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库参考案例解读:非上市公司未经决议为其间接持股100%的公司提供担保的效力认定

非上市公司未经决议为其间接持股100%的公司提供担保的效力认定

——《重庆市某电缆公司诉重庆某房地产公司、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合同纠纷案(入库编号:2024-08-2-483-011)》解读

根据公司法第十五条(2023年修订前为第十六条,此次修订仅将条文序号调整为第十五条,内容并无实质性变化)的规定,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通常必须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依法履行决议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法释〔2020〕28号,以下简称《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进一步规定三种情形下公司对外担保无需履行决议程序,尤其是承认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无需决议。司法实践中,对于非上市公司未经决议为其间接持股100%的公司提供担保的效力如何认定,存有争议。对此,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参考案例《重庆市某电缆公司诉重庆某房地产公司、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合同纠纷案(入库编号:2024-08-2-483-011)》裁判要旨明确:“非上市公司为其采用多层股权架构间接持股100%的公司提供担保,实质系为其自己利益进行担保,并无损害中小股东或其他股东权益之虞,可以认定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法释〔2020〕28号)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公司对外担保无需决议的情形。”该裁判要旨为类案裁判提供了明确规则指引。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须经决议程序及其例外

然而,公司未经决议而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在实践中较为普遍。若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后一律以未经决议为由否定担保效力,则易引发公司利用该规则背信逃避担保责任的道德风险。为平衡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与担保秩序维护,《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公司以其未依照公司法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作出决议为由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金融机构开立保函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二)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三)担保合同系由单独或者共同持有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对担保事项有表决权的股东签字同意。”第二款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不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该条对豁免公司担保决议程序的情形作出了明确。其中,将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即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作为豁免公司担保决议程序的情形之一的理由在于,该情形实质上是公司为自己利益提供担保,并无损害中小股东或其他股东权益之虞,故可以认定此类情形的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符合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

二、非上市公司为其间接持股100%公司提供担保无需决议

理论上,母子公司关系不仅包括前述提及的母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情形,还包括母公司采取部分持股、多层股权架构间接持股或者通过持股协议等方式实际控制目标公司的情形。后一类情形中,因母公司并非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的股权,多层股权架构中难免涉及其他股东利益,通常无法认定目标公司利益全部归属于母公司。此时,母公司为其间接持股的公司提供担保,不符合前述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无需决议的规范目的,不得轻易突破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需履行决议程序的原则。

不同于一般的公司为其间接持股的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形,非上市公司为其间接持股100%公司提供担保虽表面上不属于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但仍应作相同处理。理由在于,非上市公司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时,目标公司所获利益通过该公司采取的多层股权架构及其控制的附属公司最终全部流向该公司。此时,非上市公司为其间接持股100%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并不涉及股权架构中其他股东权益,与《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无需决议的情形实质相同。因此,从公司为自己利益担保无需决议的规范目的角度出发,对《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全资子公司”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将“公司间接控股目标公司100%股权”这一情形纳入其中,是对此类案件裁判理念的延续,合乎公司对外担保法理,也符合公司为自己利益对外担保的真实意思表示。

综上,无论是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还是非上市公司为其间接持股100%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担保,实质均是为股东自己利益进行担保,不涉及其他股东利益保护,属于公司对外担保豁免决议程序的情形,公司不得以未经决议对外担保为由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三、本案例的参考价值及其边界

本案中,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重庆某房地产公司均非上市公司。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通过多层股权架构间接持有重庆某房地产公司100%的股权。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通过签订案涉《商票兑付延期协议》为重庆某房地产公司经营活动提供担保,实质上是为其自己利益提供担保。因此,本案裁判结合《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范目的,通过目的性扩张将“非上市公司为其间接持股100%公司提供担保”解释归入“非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情形,依法认定案涉《商票兑付延期协议》对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发生效力,并判决西南某房地产集团公司对重庆某电缆公司承担担保责任,为类案裁判提供了指引。

需要注意的是,《担保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已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不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上市公司系公众公司,涉及众多中小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股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交易的公司对外担保事项属于法律规定的信息披露事项,关涉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无论上市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还是间接持股100%的公司提供担保,均无法参照本案例规则进行裁判。此外,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三十条及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国家出资企业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国有独资企业由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决定,也不能参照适用本案例的裁判规则。

THE END
1.给他人公司当挂名法人惹上官司“非常后悔,当初随便答应给他人公司当挂名法人,没想到现在年老了,却要吃官司,多谢曾律师这几个月的倾力相助,现在二审判下来了,压了我半年的心理包袱,终于可以卸下了。”近日,家住涵江区卓坡村的王中,给福建众益律师事务所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律师曾建峰在股东出资纠纷案件中,为其据理力争,最后赢得官司。 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3/31/content_141580_15961910.htm
1.法官札记张嘉:公司被追加为被执行人,挂名股东是否应承担责任”的规定,何某某、汤某、汤某某明知朱某某借用其身份证作为挂名股东开办公司,仍放任朱某某以其名义作为公司的股东注册成立某公司,三人通过自己的行为默认其作为某公司的股东;我国公司法对于营利法人股东的身份实行公示制度,没有证据证明罗某某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何某某、汤某、汤某某三人系某公司的“挂名股东”,其有理由...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6064
2.最高法关于法人限高最新规定通过对法人行为的限制,增强法治意识,优化市场环境。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法人限高的实施效果将更加显著,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唐俪漪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为推广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凡本网注明 “...https://www.lcxw.cn/falv/txgz/2301513.html
3.万莹民商事审判视角下企业法律风险问题研究如在某公司监事朱某某是否对某公司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一案中,二审法院认为朱某某在明知公司法定代表人实施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时,同时作为公司财务人员的监事,不仅未予制止,还按照法定代表人的要求执行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应当认定其未尽到监事的勤勉义务,与该法定代表人对公司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又如在北京三中院...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59946
4.8月1日起,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周期不宜少于7天/层!第五条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含参与经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投资人和实际负有本单位生产经营最高管理权限的人员,下同)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不得层层推卸责任、设置追责“防火墙”;不得弄虚作假、搞“挂名法人”逃避安全责任。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6/27/c6627578.html
5.法人欠网贷是不是会作用公司开户贷款及?逾期资讯网贷逾期能否作用公司挂名法人的疑惑,需要依照具体情况来分析。理解挂名法人的含义是非常必不可少的。 挂名法人,又称法定代表人,是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员,承担公司表现的实行法律责任和义务。挂名法人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们一般是公司的申请了、决策者和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人员。一名挂名法人的声誉和信用状况...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755669.html
6.“挂名”法定代表人该如何自救?“挂名”法定代表人该如何自救? 近年来,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登记纠纷日益增多,法定代表人作为代表公司法人对外从事民商事活动的负责人,其以公司的名义对外从事的民商事行为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虽然享有公司章程和法律赋予的职能与权利,但在公司产生诉讼纠纷并被申请强制执行、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况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7/id/73847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