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收购方正,网上骂声一片。五一期间港股继续下跌,预期节后开盘A股也可能跌破70,这就更加重了大家的不满。连带着,腾腾爸和流水白菜都被拉出来骂。其实大可不必。我自己重仓平安,周一如果低开,我会加仓。接下来,我从自己的工作出发,聊聊平安收购方正后,就保险医疗方面的玩法。
接下来,聊聊收购以后的玩法,这些玩法都是推测:
2、平安向北大国际导入医疗资源,帮助其早日盈利。
保险系,有很多客户资源。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会向自己的保单客户,提供重疾绿通服务,以此来增加保单的粘度。那么,以平安的体量,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保险客户,引流向北大国际。平安有亿级的客户资源,撑起一部分就诊量完全没问题,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因此,平安入主前,北大医疗是亏损的,平安进来,凭自身的客流,就可以帮其快速盈利。
3、定制化医疗险
这其实也是导流的一种方法。在保险条款设计的时候,直接写明,到北大国际就诊,报销比例增加,或者增加保额,或者降低免赔额,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保险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医疗再把钱赚回来。
4、优化就医体验
系统打通,实现平安客户进入北大国际医疗系统,身份识别后,住院免押金,出院时,保险系统和医院HIS系统直接实时结算,客户出院时,只需缴纳自费部分即可。免去理赔的流程。客户体验好,也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
6、控费增效
7、药品福利
目前有很多药品,比如创新药、孤儿药等,医保是不报销的。保险公司可以把这些药写进保险条款,从而吸引客户,并把病人导入医院,另一端,平安可以单独和医药公司谈判,拿到团购价,进一步把药品的利润也拿到手里。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种可能,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保险公司和医疗直接,可以摩擦出很多火花,前提,是你得有一家牌子够硬的医院实体。目前,北大国际是保险公司能摸到的最好的医院。因此,我看好平安对北大医疗的收购和整合。