用具体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因为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进入游戏情景。所以在线条画教学中,线条是比较抽象而又单调的“语言”,我们就必须变“抽象语言”为“具体语言”,实施在教学中就是过程的情景化。

例如,在“认识点、线”中,把点拟人化为“点宝宝”,并以“点宝宝变魔术”的情节贯穿始终,把枯燥、单调的点变成了形象的胖子、瘦子、爱睡觉的点宝宝、会跳拉手舞的点宝宝……,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学习欲望,“你想变魔术吗?”教师的一句话更是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接下来的认识线中,以“线宝宝跳舞”的情景设置,激起幼儿积极大胆的想象,幼儿已能把直、弧、曲线形象地想象为会跳圆圈舞、拱背、向左右扭腰等各种线宝宝,并且幼儿都积极愿意去尝试学习。

2、巧用声音创设情境,唤起表现欲望。比如幼儿画《漂亮妈妈》,放上抒情的歌,那优美的旋律,让幼儿充满了对妈妈的爱意,幼儿在爱的情感驱动下,在特别欢乐的氛围里首先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又紧密围绕表演情境进行大胆想象,从而唤起幼儿的表现欲望,产生灵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破过去一贯的传统临摹的教学模式。

摘要

关键词

幼儿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家园共育

一、生命教育与幼儿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在我国,香港地区于2002年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和价值教育;内地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的生命教育始于2004年。

目前,关于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可谓百家争鸣。这里引用冯建军[2]的观点,他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幼儿生命教育指的是在尊重幼儿发展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等途径[3],让幼儿认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的关系,最终让幼儿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达成全人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忽视幼儿生命教育

现在看重分数和技能的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仍然盛行,不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接受才艺训练,并且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孩子们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完整生命的存在。他们没有太多机会去认识自己、感受大自然,更谈不上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面临生命的空虚感,容易失去生活的热情,甚至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当代社会对死亡话题的忌讳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远古时期的人类能正视生死的话题,而越是文明的社会里,人们越是“谈死色变”。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亦是如此。老师和家长们对幼儿关于死亡方面的问题要么避而不答,要么无法正确解答。因此,幼儿对死亡往往无法获得正确的认知。

(三)传媒对幼儿生命教育的误导

在现代的社会里,电视、电脑等传媒工具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动画片和电脑游戏成了许多孩子的最爱。这些动画片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电脑游戏也让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欢乐。不过,由于孩子们没有渠道得到正确的生命教育,这些传媒中的错误的生死观很可能趁虚而入,并先入为主。电脑游戏包括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中都不乏死而复生的情境,这使幼儿似乎觉得生命并不重要,因为生命可以重来。

三、幼儿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幼儿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

现行的幼儿教学大纲较少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不少幼儿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教育部门应尽快确定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细化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编制幼儿生命教育教材,并进行生命教育师资培训。

(二)通过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

教师应不断探索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其中,结合绘本和说故事的方法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家园互动,促进幼儿生命教育

开展幼儿生命教育自然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如何将幼儿生命教育的理念推广普及给家长呢?

总之,幼儿的生命教育需要家园同心,不仅需要教师和家长从观念上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还要通过不断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幼儿更好地了解生命与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刘淑凤,刘红敏.倡幼儿生命教育,奠精彩人生根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109-110

[2]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自2006年意大利波里文化项目诞生以来,它的数字故事工具已被超过7620名包括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使用,年复一年开展。在意大利的传统学校环境中,历时数月,被应用于日常的完整的班级活动。

波里文化项目是一个意大利的学校竞赛,它要求班级在不同的科目中完成多媒体叙事,这些多媒体故事必须使用“1001故事”——米兰理工大学HOC实验室发明的一种流线型创作工具来进行制作。这种叙事格式基于两层结构:(1)短故事,由若干个标题构成(通常建议四到七个);(2)长故事,由附加上子标题(建议三到五个)的标题构成。在“1001故事”的教育版本中,每个标题或子标题由音频、文本及一段序列显示并与音轨同步的字幕图像组成。而专业版本还支持其他媒体,如动画和视频。

