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保险销售新规:我们需要看到什么?丨燕梳夜谭?寿险保险公司保险产品

所谓渠道为王、销售为王,保险销售是保险经营中的关键环节。然而,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销售误导始终被广为诟病,成为行业沉疴之一,并由此引发高投诉率,进而给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监管机构在引导行业转型逐渐深入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力度规范保险销售行为。2022年4月15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随后,2022年7月19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又下发《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3年9月20日,国家金融总局以今年第2号令正式公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本期《燕梳夜谭》再次邀请到曾做客第一期节目的两位老朋友:

中国大陆顾问营销第一人、原中美大都会创始CEO齐莱平先生

首批中国精算师、燕道数科创始人兼CEO娄道永先生

主持人:今日保研究院院长、《今日保》联合创始人林瑶珉先生

去年5月20日,首期《燕梳夜谭》节目曾邀请以上两位嘉宾解读《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期再次请到他俩围绕《办法》对行业的影响和意义、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与启示、落实该《办法》所需要的配套文件和准备工作等方面,给我们观点和建议。

林瑶珉:先请两位嘉宾分别归纳一下《办法》的要点。

娄道永:《办法》最早在2021年底有一次征求意见,2022年4月《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再次征求意见,接着7月是《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如今正式颁布。这次发布的和去年7月那一稿基本没有变化。

齐莱平:我认为《办法》从保障客户的权益着手,同时吹响了中国保险营销转型的冲锋号。

林瑶珉:精彩。二位从高度及其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方面进行了强调。《人身险销售管理行为(征求意见稿)》以及《保险销售行为(征求意见稿)》都能看做是《办法》推出的前期铺垫,而且不仅仅是征求意见后打磨推出,还有内在的逻辑。二位怎么解读?

娄道永:这个文件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目的是降低投诉率。

第一,文件里最核心的第21条就是全新提出的适当性要求,这是寿险领域的监管法规里从未有过的。在人身险销售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里有对适当性的详细描述,监管去年工作规范里排在第一位的文件《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及去年出台的《养老金销售管理办法》都提到了适当性。我认为这会是今后寿险销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规范要求。

第二,第28条增加了很有意思的几个要求。比如,如果投保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投保人终止投保。在此之前,可能只有非常资深的销售人员才会建议客户在某些情况下不买保险。

这一条是第一次用非常重的篇幅提出来,好几条规定都涉及这个话题。目前渠道为王,大的渠道存在一些信息不透明或者不是很详细给到保险机构的情况,现在至少给了保险公司“尚方宝剑”。

齐莱平:我通过三组英文字母来解读《办法》要传达的信息。第一,KYQ;第二,KYP;第三,KYC。KYQ是knowyourqualification,知道你有资格去卖什么东西。文件显示,将来产品要分类,销售人员的资格也要分类。KYP,P是指Product,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产品的特性,它适合哪一群人。KYC,knowyourcustomer,知道你的客户需要什么东西。如果对这三个形容都清楚的话,我认为也就清楚了《办法》的全部条文以及销售人员该做的事。

通观这些国家和地区,第一,我个人支持大陆做考证、分类,表明了监管对产品和市场的了解。第二,每个产品有其特性,营销人员必须非常了解哪些产品适合哪些人,不能拿一个产品当“万金油”。第三,最重要的是KYC(knowyourcustomer),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生活需求及其在方方面面需要什么样的保障,这就是需求导向。我把这些东西融汇贯通在营销同仁的工作行为中来解读。

林瑶珉:我注意到,除了“适当性”问题,保险销售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在《办法》中提出了规范的要求。比如搭售、炒停售等。齐总,国际上是如何处理这一类问题的?

齐莱平:搭售是自发性购买还是强制性购买,必须先界定清楚。强制性的搭售一定要禁止,如果客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所搭售的产品,我认为是可以的。这方面国外有很多经验,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产生了金融控股公司,下设保险、银行、证券等,他们所提供的很多保险或金融产品都是混合型的,同时包含基金、银行、保险等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区分是否是强制性购买行为。

林瑶珉:我也借此机会强调一个重点,《办法》覆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财险和寿险不同主体;保险公司自营渠道、中介渠道、第三方兼业代理等不同渠道;包括内资公司和外资公司;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销售全过程,等,都受到《办法》的规范。

除了两位已经讲到的,我还注意到《办法》第36条、第37条还涉及到了销售人员离职以及中介合作终止的善后处理问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这两条在执行中是否会比较难?

娄道永:第37条的出台跟近几年行业内的退保黑产有一定关系。国内有公安机关介入,协同监管机关一起处置这类事情。我认为第37条在实操中有相当难度,行业中很多销售人员流动率较高,脱落率也较高。关键要看后续的细则如何规定,比如到了什么程度需要司法机关介入等。

林瑶珉:娄总一开篇就讲到,《办法》的目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降低投诉率。寿险营销有一个词叫“话术”,早年听是没毛病的,但逐渐觉得有问题了,听起来不够真诚,很多时候销售人员并没有按照适当性原则进行保单销售。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问题,投诉率只是这些问题沉淀之后的结果。如果要“治病”,请分析一下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落实?

