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5.62万辆,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产业链压力传导,市场格局趋向集中[图]

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坚定支持的战略方向。虽然行业盈利会受到补贴政策退坡的短期影响,但长期扶持的政策导向不变,产业政策从直接补贴向间接扶持过渡,“双积分”、限购限行、基础设施优化、安全核查、电池后处理推进等促进措施将长期推动产业发展。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8%和5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6.9%。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15万辆和125.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14%和61.6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56万辆和98.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9%和50.8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8.33万辆和27.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1.33%和116.72%。

2011-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情况(万辆)

从保有量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全年增加107万辆。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与2017年相比,增加107万辆,增长70.0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06%。从统计情况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50万辆,呈加快增长趋势。

2014-2018年新能源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统计

2017-2018新能源补贴政策对比

无论是纯电动车型还是插电混动车型在2018年均得到快速发展。分城市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排名第一的为深圳市,销量达8.42万辆;上海市以8.05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以上两个城市推广数量领先全国。随后为广州、北京两地,2018年累计销量均在6.2万辆以上;杭州、合肥分别为5.64万辆、5.25万辆;郑州、天津、柳州、南昌进入全国前十。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城市

三、后补贴时代,行业加速出清,格局趋向集中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2018年行业CR562%,其中比亚迪市场份额27%,北汽新能源市场份额19%,上汽集团市场份额12%、吉利汽车9%。此前,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诸多企业参与到了新能源造车的浪潮之中,主要分为传统车企、获得牌照的造车新势力(15张牌照)以及互联网造车势力。随着补贴退坡,缺乏产品竞争力的车企将快速出清,高市场份额企业有望享受2021年以后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万辆.%)

四、锂电池及中游材料:产业链压力传导,格局面临出清

1、锂电池正极材料

中游材料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低,存在一定的价格压力,随着补贴退坡,价格出现下降。现阶段环节竞争格局也在不断优化,。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和动力电池需求增长,锂电池关键材料出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8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

2014-2018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统计

2018年以来正极材料的价格有所下跌,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价格较2018年年初下跌41.76%至4.95万元/吨,NCM523价格较2018年年初下跌29.41%至15.00万元/吨,较2018年峰值(24万元/吨)下跌37.50%。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总出货量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其中杉杉能源的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11万吨,同比增长21.26%,市占率为由8.37%下降至7.67%,排名滑至第二位。

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产能及客户单位:万吨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磷酸铁锂是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但随着补贴政策标准的更新以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逐渐提高,目前大多数新能源乘用车已经转向使用三元材料电池。

目前,行业主流的NCM型号包括333、523、622和811四种型号。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是通过提高镍含量、充电电压上限和压实密度使其能量密度不断提升,高镍正极通常指镍相对含量在0.6(含)以上的材料型号。

三元正极材料基本情况介绍

2018年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230亿元,同比增长33.72%。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车用动力电池、3C电池的低钴化、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NCM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2014-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3至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企业数量逐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计拥有83家三元材料企业;同时,各大正极材料企业纷纷研发布局高镍三元材料、扩大产能、布局三元前驱体以提升竞争力。

2013-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企业数量

2017年开始我国三元材料企业数量增长还是放缓,多数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但整体行业集中度依旧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趋势。

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当升科技、杉杉能源、振华新材、长远锂科等,在高镍领域,容百科技全球领先。国内主流厂商的三元材料总产能已超过14万吨/年,但正极材料市场格局整体分散度较高,截至2018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能为33.67万吨,较2017年新增12.93万吨,增量来自于湖南杉杉,北京当升,天津巴莫,厦门厦钨,荆门格林美,宁波容百,贵州振华,四川科能,江苏翔鹰,中化河北,湖南邦普,宜宾锂宝等企业。

五、动力电池的制造中心,出货超过全球一半

根据电池中国数据,2014年国内有78家动力电池企业,2015年起补贴刺激加大,到2016年接近150家企业从事动力电池业务。从2017年补贴加速退坡开始,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锐减,从2016年的150余家,下降到了2018年的93家左右,以及未来行业洗牌有望加速。在2018年,实际从事动力电池业务且有装机的电池企业约30多家,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其份额占比超过了60%。

2015-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单位:家)

2016-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28/37/57GWh,同比增长分别为85%/34%/54%。2016-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2/60/97GWh。相应可以看到中国动力电池占到了全球的65%/62%/59%,份额过半。

