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简介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2003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2007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03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义,做好教材的出版工作。

作者:赵满华刘淑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能力体系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学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经济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诸多环节的培养来实现,本文重点探讨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的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

1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1.2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2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模糊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3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环境因素

3.2高校本身的因素

3.3教师方面的因素

3.4学生方面的因素

4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准备。

4.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4.3加强过程管理

4.4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周景坤,章胜晖.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J].对外经贸,2013(11):142-144.

(一)缺乏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二)教师综合素质有限

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于高水平的教师,而目前高等学校中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其教学的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授课的过程中依旧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尤其缺乏一些国际经济贸易的实战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二、提升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案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案例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案例教学发展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掌握案例教学的真正内涵;其次,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在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水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最后,针对当前很多从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不足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让任课教师前往国际贸易单位或者公司实习或者是聘请国际贸易公司或者是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来校任教,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一)转型期农业经济新特点

1、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过去我们常提及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们更加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换言之,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过渡透支农业的生产潜力,虽然工业和城市得到发展,但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其一,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资源不断恶化、农业资金技术投入比重过低;其二,城市在经济水平、福利水平、教育水平上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当然,随着我国逐渐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的各种投入不断加大,加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出现的一大特点就是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城市优势资源逐渐开始向周边农村地区扩散,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依托城市市场大力发展城郊农业,也极大地支持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产业链延展性加强,农业经济更加细分化。产业链延展性主要是通过农业上下游的整合实现的。一方面,农业领域开始与工业甚至金融业融合,逐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链的衔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出想了很多新的发展模式,如上为笔者提到的近郊模式等。农业经济的细分化,也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对于农业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细分,细分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现实情况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既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提供指导思想方面的理论支持。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学科研究重点过分强调前者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对于后者的研究还停留在空洞性论述上,对于现实作用有限。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是技术管理形式粗放和发展理论粗放的双重问题。农业的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技术可以解决的课题,换言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管理、指导理论缺一不可。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加之笔者在第一点中提到的城市化契机中弯道超车,这些也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1、实施农业人才培养计划。首先,国家和有关方面要认识到科研人才的培养重要性,为了推动原有纯靠体力和资源投放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和管理的集约型农业转变,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换言之人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国家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次,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具体而言,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设置科研项目和教学内容,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状况,要时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设置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

2、学科发展差异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同经济管理学科、农业技术学科是有区别的,如果理论研究没有认清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本质,很容易变成一个四不像学科。那么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换言之,它是以农业技术为基础,以经济管理为背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健康发展,它是一个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

3、强调学科间的互补性。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尤其本身特点,但是也要注重通过经济管理学科、农业技术学科寻找发展思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者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理论研究中也自然要反映这一现实情况,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加强同数学、金融学、环境学、工业工程学等学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综合属性,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平顶山学院是一所后升本的全日制应用型二本院校。会计学专业作为学院第一批升本专业从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尤其是2014年学院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同时学校将迎来2018年教育部审核评估。转型审核评估给学院明确了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实践教学,强化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和应用是今后办学的方向。毕业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成为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抓手。那么,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如何通过表1、表2可窥见一斑。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08级至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和2006年至2011年会计学本科优秀论文比例只占2.7%(其中专升本优秀论文占比为2.77%,本科占比为2.7%),所占比重少;良好占48.3%;中等占41.7%;及格占7.3%。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毕业论文少,案例研究少,实证研究更少。整体来讲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

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学毕业论文研究的成败。从调查看,毕业论文选题空洞且大,教学科研与应用题目偏少。选题定位不准,学科交叉和创新性选题甚少。平顶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升本后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虽有所提高,但离学院转型发展和审核评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选题必须与科研课题、生产实践和社会应用结合起来,体现技能和应用的需要。

(二)开题

(三)指导

经过升本后几年的实践,指导环节的问题是:师生沟通次数少;包办现象;没通盘考虑研究过程;拖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性差,等靠思想严重。教师为了考核评先评优的需要不得不包办。有的只是零碎的思路,没有通盘考虑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进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对研究论文的可行性、一体性的系统思考。