齐莱平:第一,刚刚主持人谈到话术,我个人认为话术本身无罪。在全世界不管是金融业或非金融业,培训一个新人会有一套话术,否则学习过程太长,重点是这个东西得用对。话术到底是用来骗保单、骗保费,还是真正能让平常不太会专业讲话的人很简短地把一些要点讲出来,这才是关键。

第二,客户投诉其实放到全世界去看永远都有,而且不见得全部是保险公司或营销员的过错,只是有些时候投诉方的投诉方向和细节自己都不清楚。国内现在刚开始“除弊”,监管单位担心某些信息获取不完整的人可能会受骗或被占便宜,所以定了很多规则。但在国外更成熟的市场,有两种机构是由民间组织的,而非政府组织。

另一个是我在中国台湾调研时发现有一个评议中心,客户有抱怨会先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如果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时就会转到评议中心。评议中心不是完全的政府组织,但也有政府的人参加,有一些法律背景、财务背景的人和专业学者等,他们定期开会,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给保险公司和监管单位提供一些建议。这个第三方的评议中心能为从业者、经营机构、客户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

我认为等除弊这件事情达到初期目标后,今后可以开始采取这种让行业长久走下去的方式。

林瑶珉:接下来我想请二位分析一下《办法》落地执行的问题。《办法》要在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是否会出台一些配套的法规文件?

娄道永:我结合搭售的问题一起回答。去年4月《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到,养老社区的权益与200万保费、300万保费挂钩。这是否属于搭售,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此外,保险里有很多主险和附加险的搭配,这类产品在实际行为上也属于搭售。这些都有待于后续细则加以明确。

我认为有几个文件需要明确:

一是《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本次出台的《办法》是针对保险销售行为,是在人身保险之上,专门针对人身保险可能也会推出实施细则。

二是销售人员的资格考试,如果没有细则,地方监管局实施过程会很麻烦。

三是产品分级,相对没那么难。

四是消费者适当性原理细则,消保局在这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能也需要在法规层面进一步细化。

另外,在实施层面,比如双录至今还未在全国实施,本次的《办法》是否会在哪些省市或哪些渠道先试点,也有待观察。

齐莱平:我补充两点,一是客户购买人寿保险的适当性。

比如在中国台湾,自律公约里有一个表格叫“了解要保人及被保险人需求适合度分析评估暨业务员报告书”,每个销售人员在向公司提交要保书时,必须填写这个表格。

表格明确,若累计同业保险费支出超过被保险人家庭年收入的30%,或累计同业投保金额超过被保险人家庭收入的20倍以上,要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这里的30%和20倍是非常具体的数字,告诉销售人员什么叫做适合,什么叫做不适合。

香港的做法有点不太一样,消费者可以自己去协会网站的小程序上试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保额,以及自己的支付能力等,相当于把责任转移给了消费者。

如果国内要制定细则,可以参照中国香港或中国台湾的一些做法,找出最适合国内的做法,我建议要明确KYC的定义。如果让各公司去做,差异会很大,可能也没有办法做得很清楚。

二是针对高龄者或身心障碍人士,要制定更详细、更明确的规则,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

娄道永:保险在中国兴起才30多年,而在海外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老百姓对于这种复杂金融产品的认知比较懵懂,需要进行消费者教育。原来监管单位出过一本保险普及读物,也在中小学的课程里加入了保险选修课。我认为行业协会和各个机构应该做更多的知识普及,增加平台和频次,从而减少社会同频的调节成本。

林瑶珉:《办法》一旦落地,就意味着可能发生一些违规的事情。一方面,要如何发现这些违规行为,是靠12378投诉后才发现问题,还是监管到主体公司中进行检查才发现问题?是否有其他渠道?如果仅仅是民不告、官不纠,是否不够?

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投诉,应当由谁承接和协调?如果真的有一个评议中心,到底归属在哪个地方,是监管机构还是协会,或是有一个新的主体?齐总,您在这方面是否有补充?

监理单位也可以制定一些客户投诉率的正反面案例,比如全国的保险公司,在所有保单比较的维度,选出客户投诉率表现最好的10%-15%,或表现最差的10%-15%,向行业通告,从而鼓励保险公司从内部制定规则。

如果完全靠政府通过除弊的方式来制定规则,影响的范围会比较小。保险公司、中介公司等机构也想长长久久在金融服务业照顾其客户,借助他们自身的力量来引导行业更加合规,管束销售人员,这是比较合理的。

林瑶珉:我个人看来,仅仅是这样的政策引导,方向确实是明确的,但可能还不够。在市场实际经营过程中,销售人员以及销售团队在利益的驱动下确实会产生一些偏差,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个问题给到娄总,《办法》即将落地,您会给保司提出什么建议?

