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看,卖出保单,收到保费,支出佣金费用赔付,获得一部分利润,同时收到的保费还可以赚取投资收益,即赚取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两者都需要审慎经营,存在亏损的可能。对寿险来说常用死差,费差,利差分析利源,实质是一样的。
保险估值的基本原理
理论上讲所有公司的估值都是自由现金流折现,保险公司也不例外,而且特别适合,因为保单特别是寿险保单期限长,成本在前,利润在后,当前利润通常不能反应保险公司的潜在的盈利能力,所以要将未来的利润折现进来,有如下评估方式
评估价值=内含价值+未来新业务价值
先说未来新业务价值,简单点,就是在未来的年份里新保单能创造的价值,发生在未来也不知道是多少。
内含价值就是当前保险公司存量资产基于一系列假设的未来股东净现金流折现值,按保险公司年报,有如下计算公式
内含价值=调整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成本
调整净资产,当前账面净资产的清算价值,调整准备金差异以及若干资产价值调整市场价值得到;
有效业务价值,已生效保单未来税后估计净利润按股权期望回报折现的现值。
要求资本成本,是指在评估时点适用业务的要求资本与其未来每期变化额(期末减期初)的现值之和,计算中需要考虑要求资本产生的未来税后投资收益。
所以也有
内含价值=(调整净资产-要求资本)+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变动的现值
=自由盈余+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变动现值
=自由盈余+有效业务价值+(要求资本-要求资本成本)
内含价值的变动
从保险公司年报出发
只看寿险部分,17到18年底,内含价值增长了24%,算一下贡献占比
新业务价值创造占80%,是内含价值增长的主要贡献,有效业务价值预计回报贡献33%,是因折现释放的内生增长,这一部分是稳定可持续的。
从上表数据,根据内含价值变动贡献看
1最主要是观察新业务价值的增长,观察三家公司近三年年报,无论数额还是增速,平安>太保>新华。
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可以进一步拆解为新单首年保费与新业务价值率。反应保险公司的销售能力,产品力,运营能力。
从新业务价值率看,平安长期优异,太保紧随,新华从17年后有较大提升,反应了保障型转型的成果
内含价值的关键假设
内含价值是基于一系列假设把未来现金流折现,实际价值可能好于或者弱于假设,假设的可靠性是其重点。18平安年报如下描述:
主要假设
2018年内含价值按照“持续经营”假设基础计算,并假设中国现行的经济及法制环境将一直持续。计算是参考内含价值评估标准和偿二代资本要求进行。若干业务假设的制定是根据本公司近期的经验,并考虑更普遍的中国市场状况及其他人寿保险市场的经验。计算时所采用主要基准及假设陈述如下:
1、风险贴现率
计算寿险及健康险有效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的贴现率假定为11.0%。
2、投资回报
假设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的未来年度每年投资回报率为自4.75%起,第2年增加至5.0%此后保持不变。投资连结型资金的未来投资回报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适当上调。这些假设是基于目前资本市场状况、本公司当前和预期的资产分配及主要资产类型的投资回报而厘定。
3、税项
假设平均所得税税率为每年25%,同时假设未来年度投资收益中每年可以豁免所得税的比例为自12%起,以后每年增加2%,至16%并保持不变。
4、死亡率
男性和女性的经验死亡率分别按《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非年金男性表和女性表的65%和65%为基准计算。就年金产品而言,进入领取期后的经验死亡率分别以《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年金男性表和女性表的60%和50%为基准计算。
5、其他发生率
发病率和意外发生率参考行业表或公司本身的定价表为基准,其中发病率考虑长期恶化趋势。短期意外及主要健康险业务的赔付率假设在15%到100%之间。
6、保单失效率
保单失效率根据本公司最近的经验研究计算。保单失效率视定价利率水平及产品类别而定。
7、费用
费用假设根据本公司最近的费用分析而定。费用假设主要分为取得费用和维持费用假设,其中单位维持费用假设每年增加2%。
8、保单红利
个人分红业务的保单红利根据利息及死亡盈余的75%计算。团体分红业务的保单红利根据利息盈余的80%计算。
假设变动造成的内含价值变动,年报中都会提供敏感性分析,在此不再摘抄了。
即所有存量保单盈利的当年体现,从平安18年报看
平安年报对净利润按利源做了如下的拆分
净利润=税后营运+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
=税前营运(1-税率)+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
税前营运利润=剩余边际摊销+净资产投资收益+息差收入+营运偏差。
接下来名词解释:
B净资产投资收益,即净资产基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5%)计算的投资收益。
C息差收入,即负债支持资产基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5%)计算的投资收益高于准备金要求回报的部分。
D营运偏差及其他,营运经验与假设的差异
I折现率变动影响,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由于折现率变动引起的保险合同负债变动的影响;
A剩余边际摊销,年报描述剩余边际是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摊销模式在保单发单时刻锁定,摊销稳定不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进一步理解要从寿险的盈利模式去看,
1寿险的保单基于预定利率,费用率,死亡率等数据假设做出定价,
2保单完成时形成实际经验数据,实际利润即实际数据与定价假设的差异,
另外,如果存在首日利得,保险公司不确认该首日利得,而将首日利得确认为剩余边际并在整个保险期间内进行摊销;如果确认为首日亏损,则剩余边际为0且首日亏损计入当期损益,后期也不存在剩余边际的摊销。即