(四)监督

(五)答辩

有部分学生认为没必要也不参加答辩,没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三、PDCA理念指导下的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所谓PDCA(Plan-Do-Check-Action),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宣传普及,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有效进行一项工作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转型审核评估背景下将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和实践引入PDCA管理理念,从大一起进行“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贯穿四年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开课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中,大一、大二重在会计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大二、大三重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兴趣,同时在课程设计上逐步思考毕业环节的研究方向;大四有了自己的设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PDCA管理方法涵盖本科毕业论文整个环节,贯穿会计学本科周期,达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笔者针对2015届会计学本科和专升本毕业生共340名学生(2011级会计学本科95名和2013级会计学专升本2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在7学期第5周进行。发出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0份,设计问题10个,9个问题为选择题,一个为文字描述。通过问卷从以下方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向。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在对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认知度上,有将近150名学生对毕业论文有正确认识,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会计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有13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为获得学士学位而为之,还有50名学生认为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在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认知度上仅有65%的学生表示清楚,有3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针对如此情况,必须将PDCA引入毕业论文的教学机制。“以生为本”,树立个性化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规划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专业导论与学业规划等课程,让学生感悟到大学学习生活既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还有重要的实习加漫长的毕业论文积累、制作、完成等环节。更应该明白的是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大学生学会生存、实现自我发展的初步锻炼过程。

(二)参加创新、本科校级课题院级课题申请

学校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申报工作,且对中签的团队给予适当的资助,同时院级、校级要分开,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三)选题

从表3可以看到,90%以上的学生愿意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之前选题并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第6学期完成此项任务的占40%。在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上,调查结果见表4。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指导教师的选择有3种态度:必要、不必要、无所谓。总体上说是有主见的。首先看重的是师德,其次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第三希望师生互选。

(四)师生交流

在调研中,我们着重从交流的形式、次数、内容着手,并且对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

(五)论文全程指导

通过调研,将PDCA管理理念贯穿毕业论文教学和实践全过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理念上的转变。应用技术转型使今后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平顶山学院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应有战略选择。第二,应用综合素质的提升。PDCA开课计划和管理理念能实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检查、检验和反复总结经验中逐步提升综合素养,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培养专业兴趣,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根据学生共性及兴趣性格及智力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专业点,且正确认识课程小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关联与差异;对学生来讲学校与教师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专业达到一致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认知还有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境界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开设专业导论和学业规划课程,使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活有一个系统了解。大学的学习过程不但有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有实训、实习、设计、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

在学院转型发展和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会计学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合作,与大型企业联合,利用寒暑假具体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参与企业一些项目,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通过PDCA在大学四年的循环和管理,学生有了一些成果,发表一些论文,参与一些课题,科研活动获奖等,就会比较容易完成毕业论文各环节。

(六)答辩

经过学术不端检测合格后,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进入答辩环节。根据学院转型及审核评估的要求结合近几年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探索,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设置了7个答辩评量标准选题、文献查阅及调研、论证分析、撰写质量、论文价值、译文及格式、任务书执行情况。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以上7个标准仅为论文成绩。具体评量内容及要素见表6。

平顶山学院近几年对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行的是实时评量,每位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对往届毕业生采取的是延时评审。随着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深入,论文的抽取、送审和通报将成为必然趋势。河南省教育厅从2015届会计学毕业生中抽检论文3篇,建议在转型中的二本院校尝试引入“双盲”审核制度。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是平顶山学院审核评估及转型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引入PDCA管理理念,尝试会计学本科层次双盲审核,补充完善评量和评审指标体系,是提升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会计学毕业论文顺利通过审核评估的必要条件,是学校转型评估的需要,也是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2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监控力度小

3提高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思考

3.1高度重视命题环节,确保高水平命题

3.2加强论文写作指导,防范抄袭现象

3.3强化毕业论文各环节管理和监控力度

4结束语

经济论文分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经济论文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和写作对象。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主要靠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写作经济论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

2.政策性。即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实用性.即体现出经济工作的实际效益,能产生实用价值;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学习建议;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引言

二、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经济问题的实际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学生为了赶上这趟“潮流”,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积极地开发和使用各种前沿的计量方法,而忽略了模型需要满足的一些外部条件,例如模型设定的假定、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模型的经济意义等。本部分将主要归纳几个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1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1.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课程地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博士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西方国家常常作为一年级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程,或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作为具有良好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1]。在当前的中国,各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安排并不一致。由于讲授该课程对师资水平和生源水平均存在较高要求,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为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课程,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尽量将这门课程作为博士学位课的主要内容,而未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则未开设这门课程。相比东部地区高校而言,部分西部地区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准备还略为不足。

1.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许多经济学热点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生,当前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常常能见到该课程包含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

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的期刊往往十分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此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前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掌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前,西部地区不少高校逐渐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馈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2],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主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教师常常会为了照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度,并适当回顾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身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3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参考文献

[1]ROMERD.Advancedmacroeconomics[M].4thed.NewYork:McGraw-Hill,2012.