娄道永:根据我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对于监管文件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在人员与规则的准备方面,首先要把去年的《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认真研究一下,这非常重要。

②销售人员资格考试目前已经有四五个地方开始试点,应该会很快在全国铺开,目前是由行业协会在主导。

③产品分级不算一件特别复杂的事,只要明确了细则就比较简单,重点是参考产品分级方式提前准备资格考试。

④在销售模式方面,这几年寿险业务呈现出K型分化趋势,一个是专业化经营模式,在向上走,另一个是走传统路径。《办法》引导的是向上走的路径,如果保险公司想在寿险领域做“百年老店”,持续经营队伍和客户,不断提升业务品质,就要自上而下把顾问式营销这一套方法论和技术好好学习一下。这些都是基础工作,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文件而做得不到位,就无法对持续经营有太多本质上的帮助。

⑤技术和系统的准备方面,如果公司真正落实监管意图,并真正做百年老店的长期经营,公司必须要有专业的顾问营销系统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落实文中第21条和28条的技术系统准备。这方面,我们燕道协助市场多家头部公司和银行研发了类似系统,包括中外资头部保险公司、著名的全球性银行中国区私人银行和财富条线、本土大银行等各类专业经营机构,确实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齐莱平:我在一开篇就讲到《办法》是从保障客户的权益着手,吹响了中国保险营销转型的“冲锋号”。再补充一点,大家比拼的是速度,是如何培养一批团队长做转型和成长。这些团队长包含外勤的总监、部经理以及三四级机构的负责人。

娄道永:只有走向真正的专业化,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去经营,保险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把保险这个工具用到最佳,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这就是保险的“人民性”。

林瑶珉:感谢两位嘉宾。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保险销售迎来新纪元”,这已经表达了《今日保》对这份《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对行业深远影响的基本判断。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其服务产品与民众发生直接接触的两个点,一是销售,二是理赔和给付。

保险销售行为的规范,说小点,是治理销售误导,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说大点,就是脱虚向实、供给侧改革的国策问题。咱得当真,别有侥幸心理,告别“话术”,告别销售误导,再马虎不得了!

THE END
1....委员会湖南监管局关于贯彻落实《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各保险公司湖南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9〕91号)文件精神,确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我省的顺利实施,全面规范我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http://m.fabao365.com/code/law_535870.html
2.2024年人寿保险行业前景分析一、财产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二、人身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三、健康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四、人身意外伤害险市场运行 第三节 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城镇化带来市场空间 2019-2024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保费收入增速对比 (二)市场化带来政策红利 (三)老龄化带来市场需求 (四)保险意...https://www.cir.cn/R_JinRongTouZi/96/RenShouBaoXianHangYeQianJingFenXi.html
3.与人寿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营相比,降保险()。A承保风险...与人寿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经营相比,健康保险( )。A承保风险不同 B承保标准更加严格C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成本分摊 D兼具给付性和补偿性E保险期限为多年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442116.html
1.意外保险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意外保险责任划分标准是保险行业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清晰地界定了在何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将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则无需承担。 在具体的标准中,首先要明确意外的定义。意外通常是指被保险人在非本意、突发的、外来的因素作用下,身体遭受的伤害。例如,被保险人在正常行走时突然被飞来的物体击中,这就符合意外的...https://www.66law.cn/laws/3008590.aspx
2.阅读法规:关于印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的通知...各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为规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我会制定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现将《标准》执行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保险公司和各保监局要高度重视《标准》的贯彻...https://law.esnai.com/print/59021/
3.保监会关于印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9]91号各保险公司,各保监局:为规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健康发展,我会制定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现将《标准》执行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45a4aede4fe1a8248affa.html
4.保险培训师作内容有哪些A、独立主险型重大疾病保险 B、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C、附加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D、比例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 8、下列不属于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的情况是( C ) A、被保险人因对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害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B、被保险人因对第三者造成的财产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https://mip.yjbys.com/baike/show-3981.html
5.保宝网保险在线学习考试题及答案7、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 8、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既不得分立、合并,也不得解散(...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199902.html
6.2021保险行业监管发文年度盘点13个精算师《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08号)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经营条件,二是实施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专属管理,三是加强和改进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监管。 06 保险行业协会就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公开征求意见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57358.html
7.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单(包括保险凭证)应由()统一设计统一编码...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保监发〈2009〉91号文件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https://www.shuashuati.com/ti/a9dbd02a19474b898476a44a480bd063.html
8....保险属于人身保险,因此,只有寿险公司才能经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属于人身保险,因此,只有寿险公司才能经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22389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