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及相关法规(精选5篇)

一、当前涉及寿险续期保费违法违规案件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寿险公司以及其他地区个人人违规案件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寿险续期保费管理存在问题和漏洞,涉及续期收费的违法违规案件在数量和金额上都明显增多,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二)作案以收据、白条为载体。虽然各家寿险公司不断加强内控建设,但一些公司管理手段仍然落后,尚未通过银行代收或转账的方式规避风险,人有机会接触大量现金。加之个别公司管理粗放,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为违法违规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机。从近几年人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上看,作案手段基本上是以收据、白条为作案载体,即通过开“鸳鸯联”收据、使用早期已作废未核销的收款收据、涂改伪造收款收据、以收款收据代正式发票、私刻公章等手段进行诈骗。部分人甚至利用客户的信任,在收取保费时以收据用完为理由,直接通过打白条或不出具任何凭证的方式作案。

(三)发案地点向农村地区蔓延。当前,农村人身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但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部分保险公司在农村销售网络延伸过程中,管控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客观上为农村人和农村网点管理人员进行违法违规活动创造了条件。

(四)涉案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期,辽宁省寿险公司个人人截留、挪用续期保费案件的涉案金额呈显著上升趋势,从过去的几千元、万余元发展到10万元以上。截留挪用续期保费的行为往往与占有理赔款、退保金、红利、养老金、满期保险金等交织在一起,涉案金额加大;作案后携款潜逃的现象也开始增多,甚至出现犯罪嫌疑人携款移民境外的情况,使案件查办的复杂性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离司人继续作案。离司人得以继续作案,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保险公司未及时交接“孤儿保单”业务,并通知客户该人已离司,不再具有代收保费的资格;二是客户轻信人,在其不能出具有效收款收据的情况下仍将保险费、保单及身份证件等交给人;三是人信息查询系统不健全,客户不能方便及时地获知该人目前的真实身份和从业状态。

二、典型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看出,该公司在基础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漏洞,具体表现在:一是个人人入司管理把关不严,未严格审核孟某的身份,未掌握其正处缓刑期间的情况;二是在孟某离司后没有对所承保客户进行回访,通知客户原人已离司的情况;三是柜面受理、复核及收付费人员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业务和财务制度,未对人提供的挂失手续进行认真审核,付款时也未核实身份证原件;四是未及时履行退保、理赔和委托件的回访工作。该公司在营销员管理、客户服务、业务处理等环节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孟某连续作案提供了客观条件。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在业务流程、单证管理等环节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和漏洞。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农村业务网点重发展、轻管理,对聘任人员缺乏有效监督和管控;二是对暂收保险费收据缺乏有效管理,未严格执行限量发放、限时核销和限期回缴制度;三是未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回访,对失效保单缺乏监控,使蔡某的违规行为长期没有被发现。

三、寿险续期保费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寿险续期保费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风险。案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保险监管机关和保险公司要以系统的观点和综合治理的办法,切实防范潜在风险。

(一)切实加强对寿险续期保费管理的外部监管

(二)强化保险公司续期保费管理的风险防范

1、建立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人截留、挪用、侵占保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用科学、量化的指标进行风险人群筛选。以名下客户保单集中失效、宽限期结束前集中交费的人作为筛选重点,科学设定预警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防止遗留隐患、案情扩大,实现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查找、从人为查找向系统控制、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从局部控制向全局控制的转变。

如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发生保险合同争议,可采取协商、仲裁、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对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发生争议时,通过协商难以达成协议,根据申请,可由国家规定的仲裁机关依法作出裁决。

诉讼是依法提起要求解决保险合同争议的一种方式。一方为原告,而被请求的一方为被告。如当事人一方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没有满足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不当时,在接到判决书的15日之内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关键词]农业风险对策建议辽宁

一、辽宁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日趋严峻

二、辽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规避风险的能力。辽宁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

1.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保险品种

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在分散农业风险、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辽宁省应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为契机,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辽宁省的发展。还应根据辽宁各地经济条件、保险标的不同,不断创新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要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及政府农业保险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还应把事后的灾害补偿和灾害救助与事前的防灾减灾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农业保险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辽宁省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2.发展高科技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70%-80%,我国也达到了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应该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核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高科技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着非常高的风险,一般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不到50%,应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推进农业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辽宁省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设立省、市、区县等多级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基金,增强本地区优势农业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加强农业行会建设,完善协会作用

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运作体系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使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获取成本较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由政府部门综合农牧业种养、收购、市场信息,科学预测市场走向,并把信息及时提供给农户和地方农业部门,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农户和地方农业部门科学决策,最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市场运作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调查、评估、监督制度。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强化农产品储备、期货市场建设和农业风险预警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

