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月1日以后,全国所有的医保统筹区基本上都完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制度的改革,并已开始实施。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制度的建立,对于个人账户划入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在医保制度改革之前,城镇职工医保是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管理的方式,个人账户划入的资金,除了个人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2%划入以外,单位缴费部分,还要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划入,平均划入的比例为3.8%左右。
退休人员划入的比例还要更高,基本上能达到4%左右,有的地方是按照本人的养老金作为划入基数,有的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划入基数。改革前虽然个人账户划入的金额比较高,但在门诊看病就医,到定点的药店买药,只能由个人账户或是现金来支付,统筹基金不会报销一分钱,只有住院才能报销医疗费用。
医保制度改革以后,不管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的金额都会有所减少,特别是退休人员减少的幅度更大。虽然个人账户减少了,但在门诊看病就医,到定点药店买药的费用,可以按照当地医保制度的规定,至少报销50%的费用。
改革后,医保基金的管理还是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的部分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通过门诊报销的方式来进行弥补。自己平时很少看病就医的人,很少去药店买药的人,相当于就是为医保基金做贡献。
既然改革方案已经全面实施,那么我们看病就医的方式,到定点药店买药的方式也要调整,要不断适应医保改革以后的新形势,新方式。
过去由于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比较多,门诊费用不报销,很多人患了小病,比如普通的感冒,头疼脑热等小病,几乎不去医院,就在家附近药店买点药就解决问题了,只要是药定点的药房,个人账户资金都能刷社保卡支付,或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来支付。
改革以后,对于定点的大药房,分为A类定点的大药房和B类定点的药房。
A类定点的大药房,是开通了门诊统筹报销支付权限的大药房,这类大药房除了保持原来的个人账户支付权限以外,还增加了门诊统筹报销支付权限,可以实时结算门诊报销的费用。
B类大药房就是以前的定点药房,以前的定点药房,要升级为A类定点药房,需要新申请门诊费用支付结算的权限,经过医保部门审核以后,才能报销门诊费用;如果医保部门审核没有通过门诊费用结算权限的,只能结算个人账户的支付。参保人如果在B类药房去买药,就无法享受到门诊报销的待遇。
在医保制度改革以后,我们到门诊看病有两种渠道,一是到附近定点医院的门诊去看病,买药,这样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内的合规医疗费用可以按比例报销并实时结算,个人支付部分可以用个人账户结算。
二是如果不愿意到大医院的门诊去看病的,可以选择家附近的的A类定点药房,或是开通门诊报销权限的诊所买药。
在进入这类定点药房时,首先要向服务人员咨询,是否可以报销门诊统筹费用等,如果开通了门诊报销统筹费用的,这类药房一般都可以通过电子处方的方式为你开药方,这样就可以享受门诊报销至少50%的费用。
从我一年多看病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我家附近开通了门诊统筹费用的大药房也有几家,而且门口都有标志,有告示;同时我家附近的很多小诊所,也都是开通了门诊统筹费用报销权限的,在这些诊所开药、报销也非常方便,同时也可以节约个人账户支付金额,享受到门诊报销的实惠。
小诊所虽然方便实惠,但药费相对比较高,因为小诊所没有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的范围。但在正规的医院,比如社区医院,一级以上的医院等,基本上都纳入集采的范畴,到医院门诊看病开药,对于支付限额比较小的地区可能更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实施,个人账户有所减少,门诊费用可以报销的新形势,我们要善于改变过去买药的思维习惯,尽量选择到A类的定点大药房,或是定点医院的门诊去看病买药,既可以减少个人账户支付的压力,同时也能享受到门诊报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