剩余边际=max(0,保费-合同成本-最优估计负债-风险边际)(剩余边际计算不包括保险合同获取成本)
统计近三年三家公司寿险剩余边际,无论数额还是增速,平安>太保>新华
这里要注意一点,前述有效业务价值是已生效保单在未来利润的折现值,剩余边际类似描述,两者不是同一个角度
17年平安寿险推介材料阐述
1有效业务价值是考虑风险按股权期望折现的,11%,剩余边际按准备金折现率折现,即基于国债收益率和投资收益率
2剩余边际不考虑税收和资本成本。
剩余边际摊销
前述公式,净利润=税后营运+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
=(剩余边际摊销+净资产投资收益+息差收入+营运偏差)(1-税率)+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
简化一下,会计利润=剩余边际摊销+营运偏差+投资偏差+会计估计变更
平安近三年剩余边际摊销占比税前营运利润的60%以上,是会计利润的主要贡献。
在摊销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摊销载体,不同的载体选取方式将会对剩余边际的摊销产生影响。原保监会并未对摊销因子的选择给出明确的要求,各保险公司可以依据经验自行选择。通常行业里常见的摊销因子包括:预期未来有效保单数、预期未来有效保单的现金价值、预期未来有效保额、预期未来赔付、预期未来有效保单持有人红利支出(分红险)、直线法等。平安在18年推介材料对此有进一步描述
会计估计变更
对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长期非寿险保险合同,由于溢价对准备金评估结果影响不重大,直接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编制的“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曲线”为折现率。
对未来保险利益随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变化的长期寿险和长期健康险保险合同,根据对应资产组合预期产生的未来投资收益率确定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2018年12月31日评估使用的未来投资收益率假设为4.75%-5.00%(2017年12月31日:4.75%-5.00%)。
折现率及投资收益率假设受未来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投资策略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来自于国债750天移动平均线,考虑国债750天移动平均线下行,增加准备金计提,未来上行了又会减少计提,更多影响的是会计利润的释放节奏。
年报P63中也提供了假设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完整评估一个寿险公司,除了从内含价值和当期利润的角度,还要考虑承受风险的能力,偿付能力简单说是保险公司偿付其到期债务的能力,比如保险合同的赔付等。由于这一点非常重要,政府要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以保障保险人利益。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逐渐成熟,监管规则也在与时俱进,2015保监会发布了偿二代监管规则,具体比较复杂,简单了解一下,看平安年报P23
实际资本,是指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或破产清算状态下可以吸收损失的财务资源。实际资本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后的余额;
核心资本,在偿二代制度下对实际资本分级监管,根据资本吸收损失的性质和能力将保险公司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指在持续经营状态和破产清算状态下均可以吸收损失的资本;
最低资本,监管要求为吸收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有关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当具有的资本。
在偿二代下,剩余边际被认可为资本,如果新增业务剩余边际高,就会贡献资本,利好具备销售优势的头部公司。
如前所述,不管承保还是投资,都需要审慎,保险实质上也是经营风险的行当。最主要的风险,直接摘抄平安年报的描述
1.1保险风险保险风险是指由于死亡率、发病率、赔付率、费用率及退保率等保险假设的实际经验与预期发生不利偏离,导致本集团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1.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权益价格、汇率、房地产价格等不利变动,导致本集团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开头讲过保险的盈利模式就是卖出保单,收到保费,支出佣金赔付,赚取承保利润(如果有)同时赚取投资收益。顺着这个业务模式
1从产品力看,保单本身并无太大的差异化,或者说可以被迅速复制。但是具备规模效应,有规模效应的领域往往能形成集中化。效应越强集中程度越高。
2而主要是卖出保单的能力,特别是卖出高价值保单的能力。由于保险产品设计的异常复杂,普通人不容易迅速理解,主要依靠代理人销售,因而代理人渠道建设管理是最重要的能力。平安代理人收入最高,留存高,积累了一批老手,在上市险企中遥遥领先。
3运营的能力,保单涉及风险识别,客户联系,赔付全流程的交付,既关乎成本也关乎客户体验,也是核心能力的重要一环。
4投资能力,保险公司并不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而是保证负债端与未来现金流的匹配,投资稳健与管控是重点。这一块短期不容易观察,只能说管理架构好的公司投资方面更可能稳健一些。
5产品无太大差异化的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比拼经营管理的能力,这一点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组织,领头人身上。留待后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