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车险市场品种繁多,要选择什么样的车险,让不少车主很头疼。按需购买汽车保险的种类。
如果新手开的是旧车,只要增买车损险、三责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4类保险。老旧车辆被盗几率比较低,所以盗抢险可免;老车的玻璃即使裂条缝,只要不影响驾驶,玻璃破碎险可以不保。
对于老司机、新车这个类型,可加买车损险、三责险、盗抢险、玻璃破碎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划痕险。老司机大多有熟练的驾驶技能,出于费用考虑,可以放弃不计免赔特约险。
要是老司机开旧车,所需要的车险最少了,一般只需要增买车损险、三责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3种。虽然是旧车,但大碰撞后也要修理,所以投保车损险不可少。虽然是老司机,有丰富的驾驶经验,但难免会有意外,为了让自身有保障,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也是必需的。
二手车投保:“软险种”取舍有道
在二手车交易中,一般卖方在出手时常常只剩下快到期的车险,买方在接手时也就不得不重新考虑投险。除了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必须的“硬险种”外,一些弹性较大、技术性较强的“软险种”的取舍大有学问。
“10万元的车,即便缩水到5万,车损险还是在10万元的基价上计算的”,保险公司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即便价值大幅缩水,但二手车的车损险依然以新车购置价进行投保和理赔。理论上说,车主在出险时可获得更高的理赔,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二手车车主对一些小擦小碰是忽略不计的。业内人士建议,如果车主购买二手车的目的之一就是节省使用成本,那么车主可基本不用考虑车损险,同样,类似于划痕险、玻璃破碎险等险种,对二手车也意义不大。
车价缩水提前考虑
盗抢险基本是新旧车辆都必需的险种,但盗抢险与车损险不同,其投保与出险费用都是按车辆的即时价值计算的,因此车主在选择时就必须考虑到车价缩水的因素。
一般而言,家用车每月的折旧大约为新车购置价的0.6%,年折旧率在7%左右,而相比起新车,二手车价值的缩水速度更快。“也就是说,投保时轿车的价值为8万元,如果发生盗抢,而届时该车价值已缩水至6万元,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也是在6万元的基础上再打8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车主在为二手车投保时,最好先对车的价值和可能出现的价值变化做一定预估,不要花冤枉钱。”
历史记录不容忽视
购买二手车时,车的性能、车况往往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重点,其实,二手车的历史记录也很“值钱”。
车辆的历史记录是指该车之前的保险赔付记录,一般而言,一辆有赔付记录的旧车的保费会高于无赔付记录的旧车,而对于“身家干净”的车辆,保险公司在投保或续保时常常会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因此,车主在购买二手车时,最好向原车主索要原车保单,尤其对于一些不搭售车险、也不主动提供险单的二手车更要留心,或许一不小心,买方就得为这辆车的“前科”额外缴纳一笔保金。
实惠组合:专家帮你来搭配
“在哪家保险公司买车险更合适车险怎么组合最实惠”这是长期困扰车主的难题。
而根据对近万名车主投保情况进行分析,有以下四种车险方案最为常见,车主们不妨如法炮制:
1.全面型:交强险+商业三责险(30万元)+车损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特约+车身划痕损失险。
约有20%的车主选择此类型组合。适合于新车新手及需要全面保障的车主。
2.常规型:交强险+商业三责险(20万元)+车损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盗抢险+不计免赔特约。
约有60%的车主选择此类组合。适合于有长期固定人员看守的停放场所停放的车辆,也适合于有一定驾龄、愿意自己承担部分风险的车主。
3.经济型:交强险+商业三责险(10万元)+车损险+不计免赔特约。
4.风险型:只购买交强险。交强险只赔付事故中第三方(受伤害一方),人员伤亡最高赔付11万元,住院医疗1万元,财产损失2000元,但成都地区发生车祸造成的人员死亡赔付应在20万以上,住院医疗费用也是远远不够,2000元的车辆损失费用更是相差甚远。并且,自己的车损或被盗需自己承担。因此,此搭配风险极大。约有5%的车主选择此类型组合。保险专家一般不建议选择此项。
另外,在车险险种中还有“自燃险”。此险种是指被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电器、线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引起燃烧造成被保险车辆损失,依法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对于此险种保险专家建议如果汽车使用年限过长,机件老化,可以购买“自燃险”。另外,经常长途营运的车辆也应当购买“自燃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