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网络直播渐渐进入人们生活,迅速崛起的电商直播,以极强的爆发性,让山下湖珍珠产业发生着巨变,越来越多的“珠二代”“蚌二代”回到家乡,当起了主播,玩起了直播带货,他们让珍珠走得更远。
这里也吸引着更多的外来年轻人创业,他们也纷纷加入到珍珠主播大军中。
今天
这些主播自发组成了
“网络安全传播联盟”
希望能一起为社会平安出份力
01
主播童慧娟
刷到开蚌直播流量很高
我带着直播装备来了山下湖
主播说:我发现开蚌这类直播的流量很高,就带着直播装备,转战山下湖。
童慧娟在淘宝直播的名字叫:珍珠萝莉童童,这和她的长相很贴合,小小的个子,娃娃脸,大眼睛。
她是最早加入淘宝直播大军中的一员。
来自衢州江山的她到杭州学了3年服装设计。毕业后和男朋友一起创业,她说当初加入直播,就是“想赚钱”,“很多自己想买的东西都买不起”,她开始琢磨怎么杀进这个当红职业。
“有撑不下去的感觉”,童慧娟下直播后会悄悄哭,“我想过放弃”,男朋友知道了,会安慰鼓励她再试试看。
3年前,她刷到开蚌的直播,发现这类直播的流量很高,“感觉比较有前景”,一打听,他们都是从山下湖拿蚌的,就带着直播装备来到山下湖。
那会儿,童慧娟和男朋友也牵手结婚了,小两口撑过了最难的时候,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02
主播何洁利
请网红和明星
来为自家产品带货
主播说: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学电子商务,觉得很虚,但我想学这个,我希望自己所学和家里资源匹配,带来额外的增长空间。
22岁的何洁利,留着一头短发,黑色T恤,墨绿色的五分短裤,看起来很飒。店铺里陈列架上,既有加工完成的珍珠饰品,也有半加工好的珍珠原材料。
店里有人进进出出,他们大都是在山下湖做珍珠直播销售的,“山下湖做直播的,无论在哪个平台,都是我的目标客户”。
何洁利是诸暨山下湖镇人,父母白手起家,在珍珠行业打拼了二三十年,从一个小摊铺打拼到了如今三间店面的大商铺,而她作为“珠二代”,想把父辈的产业跟着时代的步伐,再上一层。
做直播并不像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何洁利逼迫自己调整到“嗨”的状态,“开播了,这三个字对我好像有一种仪式感”。
“直播中越亢奋,下播后,情绪回落就越厉害”,何洁利说,“压力很大。”
现在,何洁利还会请网红、明星来为自家产品“带货”。对走电商这条路,有自己的坚持和主张,但她也知道父母坚持的这点——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靠的都是品质和诚信,她一定要继承。
03
主播张海涛
郑州“岳云鹏”创业新起点
从山下湖开始
主播说:在直播时,我讲得很实在,我不说花里胡哨的话,也不玩花里胡哨的花样,顾客相信你了,就会买。
他是郑州人,曾经做过鞋子批发商,开过鞋厂,这一次,转换跑道,带着老婆进入珍珠行业。
当时,他背负着开鞋厂亏损的几百万元债务。
刚开始,他们去市场上找货源,人生地不熟,“买的东西价格略高一些”,张海涛没抱怨,权当作是学费,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熟悉的进货渠道,得心应手起来。
前年,直播销售模式已经风靡电商圈,夫妻俩轮流24小时全天候做直播零销。
现在,张海涛一家人都到了山下湖生活,这里是他创业的新起点,也是他的新家,“我想为这里做点什么”。
04
主播袁沛权
杭城大学生“创业之星”
投入两百万研发
主播说:我这条路,只能自己走出来,我靠不了任何人,这段过程还是要熬的,我从来没想放弃过(说到这,他的眼睛红了)。
33岁的袁沛权自认是一个技术男。对于眼下从事的珍珠生意,他依然想运用技术来搅动这一门传统行业。