6.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加强本地的农产品保护

辽宁应充分利用WTO农业框架协议允许的各项措施保护本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特别是利用好WTO的规则的“绿箱”政策。加大农村的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黄箱”政策方面,要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力度,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结构,补贴的重点向农业生产环节倾斜,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保险;保险中介;法制

一、我国保险中介法制概述

二、我国保险中介法制缺陷

3.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由于中介者往往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内部缺乏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仅注重单纯的揽入业务量与手续费的问题,忽略其业务素质培训及职业道德的提倡,甚至以煽动性的言论进行“误导”,其后果是诱发了中介道德风险的发生,仅把注意力放在佣金这一问题的表层,忽略其职业荣誉感及信誉维护的问题深层,并为中介制度问题的产生培育了滋生的土壤。内控力度的不够是中介制度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严密而健全的规章制度将弥补许多漏洞。

三、我国保险中介法制完善构想

1.建立规范保险中介制度的专门法为主的多层次法律规范体系。首先,建立科学而完备的保险中介制度专门法律体系。专门法律体系是规范的主体,它直接决定了规范质量的优与劣一般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规范中介制的基本法,主要由《保险法》、《保险经纪人法》、《保险公估人法》三部法构成,对中介者的概念、性质、职能、权利、义务、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主要体现国家政策的导向及宏观管理;第二是在三部基本法基础上制定中介制的专门性法规。主要对基本法的原则性规定,加以具体化并详加说明,体现、延伸基本法的精神,重视微观层面的调控。其次,建立与保险中介制度联系紧密的配套法规,以形成多层次的法规体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联系中,保险中介制度恰是保险体系中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与窗口,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层面。保险中介制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它决不是一、两部法规就可以完全规范好的,若没有金融、投资、税收、会计、合同等等各个领域法律规范的配套协调,仅依靠保险中介制的专门法规,想要做到保险中介制度的法律化、系统化,无异于纸上谈兵。

【关键词】: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

导语:任何事情任何领域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逐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社会保险目前在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各类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咸宁市劳动力处于卖方市场,劳动者就业相当困难,许多劳动者为了养家糊口,不惜牺牲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者合法权益缺乏强有力的保护,这不仅仅是伤害了劳动者本身的权益,也为社会生活埋下了潜在的危险。基于此种种原因,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1.2、一些用人单位脱离于社会保险范畴

用人单位脱离于社会保险范畴也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一大问题。仍旧以咸宁市举例,咸宁市劳动监察大队在进行社会保险情况监察时,居然发现其监管范围内的960多个企业公司中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居然只有190于户,仅仅占总数的19.8%,这个数字是相当触目惊心。这种情况也绝对不是咸宁市的个例。

一些企业,尤其是那些私有企业,有时会出现少报职工人数、少报工资基数的行为,以达到少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目的。目前为止,随着我国各地劳动者的权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各地都已经出现了大量社会保险权益诉讼案例。

二、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2.1、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

2.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我国疆域广阔,东西差异城乡差异明显,因此在社会保险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缩小东西差异城乡差异。

另外,仅仅在地区上缩小差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缩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为了调动我国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应该对那些非红油企业采取降低门槛进入的政策。降低门槛主要体现在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同时,调低社会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这样一来,社会保险就能够实现多层次的全面的覆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保险的各种保障不可能处于太高的标准,只能够力求保障基本。但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人群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险需求,为了体现我国社会保险效率优先等原则,为了调动全社会各界以及所有家庭的力量,必须要通过鼓励个人储蓄、积极开展社会补助、发展各类型保险等多样化形式来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面的社会保险体系。试想,如果不发展多重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形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社会基本保障也就难以巩固及发展。

2.3、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最后,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是改革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如果要打击那些骗保行为,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就必须要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信息联网工作。建立健全社保信息联网工作,是我国目前做得比较不好的一项工作,也是急需改善的一项工作。必须要广泛地运用各种现代联网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养老、医保、失业信息等监控体系,并利用联网信息系统去进行一些对于异常数据监控和分析工作,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监督。其次,还要大力宣传有关社会保险举报制度,将养老、医保、失业等政策的执行过程阳光化,放之于全社会监督下,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民打击社保不良行为的氛围。最后,还应该加大对于社保不良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绝不手软,并且利用媒体舆论公开曝光,让这些行为无处藏身。

