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面向中文医疗大语言模型的开放评测平台MedBench更新评测榜单,医渡科技大模型(评测名:HH-YIDU-Med)以综合得分61.3分的出色成绩登顶榜首,成为榜单中首个综合评分超过60的医疗大模型。MedBench评测榜单节选MedBench是由上海AI实验室和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
12月21日,由医渡科技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协办的“2023医疗智能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以“智绘医疗,创见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医疗行业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会上,医渡科技自主研发的医疗垂域大模型正式发布,医渡科技与华为在会上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并联合推出智慧
随着医疗AI产品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疗AI公司的产品开始在医院落地试用打磨。尤其是在放射影像领域,一些大三甲医院放射科的医疗AI合作伙伴甚至超过了10家。在重医附一院放射科,就有7家医疗AI公司需求与其合作。面对市面上众多医疗AI产品,重医附一院是如何选择的?他们使用医疗AI产品的出发点又是什么
——“AI赋能新药研发”主题对接会分析测试百科网2021年8月25日,由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领域中心主办的2021年ABO联盟第二期圆桌会——“AI赋能新药研发”主题对接会在北京召开。ABO联盟轮候主席、蛋白质药物国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科技巨头们纷纷瞄准这一趋势,加大在“AI+医疗”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以期在这一新的赛道上抢占先机。”近期,AI+医疗板块在股市中表现活跃。根据2024年3月20日的交易信息,AI医疗概念股表现强劲,塞力医疗、贝瑞基因、兰卫医学涨停,
近日《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带来了有关渡渡鸟生活的新见解。为了了解渡渡鸟的繁殖行为、生长和换羽习性,南非开普敦大学的DelphineAngst及同事检查了来自毛里求斯不同化石区22只渡渡鸟22块骨骼的微结构。其中多块骨骼样本来自幼鸟,作者认为渡渡鸟一开始快速生长达到性成熟,之后经过多年时
记者获悉,历时3年建设的“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日前正式通过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综合绩效评价,标志着我国医疗影像AI实现了从“实验室”科研到“医院”临床应用的全链路贯通。这项“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于2021年启动,由腾讯担任项目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历时3年建设的“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日前正式通过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综合绩效评价,标志着我国医疗影像AI实现了从“实验室”科研到“医院”临床应用的全链路贯通。这项“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于2021年启动,由腾讯担任项目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5月18日晚间,稳健医疗(300888)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6.52亿元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5.55%股权,并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向湖南平安医械单方面增资。5月18日晚间,稳健医疗(300888)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6.52亿元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5.55%股权,并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向湖南平安医械
2017年年底,郑众喜在华西医院参加了一场人工智能研讨会,很多科室都谈到了医疗影像AI,医生们认为AI需要在大量精准专业标识的影片基础上才能做到智能。华西医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当天一场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演示中,通过云端上传了12张检查图像,不到10秒筛选出息肉、
当医改遇上AI+互联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让你见识智慧医疗黑科技9月11日至13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OFweek维科网、深圳市贸促委等承办的“2019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7,8号馆举办。本次展会以“发展智慧大健康,打造产业新引擎”为主题,为促进生命科学、智慧医疗技
1、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普遍研发力度较大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行业技术研发实力要求较高,研究单位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研发的持续投入,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利技术持续更新。从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代表企业研发投入情况来看,2022年行业上市公司中,东华软件研发投入最大,其次是卫宁健康、华大基
2023年4月28日,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院医联宣布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大模型驱动的AI医生——medGPT,该产品目前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并计划于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医联medGPT目前已经拥有近3000种疾病的首诊能力,覆盖80%以上的成年人疾病和90%以上的0-12岁儿科疾病。医联medGPT采用大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AI)在现阶段并不是要取代医生。在诊断过程中,AI能为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对医疗行业来讲,这就是巨大的进步。”9月6日,在腾讯优图和《科学》系列期刊联合举办的首届计算机视觉峰会上,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贾佳亚强调了AI在医疗中的角色——辅助,而不是替代。
一百多年来,现代医学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医疗实施过程、药物研发及评价、药品疗效信息、基因信息、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等积累了大量数据。在数据驱动的医学时代,如何从海量医学数据中找出数据的价值所在,解决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利用好数据挖掘所带来的竞争力,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和创新。当前,适应于生物医学大数据的
经过1年多精心准备,NEJMAI第一期今晨正式上线(ai.nejm.org)。我们在此发表该刊主编IsaacKohane教授撰写的社论。Kohane教授和该刊常务主编CharlotteHaug博士曾多次参加NEJM集团与J-Med共同主办的AIMS年会。在Kohane教授看来,“无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
医疗市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互联网企业必须与传统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与医保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发展。由此,“颠覆医疗”悄然转化为“拥抱医疗”,“互联网医疗”也逐步演进为“智慧医疗”。在智慧医疗之前,“互联网医疗”的提法一度大热,2014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元年”。而在互联网医疗之
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也在无形中推动医疗行业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医疗,或将改变错综复杂的利益现状,使传统医疗行业改头换面。不久前,百度公司宣布对医疗事业部进行重大改组,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AI)领域
近日,北京市政府再次展现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前瞻性和领导力,发布《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医疗等多个关键行业,构建智慧城市的未来图景。在医疗健康领域,北京市正积极推动医疗大模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打造“北京医生”医疗大模型平台。该平台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改革还在早期阶段,而它的兴起给了所有有梦想的创业者机会,敏锐资本从中也嗅到了商机,有资本助力也能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国内的创投圈日子不好过,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蔓延至今的资金荒,令经历过2014年的PE/VC们苦不堪言。募资难度提高源于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