他在杭州读大学的时候,曾是大学生“创业之星”,发过传单,拉过赞助,做过旅游销售,卖过台灯,卖过卡……这些经历让袁沛权比同龄人多了些历练,也打开了人脉。
6年前,袁沛权从杭州回到家乡,人生另起一行。
山下湖珍珠市场里,和袁沛权一样年纪的人,很多都是“珠二代”,他们有着父辈打拼下来的人脉、资源及资金,这些袁沛权都没有,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大学时的生活费是父亲在工地上顶着严寒酷暑苦干换来的。
2016年,袁沛权开了珍珠饰品店。也是这年,他开始直播,卖自己设计的珍珠成品,模特是他老婆,两三年积累下来,有了一定的客户群,赚了几百万元,生活算有了起色。
这时,袁沛权又有了新点子:想做一种和日本Akoya(阿古屋)珍珠媲美的珍珠。
前年,他找到母校——中国计量大学,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实验室,搞研究已经花去200多万元,但目前,他的研究还没得到认可。
“市场里跟我拿珠子的一个都没有。”但袁沛权没有放弃,“我的珍珠没那么白,但绝对比他们亮,我想保持珍珠本来的颜色”。
05
主播詹昂卫
到杭州创办直播机构
培养了20多个主播
主播说:直播这一行,就好比让导游拉了十辆大巴车的游客来我们店里,但是最后他们买不买珍珠,还得看我们的营销能力、产品款式等。
31岁的詹昂卫是个“珠二代”,从小边读书边玩珠子的他了解珍珠,也了解直播,有着不同于父辈的“生意经”。
詹家的珍珠产品说起来名气可不小,很多明星和网红都被邀请来直播带货过,在明星热度加持下,一场40分钟的直播能有600万的成交额。
但其实,扣除佣金后,利润很少,詹昂卫觉得用自己培养的主播,才是王道。
詹昂卫的父亲詹建林,说起他,业内没几个人不知道,算是前辈,他一手创办了从养殖到加工一条龙的公司,珍珠年产量在山下湖整个珍珠市场,排在前三位。
在詹建林眼里,儿子詹昂卫走的是创业路线,一开始,他觉得不靠谱,但现在,他也开始刷抖音、看直播了。
詹昂卫和朋友在杭州滨江区一起创办了一家负责直播的机构,培养了20多名主播。
他打开手机,翻到他们刚开设的抖音账号,视频主角是个酷酷帅男主播,一串大珍珠在脖子上绕了两圈。他发布的短视频里,都是男主播和小伙伴的日常,而珍珠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
06
主播李泽欣
从“浪子”到“珍珠大叔”
他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主播说:这么远从外地来诸暨,不为了成功,难道是为了当卧底吗?我很愿意更多地去了解珍珠,因为我什么都没有,只能努力。
“我很混(音同‘浑’),但是我不坏。”
“特别爱喝酒,喜欢浪,曾经一个人去丽江把钱挥霍光了,还欠了几十万元。”
“来这边(山下湖镇)时身上只有五千元,是找人借的。我觉得那是人生的低谷,也是最后的机会……”
“珍珠大叔”,本名李泽欣,广东人,胡茬子配上精修的眉毛,呈现着一张俊朗的脸。
李泽欣搞直播,起初是因为看了别人直播开蚌,觉得有意思,就从网上买了100个蚌,对着手机搞开蚌直播,“两个晚上就卖完了,我觉得挺好做的,就来山下湖了。”
和其他主播不同,李泽欣充分借助了自己形象好的特点,开启全程露脸直播。
“我只是外地人,只是帮大家选货而已,只是一个踏实的带货主播。”他的真诚逐渐赢得了一批“死忠粉”。每天播五六个小时很辛苦,“播着播着就会咳嗽,经常得看医生。”后来确诊为哮喘,直播时也会经常喘不上气来。
“珍珠大叔”到现在经营3年了。年营收有多少?李泽欣不愿具体透露,只说几千万元吧,员工已有数十人。
07
主播胡茜
从珍珠小白
到专家级珠宝达人
主播说:对于小镇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也想为小镇做些什么。前不久琢磨着网络诈骗这么多,我开始在直播的间隙宣传一些防诈骗信息,有时直接把直播背景墙改为警方的宣传内容,我相信如果更多的主播加入,总会在不经意间会帮助一些人。