三、结论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中,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简单剖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THE END
1.中外精选保险案例评析中外精选保险案例评析-财经大学.pdf,第 1 页 第一章 中外在保险利益立法 方式和规定上的异 同 第一节 英国出版商为前苏共总书记 安德罗波夫投保人身险案 一、案 情介 绍 年有个名 叫马丁 鲁滨逊 的出版商 向英国劳合社 的承保人 申请投保 以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为被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07/126468002.shtm
2.法学保险法学:理论与实务(第2版) 李玉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D922.284.1/116.01 漳州—嘉庚教材 本书以我国《保险法》为基本依据,全面、深入地介绍保险法基本理论、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的各项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分析、比较国外保险立法的相关规定,评析国内外经典保险案例。 2011-201202 保险法诸问题与新展望 樊...https://library.xujc.com/jcsjkw/fx/list.htm
3.英美保险法上的禁止抗辩原则法理分析“当保险案例中谈到‘禁止抗辩’而没有其他的补充的,他们通常所指的就是衡平法上的禁止抗辩”[12]也就是说,通常的情况下,estoppel所指的就是eqiutyestoppel.甚至可以说,在允诺禁止抗辩(promissoryestoppel)没有产生之前,提到的estoppel就是eqiutyestoppel.由于再也没有其他的estoppel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加以区分,只要...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jjfbaoxian/2010101069815.html
4.英美保险法上的禁止抗辩原则法理分析合同法合同、遗嘱等等,保险合同是书面合同当然也适用该原则。但是,具体到本文的禁止抗辩原则,并非事实禁止抗辩和意思禁止抗辩二者都适用该原则。因为,意思禁止抗辩是合同行为(以意思表示放弃合同项下的权利),所以要受口头证据规则的约束;而事实禁止抗辩是产生于英美法中的衡平法上的一种救济方式,是合同之外的、附属于...https://china.findlaw.cn/info/baoxian/bxflw/177487.html
5.《Java数字图像处理:编程技巧与应用实践[精品]》最新章节所使用的资料新颖,内容上反映了保险法的最新发展,体例有所创新,每章对该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了提示,对有关的理论前沿问题作了介绍,对典型案例作了评析,是一本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的法学教材。 法律 同类好书 Drools 8 规则引擎:核心技术与实践 6.0分 朱智胜 这是一本可帮助读者迅速掌握Drools的精髓并将其...https://m.zhangyue.com/detail/10997594?p2=104185
1.观点教授/研究(Allianz)、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法通保险...在投保人缴纳了首期保费,保单生效且过了保单规定的等候期后,受保人即刻享有其购买的保额对应的保障。下面以图2中的案例做详细解释。 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4072
2.美国侵权法范文8篇(全文)2.2 典型案例 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占有率法”经常会导致“利润损失”计算法与“合理使用费”计算法的并用, 也就是说损害赔偿金可以由部分被诉侵权行为造成的利润损失和余下侵权行为的合理使用费组成, 即损害赔偿金=利润损失+合理使用费。 在美国, 依据市场占有率法计算的著名案例是State Indus.V.Mor-Flo Indus...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xj705p6.html
3.张民安民法总论案例与评析》、《物权法案例与评析》、《债法总论案例与评析》、《侵权法案例与评析》、《合同法案例与评析》、《婚姻法案例与评析》、《知识产权法案例与评析》、《公司法案例与评析》、《证券法案例与评析》、《保险法案例与评析》、《票据法案例与评析》、《破产法案例与评析》以及《海商法案例与评析...https://baike.sogou.com/v44082996.htm
4.经典经济法论文15篇赵威主编的《经济法》教材既包含了民法的内容,如《合同法》、《担保法》等,又包含了商法的内容,如《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等,还包含了经济法的内容,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税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我国...https://www.wenshubang.com/jingjibiyelunwen/4551443.html
5.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研究本文以英美法中的弃权与禁止反言为视角,从制度的源起、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综合国内学者关于弃权与禁止反言的部分观点,考察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类似制度的移植,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最后对于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进行评析,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之源起。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3-1011093809.nh.html
6.国际商法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国际上两大主要法系中国法律制度概述国际商法的体系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一、商法的概念(一)商法的概念:商法即商事法,是调整关于商事主体和商事交易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等 )商事主体:所有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体或企业。以企业为主...https://doc.mbalib.com/view/c945fa0a7ec6d5fa11b7f00d6ddc0c97.html
7.财产保险的论文(精选6篇)保险公司面对的将是大量赔款后的亏损,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经营主体自身,亏损较大,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也没有制订其他有关农业险的...[2]王全兴, 刘建强, 洪彬.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析.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伶柔.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5.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fcy4amr.html
8.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研究)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实际损失的司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15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16]449号》中使用了实际损失这个词,其内容是“从立法目的看,规定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在于避免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的发生,分别从保险人及第三者获得赔偿,取得超出实际损失的不当利益,并因此增加道德风险”。②保险法意义上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是指直接经济...https://zscqj.beijing.gov.cn/zscqj/ztzl/zscqbxsd/gzyl/zscqj_610898/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