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企业安心生产,保险保障要紧跟上
海南省推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之后,已有福建、江苏、广东、江西、云南等地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第一单先后签发落地。通过政保合作,在地方财政支持下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险保障,在当下这个特别的环境下很有必要。专家建议,让企业放下包袱,积极投入复工复产,政保合作模式值得推行。
眼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有序复工复产,力争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抢回来。不过,也有个别企业复工复产后出现了集聚性疫情风险,因此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一人患病,全企隔离”的风险仍存顾虑,担心复工后因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导致停工停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性。
海南首创复工复产综合保险
日前,海南省推出了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支持重点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复工复产。
据了解,这款全称为“海南省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的保障产品,是海南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等保险公司在海南银保监局的带领下,用两天设计完成的。首批将涵盖100家重点企业,每家企业保险金额为200万元,保险期限为6个月,单家企业保费12万元,海南省财政厅将按保费的70%予以补贴,企业自担保费的30%。
具体赔付为,单家企业赔付上限为200万元,其中针对工资支出,以其隔离当月工资作为基准核算,每人每月最高赔偿限额6000元,疑似病例或一般被政府强制要求隔离的人员,最高赔偿期限14天,确诊病例最高赔偿期限自隔离日起至治愈止。针对隔离费用,政府主管部门要求隔离的人员每人每次事故赔偿1000元。针对制造企业在产品损失,按照在产品的实际损失计算。
海南“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应该是全国第一个由省级政府推行的政保合作,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风险设计的保险产品。保险保费由省财政和参保企业共同分担,并采用共保模式,由省内12家财险公司共同承担保额2亿元的风险敞口。
海南银保监局负责人易细纯说,帮助企业消除复工复产后顾之忧,为疫情防控所需医疗物资以及各类生活物资的供应提供了更多保障。
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栋认为,综合保险产品的推出,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有利于推进当前情况下的企业复工复产。
据了解,海南省推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之后,目前已有福建、江苏、广东、江西、云南等地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第一单先后签发落地。
保障覆盖面尚需扩大
在我国,政保合作领域并不少,实践证明也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比如,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医疗健康保险领域的合作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让企业放下包袱,积极投入复工复产,政保合作模式值得推行。
“建立复工复产保险保障,在当下这个特别的环境下很有必要,这是从社会层面建立一个复工之后,对企业可能面临风险的一种转移或保障机制,非常有现实意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王和说。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绪瑾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政府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具体保障,这种合作模式对恢复经济建设,保障企业和企业员工利益很有价值。
目前来看,通过政保合作,在地方财政支持下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险保障的,海南省力度很大,江苏徐州市和浙江宁波市的支持力度也不小。
徐州市的保障内容与海南相似,财政支持的比例一样,只是具体措施略有不同。徐州各类复工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或产值确定投保方案,保险金额分别为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对应保费3万元到30万元。企业出险后,保险公司24小时内赔付到位。宁波推出的专门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性复工防疫保险,每家企业保费为2000元,其中政府补贴50%。
除了政保合作,商业保险机构也在单独提供类似保障。比如,人保财险云南省分公司推出了企业复工复产综合保险方案,但此保障方案是由企业财产险、附加营业中断损失保险及雇主责任保险组合而成。众安保险前不久也上线了“营业中断险”,每日赔付800元,保险期限60天,最多连续赔付14天。
风险防控提出更多问题
“海南的模式是多家保险公司共保,而且约定了2亿元的封顶线,所以风险可控,但进一步的评估和控制风险还需要积累数据。当然,2亿元的风险敞口对12家保险公司而言已经不算小了。要完善这款保险,可以考虑不仅限于100家企业,为了保证公平,有必要扩大投保企业的范围。”王国军说。
相比风险,王和更关心这种保险能否真正发挥保障效果。
记者注意到,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也推行了政策性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石滩镇政府会根据企业投保费用总额,将财政补贴分为50%、60%、70%三档。目前虽然该镇辖区内111家规模以上企业已经100%复工,但也只有10余家企业明确表示将参保。
不管怎样,降低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风险是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单肩难担如此重任,因此政保合作共建保障应该加快节奏。只有这样,其中的合作模式、保障结构、资金管理等问题才能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