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9月2日在北京举行。蚂蚁集团保险事业群CTO孙振兴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介绍一下蚂蚁保平台的定位,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技和开放的力量,成为用户和机构最信任和喜爱的保险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服务平台,我们希望能持续借助AI科技,为用户和机构带来优质的服务及体验。中国的保险行业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在用户侧,专业医疗术语、复杂保险条款很难看懂,当用户有问题的时候只能诉诸人工找客服,而人工成本高覆盖低,用户难以得到实时的、稳定高质量的解答。当用户决定去选购保险的时候,部分用户可能还会面临保障额度不足、保障责任不全的问题,这都是今天真实存在的用户痛点。即使用户购买了一款保险,我们认为是这应该是保险服务的起点,但现实中很多时候购买以后保单就束之高阁,成为了保险服务的终点,用户在保后服务阶段基本无体感,万一不幸需要出险时,可能还会面临不知如何理赔、理赔复杂的问题。同样,在机构侧也面临类似的痛点:第一是依赖人工服务的模式,成本高,服务质量难以把控;第二是难以规模化服务普惠需求;第三是很难做到精细化的风险管控。
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AI新科技一定会在这些领域来发挥关键的作用。在过去一年里,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AIGC大模型在各个行业都在做具体的探索和落地,蚂蚁保险也做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在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AIGC的应用范式。要想把大模型用好,首先要理解大模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认为它最擅长的是对语言的认知、理解、推理、控制,但是在垂直专业领域怎么做到安全、可控、准确是极其有挑战的,而这也正是保险行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蚂蚁是如何应用AIGC等新技术带来保险服务体验新升级的。
第三个是风控方面如何做到既普且惠,帮助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服务边界、让更多用户享受更高质量服务体验。风控是金融产业里是最核心的能力,但今天部分用户像亚健康体或者带病体难以享受到专业机构的服务,在投保时可能被粗暴拒绝,同时还存在部分用户保障额度不足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蚂蚁保基于蚂蚁集团的隐私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层风控能力,做到数据不出域合规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价值最大化,帮助保司更好去服务我们的用户,带来一系列的普惠体验。我们构建了分层风控模型及逆选择模型,针对原来被粗暴拦截的人群提供差异化智能健告方案,帮助尽量多的用户可以买到最匹配的保险产品。在这套方案的加持下,帮助合作保司在风险降低10%的前提下,风控拦截率下降50%,意味着原来无法享受保险服务的人群中在差异化健告的帮助下,有一半比例可以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
另外,宠物保险是个新兴赛道,风控能力是规模化必要前提。要想规模化必须先解决宠物身份识别问题,经过不断探索我们研发了宠物身份识别技术,这件事情要做到不太容易,第一要能拍到高质量宠物鼻纹照片、第二要能做到很高的识别率。怎么拍,我们推出集成端智能引擎的宠物相机,能在端侧做实时检测抓拍,帮助宠物主大幅降低拍摄成本。怎么识别,我们利用度量学习和DAM特征加权研发了生物识别模型,目前猫和狗的准确率达到99.9%,这个技术让我们宠物保险规模化成为可能。
第四个是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周期、陪伴式的服务体验。刚才讲到保险服务,我们不希望买完之后就是服务的截止,希望用户还是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保后服务,最近我们蚂蚁保平台也正在努力和合作伙伴一起把保后服务线上化。今天我们重点讲一下理赔服务,过去理赔难度高,面临周期长、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问题,用户真要出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理赔、联系谁、提交什么样的材料、提交完之后漫长等待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也很难及时了解。基于此,蚂蚁保联合行业打造了安心赔服务,帮助用户可以在线快速上传理赔材料并给出清晰指引,在保司侧打造了智能核赔辅助系统,帮助保司快速审核、降本增效。2日快赔并不是终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认为应该更精益求精、在体验和效率上继续突破。我们研发了理赔领域的多模态生成式提取模型,在理赔材料提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针对复杂材料、长文本、遮挡/模糊等难例材料的提取能力,全案级准确率突破95%。这为未来的理赔全面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我们相信理赔的时效体验也将进一步提升。
以上就是蚂蚁保在AI科技方面的探索实践及应用。我们认为这些仅仅是开始,在这条道路上蚂蚁保将保持开放,携手行业,守正创新,持续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带来更优的服务和体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