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鹰眼系统DRS2.0是中国平安集团2022年的重大战略项目,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挑战,支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平安产险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金融机构财务韧性,发挥保险行业作为风险“减振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助力社会风险减量。
该项目聚焦于“防灾、减灾、救灾”全流程,构建了系统全面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开创了将地球科学、人工智能与保险大数据融合的框架,系统性地解决了诸多技术难点。在自然灾害方面,构建了地震、台风、洪水、暴雨、冰雹等多种灾害的识别和预警能力,为业务提供全方位的地质与气象灾害保障服务;同时利用数值模式识别短期天气和长期气候风险,助力保险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数据方面,建立了标准化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体系,以安全高效的时空数据计算平台为基础,支持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及响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卫星雷达等遥感影像,服务智能调度、远程查勘、精准定损和快速理赔等多项场景。
二、项目技术特点
鹰眼系统DRS2.0项目主要应用了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卫星/雷达监测、机器学习等多项技术。基于地球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灾害风控体系的融合应用,在财产险直保领域业界领先。该项目的总体架构包含了大数据基础平台、智能服务中台和灾害风险应用中心,建立了针对常见灾种、面向多类保险业务、贯穿保前保中保后的全链路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鹰眼系统DRS2.0最大的技术特点是“地球科学、人工智能与保险大数据”的结合,对数据、架构、算法模型多层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下面就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进行简要概述。
(1)根据业务场景和科学模型需求建设时空数据平台,支持洪水、暴雨、台风、地震多种灾害,满足灾害识别、灾害监测、灾害预测、定价支持、灾损评估和巨灾模拟等核心能力建设。平台具备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能力,提供科学计算框架和资源调度,集成多种自然灾害处理算法库。
(3)建立了集约化的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卫星监控平台,通过采用微服务架构作为卫星监控和其他影像服务的基础,提供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发布、应用与开发能力,支持不同级别的影像产品处理。该平台可满足重点标的定期风险巡防、施工进度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等多种需求,解决了保险业务中遇到的数据难获取、不连续、看不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4)采用InSAR处理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该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全天候、高精度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针对承保的重点标的区域特点,研发了InSAR分析处理平台,通过融合多源SAR影像,构建三维形变模型,反演地面真实形变,提升了在困难地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图2巨灾模块——台风历史事件集
三、项目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在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已发表领域专业会议论文2篇,取得3项软件著作权,已申请专利30余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获得多项政府表彰和行业荣誉:2021年在国家风险普查工作中获得“先进典型”表彰;2021年8月在第四届保险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创新国际峰会获“优秀保险人工智能应用奖”;2021年12月,获评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年度数字化风控卓越奖”,并被收录至《2021中国保险业信息化案例精编》;2022年1月,在2021年度平安产险内部全面数据化经营机构优秀项目评选中成绩优异;2022年4月,入选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1年度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案例”保险业客户服务典范案例;2023年2月,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图3系统核心功能
四、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自上线以来,平安产险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灾害上减损数亿元,覆盖农险、团财、车险、个财等多个险种,有效提升了行业“保财抗灾”能力。
经济效益方面,项目上线至今,在历次灾害事件防灾、减灾和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项目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模块帮助客户减损,例如陕西某农户苹果发生雹灾,通过救灾模块多普勒灾害回溯功能锁定灾害范围和强度,帮助农户抢险和定损,实现减损过千万元;项目上线后累计减损金额约2亿元。同时助力平安产险业务拓展,比如支持某分公司中标地方政府巨灾保险项目;项目上线后实现各类保费增收超5000万元。
专家点评
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2.0项目将地球科学、人工智能与保险大数据融合,构建大数据基础平台、智能服务中台和灾害风险应用中心,建立了针对常见灾种、面向多类保险业务、贯穿保前保中保后的全链路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利用数值模式识别短期天气和长期气候风险,提高地震、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识别和预警能力;建立了标准化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体系,支持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及响应;灾害知识中台构建了多种灾害知识图谱,基于“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等多项AI技术,精准识别卫星雷达等遥感影像,助力智能调度、远程查勘、精准定损和快速理赔等多项业务。该项目已应用于具体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果,有利于推动行业对灾害风险识别及管控的数字化进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