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个月,有一个词非常火:社群!
随之而来的“社群营销裂变”亦可说是硝烟四起,弥漫在整个行业圈!
而且开通公众号几乎没什么成本,这对于刚涉足互联网的传统行业来说,基本没压力,却是很好的推广渠道。
【运营建议】:
1、现在公众号打开率比较低,一定要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并且提升用户粘性。
社群营销就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
做社群营销的关键是有一个意见领袖,也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这样比较容易树立信任感和传递价值。通过社群营销可以提供实体的产品满足社群个体的需求,也可以提供某种服务。
1、社群营销一定要有某一主题的优质内容输出,能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又能给运营人带来一定回报,才能形成良好循环。
2、社群营销最核心的莫过于意见领袖,也就是活跃的灵魂人物。他可能兼任思考者、组织者多重身份。如果一个群有两三个这样的意见领袖,能激活其他成员,且能碰撞出很多有深度的内容火花。
3、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也就是群规,如果你加过这种主题群,那么就应该知道,进群前群主都会发一个群里的规矩。社群的最高境界是全民自治,得建立在高度磨合、默契之上。
【社群营销的必要条件】
1、福利
2、内容
3、互动运营
实体店做社群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三个目的:
1、带来老顾客复购。
2、可以把群员变成顾客。
3、带动老顾客传播。
【实体店社群运营步骤】:
1、社群规划
首先要对产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你要建立什么样的社群,能为顾客带来什么好处。
区分社群里面的产品是属于哪种类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策划方案。
高频(如餐饮行业):把目标用户吸引进群,通过社群的运营激活他们,建立信任和塑造价值,然后批量成交(储值,买满送活动等等)。
低频(如家居、装修、婚嫁、手机、电脑等):顾客很难复购,建立社群后,就必须延伸供应的产品。或者联合其他周边关联商家一起做社群,相互转介绍。比如做建材的,可以联合卫浴、厨卫、门窗、家具、家电行业的这些商家一起做社群,你的顾客不复购,可以买别人的产品,同样别人的顾客也可以买你的产品。
小众(如医疗美容,金融理财等):需要去建立内容输出体系,通过内容吸引和顾客同频的人,把顾客延伸到全国范围。
2、引流(开源)
顾客为什么进群?一定是他们看到进群的好处。
注:礼品的选择要和顾客群体有关。
3、社群运营
在吸引了第一批用户时,意味着社群运营已经从0变到1了,后续的发展就是要维护好社群,从1变到100,形成裂变式发展。
在初创时,社群用户比较活跃,为了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把握这个时期,因此,这个时候往往要更费心思,利用一些营销活动刺激群内人员,使群内人数增加。
当快速增长期度过后,需要增加与社群群友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社群的具体操作有制定规则、社群互动等。
规则制定:
规则是为了防止有人老是中奖,有人抢不到,社群切忌变成少数人参与的游戏。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中奖。
规定一个人一天只可以中一次奖,一个月最多可以中几次奖品,超出部分用抵用券的形式。
其实我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可能你的营销不成功,是在顾客很理性的时候。先把顾客变得感性,成功率是其理性时候的十倍以上,擅长店内推销的朋友都明白这一点,来买衣服,化妆品的顾客你一定要夸她漂亮,她开心了,就很容易买单。因为这个时候她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社群互动:
遇到有人质疑你,小号也可以作为顾客给自己证明。气氛尴尬的时候,小号来配合。要记住,群里的一切信息,是给到全体群员观看的。
娱乐:群里设计些好玩的游戏,活跃气氛。提高群员的参与感。每周有1—2天的互动游戏即可。
讨论:针对热点事件,抛出自己的看法还有意见,这样可以很有效的打造店主的IP,显得自己有水平见解。讨论主题可以通过知乎,悟空问答等平台去找。
4、转化(变现)
社群运营,最终的目的是为店铺进行导流,促使用户进行变现。通过以上步骤建立联系,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是成交的起点。
如何设计一个顾客无法拒绝的活动?是用巨大的优惠吸引顾客还是设计一个能引发共鸣的活动?
