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越是简单的问题,越是难以回答。因为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固定答案,若想试图改变别人的想法,那基本是徒劳无功。
WhoamIandwhatcanIdoforyou
(我是谁?我能帮你做什么?)
我是谁?
首先,老王是一个保险经纪;(不同与保险代理),我们的服务项目是:
其次,老王是一个代表客户利益的保险经纪,与大家平时所接触的众多代理人有本质的不同:
然后可以看出,保险经纪公司可以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
(限于篇幅问题其他签约公司不再上图,目前签约的寿险公司50家,财产险48家)
由于老王可以销售的产品众多,这就足以使得我可以在众多产品中为你挑选最合适你自身需求的那一款,因为每一位客户,根据他(她)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特点、身体条件、过往病史以及家庭需求点的不同,所需要的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可见,我们是客户需求导向型,客户最需要哪种产品,我们就给客户哪种产品,而不同与代理人那种拿一款产品走天下的产品导向型。所以,可以得出:老王是一个代表客户利益的、客观中立的、能帮助客户挑选好的保险产品的保险经纪,简单综合如下:
我能帮你做什么?
既然老王是一名专业的保险经纪,那么老王又能帮你做什么事情呢?其实说到这个话题,又免不了去和代理人对比一下,通过详细的对比,大家就会发现一个专业保险经纪的价值所在:
(1)代理人刚入职时,保险公司都会要求代理人进行“三讲”培训,并安排一对一练习。
其实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每次面对客户都要说这些教条性的话语,就是为了要让每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学会六个字,也是保险公司的至理名言“简单、听话、照做”。
老王一直在研究为什么保险公司要采用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去发展、培训销售人员?因为,“三讲”可以快速地使得客户有足够的认同感,瞬间觉得眼前这个销售人员看上去“高、大、上”起来,以便于快速成单,但是有一点,把大家都蒙蔽了,那就是代理人所讲的公司,是保险公司本身的成就,上不上市的,开办的多少年,每年理赔多少钱,跟你眼前的代理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至于讲行业,那更是很不靠谱,老王始终觉得:“保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不是万能的!”,代理人把这个行业吹得没边,本身就是不负责任,保险行业真的有那么“高、大、上”吗?既然如此高不可攀,为什么还要每年每天每时每刻招人?甚至是条款内容都搞不清楚的眼花的大爷大妈们都可以入职来给客户卖产品?
最后一个讲自己,讲自己为什么要从事保险行业,获得多少荣誉和奖励,那么,代理人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不要说信仰、更不要说爱与责任,老王觉得,主要是因为保险行业入行门槛低吧,如果都要求大学学历,严格把关,这800万保险首先人员瞬间会减少多少?如图:
(2)代理人以产品为导向,所以都会鼓吹自己家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天下第一好,因为不卖自家产品就没收入,不卖自家的产品就没荣誉,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客观公正很难。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可能都是优势产品,不能正确的对待产品就不能客观的对待客户。所以,有时候,代理人销售产品的时候是违心的,但是即便违心,也没办法。
试问,我们生病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会继续一大串询问,以求快速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给我们开具处方,如果医生连问你有什么症状都不问,直接拿一副药过来说,就吃这个吧,包治百病,我们有哪一个敢吃?
老王不爱骚扰,访来访去,友谊翻船,因为国情如此,在中国还有一部分人是不认可保险的,认为自己没病没灾,不需要保险,或是认为保险理赔难以兑现等等原因,也正是代理人这种访量原则,让很多不愿意买保险的人深受其困扰,更有甚着为了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稀里糊涂就从代理人那里买了一份保险,到后来理赔不顺利,对保险产生更大的误解,这些都是目前保险代理人从业期间的弊端,老王既然知道这些问题,我为什么还要去重复着这样错下去?所以老王,喜欢跟有保险需求的朋友去深入聊这件事,OK,你觉得你自己暂时没这个需求,那我们吃饭喝酒,不聊这个话题,等你哪天有对家庭风险方面的担忧时,你再来找我。
其实,代理人更像是团队作战,通过团队力量,代理人只要把客户约过来就可以,剩下的就靠组织来搞定了,其实当我们以为天上掉馅饼,去吃保险公司那一顿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陷入了这种“套路”里了。而在经纪公司阅读条款是经纪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有产品宣导但没有产品话术培训,没有业务推动,没有产品说明会,更多的是需要与客户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与客户一起来制定保障规划。
最后,附件一段我比较喜欢用的一句话:我们都会游泳,所以不需要救生衣,也游得很好,但谁又能想到,海上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永远上不了岸?更何况生活远远比海上环境凶险。你的防护措施是什么,仅仅是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