4年前,27岁的胡茜一时冲动,来到诸暨山下湖这个小镇,这一来就没有离开过,这里成为她事业的新起点,而此前胡茜已经在杭州这座大城市生活了十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走上了网红主播道路。
她在网上看到诸暨“珍珠哥”詹鑫达全网爆红,就来到山下湖这个自己从没来过的小镇,一切从零开始。
胡茜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天开蚌的情景,直播间很快涌进了上万人,看着不断上升的销售额,这让她干劲十足,当天,她自己开掉了100多个蚌,等下播时才发现自己的手肿了老高,手腕根本就抬不起来。
胡茜说自己搭上了珍珠直播这趟顺风车,因为当时竞争的人相对少。聊到小镇生活,她说都挺好,就是男朋友太难找了。
08
主播何艳兰
直播间
何艳兰身材娇小,已为人妻、为人母。今年38岁,面对陌生人,还有点害羞,说话声不大。在接受采访时,还需借助提前写好的小纸条应对……
何艳兰走过的路,是一个外地农村姑娘扎根诸暨、从赤贫到富有的38年。
改变她一生走向的,是她对婚姻的选择。
20岁的时候,何艳兰遇上了一个大她四岁的男孩,他就是诸暨市山下湖镇人詹金伟。两人结婚后,在北海做珍珠生意。夫妻俩有一个儿子、一套别墅、两部好车以及一份事业。
今年她应邀过来帮老公的姐姐打理生意,原本是来做柜台销售的,没想到会被推上主播的舞台。
现在,她也会普及珍珠的知识,“珍珠是水里养的,戴身上是养人的”。
她会告诉大家什么是真货、什么是假货,“假货漂亮又便宜,完美无瑕,但是刀片一刮就恢复不了,露出塑料。”真货呢?“多少有点小瑕疵,但是刀刮一刮可以出粉,粉是可以吃的。原珍珠刮过后用手一摸又可以恢复光泽……”
09
主播王占杰
我不是“蚌二代”
却是珍珠基地“新一代”
主播说:我想成立一家正规的大企业,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有好的发展。
王占杰不能说是“蚌二代”,他的父亲王月祥做了20多年珍珠批发和开蚌生意,但他完全是自己干,做了父亲想不到的事情:直播开蚌卖珍珠。
在招聘了13名新主播后,王占杰仍是公司第1号主播,一有空就会走进直播间。
开蚌是个辛苦活。两年下来,王占杰的双手已满是老茧,处处是伤痕。这个踏实前进的小伙跟他的年龄不匹配,他的年龄跟他干净的脸庞不匹配。
生活中,王占杰不是乱花钱的人。他对赚多少钱不感兴趣,别人拿了钱就买豪车、泡酒吧,他却一心想着发展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10
主播薛露
花更少的钱
买更好的货
主播说:我们只是时代潮流的追随者而已,跟着潮流一直往前走,不会错的。我们比不上大公司,但是我们小而稳,这就够了。
每天下午,薛露都会在她华东国际珠宝城的办公室培训新主播。
今年34岁的薛露,戴一副无框眼镜,做事情干练直接,语速很快。她是主播,也培训主播,回到家里还是二胎妈妈。
2007年薛露刚大学毕业时,她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会跟“珍珠带货主播”搭上边。
几年后,薛露偶然间认识了一个老外——美国人詹姆斯,就应邀从原公司出来,去美国交流,学习,去开蚌、做成品珍珠,然后成批地卖给老外。
今年总体销量相比去年有20%-30%的增长,具体销售额会有多少?薛露笑而不说,但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过去两年,我每年只休息了两天,我们真的很努力。”
识别下图二维码,可看今天上午10点的2020诸暨市网络文化主题活动暨网络安全传播联盟启动仪式直播回放,反诈蜀黍和十位主播教你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