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行为,在河北银保监局指导下,河北保险业持续深入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在建立跨省高风险数据共享机制,搭建行业与公安机关的沟通桥梁,配合开展“安宁”专项行动,畅通案件落地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为增强社会公众反保险欺诈的意识和能力,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向各财产险公司征集了2020年财产保险反欺诈典型案例,我们从中选取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希望提起广大消费者警示。
案例一
案情简介:2020年4月,保险公司接到举报称,某物流公司的自卸货车在黄骅、塘沽等地发生的多起保险事故,存在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嫌疑。经调查,发现该物流公司以大型老旧自卸车为道具,通过篡改车牌号、异地跨省投保“特种工程机械设备险”等非车险险种,故意制造追尾、侧翻、剐蹭事故,涉嫌通过重复索赔、虚高评估等形式骗取保险金。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案重点人员实施抓捕,经审讯,主犯唐某承认该系列事故存在故意行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提供)
警示意义:犯罪嫌疑人唐某误认为自己的骗保行为是行业中的“惯例”,法律意识淡薄,胆大妄为,以侥幸之心换得牢狱之灾。
案例二
保险不是“唐僧肉”
人伤黄牛的终极下场
警示意义:近些年,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把保险当成“唐僧肉”,垂涎三尺,为了利益充当起“黄牛”角色,鼓动当事人制造假材料、夸大伤情以向保险公司“狮子大开口”,从中谋取不法利益。若发生涉及人伤的交通事故,勿听信“黄牛”花言巧语,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三
慧眼识骗局
精准锁定骗保汽修厂
警示意义:该团伙与汽修厂不法人员勾结,通过伪造事故、扩大损失等手段频繁作案,诈骗保险金,心存侥幸,最终被绳之以法。
案例四
数据面前难作假
平台支持显成效
案情简介:保险公司在进行数据筛查时发现,香河县某汽修厂的个别案件存在制造虚假事故嫌疑。深挖发现涉及河北、北京、天津跨区域发生的多起保险事故,均与此汽修厂有关。随后保险公司联合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发现重大线索:该汽修厂人员利用维修车辆与员工及亲属关系拼凑小额人伤事故,向保险公司报假案,骗取保险理赔金。经过保险公司与公安机关不懈努力,最终该汽修厂负责人承认制造虚假事故的事实,并退还不当获利赔款35.5万元。(太平洋产险河北分公司提供)
案例五
顺藤摸瓜亮剑骗局
案情简介:2020年1月,保险公司在对历史案件进行稽核中发现,王某的冀A牌照车辆在一年内多次发生保险事故,其中两次均通过单方委托公估公司评估,然后以诉讼的方式获得赔偿。保险公司通过行业联合排查,发现标的车存在重复索赔行为,于是移交当地检察机关。王某在铁证下退回全部赔款。保险公司顺藤摸瓜,经过多方调查取证,掌握关键证据,最终王某主动承认故意制造虚假骗赔案件的事实,自愿放弃法院判决赔款,两案共计挽回损失30.45万元。(国寿财险河北省分公司提供)
警示意义: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重拳打击保险欺诈行为,任何试图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