社群里,要让大部分的顾客都中奖,再加上赠品诱惑,顾客很容易就行动。比如大家都可以免费来领xx奖,现场说服他们加钱升级成xx大奖,以覆盖掉成本。
群里的人来店里领完奖后,再给他一个纪念品,让他帮个忙发一个引流海报到朋友圈推广活动,那个时候再让他帮忙就是举手之劳了。
5、顾客裂变
让顾客邀请好友进群,有奖。顾客发朋友圈,有奖。顾客带来朋友充值,有奖。组建社群联盟,联合其他周边商家形成一个有黏性的商圈。实体店在采用线上社群营销时,真实感、信任感是导致用户留存和转化的关键因素。
实体店应充分发挥线下服务优势,通过社群宣传、组织各种有效的线下互动来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促成留存和转化,同时提升用户对产品或店铺的忠诚度,从而形成口碑效应以及新一轮的宣传和裂变。
很多传统行业做互联网会先用小程序做试水,毕竟小程序是最贴近营销型工具又简单轻便的一种,随身带个手机就能和客户沟通。
小程序是缩小版的APP,但是却不像APP一样占内存,自动适配所有手机,在使用上更简单、轻便,用完就走是小程序最讨喜的地方。
小程序一样可以上传产品介绍、价格等信息,客户可以直接在上面询盘、下单。自带微客服功能,客户可以直接和小程序管理员沟通。
1、打造一款引流产品做赠品引流
比如:超市新开业,推出很低价的鸡蛋和桶装油。我们经常在家门口收到印刷的宣传彩页,一般是超市或者水果店印的。总有几款醒目的商品价格非常低,吸引很多大妈去排队。
还有餐厅,在门口海报上推出一款特价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引流,建立链接,增加人气。达到一定的人气后,就涨价了,这个时候流量已经稳定了,就可以盈利了。
2、抵用券引流
比如:如果你是卖电器的,你可以在家具店放抵用券,同时你帮这家家具店发券。如果你是开餐厅、足浴、KTV你可以到周边的旅馆前台发抵用券。
3、赞助其他商家礼品引流
到周边的商家,告诉他们的老板,在他们那里任意消费,可以送礼品,但是礼品到你店里来领。
你担心赔钱?不要怕,用这一套让顾客主动付款的方法就行!
第一:如何说服别人和你合作;第二:如何说服来领奖的顾客加钱换购(兑换诱饵规则)。
4、免费体验引流
5、顾客转发引流
顾客为什么转发?因为顾客在群/朋友圈里很活跃,转发有好处。只要你会用心和顾客沟通交流,顾客很容易帮你转发,因为有信任。
6、用免费的服务来引流
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大家的需求点,同时我们又没有成本的。比如:在小区免费代收发快递,在商场免费修改裤脚。
以上就是6种实体店引流的方式。肯定有一个适合你,不需要什么都做,选好一个,反复练习,总结,效果非常好。
案例二:拼多多
案例三:趣头条
自己看新闻能赚钱,还能收徒赚钱,徒子徒孙的部分金币进贡给师傅。依靠这种方式,趣头条的各种链接也在大家的朋友圈传播。
案例四:英语培训班
有个英语培训班生意一直不好,于是他们组织一个英语的话剧表演。找一个比较大的服务台,用好的音响,找到好的演出服装,要求所有的学员都要参加。
基础不好的,说个一两句也可以,然后排练,排练好了之后就,就可以在朋友圈转发。然后需要演出收门票,定个价,但是我们这边的小朋友可以免费邀请到十个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过来听。
下面的家长一看,小孩就是我们认识的,他们在上面表演那么好,为什么我们的小孩不能?可能就会想到去报个班。然后之前学的家长肯定也愿意拍照转发,从而低成本的裂变。
案例五:天籁之音
就放了一些音乐方面的产品在上面。通过卖产品每年有一千多万营收。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把护士茶案例的一些经验复制过去了。
案例六:桂林酒店
这个酒店老板就是通过收购二十多个当地的一些旧的民房,外观不变加固,然后内部做成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收费1500。
远远高于桂林当地的一些五星级酒店,但他的节假日基本上都是爆满,平常也达到了50%入住率,生意非常好。
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的服务员的服务非常好,他会告诉客户在哪个地方拍照效果最好,然后他们的老板也会经常在那边,客户可以找他聊聊天。
