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调研广东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乡村治理新格局的成果,广东某校学生深入基层,收集并整理了以下具有鲜明现代化乡村治理特色的“广东经验”。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某县大力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形成“说、议、办、评”为一体的制度规范,实现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全闭环运行,真正让“百姓明白,干部清白”。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已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490个行政村全覆盖,全县累计召开说事会10270余次,收到各类议题4.9万多项,解决率达93.7%。在“村民说事”会上,发展旅游的思路成为这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中各个乡村村民的共识,促使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2.5%;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把婚丧礼俗整治等好凤气纳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认可的“公约”;政法干警参与到“村民说事”中,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功率达98.1%。
“改革在朝夕,落实在方寸”,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责任主体。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洞下槽村曾是当地重点贫困村,现在,洞下槽村已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恩施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试点。
【推荐3】A县农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民增收困难。近年来,加强党委农村工作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县乡政府支持下,各村利用财政资金修通道路,兴建养老院,开办“农家书屋”,精准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整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如今,该县各村已走向全面乡村振兴之路,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梦想和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明确“常委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可以适时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征求代表的意见”;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加强立法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发布立法信息,介绍情况,回应关切;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
【推荐2】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负面现象也日益严峻,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
2020年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议案。该草案对情节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可高达5000万元,个人隐私保护即将迎来风清气正的新阶段。此后,该草案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三次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实施,公平监管并且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实施情况。这部旨在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基础性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是一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鲜活立法实践,也是对我国数字经济时代保护与利用个人信息基本规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
以“智慧法治”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数字化时代。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教科书式”运动执法终端,通过执法全程语音提示,促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执法现场图像资料实时上传,执法文书现场打印,支持语音录入,电子签名,实行“一案一码”制。
推进电子诉讼应用,逐步实现网上阅卷、证据交换、网上开庭和电子送达,使老百姓“打官司”更加方便、更有效率。
河南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引,为我国新时代江河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4月1日,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第2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为在法治轨道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2024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依法监督,严格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普法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推动黄河保护法重要制度深入人心,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观念深入人心。
从顶层设计到贯彻落实,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大保护大治理的格局基本形成,“水清、景美、人富”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材料一今年南京雨花台区发生“2.23”火灾事故,据初步调查,系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车火灾约2000余起。数据显示,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接道或室内。
当前,部分老旧小区缺乏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场所,部分新建小区由于停车场所布局欠合理,充电桩偏少,远不能满足住户电动车的停放及充电需求,即使建有充电桩的小区,如何引导人们自觉充分利用充电桩,也成为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社区(村)、个人共同努力解决,有时甚至需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材料二遛狗不栓绳是现下养狗的常见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遛狗不牵狗绳”视为违法行为。某社区经常见到有人遛狗,有些人带着宠物狗出来散步时,没有用绳子拴着。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