在第一年(2006至2007年度),此项目的比赛只针对高中。当时我们认为,这种任务对于更小的学生而言太难了。然而,一所小学用一个“自愿提交”的作品证明了他们的成功。因此,在2007至2008年度,竞赛也对小学和初中学校开放了。此后一所幼儿园“自愿提交”了一份作品,所以2008至2009年度,各学段的班级都参加了进来。下表显示了参与班级的数据(对应于约17100名学生)。在最初注册的参与者中,有75%的学生完成了任务,50%的学生提交的作品参加了竞赛(评奖过程历时将近2个月)。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定量和定性数据对它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数字故事的团队分析、对教师的在线调查(大约有60%的教师每年都会参加);焦点团体及半结构式访谈,分别涉及参与教师的10%和5%。在对当地一所小学长达三个月的情境调查中,我们的团队成员在教室或计算机室里与24名10-11岁的孩子及他们的教师一起工作并对他们进行了观察。学校中成功采用数字故事的条件

现实生活语境下共事的抛锚故事

例2:主持人:“石头,鹅卵石和岩石”报告了课堂上完成的艺术实验(图2)。这是一个关于如何教导幼儿园的孩子们将石头转换为精美艺术品结构的应用。这个项目的结果显示,即使是非常小的孩子(5岁)也能参与数字故事活动。

叙事是多元化的

一个“有效的”叙事工具必须在易于使用和不扼杀使用者的创造力之间取得平衡。由前所述,“1001故事”显然相当“严格”:信息架构是固定的(一组主题和副主题),用户可以插入的内容类型也受到限制(文字、图片和音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收到了一些带着不同“诠释”的作品。例如,来自欧洲的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提交的版本显示,仅使用黑色和白色铅笔也能创作出一个杰作。

例1:“打破规则”:马戏团(小学)。“马戏团”,是基于一个为期一年的学校活动,用数种方式“打破”了我们的准则:(1)音频极短全部少于10秒钟,尽管建议长度是一分钟或更多;(2)在音频中,学生们不是在“读”叙事而是像“有经验的演员”一样扮演角色,(3)每个主题只有一个图像,取代了我们的准则中所建议的4-6张图像。因此,叙事的节奏相当快。然而,结果是一个具有引人人胜风格的漫画,孩子们用他们发明的字符集制造出动画效果

例2“意想不到的内容”:“爷爷,和你在一起”是一个扎根于为帮助专门社区中孤独老人的学校项目的叙事(图3)。不同于大多数的传统叙事,叙述的结尾介绍了一些老人写给那些访问他们的孩子们的“音频信”。这个意想不到的内容非常地感人。

由波里文化项目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一,学生们参与了多项活动,如聚集想法、组织团队、设计情节、编写稿本、录制音频,选择及调整图像;其二,学生们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这些都超过了正常学校活动所提供的。

在波里文化项目中,我们每年都针对教育的效益开展具体的研究。我们用两个宏观指标来测量其对学习的影响:认知水平和情感水平。在波里文化项目这三年中,总共有318名成人教育者参与了这项研究:第一年有55名,第二年有110名,第三年有153名,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师。在第三年故事叙事经验总结的末尾,我们对在线提交给教师的网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评估表明,76.5%的教师认为整体学习的影响效果是最佳的,22.2%的教师认为是良好的(与传统活动对照得出)。研究显示,77.6%的教师认为波里文化项目比普通学校活动更能显著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67.3%的教师强调学生对他们的故事中所涉及的不同主题的逻辑联系和关系产生了更好的理解。另外,所有教师(67%打了5分,33%打了4分)发现,“1001故事”是培养媒介素养的一种非常有力的工具,即能够利用新技术“有效地创建、使用和交流信息”。

一位教师说:“孩子们有机会使用他们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交流他们的经验。”有些教师则强调在涉及儿童身心障碍的问题或被团队孤立问题上数字故事所产生的效果。一位教师提到:“在我的班上,有一个诵读困难的孩子。他15次甚至20次试图记录下他个人的部分而不想放弃。全班站在他周围欢呼,最后他成功了。”一名教师甚至宣布了他使用波里文化项目经验的意图:“使其他教师理解,使用多媒体能使那些通常比较乏味的主题变得有趣。”

用技术支持孩子们的叙事和故事创作的价值已经被一系列的研究所证明,而且已经被大批的创作工具所应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有潜力的工具:KidPad是一种允许孩子们在二维缩放空间里,通过使用绘画、打字及为优化同步协同输入的超链接功能(如使用多个鼠标)实现同步合作式数字故事创作的工具,它对有形接口的增加和手势识别技术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并研制出了能支持较大团队合作的“魔毯”;StoryMat和POGO项目探索了如何使用操场的隐喻来实现孩子们在故事创作中淘气的合作;2D或3D虚拟环境中同步远程协作式的数字故事创作也已经在例如FaTe2、MOOSECrossing或MyStoryMaker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而PUP-PET则是一个专为孩子们设定的、使用虚拟环境作为戏剧作业的教学基础的案例;EmergentNarrative(简称EN)淡化了作者和使用者之间边界的叙事发展的方法,它是指由人物之间的互动来决定、由用户的选择来控制其叙事演化的故事。

