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

一、我省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发展情况如何?

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不断完善健全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启动新农保,2010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2011年,启动城居保试点,全省46个县区全部纳入国家城居保试点,实现全省覆盖。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比国家安排分别提前2年和1年实现制度全覆盖,使全省城乡居民提前享受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果。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19.01万,参保率达到92%,41.33万老年居民领取了养老金。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同时,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险的财政投入,2012年和2014年由省政府筹资两次将新农保、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了30元和25元,达到月人均110元,调整后基础养老金标准居西北地区第1位、全国第5位(上海、北京、天津、西藏之后)。使全省城乡居民直接受益,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

二、为什么要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

答:新农保与城居保从试点到制度全覆盖,经办服务逐步优化,运行平衡顺利。但由于两个制度是分别建立运行的,因此存在着城乡政策不尽一致、缴费标准高低不同、激励机制作用不强、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以及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政策等,难以适应城乡之间劳动力和人口流动逐渐加大的形势,不尽早解决这些矛盾,会阻碍制度效应的充分发挥,不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持续发展。

三、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我省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合并在政策上有哪些方面的创新?

省政府自筹资金建立城乡居民丧葬补助金制度,有助于减轻参保居民家庭的丧葬费用负担,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城乡居民的人文关怀。加快了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先行一步,走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前列。

五、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不是每个人领取同样的养老金?

答: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统一后,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领取同样的养老金待遇,而应当理解为统一制度为每个人提供了同等的机会和权利。《实施意见》强调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说,除了国家和省支付的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长短和缴费多少,同样缴费获取同等待遇。因此,有经济能力的居民应当多缴费,以使晚年生活有更好的保障。

六、什么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答:《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具有我省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县、市、区、行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七、个人缴费档次是怎样设定的?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逐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规定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

八、参保人员如何缴费?

九、村集体补助如何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答: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参保人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十、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是多少?

答:政府按年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具体补贴标准为:每年按100元缴费的补贴30元;按200元缴费的补贴40元;按300元缴费的补贴50元;按400元缴费的补贴60元;按500元缴费的补贴70元;按600元缴费的补贴85元;按700元缴费的补贴100元;按800元缴费的补贴115元;按900元缴费的补贴130元;按1000元缴费的补贴145元;按1500元缴费的补贴165元;按2000元缴费的补贴185元。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按年度核算,补贴资金按年足额到位。

十一、对重度残疾人代缴的养老保险费是多少?

答:政府对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按300元缴费档次给予全额代缴。对重度残疾人代缴的养老保险费比新农保、城居保增加了200元。

十二、怎样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

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城乡居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村干部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十三、参保人中断缴费后个人账户如何处理?

答:参保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再次缴费时,中断前后的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连续计息。

十四、个人账户资金是否可以提前支取?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参保人年老时的养老金发放,不得提前支取或挪用。

十五、养老金待遇的构成和计算?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为每人每月110元。基础养老金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和我省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十六、加发基础养老金的条件什么?

答: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在15年的基础上,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月加发基础养老金10元。鼓励参保人积极缴费、连续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十七、领取养老金待遇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十八、新农保、城居保试点时已年满60周岁至今未保的居民现在如何领取基础养老金?

答:我省新农保(2009年)或城居保(2011年)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布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十九、参保人距规定待遇领取年龄不足15年或超过15年的如何缴费?

答:参保人距规定待遇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补缴标准为:参保人可选择规定的任一缴费档次标准乘以应

补缴年限。

二十、参保人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怎么办?

二十一、丧葬补助金标准是多少?

答: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除将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含政府补贴)一次性退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并按规定支付一次性丧葬补助金,补助标准为省政府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的10个月。逾期未提供资料导致养老金领取人员死亡后养老金超期支付的,多支付的养老金在发给的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及养老金领取人个人账户余额中予以抵扣,不足以抵扣的,按规定予以追回。

二十二、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是否能够转移接续?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省内或跨省)转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即使是参加了其他的社保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可以全额转移。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THE END
1.保险定义保险与风险概念保险知识保险频道这是一种单方面的人道主义行为,救济方和被救济方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与义务关系。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被保险人享有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而保险人享有收取保费的权利,负有损失发生时提供赔付的义务。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障,是根据保险合同履行职责,不存在风险大小的规定。被保险人只要...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97941.jsp
2.保险对养老的重要性和意义,有哪些?它可以为个人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障和遗产保护等多方面的保障,减轻个人在养老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保障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保险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少社会福利负担,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保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在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保险将发挥越来越...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zhongyaoxing-3256516.html
3.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71.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A.森林、草原B.荒地、滩涂C.矿藏、水流D.山岭 72.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A.司法机关可以不受时效限制审查该行为B.行政机关应将行政行为实施取得的利益返还C.行政行为自宣布无效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D.行政相对人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1.保险的力量如何为生活带来保障与安心的未来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经济保障。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保险的作用无处不在。它能为我们在遭遇意外事件、重大疾病或其他突发情况时提供经济支持,从而减轻经济负担。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保险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保险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保障。购买保险能让人们在面临重大疾病、意外...https://t.10jqka.com.cn/pid_402489789.shtml
2.保障未来理解保险的重要性和选择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随处可见。从健康问题到财务危机,从自然灾害到意外事故,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无法预料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保障。 基本理念与作用 保险https://www.3ck2eutqg.cn/gou-mai-zhi-nan/33755.html
3.理解保险,让保障更安心——走进保险的世界保险知识在当今社会,"保险保险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度思考,保险,就是一种金融工具,它通过风险转移和资金分散的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经济保障,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什么是保险,我们为何需要它,以及如何正确选择保险产品。 保险的本质是对潜在风险的防范,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生活中的意外...https://dongaldo.com/post/22526.html
4.社会保险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3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社保的作用挺大的,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养老保险:达...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会保险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知识,跟着华律...https://www.66law.cn/laws/616583.aspx
5.人力资源六大模块试题37.工作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功能决策提供基础。 (2)通过对人员能力、个性等条件的分析,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3)通过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的分析,达到“才尽其职”的效果。 (4)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的分析,使人与物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https://www.oh100.com/kaoshi/renliziyuan/506602.html
6.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https://www.64365.com/zs/1968368.aspx
7.金融知识复习5为什么说同业拆借利率是观察市场利率的风向标8、债券的收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入;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价差;三是可以利用债券在金融市场上抵押、回购、获取额外收益。 9、投资基金的特点是什么? https://blog.csdn.net/xo_zhang/article/details/9151729
8.工会基础知识问答,助你快速了解工会39.职工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利等;同时,还体现在女职工以及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特珠群体的特殊权益等方面。 40.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有哪些? 答:包括:(l)劳动就业权; (2)收入分配权; (3)社会保障权; (4) 劳动安全卫生权。 https://www.youmaigroup.cn/nd.jsp?id=176
9.保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毕竟咱们不是英美法系,首先规则一定要到位;其次,相互牵制的力量,监管单位就是朱元璋在世也统一不了那么多人的具体行为,各个层次之间必须是相互牵制的,比如魏副主席提到的,保监会惩戒有问题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惩戒有问题的销售、理赔人员和中介公司等等。第三,道德方面的诚信力量。这里说他是道德,更不如说是习惯。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1122111946_1477319.html
10.国际经济法年会论文系列(三十):存款保险制度与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构建各国存款保险体系成立背景各异,目标的层次设计也各有不同。作为金融部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离不开整个金融部门政策范畴。金融稳定论坛(2001)一再强调,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取向必须与整个公共政策目标一致。在世界范围来看,存款保险的基本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大多数存款人的利益;2、提高公众对...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rf/12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