[2]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147-149.

[3]张凌,冯宗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7):54-56.

[4]俞炜华,胡春田.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46-49.

[5]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5):53-56.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

1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关于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方法论课程。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数据分析与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创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独立学院是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层次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普通公办高校相对较弱。因此,就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优化教学方式对提升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阈限概念(ThresholdConcepts),是指理解一个学科理论的关键概念。学生在理解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学科理论并不断进步[1]。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就是要识别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以此设计教学方式。

本文将在分析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

2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阈限概念分析

以上三个阈限概念是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同时在概念上具有紧密的联系,下文将基于此探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3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注意事项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原则仍立足于阈限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具体地,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计量经济学教学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量经济学的阈限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于阈限概念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也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独立学院之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建立回归模型能力为教学目标,基于Eviews软件进行教学,每周教学学时为理论(教师讲授)与上级实验(学生练习)各2学时,特别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阈限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对研究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为评价教学效果,选取2010级学生1个教学班共24人进行满分为5分的教学满意度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全部项目的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总体平均满意度超过99%。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

5结论

回归假设、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异方差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三大阈限概念。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软件展示阈限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通过尝试撰写学术论文强化阈限概念的综合运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阈限概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对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学生满意度。

[1]Meyer,J.H.F.andLand,R.:ThresholdConceptsandTroublesomeKnowledge:LinkagestoWaysofThinkingandPractising,ImprovingStudentLearning-TheoryandPracticeTenYearsOnOxford:OxfordCentreforStaffandLearningDevelopment(OCSLD),2003:412-424.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THE END
1.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pptx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pptx 33页内容提供方:133***3257 大小:4.23 MB 字数:约3.34千字 发布时间:2024-11-06发布于云南 浏览人气: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精选(1).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5/6155023214010241.shtm
1.经济学论文题目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https://www.yjbys.com/file/jingjixuelunwentimu.html
2.关于经济的论文题目9篇(全文)关于经济的论文题目(精选9篇) 关于经济的论文题目 第1篇 1、电子商务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研究 2、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3、对话与合作: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4、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5、共赢性博弈论 6、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ahbb1ub.html
3.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有那些西方经济学论文题目有那些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https://bbs.pinggu.org/jg/jingji_xifangjingjixue_3187727_1.html
4.本土化管理论文范文导语:在本土化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末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是一种将母公司“搬”到东道国,根据东道国特定的经营环境,对公司拥有的有限...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30307.html
5.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大全(精选12篇)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大全1 摘要: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有效手腕,但在教学理论中假如设计不好,课程论文教学会由于网络剽窃和同质化现象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为此,文章从论文课时设计、选题设计、内容设计和辅助教学手腕设计几个方面提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的详细设计思绪,以期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https://www.puchedu.cn/ziyuan/9133.html
6.管理学职能论文8篇本课程安排有一周的管理学论文的时间,主讲教师精心设计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就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工程管理等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加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二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https://www.ifabiao.com/haowen/38707.html
7.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5篇(优选)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 摘要:在一般管理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具有重要价值,应用于企业是把该企业作为统一的经济组织,通过管理经济的方式管理企业各项组织活动,包含的主要内容关乎企业的日常工作、财务会计工作、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它参与到所有方面工作的管理之中,能保证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40620143211_3884036.html
8.23篇《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23篇《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应用断点回归法的论文推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5/12/84963501_1130513987.shtml
9.金融学年论文小范围选题最新金融学本科 我给你吧 问:关于金融经济学的 论文题目 答: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金融经济学方面和证券有关的论文题目: 1、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与监管问题探析 2、中国股指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 3、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所要求的经营环境研究 ...https://www.lw50.cn/article/903f63d26ebd13a097db5f63.html
10.公共经济论文总之,强化公共经济管理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明确公共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的客观关系,研究民生经济的重要影响作用,方能真正地体现民意,服务大众,提升公共经济核心水平,实现共赢发展。 公共经济论文:对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中的教学研究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https://www.yfabiao.com/fanwen/2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