一、善于发现合适绘本,丰富主题活动内容

适合幼儿的主题往往是从幼儿自身、幼儿周围的环境中挖掘的。每次开展主题活动时,都可深入寻找发掘有关的绘本。例如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为丰富主题,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及人与动物的自然和谐,并产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我们选择有关动物的绘本放入阅读区让幼儿自由阅读,如《大猩猩》、《避开恶猫的方法》、《谁的尾巴》、《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绘本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

2.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应的绘本。

小班幼儿阅读水平相对较低,通常他们喜欢书中人物的形象,而对故事情节不是很感兴趣,对于故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层知识性内容的水平。例如小班开展主题《我爱我家》,选择合适幼儿的绘本《我的家》。书里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和情节,教师引入活动后,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绘本中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爷爷看报纸、奶奶煮饺子、爸爸做运动、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等情节内容,丰富幼儿有关主题知识经验。

二、充分挖掘绘本价值,促进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早期的情感教育,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绘本贴近幼儿生活,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例如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我们选择情感类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鸟窝里的树》和《长大是怎么一回事》等,绘本中的形象画面及简单易懂的文字更直接有效地促进幼儿对此主题内容的情感体验。绘本《鸟窝里的树》所要表达的“爱、感恩与关怀”是大班小朋友应体验和学会表达的情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展此活动,从“封面导入、自由阅读、师幼共读、情感提升”四大块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探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带领孩子进入关爱的世界,体验爱的情感。读完绘本后可提问:“你喜欢鸟先生和鸟太太吗?为什么?”让孩子们明白鸟先生和鸟太太不但爱护小树苗,而且爱护小宝宝,动物们也愿意帮助鸟先生鸟太太想办法,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帮助别人。

三、巧妙利用绘本内容,促进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环境的创造是幼儿的“隐性课堂”。幼儿园环境的创造是幼儿交流的载体,是引发幼儿与他人讨论和交往的平台。运用绘本创造主题环境,不仅可以营造主题氛围,还可以充实主题教学,并调动幼儿各种感官认知、探索主题内容。

1.布置绘本墙,装饰美化主题环境。

班级的绘本墙是开展阅读活动的一个延伸辅助区域,有效整合绘本中的主题资源,用绘本的画面装饰丰富主题环境,不仅温馨、美观,而且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选择绘本《火车火车呜呜叫》创设绘本墙,将绘本中的“一列小火车”布置上墙,提供绘本里的小动物,通过扮演小动物,学习绘本中的角色对话,让孩子与绘本墙互动。通过绘本学习,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名称及上车时要排队,学会安全乘车、懂得相互谦让的道理。又如以绘本《南瓜小房子》创设情境表演,喷绘一个“大大的南瓜屋”放在表演区,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扮演角色帮助小伙伴们,幼儿透过绘本故事学会团结友爱、助人为乐。

2.借助绘本内容,拓展延伸主题内容。

四、提倡亲子共读绘本,提升主题活动经验

一个主题的开展,幼儿园单方面难以发挥它的最大教育功能,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传递给家长主题内涵,促进家园合作呢?以绘本为媒介,促进家园共育,挖掘主题的最大教育价值。