2016-2018年国内外动力电池出货/装机量及占比

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

动力电池按照不同正极材料分为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电池。

2018年不同正极材料动力电池产量占比

六、电解液、负极材料市场格局

电解液行业中,天赐材料、新宙邦居前两位,负极行业中,贝特瑞、上海杉杉、贝特瑞规模较大。

2018年中国电解液行业格局

2018年中国负极行业格局

七、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分析

我国隔膜产量也由2012年的0.98亿平方米增长到2018年20.2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达到54%。但在湿法隔膜领域,国内隔膜企业受限于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产品水平还较低,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隔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比较明显,前几大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产能较大的隔膜企业主要有: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兴新材、天津东皋、湖南中锂、苏州捷力、河南义腾等,产能均在2亿平方米以上。随着新增产能逐步投产,我国锂电池隔膜市场或将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到那时,锂电池隔膜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惨烈价格战或不可避免,市场毛利率将大幅度下降。

2018年隔膜企业市场占比

八、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情况

2018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新增量为8.6万台,2018年年末,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增至29.98万台。

2018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统计

2018年全国充电站总量2.06万座,其中全国前十省份达到15051座,占全国充电站总量比例的73%左右。

2018年全国充电站总量前十省份统计

九、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欧美、日韩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电池、电控技术,电机方面。电池方面我国主要存在高端电池材料供给不足、制作工艺不成熟、生产技术落后等,以上原因导致我国生产的电池在产品均一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方面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

2、基础配套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决定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讲,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商业开发及运营模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保障运行安全和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决定了产品推广的程度。当前国内对充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一个长远发展、科学系统的总体方针,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45万多个,车桩比低于4:1,而且充电桩多数分布在一二线城市,面向三四线城市还没有设置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停车设施配电充电方案,这样出现了“有桩无车,有车无桩”的局面。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以上关于基础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大大阻碍了消费者的购买,同时,增加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充电站、制氢加氢站以及氢气运输管道等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网点,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汽车保险、消费信贷等为主的现代汽车服务业,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好坚实保障。

3、消费引导不足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其中的纯电动汽车无论是在养车成本还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比燃油汽车有较大优势,但是截止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燃油汽车的1:22,这除了配套设施跟进不足外主要还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及消费引导不足有关。加强消费引导例如多方位向消费者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利用新的营销模式,让消费者多方式体验新能源汽车,让他们了解、逐渐到爱上、最终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仅仅靠企业本身那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要想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我国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涉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期目标和任务。然而,这些政策都没有足够的战略高度,我国仍缺少一个整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新能源车辆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退坡40%,补贴力度锐减对消费意识还没跟上的中国市场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资金投入使用中没形成对应要求,应该专款专用,再有税收方面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没有侧重减免。总之,没有发展重点,没有发展路线,没有针对性的政策优惠倾向,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模糊,产销难有大的突破。

THE END
1.结合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历程,看汽车金融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在业务流程上目前大部分汽车金融公司选择签约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进一步深入与客户开展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很可能导致风险的上升,并且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局限于消费贷款,较为单一。 基于上汽集团的具体案例分析了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经销商贷款业务现状和问题,指出汽车金融公司和经销商...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291444034346595736.html
2.全球经济形势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如何...北京中道泰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29版) 报告简介 产业现状 自2008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对风险管控的认识有所提升,遏制住了坏账 率持续走高的不良势头,进入有序发展阶段.2013年后,随着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的涌现,市 ...https://www.51baogao.cn/e/DoPrint/?classid=677&id=254975
3.汽车毕业论文反观我国,汽车融资信贷服务行业发展水平较低,贷款渠道单一,单款条件多,贷款程序复杂,不利于我国汽车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安全可靠的个人征信服务系统支持,银行基于自身盈利考虑,不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贷款业务。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建立起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汽车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汽车融资服务机制,推动我国...https://www.yjbys.com/file/qichebiyelunwen.html
4.质量策略(精选十篇)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和完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进行课程标准优化,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通过举办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竞赛、组织教师参加地方财经高校教学竞赛、“国泰安赛名师杯”教师创课大赛等教学比赛,将“课证岗赛”一体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融入课堂教学,将课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gs2et6.html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金融》2009年第02期 14、海外中国企业头上的四把刀 《产业政策与数据分析》2009年第02期 15、日本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模式及特点(范肇臻) 《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03期 16、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方位思考(顾志清) 《经济要参》2009年第03期 17、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徐洪才) ...https://iie.uibe.edu.cn/xsky/zlk/zyzlhb/3974.htm
6.[推荐]网络营销策略而汽车保险由于交易量大、复杂性低等特点,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保险产品。虽然当前我国汽车保险网络营销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保险网络营销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我国汽车保险网络营销的优势与劣势...https://www.unjs.com/w/417686.html
7.家庭情况调查报告(通用11篇)三、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 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生活、生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11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