有时候客户拍完照发朋友圈,很多朋友可能就会问你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有很多回去之后还是非常感谢这边的服务,又是个非常好的宣传。
案例七:水果店
有一家水果店开在商业园区内,专门卖给在园区上班的白领们。刚开始因为促销还行,但是随着美团外卖和生鲜电商的疯狂补贴促销,生意越来越差。
案例八:驾校
案例九:送外卖
去年的时候,一个哥们向我咨询,他在一个在地方小城市做送餐业务,当时做到每天500单,无法突破。于是我就给他指导了几句话,两个月后,他就增长到了每天1200单,达到了240%的增长。我告诉他的就是发动用户去裂变推广,具体操作很简单,订过餐的用户,只要推广两个新用户,立刻就享受一次免费快餐。对于送餐公司而言,不到10块钱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用户,也是非常划算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会给自己造成很好的口碑。
案例十:游泳培训
案例十一:社区美容院
案例十二:小区蔬菜店
案例十三:美甲店
案例十四:二手房
国内卖房子就是顾客什么需要还没搞清楚,就尽量的把看到的房子推给客户。导致很多买了房子的人的怨气很多。并且房子卖完就再也不理顾客了。
但是在国外不同,拿到一个房子,中介会进行一个综合的调查分析,然后根据房子特点,请到装修公司相应的做出几种装修方案推荐给顾客。最后顾客可能把房子买了,还找到中介顺便把房子也装了。
案例十五:公众号裂变
案例十六:公众号积分裂变
案例十七:渠道推广裂变
B发现商机后,也可获取海报或者申请成为下级推广员→自己再次推广→新用户C看到海报→购买参与推广的商品→B完成推广,获得推广佣金,上级A也可获得奖励→推广越多佣金越多。如此往复产生裂变。
案例十八:扫码投票裂变
案例十九:群裂变
案例二十:自动进群裂变
案例二十一:连咖啡
商品A,售价100元,参加了邀五人享30元活动。用户A看到商品时,有2个按钮:30元和100元,他选择支付30元,24小时内他需要邀请4个好友,且各自都支付30元,即成功拼团,否则超过24小时,拼团失败退款30元。
案例二十二:小灯塔Lite
商品A,售价100元,参加了邀50人享免费活动。用户看到商品时,有2个按钮:邀50人和100元,他选择邀请50人,24小时内他需要邀请50个好友加入,即成功拼团,免费获得商品,否则超过24小时,拼团失败。
案例二十三:网易严选
商品A,售价100元,参加了邀好友享折扣活动。用户看到商品时,有2个按钮:邀好友打折和100元,他选择邀3位好友打7折,他支付折后价70元,24小时内他需要邀请2个,且都支付70元。即成功拼团,否则超过24小时,拼团失败退款70元。
案例二十四:蘑菇街
蘑菇街通过拼团的方式,轻松获取了300万新用户,其中有7成是通过拼团机制吸引来的。
案例二十五:小橙拼团
案例二十六:母婴用品店
案例二十七:商店
客户提好的建议送礼品一份,同时还送价值500元的储值卡一张,要求每次消费100元减20元,实际上就是一张长期的8折卡,
案例二十八:奶粉店
在本店购买的奶粉吃完后,退回空罐返10元现金(限本店会员)或者抵扣换取奶粉抵扣卷50元,这个策略非常有效并且非常厉害,因为一般奶粉喝完之后,奶粉罐通常都丢掉了,这个策略使得本来废弃的奶粉罐有了价值,对于商家来说,实际上是变相的打折而已,但是给客户的感觉是我们给他的福利优惠
除了这个奶粉罐之外,诸如尿不湿的包装袋,辅食的包装盒,只要是在我们这里购买的,吃完之后,都可以凭着包装袋来店里领取优惠券。
案例二十九:淘宝
好评返红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在乎那一元两元的红包,于是我改进了一下,与其每个人都只能获得一点点好处,还不如一下子给个诱惑力十足的奖励,但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获取这个奖励,就是要求朋友圈晒好评,有点像卖产品抽奖的感觉,但是这里是晒单抽奖
案例三十:母亲节
在母亲节,就可以搞一个这样的活动。在母亲节当天写下感恩父母或者妻子的话,然后配上一张自己和父母,妻子的合影照片,发朋友圈点赞点赞超过38个,赠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