1.亲子阅读,丰富主题经验。

亲子阅读是绘本阅读的运用方式之一。因为阅读区的绘本数量有限,幼儿自主阅读的水平有限,所以在园期间无法真正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所以,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借阅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例如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提供绘本《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作为主题内亲子阅读材料之一。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共同了解城市生活与乡下生活的差异,激发幼儿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THE END
1.车险案例真实故事讲述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车险案例真实故事讲述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326758
2.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分析当前形势与背景 明确问题 头脑风暴法(或脑力激荡) 选择备选方案若干 ?分析可能的利/弊 克服可能的弊端 ?建立最终行动方案 头脑风暴案例:如何提高销售业绩? 头脑风暴法游戏:人生面对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二.不成功团队的特点 案例:三个和尚振兴寺庙的故事 ...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10.html
1.保险理念小故事?业务理念小故事?大道理:有爱就有财富,有爱就有成功,有爱就有一切。保险,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真正的爱。 二、业务理念 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请两个木匠雕琢老鼠,两个工匠手工高明,雕得活灵活现。国王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终想凭感觉判第一名木匠胜出。 第二名木匠提出抗议,他认为老鼠雕得像不像,应该让猫来判别。 http://www.gzhuiyi.net/shaoer/263760.html
2.团体意外险“不保险”权益维护不容缓A公司在某保险公司为老李投有团体意外险,但该保险公司认为,老李实际从事的交通路运工作,投保时填报的职业工种却为销售,以投保时职业类别与出险时职业类别不符为由,拒绝就老李的死亡进行赔偿。老李的妻子及三子女遂将某保险公司作为被告、A公司作为第三人诉至河南省息县人民法院。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181410.shtml
3.案件质效提升年丨团体意外险“不保险”,权益维护不容缓老李在工作期间并未变更过职业,老李从事运输、装卸产品的工作亦属于销售业务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单独从事交通运输业中的陆运工作,故老李的职业类别属于某保险公司的承保范畴。老李在为客户运输、装卸货物过程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亦属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意外情形,某保险公司应当予以理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66720
4.星火保案例分析:真实客户故事与经验分享在当今社会,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保险成为许多人的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星火保的真实客户案例,探讨其产品特点、服务优势及用户反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星火保的视角。 https://www.shxwcb.com/1254979.html
5.数学论文范文(通用14篇)四、数学与应用数学案例分析 比如,以保险精算师为例,我们需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熟练地运用各种各样的现代数学方法,对未来变化作出一个科学的预判,同时还需要有坚实的经济理论方面的基础,对于法律、税务制度和财务会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尤其是对风险要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处理风险的能力,由于普通的精算...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10317182158_868765.html
6.意外保险案例真实故事篇3:意外保险案例真实故事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采取了两种策略,以期引导“真实”,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一、“正视”和“反观”———还原“真实” 真实不等于完美。尽善尽美永远只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背影》中的“父亲”,他外形臃肿、说话啰嗦、动作迟缓,令“我”厌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gtfjk8.html
7.13个大数据应用案例,告诉你最真实的大数据故事[通俗易懂]现在就让我们从下面十三个大数据应用案例来了解下最真实的大数据故事把,并鲜明得了解大数据在生活当中实际...大数据应用案例之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并非技术创新的指示灯,然而MetLife保险公司已经投资3亿美金建立一个新式...不过真正能体现MailChimp未来价值的则是该公司对这些邮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MailChimp的一个重要任务就...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94218
8.廉政教育案例分析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廉政教育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充分认识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是拓展源头防治,把反腐倡廉融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的需要 ...https://www.gwyoo.com/haowen/207128.html
9.保险案例真实故事保险案例真实故事及分析一个万能险退保的真实案例这是一个我经历过的真实案例,当初给一位老师设计了万能险,但是第二年她并没有续费,因此退保了,但是没想到意外就发生了,她不幸掉进河过世了。[来源:杭州平安人寿郑佩芬http://quick.xiangrikui.com... 保险案例真实故事及分析 ...https://m.shenlanbao.com/he/311619
10.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得分攻略套用,也可以称为改写。故事是别人的,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这类作文,如果再创造的成分教多,且能判断该考生的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及格分以上给分,但不能超过40 分。 仿写。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http://www.dongyongedu.cn/n161229.htm
11.销售心理学案例分析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没有主见,逆反思维,只想坏的,不想好的。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销售心理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销售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1 1. 厚利之策:让一分利给顾客 鲍洛奇从不使用廉价竞销的方式,他的方法是“厚利多销”,希望自己的每件产品都能带来最大限度的利润。他认为,对于一个没有多大实力可言的企业...https://m.yjbys.com/xinli/xiaoshou/185350.html
12.7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买保险的意义是什么当初花小钱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拖到大问题出现,才觉得保险真的有用。这种案例在我身边很多,并不是只有远房舅舅这一个案例。 故事二 今年3月份的某一天,我正在开会,有个朋友连打两次电话,我都没接到。 这个朋友是演艺圈人士,平时没重要事情一般不联系。我以为他有新栏目需要我,回电话后,才知道他生病了,得的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7/01/64137388_1134270780.shtml
13.初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12篇(全文)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并以此方式拓展学习的时空,增强学习的能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w5wr9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